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接区域经济探究地方高校机械类人才培养
——基于长三角经济新常态视角

2019-07-31江昌勇尹飞鸿常睿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机械类长三角常态

江昌勇,尹飞鸿,常睿

(1.常州工学院航空与机械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032; 2.常州工学院,江苏常州213032)

0 引言

新常态,已经并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的关键词[1]。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技术进步和创新驱动是区域经济新常态所呈现的几个重要特征。“大业欲成,人才为重”,高等教育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和相互依存的关系日益凸显[2]。面向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长三角地区作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其经济新常态对机械类人才的需求,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均有明确的、较高的新要求,因此必须探寻有效的人才智力支撑体系。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是区域经济新常态下人才智力支撑体系的重要环节,在新工科建设的导向下,许多高校在着手推进机械类专业等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积极发挥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与人才支撑的作用。长三角地区的地方高校“因地而设、受地支持、为地服务”,应主动对接区域经济新常态,基于长三角经济新常态对机械类人才的新需求,构建与长三角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机械类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人才培养路径,面向长三角区域经济新常态培养具有创新潜力的机械类人才,谋求学校、学生、企业、社会多方共益互利。

1 长三角区域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及其对机械类人才的新需求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全球制造业迎来新的格局调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造业发展面临新挑战。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制造业新领域被不断拓展,协同设计及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3]。长三角地区跨三省一市,作为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受益于国家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其经济战略地位愈发凸显。科学认识并积极应对新常态,长三角经济体面临转型发展的挑战,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1.1 长三角区域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4]

长三角地区已率先进入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创新驱动的新常态发展阶段,用创新适应新常态(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创新是重点)。长三角区域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增长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转换,更加追求发展质量。增速回落是一种经济规律,世界经济史表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后都会出现增速变缓现象。

2)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转变。这是实现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的关键所在。

3)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换。中国经济正式迈入“服务化”时代,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将是长期趋势。

4)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随着资源、劳动力、土地等价格上扬,新常态下,依靠要素成本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必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5)资源配置:由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向起决定性作用转换。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应充分用好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

6)经济福祉:由非均衡型向包容共享型转换。具体表现为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城乡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型。

1.2 长三角区域经济新常态对机械类人才的新需求

作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方针。其中,“人才为本”是重要基础,创新驱动的主体在人,质量保障的根基在人,绿色发展的内涵在人,结构优化的基础也在人[5]。跨学科能力成为“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时代的人才特征。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增材制造、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方向。长三角区域经济新常态重新定义了技术、生产与人的关系,对人才提出了跨学科、宽视野、重创新的全面素质要求,除了智力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结构,还包括情商德商结构与职业发展潜力。

为适应长三角区域经济新常态,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大量的具有创新潜力的机械类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其人才需求特征包括:

1)具有现代制造业所要求的工程技术及跨学科知识;

2)具备对智能网络的深入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

3)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4)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知识和技术解决机械工程领域实际问题;

5)具备相关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

2 机械类人才培养对接长三角经济新常态的现实意义

2.1 有助于明晰机械类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

产业转型优化和创新驱动的区域经济新常态下的长三角现代制造业,对具有创新能力的机械类人才的需求趋势明显,地方高校机械类人才培养应积极应对,紧跟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着力培养具有扎实的机械行业背景知识基础、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胜任现代制造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机械类人才培养对接长三角经济新常态,有助于明晰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

2.2 有助于突破机械类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

受制于高等教育的传统惯性,现行的机械类人才过早限于单一学科培养,培养目标与课程结构很大程度上受限于相对刚性的专业设置,窄化了机械类人才的知识体系,教学内容滞后且与产业技术发展脱节,校企存在隔阂及协同性不足,传统的人才培养路径不利于机械类人才与区域经济新常态的市场相匹配。学校在相应专业的内涵建设上尚缺乏战略层面的思考与策划,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还不明晰,人才培养的周期滞后于长三角经济新常态下技术进步和更替的步伐,难以有效满足长三角区域经济新常态对人才跨学科、宽视野、重创新的全面素质要求。机械类人才培养对接长三角经济新常态,有助于突破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

2.3 有助于优化机械类人才培养的策略与路径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等教育步入新阶段。对接长三角区域经济新常态,是地方高校机械类人才培养突破现有发展瓶颈从而实现转型的有效途径。它契合新工科建设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有助于为长三角现代制造业提供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同时,地方高校机械类人才培养对接长三角区域经济新常态,有助于找准学校与企业互动的利益平衡点和持续合作的激励点,从而形成一个多主体协同育人及校企深度合作的有机整体,最终达到学校、学生、企业、社会多方共益互利的目的。机械类人才培养对接长三角经济新常态,有助于优化人才培养的策略与路径。

3 机械类人才培养对接长三角经济新常态的目标取向

地方高校机械类人才培养对接长三角区域经济新常态,其着力点由现阶段主动适应的“对接”,逐步转向两者有效支撑的“对接”,最终落实到协同发展的“对接”。

总体目标是:基于长三角区域经济新常态对机械类人才的要求,构建新常态下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高等教育机械类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地方高校机械类人才培养主动适应、有效支撑协同长三角区域经济新常态的有效机制。

