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发展下小学校园集体舞民族化创编与实践研究
2019-07-30张睿睿
张睿睿
摘要: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校园集体舞推广不但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还能够帮助学生培养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同时也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体现。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小学校园集体舞的推广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校园集体舞的推广效果。基于此,针对小学校园集体舞的现状以及创编与实践做简要的分析。
关键字:小学校园;集体舞;创编与实践研究
一、课题背景
从2007年9月开始,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中小学校园集体舞,旨在提高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加学生的审美素养。我们在近几年的推广实践中发现,小学生对固定套路的集体舞缺乏兴趣,因其设计的动作更偏向于做操,缺乏艺术美感与文化内涵,套路陈旧,没有特色与新颖点,乏善可陈,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太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舞蹈锻炼,如果没有内心的喜欢,和对艺术之美的渴望,很难培养多少审美情趣,只能沦落成另一种僵硬的广播体操。我们思考,只有编排丰富多样的舞蹈形式,才能激发学生跳集体舞熱情,在舞蹈中审美情趣与人文修养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
本课题的创新点在于,打破传统校园集体舞“广播操”模式,将体质素质之强健,舞蹈艺术之美感,民族文化之传承,通过特色创编融汇其中,让学生从身体素养、艺术修养、人文底蕴等方面得到多维度的提升与发展。
二、课题界定
(一)核心素养
教育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呈现了中国学生全面发展需求的整合,与我国传统文化相呼应,将人文底蕴排在首位,可见其重要性。人文底蕴是我们内心蕴藏的人类文化中的先进和核心部分的才智和见识,是对不同民族文化的深厚理解,包括对其多层面的洞察及其内涵的理解。“人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人群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艺术生活。
(二)校园集体舞
校园集体舞是一种有益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艺术活动形式,是学校艺体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集体舞是由各种基本身体动作、操作类动作及舞蹈类动作等组成、编排的一种具有特定规则和方法的身体活动,是校园普及性的一种集体舞蹈。校园集体舞富有鲜明的教育性、时代特点和青春气息,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艺术修养,提升身体素质,是一项适合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健身艺术方式。
(三)民族化
中国是由汉族和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文化衍生出色彩斑斓的民族舞蹈,就构成了魅力多彩的中国民族舞蹈艺术。民族舞蹈起源于人们平常里生活和劳动的肢体动作,是一个民族或该地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结合的直接创作,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国民族舞蹈艺术种类丰富,蔚然大观,从内容到形式数以万计,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遗产的重要一部分。
(四)校园集体舞民族化
民族化的校园集体舞,动作素材多但简单易学,民族音乐感浓郁,节奏性强,能多层面反映民族的语言、宗教、风俗、服饰等内容,每套动作极具民族独特的韵味,及代表性外显特征,是民族文化浸润的绝佳途径。
三、课题研究目标与内容
本课题总体目标:通过校园集体舞民族化创编的实践及运用,让学生不仅能达到体质锻炼的目的,还能提升艺术素养,同时还能进行民族传统文化的浸润。利用校园集体舞的表现方式与理念去阐释民族文化的审美价值,以点到面,让民族元素与文化在校园集体舞的全新演绎下有新的感悟和体验,打通时代审美隔阂,建立富含生命活力与民族希望的校园艺术教育氛围,多路径的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实现学生体质、艺术、文化多维度成长模式的构建。
(一)直接性目标:
探索校园集体舞民族化编排的基本模式,在以技术动作、成套动作为主导下,融入不同民族舞蹈文化,将极具民族特征的动作元素与集体舞有机结合,编排出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增加文化内涵和活力,同时赋予集体舞民族性;在学生群体中推广实践,让学生掌握民族化集体舞的动作及特点,培养对民族音乐、舞蹈的鉴赏能力。
(二)发展性目标:
研究总结校园集体舞民族化编排的实施策略;让学生能够感知这一项目的健身性、艺术性、人文性、多元性,在推广校园集体舞民族化的同时,塑造学生的优美体态及身体柔韧性,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建立民族文化自信,提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三)可持续性目标:
通过项目的实践研究,提升学生对于中国民族文化的兴趣与认识,激发民族自信与自觉,让学生建立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意识,提升人文底蕴和艺术修养。让核心素养落地开花,多维度构建学生的未来认知,多层次晕染学生的人生底色。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主要针对校园集体舞民族化创编的探究及具体操作模式的实践、总结;校园集体舞排练的教学策略、开展事宜以及在艺术教育中的应用进行阐述和归纳,并对如何实施核心素养理念下校园集体舞民族化的推广,进行持续可操作性的思考与构建。
1、小学校园集体舞民族化创编的方法和策略研究;
(1)查阅梳理学习现有的集体舞创编规范程序
(2)在研究中进行至少两套民族化校园集体舞的创编,形成明确、流程化的民族化校园集体舞创编方法
2、小学民族化校园集体舞实践模式研究;
(1)在编创、排练中对校园集体舞民族化进行模块化建构及系统性深入梳理。
(2)在实践操作中积累编创经验,形成实效性排练流程,以项目式进行推进。
3、小学民族化校园集体舞推广的策略研究
(1)制度的建设、时间及场所的确定
(2)积淀学校项目影响力,创设集体舞推广的氛围
(3)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与人文底蕴,实现全员参与的环境
四、实施途径和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通过文献研究法,搜集关于“校园集体舞”的理论研究,进行关于“核心素养”发展以及“民族文化”浸润的相关理论探究,界定本课题所研究的“校园集体舞民族化”的定义,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二)案例研究法
通过案例研究法,分析课题组在进行“小学校园集体舞民族化创编与实践研究”中,民族元素与文化在校园集体舞的全新演绎下在学生素养发展上新的拓展与延伸,总结分析课题研究对学生审美价值带来的变化以及在营造多元化的校园艺术教育氛围的经验及推广。
五、预期成果:
《基于核心素养发展下小学校园集体舞民族化创编与实践研究》对一线艺术教师的科研能力提升,对学生人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校艺术特色的打造都有显著的效果,对课题的预期成果有:
(一)准确界定小学校园集体舞民族化的核心概念及创编七步法的内涵和具体要求。
(二)在小学校园集体舞民族化创编与学习中,师生共同了解中国民族文化中蕴含的人文价值、艺术意境,学生对民族集体舞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与创新有了新的认知。
(三)营造适合校园集体舞民族化创编及实践推广的环境,以点到面地创设民族集体舞全员参与的氛围。
(四)促进校本课程开发及推进。
以扎根民族,面向世界的教育理念,民族与现代的碰撞,肢体锻炼与舞蹈艺术的转换,单一与多元的互补,促进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充实和推广。
我们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小学校园集体舞的持续发展,建立创编及教学模式,提供优秀的成品舞案例,以推动小学生体质健康、艺术修养、人文素养等核心素养的多元发展,培养朝气蓬勃、有民族自信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