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背景下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

2019-07-30黄汀丁娟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26期
关键词:党外知识分子中医药院校双一流

黄汀 丁娟

摘要:本文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剖析当前中医药院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在“双一流”背景下构建如下四种机制:建立完善的中医药院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统筹机制、思想政治引领机制、培养选拔机制、关怀激励机制。

关键词:双一流;中医药院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6-0044-02

一、“双一流”背景下加强中医药院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1.加强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是做好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现实需要。从任何时候来讲,高校总是处于各种思想潮流的最前端,而对于组织相对松散的党外知识分子队伍来讲,所受的影响会比党员干部更大、更难于发现,因此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建设面临的任务更为艰巨。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广大党外知识分子抵御社会不良思潮的侵蚀,自觉跟国家的发展要求保持一致、自觉地履行自己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工作职责有着重要意义。同时,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还属于无党派人士,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不高,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他们确立政治归属,激发政治热情,充分发挥统战广纳英才、汇聚力量的作用,使广大党外知识分子能够积极汇入“双一流”建设的光荣事业中来。

2.加强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是确保中医药院校正确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在中医药传承发展工作中,要培养出一批具有良好的中医理论基础和较高临床实践技能的中医药人才,就必须重视中医药院校的人才队伍建设。这个建设既包括人才的思想建设,也包括人才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建设。人才的专业技能、专业素养是“双一流”建设的牢固根基,而思想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根本保证。加强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有利于增强他们对国家实行“双一流”战略的高度认同,而且有利于通过发挥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确保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健康发展方向,为确保中医药院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中医药学術发展方向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

二、当前中医药院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过几十年来的有序发展,各中医药院校已经基本形成了一支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高素质知识分子队伍。在这支队伍中,党外知识分子占了很大比例。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全校专任老师1360人,党外人士有543人,其中38%为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具有硕士以上学历者达到95%以上。他们中的部分人员由于年龄较轻,社会阅历比较浅,对于在国外接触可看到、听到的一些负面信息又缺乏正确的判断,往往出现政治立场不坚定、对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理解不准确、认识不到位的现象,以致对高等中医药教育和所在中医药院校的忠诚度不高,当面临经济利益与教学相冲突时,往往放弃教学而选择经济利益。可以说,党外知识分子尤其是高层次党外知识分子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还未完全建立,在“双一流”建设中发挥作用的主动性还不够,整体合力还未形成。

2.中医药院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特征。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党外知识分子队伍建设呈现出如下特征:一是高层次的党外知识分子中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比例不断攀升。从近五年湖南中医药大学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知识背景看,65%以上的高层次人才有海外留学、进修或访学经历。他们拥有比较前沿的学术理论知识储备,也拥有广阔的学术人脉资源,为中医药大学立足国内、走向世界提供了保证;二是这批高层次党外人才年纪轻、学历高、职称高;三是高层次党外知识分子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他们有的出身中医世家,对政治、对思想政治的工作态度淡漠,认为只要中医专业知识扎实就可以走遍天下。有的人在学中医的过程中也学习西医方面的知识和诊疗技术,甚至出现中医文化的不自信心态。还有部分党外知识分子因为多年的留学经历,受西方文化尤其是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导致不爱参加集体活动,认为学校发展目标、学校的“双一流”建设与个人无关,对于如何发挥自己在建设中的作用不关心、无作为。因此,亟待要做的工作就是调动这部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三、基于“双一流”建设的中医药院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构建

1.建立完善的中医药院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统筹机制。要把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学校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中,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党外知识分子培养、选拔、任用的制度、平台建设,充分调动他们在教学、科研中的积极性。学校要从落实责任、完善体制、强化服务等方面为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扫除障碍,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推进、学校组织人事、教学和科研部门积极参与实施,各二级学院负责具体落实的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要制定相关的党外知识分子提拔使用的相关制度,同时把是否有效地做好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纳入院系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具体的工作方式和交流次数,使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为“双一流”建设所需要的政治可靠、业务精湛、忠诚度高、进取心强的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更为广阔的渠道。

2.创新发展中医药院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机制。强化思想政治引导,掌握思想动态是前提。加强与党外知识分子的联系沟通是全面了解和掌握他们思想动态和意见要求、提升思想政治引领有效性的主渠道。首先,要建立对统战对象中的代表人士的定期走访制度,学校党委班子成员与党外代表人士联系交友制度、二级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与本部门党派人士建立联系交友制度等,要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情况通报会、理论学习会等形式,与党外知识分子交流意见、增进感情,让他们了解国家当下的方针政策、学校过去的工作成绩以及未来几年的发展规划,尤其在事关学校发展重大决策和教职工重大利益事项上要多听党外知识分子意见,以落实党外人士的知情权与监督权。让他们感觉到学校对他们的这份实实在在的信任和期待。其次,要畅通党外知识分子的意见表达和反馈机制,增强他们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获得感、成就感。

3.建立完善的中医药院校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物培养选拔机制。做好代表人物的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可以起到使用一个影响一方的作用,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物作用发挥情况是检验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将那些在教学、科研、临床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党外知识分子按照政治表现、业务专长、社会影响等条件,确定重点培养对象,并实行动态管理。对其中代表性强、影响力大的代表人物,学校党委成员实行一对一的联系。有计划地推荐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充分发挥党外代表人物在行政工作和治学为人等方面的引领感召力和政治影响力,有计划地选拔、安排政治立场正确、业务水平高、群众基础好的党外知识分子担任学校各部门的行政领导职务。

4.建立完善的中医药院校党外知识分子关怀激励机制。要建立健全党外知识分子关怀激励机制,包括物质的、精神的和政治的三种激励。物质保障激励是最基本的激励,除了基本的工资奖金外,对于他们在党派所申报得来的课题和研究成果要给予一定的配套资助。除了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以外,还应充分满足他们在精神上、政治上的需要,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合理的工作要求,以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对于在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党外知识分子,学校要开辟党外知识分子专栏来进行专门的宣传表彰,进一步提高党组织对党外知识分子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使他们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学校“双一流”建设中,以便为高等中医药教育事业早日迈进国内先进、世界一流的行列作出最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彭宇文.以一流党建促进“双一流”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04):57-59.

[2]李学英.当前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政治引导困境与对策[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2(04):99-102.

猜你喜欢

党外知识分子中医药院校双一流
中医药院校师生关系影响因素的年级差异研究
西南边疆高等中医药院校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分析及对策
民族地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微
价值认同视阈下新时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认同研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