3.1 构建多学科嵌入融合的机械类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围绕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方向,聚焦长三角现代制造业,在对机械类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把握长三角区域经济新常态的人才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不断追踪机械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发展动态,突破机械学科和专业框架的束缚,构建多学科嵌入融合的机械类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科学规划课程链路,动态调整,柔性教学。

3.2 推进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优化人才培养策略

立足于长三角经济新常态对机械类人才的新需求,探索产教深度融合模式,推进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学校等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致力于打造多元化开放办学格局,构建人才培养共同体,建设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区域共享型人才培养实践平台,促进学生知识素质结构与社会需求的有效“耦合”。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范式,精准施策,优化人才培养路径,将创新教育、工程伦理教育等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创设完备的、多主体联动的多元化学生成长支持体系。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帮助机械类人才迅速适应“中国制造2025”及长三角区域经济新常态所带来的职业新要求。

3.3 以工程教育认证理念引领人才培养达成度评价

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这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三个基本理念,代表了工程教育改革的方向[6—7]。以工程教育认证理念引领人才培养达成度评价,建立以学生个性化发展为本的人才培养达成度评价机制,完善人才培养的质量监控和质量保障体系,科学优化评价客体,多元选择评价主体,有机组合评价方式,推行校企多主体对人才培养质量的交互评价。

4 机械类人才培养对接长三角经济新常态的策略探究

4.1 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构建地方高校与长三角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机械类人才培养体系

长三角地区的地方高校应主动对区域经济新常态作出回应,密切关注“中国制造2025”及工业4.0对机械类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面向长三角区域经济新常态下新技术、新产业以及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需要,调研并预测未来制造业的十大重点发展领域[3]对机械类人才的需求。以新界定的人才培养规格为着力点,构建新常态下地方高校与长三角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机械类人才培养体系,面向长三角区域经济新常态培养具有创新潜力的机械类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促进地方高校机械类人才培养主动适应、有效支撑协同长三角区域经济新常态。

对接长三角区域经济新常态的机械类人才培养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专业培养标准、专业培养方案、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

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需要协同育人各主体或利益相关各方的有效参与,其核心是使相对宏观的培养标准能够落实到具体的课程与教学环节上去实现。

对于机械类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实践教育教学是重要环节,通过实践促进多学科嵌入融合,其核心部分是实践教育教学模块和实践教育教学平台,各种实践教育教学活动需要在相应的平台上开展。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核心构成是课程体系(规划设置学科前沿课程、问题导向课程、学科交叉研讨课程、学科交叉综合训练课程、创业引导课程以及挑战性课程等)、实践教育活动(创新性实验、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创新创业竞赛等)和实践教育平台(实训平台、实践平台和实现平台等)。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专业培养标准的落实[8]。课程体系的价值取向为:满足培养目标;体现学科专业领域整体的继承和发展;突出多学科嵌入融合;体现学生主体发展。

教学内容必须与职业实践契合,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学以致用并丰富创新。多学科嵌入融合使得机械类专业可以选择的教学内容大幅度上升,重要的是必须精心选择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以适应有限的教学学时。

4.2 培养路径优化:以新工科建设为导向,优化地方高校机械类人才培养之路径

新工科建设是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战略选择。新工科强调积极应对变化,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9]。新工科建设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将终身学习、个性化学习理念融入教育过程,强化多学科交叉融合理念;要求教学内容与实践和社会需求相契合,变学科导向为需求导向,重构知识体系。要求“问学生志趣变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提高课程兴趣度、学业挑战度。新工科建设的价值取向为对接区域经济新常态的机械类人才培养提供了路径选择和行为导向,也对机械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以新工科建设为导向的机械类人才培养的路径如图1所示。

图1 机械类人才培养路径示意图

该路径如下:

积极应对长三角区域经济新常态,聚焦长三角现代制造业,推进产教融合,推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实施多主体协同育人、多元化开放办学。

挣脱学科框架束缚,打破专业藩篱,围绕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方向,促进学生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的有效“耦合”,建设区域共享型人才培养实践平台。

更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与技术,立足于长三角经济新常态对机械类人才新的需求,创设完备的多元化学生成长支持体系,为学生的职业可持续发展蓄力。

最终构建新工科建设导向的面向长三角区域经济新常态的机械类人才培养共同体。

4.3 课程体系重构:建设学科融合、动态调整、柔性教学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元素,课程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和核心环节。基于长三角区域经济新常态对机械类人才跨学科、宽视野、重创新的全面素质要求,以产业需求为导向重构课程体系,突破专业分割,科学规划课程链路,更新课程内容,纵向融通,横向嵌入,将新技术、产业一线实践知识转化为课程教学资源,动态调整,柔性教学,打通“最后一学里”。开发跨学科的核心课程,探索面向机械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课程模式。图2为多学科嵌入融合的机械类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逻辑框图。

