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建设与陕西美术文化融合交流研究
2019-07-30杜艳
杜艳
摘 要:文章在对丝绸之路陕西段文物保护单位艺术资源研究的基础上,从艺术文化融合交流的角度,对作为丝绸之路起点的陕西地区的艺术文化资源进行了研究,最后进行了综合分析。经过全面系统的资源整合与提炼,成功开启了丝绸之路线性遗产艺术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联动共享的新篇章。从文化交流和产业建设途径两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促进陕西艺术文化的融合与交流,转化为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丝绸之路;陕西美术;文化融合交流
一、丝绸之路陕西段的学术研究
从艺术文化的角度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已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陕西段学术研究蓬勃发展,注重政治、历史、文化、经济、艺术等不同学科的融合与交流。
旅游业是艺术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相对集中的产业。通过对陕西旅游视觉画面主题的分析,马秋芳认为历史文化遗址主题在众多主题中排名第一,是陕西旅游视觉画面的第一主题。从历史、艺术、文化资源与旅游形象设计相结合的角度分析,李巧玲认为西安应该突出周、秦、汉、唐的都城文化和繁荣丝绸之路的都城黄天虎的陵墓文化,标准颜色应为黄色、绿色和红色,应强调视觉符号识别系统的设计,使其简洁、艺术、易于识别,丰富自身的艺术形式,形成鲜明的特征。
米高峰认为,保护和开发丝绸之路的文化艺术资源,可以激发中国的原始灵感。胡晓认为,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丝绸之路大西北遗产”和国内著名画家组成的“中国当代名家画丝绸之路”联合展览中,可以挖掘、拓展和延伸丝绸之路文化。
刘可成和阎连福分别从不同角度解读了唐大明宫国家文物保护展览中示范园和文物公园的总体设计,总结了大明宫的物质文化资源特点和文化产业转型战略。王新文则强调发展象征性旅游。想要在旅游中体现内在精神,文化内涵需转化为艺术形象和设计符号等都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范畴。
丝绸之路陕西段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在传统艺术和文化交流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杜晓凡认为其中两个问题尤为突出。第一,文化景观方面存在很大的时空差异。第二,价值判断方面没有形成整齐划一的概念,如丝绸之路需调和普遍价值与保护管理的矛盾。阎连福指出,故宫博物院遗址缺乏景观系统,可利用的景观要素稀缺,观赏价值相对较弱,因此其可见度不强。
以上結果表明,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宏观政策背景下,出现一些特殊的学术研究成果,但尚未形成明显的学术研究重点,研究内容零散,研究水平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丝绸之路沿线的一些文物研究中,还缺乏对艺术文化资源的专门研究和一系列的线性宏观研究。
二、陕西美术文化交流的途径
陕西的传统艺术和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包括汉唐皇居遗址,以及众多的石窟灯。许多艺术资源被列入省级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名单。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陕西段的艺术文化资源包括但不限于文物。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已与“一带一路”产业带融为一体。工作、贸易和文化交流日益密切。陕西传统艺术文化交流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继承和发展的。
(一)旅游平台上加强沟通,与时俱进
“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各国旅游经济的发展,鼓励中国游客外出旅游,吸引外国游客。在此背景下,在积极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旅游规划,全面推进文化交流。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重点是结合传统文化和风景名胜区,建设特色文化村落。在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传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全面提高旅游资源的影响力。例如,大雁塔、小雁塔和兴教寺塔分别属于唐代的大慈恩寺、荐福寺和兴教寺院,证实了佛教沿丝路向东逐渐传播的历史和佛教蓬勃发展的历史。“砖面土芯,模仿西域蒸波阻挡体系,仿照西部蒸汽防波堤系统,放置西部地区的经典形象”已成为西安的标志性设计元素。彬县是丝绸之路以西的昌东北路的第一站。其大佛寺佛像在历史上被错误地归类为敦煌系统。大佛窟、千佛洞和罗汉洞的精美雕塑,象征着唐代佛像最纯粹的艺术风格。石窟壁画具有鲜明的主题、鲜艳的色彩、壮观的场景,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宗教表现力。
(二)通过学术或交流会议加强沟通和交流
为加强传统文化在陕西的传播和交流,可以举办传统文化交流或研讨会,实现文化在地区内外、国内外的传播。论坛的主题可以是“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继承、融合和创新”。我们可以学习相关的论坛,并保存主题和内容的变化,然后在交流中,介绍陕西的传统民俗文化。通过专家交流和展览交流,从学术交流的角度,以及全新的视角看待陕西传统艺术文化。此外,通过陕西民俗博物馆的开放和积极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满足国内外旅游者继承和传播陕西艺术文化的需要,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弘扬传统艺术文化。在中部平原的东部,让更多的人去欣赏陕西传统艺术文化的真正魅力。通过多种途径,探讨了丝绸之路经济带陕西美术文化的交流措施。在陕西传统艺术和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过程中,我们将结合在线和离线、旅游和发展、现实和视频、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等多种方式促进陕西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三、陕西文化产业建设途径
(一)以项目为导向,构建国际艺术城市体系
创造优秀作品,引导陕西艺术文化产业的发展,通过大型的艺术文化产业团体促进未来的艺术文化交流。我们将从各自的角度积极寻求发展机会。在陕西省不同的地理背景下,规划建设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艺术城市体系。为了从根本上改善陕西基础艺术设施短缺的状况,国际艺术城市项目应包括陕西艺术家培训中心、创作中心、交流中心、信息中心和服务中心,还应包括金融服务中心、销售中心、工业艺术基地和住房项目,并应建立数以千计的工作室和展览。丝绸之路艺术博物馆也将建在这里。这些皆以项目为导向。以艺术为主题,建设独特的大型文化园区也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配套项目。
(二)多元文化融合,构建延安新城
大型文化艺术产业的建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形成了优势与优势的结合。丝绸之路文化将红色文化与知青文化、黄土文化、延安文化(包括后文化)相结合,开展文化抢救和保护,建设国家艺术家风格基地,建设红色教育基地。陕北文化聚集地、陕西旅游团作为旅游景点的文化平台,其后续行动也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借鉴经验,大胆创新发展文化产业
在调查了法国巴比松的艺术区之后,对其进行重新定位。例如,它的发展缺乏一些创新观念,因此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产业链。米勒、卢梭和法国艺术村的其他艺术家们已经完成了许多流传至今的著名作品。巴比松镇为画家提供了一个宜居的村庄,以体验和描绘农民的工作生活。它使画家能够从丰富的生活资源中吸收大量的创作素材,从而创造了艺术界的“巴比松学派”。艺术需要创新,文化产业需要大胆创新。近两年来,我们大力建设了西县艺术城、文安一期和半坡国际艺术区三大项目。这是打破腐朽机制、不断创新的结果。我们也相信,在这种探索精神的指引下,陕西传统艺术产业沿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将继续发展。
四、结语
文章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美术文化交流出发,研究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线性遗产艺术文化资源和艺术文化资源的发展战略及其产业路径的线索,以加强和创新陕西传统艺术的传播和交流。
参考文献:
[1]李伟,俞孔坚.世界遗产保护的新动向——文化线路[J].城市问题,2015(4).
[2]姚雅欣,李小青.“文化线路”的多维度内涵[J].文物世界,2015(1).
[3]郝朴宁.非物质文化形态的社会承载形式[J].学术探索,2014(3).
作者单位: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