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像桃花一样开

2019-07-30朱飞跃

音乐生活 2019年6期
关键词:民乐演奏家乐器

朱飞跃

姜克美是胡琴演奏家,她以统驭胡琴类乐器的卓越才能为民族乐坛带来一片好音。

姜克美演奏的胡琴类乐器中,板胡,是她事业的起点,是她做为当代杰出演奏家的本色。

1978年至1988年,姜克美先后就读于沈阳音乐学院附中和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板胡专业,毕业考入著名的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成为一名板胡独奏演员。长松之下当有清风,姜克美:在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历三十余年的舞台涵养,卓然独立而成大家。

姜克美的弦下,是一幅当代板胡艺术的绚丽图谱。迄今为止,她演奏过数十首板胡作品。如《大起板》《花梆子》《大姑娘美》《红军哥哥回来了》《河南梆子腔》《影调》《春城节日》《云雀》《乡情》《秦川行》《叙事曲》《易水行》《远望》《庙会》《春晓》《山妹》《花儿少年》《黑眼睛》《爱的交响诗》《葬心》《北方情思》《在那遥远的地方》《桃花红》《乱弹琴声》《翻身的日子》《花儿随想》《惜别离》……

这些板胡曲,风格各异,有戏曲和曲艺的传统曲牌,有以某一戏曲声腔或影戏腔调为素材的创作,有依地域音乐风格写成的新作品等等,诸多出自不同时期的板胡作品,既有作曲家的原创伟力,也有做为演奏家的姜克美,于舞台二度呈现中所注入的浓彩重墨。

板胡,是我国梆子腔剧种的主要伴奏乐器,在過去,各路梆子的板胡型制虽多有不同,但具有相类的风格特征,即高亢明爽,凌厉而又粗犷。约在50年代中期,板胡做为色彩性的乐器开始进入民族管弦乐队的序列。

板胡是带着梆子腔的声音底色走上民乐舞台的,这种先天性,使得板胡的曲目带有鲜明的戏曲特色和地域性的音乐风格,这种历史的基因一直延续下来,直至今天,板胡的旋律中依然张扬着北方地区火热、豪放的原色。

如果把当代板胡艺术的演进分期为两个阶段,那么,80年代以前的三十年是板胡在民族管弦乐坛中确立位置、奠定风范的创制时期,在这个时期内,板胡在乐器的形制上、在演奏技法上逐步形成了统一性的规范,在乐曲的创作方面,因循传统,固本培元,将板胡的历史风采嵌入当代的民乐华章,一代巨檗如张长城、刘明源等于此创筚路蓝缕之功。而自1980年代始,板胡艺术在新的历史时期迈上了发展之路,演奏家们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充分展陈了时代元素,涌现出李恒、赵国良等承上启下著名的教育家、演奏家。

姜克美这一代的板胡演奏家多是音乐院校的科班出身,接受过非常严格的技术训练和音乐修养的培训,1978-1988年,在姜克美求学的这十年,正是板胡艺术拓展的肇兴之期。如此之幸运,姜克美入行之始就踏上了新时期板胡艺术的演进途程,学习过程中她接受了师辈们在传统方面予以的熏陶,也接受了如何借鉴西乐以开掘板胡潜能的启蒙,春风桃李,雏凤清声。

1988年4月,姜克美在北京音乐厅举办了个人毕业独奏音乐会上。这场音乐会可以说是姜克美十年求学的总结报告,演奏的板胡曲有《河南梆子腔》《花梆子》等传统风格的曲目,有老师李恒创作的《秦川行》《叙事曲》等新作品。姜克美凭借出众的音乐感觉和扎实的技术,描摹关中风采、叙述民间传奇,赢得一片喝彩。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北京音乐厅举办个人毕业独奏音乐会是甚为少见的,正是这种“少见”,验证了姜克美的绝对实力、自信和志向。“何处高楼雁一声”,毕业音乐会是她登上民乐舞台的开场。

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后,姜克美一直在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担任独奏演员或首席,迄今,她已有上千场的演出,足迹遍及全国、远涉海外,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中国民乐大家。

在新时期的民族管弦乐中,姜克美之板胡,已不仅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色彩性存在,而是具有丰富的文化表述功能的重器。她的演奏,呈现了板胡艺术的新境界。

板胡,做为独奏乐器,历史很短,由于自梆子腔中来,早期的板胡曲以呈现地方戏韵味为主要特征,稍后,曲目的风格取材逐渐推展至民谣、秧歌等等,但是,这种表现范围的扩容依然设定着地域性的边界,即板胡的声音色彩长期定格于中国北方地区,以表现北方汉族地区的民间风情、习俗、故事为其所长,作曲家、演奏家、受众彼此之间建立了牢固的联想联系,甚至形成了程式性的创作思维和欣赏意识。

姜克美具有广阔的文化视野,她演奏的作品,延展了板胡文化表述的地域边界,如改编自王洛宾同名歌曲的《遥远的地方》,就将板胡的文化表述范围扩向西部苍原。再如《春晓》,这是一首曾得过很多奖项的电视作品,乐曲以清新的色调描摹了春天的美景。《遥远的地方》《春晓》等板胡曲的出现,一改受众的视听经验,专擅北方风情的板胡,于黄土地的原色之外,尚有另一方大地,杂花生树,莺飞草长,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姜克美之板胡,一样的写尽江南秀色,一样的行吟西域恋歌。

所谓地域边界,实则文化边界,姜克美认为,一地之文化自有其特征,但呈现它的介质可以是多元的,甚至是可以跨区域的。基于这种的理念,在1990年代,她演奏了改编自葡萄牙民歌的《黑眼睛》《海之歌》《海鸥》等作品。异域之音,化为龙吟,姜克美曾数度赴葡萄牙演出,《海之歌》《海鸥》是必演的节目,听者无不赞赏惊叹,来自东方遥远国度的乐器,竟能书写异域文化之貌。

对板胡文化表述的地域边界,姜克美并不是在演奏和乐曲移植改编上做单向拓展,她尤为重视不同文化载体之间的交流以彼此了解。《花儿随想》是她这一方面的经典之作,这首乐曲是专为板胡与大提琴创作的二重奏,旋律美妙。在芝加哥交响乐团音乐厅、底特律交响乐团音乐厅、温哥华伊丽莎白剧院、多伦多SONY艺术中心,姜克美曾先后与著名的大提琴演奏家KatinkaKleijn、ZoltanRozsnyai、VincentBelanger合作演出,舞台上,这两件中西方乐器所生成的美感,不可言喻,也无需言喻。可以说《花儿随想》中,板胡和大提琴都各自逾越了国界族别,代表着不同的音乐文化,做平等的对话和互赞。

板胡文化表述的地域性延展,说到底是乐器内在功能的不断开掘,板胡从专司梆子腔伴奏,到具有强大的文化表达力,这一发展过程,姜克美贡献尤著。她是一位职业的演奏家,长期的舞台演出使她对板胡的潜能具有深刻的体察,她能敏锐地发现其蕴藏所在,并随之付诸实践,开疆拓土,逐步扩容了板胡表述的文化版图,若无大思考、大眼界,断不至有如此之成就。

猜你喜欢

民乐演奏家乐器
我与民乐
乐器
乐器也疯狂
笛子演奏家
笛子演奏家
金钟奖首涉民乐组合茉莉花民乐组合和圣风组合共获金奖
我,民乐高手
另类演奏家
奇妙乐器
奇妙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