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运企业驾驶员安全教育方法研究
2019-07-30李瑞瑞王雪张明柴晨周楚马雪铭王艳波
李瑞瑞 王雪 张明 柴晨 周楚 马雪铭 王艳波
摘 要:营运车辆肇事造成的交通事故极其严重,营运驾驶员交通安全引起广泛关注。驾驶员安全教育是提升营运驾驶员安全水平的主要措施,交通管理部门对安全教育十分重视,并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来指导营运企业安全管理与驾驶员安全教育。但安全教育效果的继续提升,仍需基础研究予以支撑。为提出更加有效的营运驾驶员安全教育方法,本研究对营运驾驶员的事故、违法、不良驾驶行为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通过调查问卷广泛了解营运驾驶员的基本信息、工作负荷、心理困扰、职业健康等基本状况,最终提出集体共性问题教育与个体个性化教育相结合的组合式安全教育方法。本研究可为营运企业安全管理与营运驾驶员安全教育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营运驾驶员;不良驾驶行为;驾驶员安全教育;营运车辆企业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U491
Risky driving behavior of high-risk drivers analysis and intervention study
LI Ruirui1, WANG Xuesong1, ZHANG Ming2, CHAI Chen1, ZHOU Chu3, MA Xueming3, WANG Yanbo1
(1.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1804, China;2. Traffic Administration Bureau of th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Beijing 100741, China;3.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Abstract: Traffic crashes caused by commercial vehicles were serious. Then professional drivers traffic safety is raising wide attention. Driver safety education is the main measure to improve the safety level of professional drivers. The traffic management department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safety education, and has issued relevant laws, regulations and policies to guide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commercial vehicle company and driver safety education. However, basic research is still needed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safety education. To put forward a more effective driver safety education method, this study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professional drivers crashes, violations and risky driving behaviors. In addition,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used to explore the basic conditions of professional drivers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working loa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occupational health, etc. Finally, a combined safety education method including collective education and individual personalized education was proposed. This study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company safety management and driver safety education.
Keywords:Professional driver;risky driving behavior;safety education;commercial vehicle company safety management