课程的多学科嵌入融合,不是对相关学科专业现有课程的简单“拼盘”,也不是停留在相关学科专业个别理论、原理或方法的简单相互引用上。课程的多学科嵌入融合要链接长三角区域经济新常态对机械类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深入研究不同学科间的关联性和相互作用,基于相应学科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找到多学科嵌入融合的契合点、着力点和支撑点,促使这些学科在知识、理论、方法、技术和手段等方面相互渗透、有机嵌入和相互融合。不管是课程的多学科嵌入融合,还是开发跨学科、面向复杂工程问题的核心课程,课程内容的更新会成为这些课程的常态。即要从未来发展的角度,面对不确定的、动态变化的未来需要,形成课程内容多学科嵌入融合的放大效应。

课程的多学科嵌入融合,在于按照专业培养方案中确定的课程目标的需要,或者对相关课程进行嵌入或融合,或者开发新的核心课程。嵌入是指相关课程教学内容的相互渗透、整合、重组和优化。融合是指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先进行嵌入,而后相互渗透,最后系统性、实质性地融合成新的课程。新的核心课程开发是将能有效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新成果纳入课程内容。

图2 多学科嵌入融合的机械类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逻辑框图

建设学科融合、动态调整、柔性教学的课程链路和课程体系,应注意:

1)课程的多学科嵌入融合不可能一蹴而就,往往需要通过多次尝试,逐步兼容,经历先整合重组,再嵌入渗透,最终才能实现系统性、实质性融合。

2)倡导建立课程首席教师制度,打造高效的课程教学团队,对于具有明显学科专业界限的多门课程的整合重组或嵌入融合,需要有来自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师组成多学科教学团队共同开发。

3)每门课程的建设不是孤立的行为,既要重视通识类、工程基础类课程对专业基础类、专业类课程的支撑作用,也要重视专业基础类、专业类课程对通识类、工程基础类课程的延伸和深入作用。

4)对于跨学科、面向机械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核心课程的开发,一般是专题性和动态变化的,这些课程不强调自身的完整性,而注重内容的创新性、前沿性和实用性。

4.4 教学范式变革:以学生为中心,创设“师生学习共同体”

教学的目的不在“教”,而在“学”,教学只有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变革创新教学组织和方式,才能助力学生的未来职场发展。

教学范式是师生共同体在课程教学领域内所认同的教育价值标准、教学观点和教学行为方式的总称[10]。教学范式的变革创新,对于参与其中的教学共同体成员而言,观念的转变是前提,教学方式、学习行为的转变是具体体现。当前教学范式变革关键在于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变。要实现教学范式变革,需要重点反思地方高校机械类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引导学生从“要我学”的消极状态转变为“我要学”的积极状态,将课程教学“必须传授的”转化为“学生愿意接受的”。以教学范式为切入口,创设“师生学习共同体”,重构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平等协作、适应长三角区域经济新常态要求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习行为,提高人才培养全要素的运行质量和效率。

将教学活动的终极目的确定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11]。创设“师生学习共同体”,以学生为中心变革创新教学范式,其基本策略如下:

1)强化学生的中心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新调整师生关系。

2)把握教学本质,塑造教师为学习指导者、学生为知识建构者的角色,师生深度互动。

3)满足学生个性需要和期望,促进学习者与助学者、学习者与学习内容、学习者与学习环境、学习者相互之间的多元交流。

4)融入工程伦理教育,重视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和人文关怀。

5)尊重价值的多元取向,变“为教而教”的“适教课堂”为“为学而教”的“适学课堂”。

4.5 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推进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与持续改进机制的协同

质量评价的目的是持续改进,质量评价又是持续改进的基础,持续改进同时反作用于质量评价。机械类人才培养对接长三角经济新常态,需要制定适应机械类人才终身发展和长三角区域经济新常态的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标准体系,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质量跟踪和反馈机制,持续改进并覆盖人才培养全过程,推进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与持续改进机制的协同。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理念,重塑人才培养质量观。构建并不断完善学生、学校、就业单位、校友等共同参与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培养质量持续改进体系,持续改进建立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有效实现的基础之上。持续改进应成为人才培养过程中所有成员的共同责任,持续改进的效果通过学生表现来体现[12]。

5 结语

长三角地区的地方高校,对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着支撑作用。深入开展高等教育机械类人才培养对接长三角区域经济新常态的研究与实践,其有效策略在于:基于长三角区域经济新常态对机械类人才跨学科、宽视野、重创新的全面素质要求,主动对接(适应—支撑—协同)长三角区域经济新常态,明晰人才培养类型和培养规格,推进多主体协同育人及产教深度融合,构建新常态下与长三角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地方高校机械类人才培养体系;以新工科建设为导向,优化地方高校机械类人才培养之路径;重构学科融合、动态调整、柔性教学的课程体系;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创设“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教学范式变革;推进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与持续改进机制的协同,面向长三角区域经济新常态培养具有创新潜力的机械类人才,为长三角区域经济新常态特别是现代制造业提供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猜你喜欢

机械类长三角常态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基于OBE理念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机械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报告定量分析计算若干问题探讨
机械类“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教学研究
长三角瞭望
长三角瞭望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