APP下载

大肠息肉不能一切了之

2019-07-31王敏

保健与生活 2019年7期
关键词:镜检查腺瘤炎性

王敏

老张两年前出现腹泻、腹痛、大便带血等症状。刚开始他很紧张,担心患了结肠癌,但肠镜检查后发现是肠息肉,经切除活检证实息肉是良性的,自此他便把“定期复查” 的医嘱抛在了脑后。

大肠包括盲肠、阑尾、结肠和直肠。结肠息肉最为常见,它是大肠癌的癌前病变,大多数结肠癌是由结肠息肉演变而来的。不少患者不够重视,不愿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肠息肉,做了息肉切除后更是不按时复查。这种态度给肠癌的发生增加了不少的风险。

肠息肉不能一切了之!息肉切除术后患者应该了解以下事项:

息肉应做病理检查

肠息肉实际上是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隆起性病变,好发于乙状结肠及直肠,也可广泛分布于全部结肠。男性多于女性,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肠息肉的癌变率与息肉的组织类型、大小及异常增生有关。

肠息肉按组织类型主要划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和肿瘤性息肉(也称“腺瘤性息肉”),前者由肠道增生性炎症引起,后者的原因不明,可能与遗传、慢性炎症刺激、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腺瘤性息肉可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混合型腺瘤三种类型,如果不及时处理,发生癌变的概率较高。而炎性息肉,包括错构瘤、增生性息肉和炎性息肉,相对安全些,有时很小的炎性息肉会自行消失,但炎性息肉长期受炎症刺激,也可能发生癌变。

所以,内镜下切除的息肉应做病理检查,确认息肉的性质以及癌变的概率,为肠癌防治提供重要依据。

息肉手术可能存在的风险

目前,肠息肉的切除方法有内镜下高频电切除、腹腔镜切除或普通手术切除。其中,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是一种普遍应用的治疗方法,适用于根蒂部无恶变征象的息肉。这种方法是利用高频电流将息肉组织从根部烧灼切断,操作简便,术后患者马上可以下床活动。该方法不仅费用低廉,并发症较少,而且能获得整个息肉的病理检查结果。

切除息肉手术,可能存在出血、穿孔、息肉切除不完全等风险。患者应该了解手术风险,偶尔发生后应能配合医护人员做适当的处理。

息肉易复发,须定期复查

很多肠道息肉的患者问医生:“为什么我的息肉仅切除了1年多,又复发了?是不是当时没有切干净?”胃肠道息肉本身就是一种复发率很高的疾病。据国内外资料统计,胃肠道息肉的总复发率为60%~80%,所以术后定期复查很重要。

① 若息肉只有1个,如病理检查结果是良性的,刚开始每年只需做一次肠镜检查;连续2~3年不复发,可以改为每3年查一次。② 有多个良性息肉者,每年要做一次肠镜检查。③ 若发现癌变的息肉,息肉切除后患者应进行更频繁的复查。

息肉切除后如何康复?

1.喝酸奶能加快康复。术后,有的患者常感觉胃口不好或腹胀等肠胃不适,喝酸奶可缓解上述不适。因为术后,肠道有益菌群平衡被打破,而适量饮用酸奶,可帮助肠道菌群恢复。对术后胃口不好的患者,酸酸甜甜的口味能刺激味蕾,增加食欲。此外,酸奶含有优质蛋白质,喝点酸奶既能补充有益菌群,又能补充营养。需要注意的是,酸奶中菌株应为3种以上,菌数含量要高,最好在晚饭后喝。

2.保持大便通畅,注意观察腹痛、便血等情况。需注意以下三点:①大便习惯改变。包括大便时间、次数的改变以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泻,尤其是便秘与腹泻反复交替出现或出现腹痛的时候,更要引起警惕。②有无便血。是否大便与出血混杂,是否有鲜红色或暗红色血液。③大便外形异常。如果息肉復发、较大,在结肠腔内压迫粪便,则粪便排出时往往会变细或呈扁形,有时还附有血迹。如果出现不规则腹胀、腹痛、大便习惯改变、黏液便或血便,应及时进行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3.控制饮食。①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不饮酒、不吃辣椒等,以免刺激伤口诱发充血等情况。②忌油腻食物,如煎炸熏烤类食品等。③多食润肠通便的食物,如摄入含粗纤维较多的食品,既可以预防便秘,又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腹泻。

治疗疾病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患者一定要保持平和的心态面对疾病。

猜你喜欢

镜检查腺瘤炎性
头孢他啶钠联合阿奇霉素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炎性因子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腺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是否需做肠镜检查可自测
无痛肠镜检查的护理方法及心得探析
甲状腺腺瘤的类型有哪些?
频繁出现这些症状,你该做个肠镜检查了
胃肠镜检查
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急性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CLCA4基因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其临床意义
乳腺纤维腺瘤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