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营运车辆保有量以及客货运平均运距均呈不断增长的趋势,这为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2017年,全国共发生营运车辆肇事导致的涉及人员伤亡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总数的19.87%和31.11%,营运车辆肇事导致的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特大交通事故起数占总数的88.90%[1]。已有研究证明,约90%的交通事故都是由驾驶员的失误造成的。营运车辆交通事故高发,营运驾驶员随之变成重点关注的一类驾驶员。
驾驶员安全教育是提升营运驾驶员安全水平,改善其不良驾驶行为的主要措施。近年来,各地交通管理部门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来指导营运企业的安全管理与驾驶员安全教育。例如,交通运输部与公安部印发的《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中明确规定“客运企业应当建立客运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机制”,且“安全教育培训应每月不少于1次”。营运企业也逐渐意识到驾驶员安全教育重要性,每月召开驾驶员安全例会。但安全教育内容多为交通管理部门统一发放的安全教育材料,如交通法规、交通事故视频、日常工作重点等,针对性不强。企业管理人员反映目前的安全教育效果不明显,驾驶员接受程度低。提出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方法,提升安全教育的效果迫在眉睫。
为改善目前的营运驾驶员安全教育,本研究挑选了四类典型营运行业(市内公交、长途客运、危险品运输以及集装箱运输)从2016年开始开展营运驾驶员安全教育方法研究,主要包括:系統分析不同行业营运驾驶员的事故、违法特征与不良驾驶行为,为提出针对不同营运行业驾驶员安全教育方法提供理论支撑;开展营运驾驶员调查问卷,了解驾驶员年龄、教育水平、心理特征等基本情况,为设计安全教育方法奠定基础;结合心理学理论,提出组合式驾驶员安全教育方法并进行试验与效果评估。
1驾驶员安全教育需具有针对性
不同营运行业驾驶员工作背景、驾驶任务等方面存在不同,即便在同一行业中,不同驾驶员在驾驶能力、驾驶行为以及接受能力等方面也存在差异。按照教育学理论,如果采用相同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材料,往往不能使每位驾驶员同时达到最优的教育效果[2]。因此在提出有效的教育方法之前,需要明确不同行业驾驶员教育重点;除此之外,在同一行业中,不同风险水平的驾驶员也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为明确不同营运行业安全教育的重点,本研究提取并总结了不同行业驾驶员的不良驾驶行为。采集了市内公交、长途客运、危险品运输以及集装箱运输四类行业共计40名驾驶员的自然驾驶视频,视频数据累计超400小时。通过人工观看自然驾驶视频,最终编码并提取了542个不良驾驶行为事件。分析发现,不同行业驾驶员在高发不良驾驶行为方面存在差异,如图 1所示,同为客运驾驶员,省际客运驾驶员高发的不良驾驶行为为“驾驶使用手机”与“疲劳驾驶”,而市内公交驾驶员高发的不良驾驶行为则为“不安全停靠公交车站”。危险品运输驾驶员最常见的不良驾驶行为为“绿灯后期加速通过交叉口”,这可能是由于危险品运输车辆吨位大,在交叉口及时刹车存在一定困难,驾驶员倾向加速使车辆尽量在红灯亮起之前通过交叉口,该行为极易导致侧面碰撞事故的发生。除此之外,由于省际客运、危险品运输以及集装箱运输驾驶员均为长途运输驾驶员,疲劳驾驶现象严重。营运企业在进行驾驶员安全教育时,应将本行业驾驶员高发的不良驾驶行为作为教育重点。
在同一行业中,由于驾驶员在驾驶行为、驾驶能力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其风险水平参差不齐。本研究根据驾驶员在过去2年的事故违法情况对其进行了风险水平划分,图 1展示的为上海一家营运行业驾驶员不同风险水平分布图。在过去2年间发生过交通事故且有违法记录的驾驶员为高风险驾驶员,占企业驾驶员总数的16.4%;无事故违法记录的驾驶员则别列为低风险驾驶员,占企业驾驶员总数的50.5%。针对不同风险水平驾驶员,亦应采取不同的安全教育方法,风险水平高的驾驶员应当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
2驾驶员安全教育需了解被教育人群特征
为保证所设计的安全教育方法能够被驾驶员所接受,教育内容应符合营运驾驶员人群特征。在设计营运驾驶员安全教育方法之前,需充分了解被教育对象的基本特征,如年龄分布、教育水平、心理特征等。为广泛、全面地了解营运驾驶员人群特征,本研究编制了《营运驾驶员心理与行为问卷》并开展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驾驶员的身体健康、工作时长、心理健康以及职业健康等基本状况。问卷调查在上海市一营运企业开展,844名驾驶员进行了问卷填写,其中男性驾驶员820名,女性驾驶员24名。
2.1驾驶员基本信息与健康状况
驾驶员平均年龄为43.27岁,标准差为8.46。驾驶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其中接近50%驾驶员教育水平为初中及以下(见图 3)。多数驾驶员驾驶经验较为丰富,近一半驾驶员拿到A类驾照已超过15年,仅有30.5%驾驶员拿到A类驾照时间小于等于5年。由于驾驶员年龄偏大,教育水平较低,因此针对营运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内容应通俗易懂、简单形象。
所调查企业驾驶员健康状况较差,调查发现其中有46.1%的驾驶员有既往病史,25.1%的驾驶员长期服用药物。此外,驾驶员日均睡眠时间为6.83小时,仅有55.3%驾驶员能保证成年人最佳的睡眠时间(7~9h)(见图 5);还有40.2%的驾驶员长期受失眠的困扰。而已有研究已经证明,睡眠质量不良将会增加驾驶员发生驾驶疲劳的可能性,从而使交通事故发生的风险增大[3]。
2.2驾驶员工作负荷
调查结果显示,该企业驾驶员日均驾驶时间为12.40小时(标准差为1.66),日均驾驶里程为210.83公里(标准差为6.10),其中超过一半的驾驶员日均驾驶时间超过12小时。虽然多数驾驶员按照“做二休一”制度进行倒班,但在一日内连续驾驶12小时,极易造成驾驶疲劳。除此之外,营运驾驶员工作负荷重不仅表现在驾驶时间长方面;另一方面,驾驶员劳动强度极大。营运驾驶员除正常驾驶外,还需兼顾与驾驶任务相关的工作,如公交车驾驶员必须监督乘客投币、刷卡、为车上老年人以及其他特殊乘客服务等,货运驾驶员需监督货物的装卸,这些在无形中都加大了驾驶员的劳动强度。长时间与高强度的驾驶任务对驾驶员的身心健康带来威胁,也增加了事故风险。
2.3驾驶员心理困扰
采用心理困扰K6量表对驾驶员进行心理健康测评结果显示,17.3%驾驶员患心理疾病可能性较高。K6量表共包括6个条目,“焦虑”维度包括2个条目,“抑郁”维度包括4个条目。驾驶员在各条目上的得分如图 7所示,“烦躁与不安”条目得分最高,其次为“紧张”条目;得分最高的两个条目均属于“焦虑”纬度;即驾驶员在焦虑方面困扰多于在抑郁方面的心理困扰。
2.4驾驶员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指的是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营运驾驶员的工作为重复性的、高强度的驾驶任务,大多数营运驾驶人每天重复相同的工作且工作持续时间长,处于长期持续输出大量服务的工作状态;此外,在营运行业中,驾驶员通常是独自驾驶,与其他驾驶员交流与接触甚少,工作压力无处排遣,增加了驾驶员疲劳与倦怠的风险。
已有研究发现,与其他职业群体相比,营运驾驶员身心疲劳与情绪耗竭的程度更高[4]。采用职业倦怠MBI-GS量表对驾驶员的职业倦怠情况调查的结果如图 8所示,其中接近40%驾驶员存在职业倦怠现象;8.2%驾驶员职业倦怠程度较为严重,按照MBI-GS量表建议需要进行休假调整。
综合驾驶员问卷调查结果,在设计驾驶员安全教育时,应当设计与驾驶员年龄、教育水平相符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除去应包括与交通事故直接相关的驾驶行为外,还应指导驾驶员如何调节身心健康、保证睡眠质量。除此之外,教育人员在实施安全教育时应适当对驾驶员进行人文关怀,例如丰富企业的福利渗透,发展激励机制,通过提升福利的形式鼓励驾驶员发扬企业精神,融入企业文化,增强与群体的感情共鸣,进而缓解驾驶员的心理困扰,减轻驾驶员职业倦怠情绪。
3组合式驾驶员安全教育
在了解不同行业营运驾驶员驾驶行为异同、同一行业中驾驶员人群特征后,本研究提出组合式驾驶员安全教育。组合式体现在在车队层面与驾驶员层面同时开展安全教育。车队层面的安全教育对象为车队内全体驾驶员,内容为驾驶员共性的不良驾驶行为为主;驾驶员层面的安全教育主要针对事故、违法频发的驾驶员,或在问卷调查中心理困扰与职业倦怠较严重的驾驶员,内容根据驾驶员个体行为特征来制定。
3.1车队层面共性安全问题集体教育
在同一营运行业中,驾驶员存在一些共性的不良驾驶行为,例如省际客运驾驶员驾驶使用手机与疲劳驾驶,市内公交驾驶员不安全停靠公交车站。车队层面的安全教育主要针对这些驾驶员共性的安全问题,但不同营运行业的教育内容应根据本行业驾驶员驾驶行为特点进行制定。针对共性不良驾驶行为,教育内容主要分为3部分:(1)不良驾驶行为相关的安全知识;(2)帮助驾驶员形成不良驾驶行为防御机制;(3)预防不良驾驶行为的方法。以下将以 “疲劳驾驶”不良驾驶行为为例,详细描述教育与干预的过程。
一、疲劳驾驶相关的安全知识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疲劳驾驶与生理节律、疲劳驾驶与微睡眠。与疲劳驾驶相关的法律法规(图 9)是对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的最低要求。驾驶员的生理节律对疲劳驾驶的产生有重要的影响,如图 10所示,驾驶员在深夜与午后易疲劳嗜睡,这是人们在长期适应客观环境形成的一种固有特性,较难改变。即使驾驶员按照法律规定,驾驶4小时后进行停车休息,也不能避免生理节律的影响。驾驶员在疲劳后即进入微睡眠的状态,这是一种极难察觉的短期睡眠状态,一般持续2~3秒。驾驶员处于微睡眠状态时,双眼虽未闭,但大脑部分区域却处于休眠状态,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二、在驾驶员了解与疲劳驾驶相关的安全知识后,如何帮助驾驶员形成疲劳驾驶防御机制是安全教育的关键环节。多数驾驶员知晓疲劳驾驶的危害但抱有侥幸心理,明知故犯。本研究基于心理学理论设计了两种行为干预方法对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并对比两种干预方法的效果。
一种是基于心理学中的“心理接种”理论[5]的行为干预方法,帮助驾驶员自觉抵御不良驾驶行为的发生。干预流程为:
一、给驾驶员播放驾驶员疲劳驾驶的视频,并让驾驶员想象自己为视频中驾驶员,体会当下的情绪感受;
二、教育人员结合视频内容提出不正确的认知“我虽有些疲倦,但依然可以操控方向盘与踏板,坚持一下就不困了,不用停车休息”,即“心理接种理论”中的“疫苗”;
三、鼓励驾驶员对不合理的认知进行反驳,比如“疲劳的进程是我无法控制的,如果我不小心打盹一下,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即“心理接种理论”中的“抗體”。通过此类安全教育,驾驶员将对疲劳驾驶产生“抗体”,从而在发生疲劳时主动停车休息。
另一种是基于心理学中的“认知重评”理论行为干预方法,帮助改变驾驶人内在认知,形成正确合理认知,从而减少不良驾驶行为。干预流程为:
一、给驾驶员播放驾驶员疲劳驾驶的视频,并让驾驶员想象自己为视频中驾驶员,体会当下的情绪感受;
二、教育人员对视频中出现的不良驾驶行为进行纠正,并讲解正确做法,以此帮助驾驶员形成正确认知。
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别对“心理接种”干预与“认知重评”干预进行效果评估。结果显示,“心理接种”干预方法对改善驾驶员驾驶行为与心理困扰具有显著效果;“认知重评”干预方法效果不明显。这是由于“认知重评”干预方法与目前多数企业在安全教育时采用的方法类似,即“灌输式”宣教,驾驶员参与度低,效果不明显。
三、在疲劳驾驶预防方法方面,教育人员应收集预防疲劳驾驶的措施并提供给驾驶员;除此之外可制作疲劳驾驶安全宣传海报(图 12),张贴于驾驶员随处可见之处,起到时刻提醒的作用。
3.2驾驶员层面安全问题个体教育
駕驶员层面的安全教育主要针对发生过事故与违法频发的驾驶员,或在问卷调查中心理困扰与职业倦怠较严重的驾驶员。教育方式采用一对一访谈的形式进行,内容根据驾驶员个体行为特征来制定,包括驾驶员历史事故、违法解析,对驾驶员的自然驾驶视频进行分析后制作驾驶行为报表并向驾驶员进行讲解;此外,也会对驾驶员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探寻驾驶人不良驾驶行为高发的心理根源问题,并引导其积极改善心理状况与驾驶行为,减轻其心理困扰与职业倦怠。
4 结语
近几年由营运车辆肇事造成的重特大交通事故频繁出现,营运驾驶员成为高危职业之一。如何提高营运驾驶员安全水平,减少营运车辆交通事故成为交通管理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安全教育作为改善驾驶员驾驶行为的主要措施,提升安全教育及驾驶行为干预的质量与效果是提高营运车辆交通安全的有效解决方案。
本研究通过对营运驾驶员事故、违法以及驾驶行为进行提取分析后,明确了不同行业驾驶员在不良驾驶行为上的差异,为交通管理部门与营运企业提供管理重点;营运驾驶员心理与行为调查帮助研究者更广泛的了解营运驾驶员在工作负荷、心理困扰以及职业健康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与存在的问题,为驾驶员安全教育提供理论基础。最终提出的组合式驾驶员安全教育方法能够切实提升教育效果,可为营运企业安全教育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交通管理局. 2017年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年报[R]. 北京: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2018.
[2] KELLEY A. Individualizing education through the use of technology in higher education [J].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 1973, 4(2):77-89
[3] WANG S, WU K. Reducing Intercity Bus Crashes through Driver Rescheduling[J]. Accident Analysis & Prevention, 2019, 122: 25-35.
[4] SHI X, ZHANG L, SHI X, et al. Effects of Altruism and Burnout on Driving Behavior of Bus Drivers[J]. Accident Analysis & Prevention, 2017, 102:110-115.
[5] GIDRON Y, SLOR Z, TODERAS S, et al. Effects of Psychological Inoculation on Indirect Road Hostility and Simulated Driving[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F: Traffic Psychology & Behaviour, 2015, 30: 153-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