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励机制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及问题研究

2019-07-30耿瑞泽梁欣梓刘心怡

赢未来 2019年3期
关键词:激励机制大学生

耿瑞泽 梁欣梓 刘心怡

摘要:大学生作为新一代青年,其自身的全面发展对社会发展有推动作用,如何正向激励大学生全面发展更是意义重大。本文基于激励机制的特点与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具体对奖学金、德育综测加分、标兵等优秀称号三项激励机制的效果,及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

关键词:激励机制;大学生;奖学金制度;德育综测加分;标兵称号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大学生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年轻有魄力的新一代青年,其全面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学作为大学生培养的集中地,用奖惩激励制度等方式辅助教学与生活,根据大学生的特征、需要与动机采用有效的激励制度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正向促进作用,能促使大学生在激励制度下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主动性与积极性,发挥创新才能。但针对大学中一系列激励制度,其对学生的正面激励效果未如预期中明显,进一步修改、完善大学激励制度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二、问卷调查

(一) 样本说明

本研究分析部分的所有数据均来自线上问卷调查,其数据得分结果回收数据,按选项排名计算而得(如:问卷填写者将A、B、C三选项排序,按照排名分别赋3分、2分、1分),线上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18份。

(二)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根据线上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在对各项激励机制的效果排序中,共有74.58%的同学将奖学金的激励作用排在了首位。在各项激励机制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排序中,“浪费时间,需要参加本不需要参加的活动等”对德育综测加分激励效果影响最显著,共有52.54%调查者选择该选项;“评定奖学金周期长,且单独看一次成绩存在偶然性”成为了影响奖学金激励效果最显著的制约因素;“精神激励,缺乏物质奖励”成为了影响标兵等各项优秀荣誉称号激励效果最显著的制约因素。在激励机制的改进方面,将“缩短激励机制的间隔时常”、“不仅对结果进行激励,对内容与过程也进行帮助与激励”、“明确激励的考核尺度”、“平衡学生在获得激励中的付出与收益”排在首位的人数比例分别为27.12%、18.64%、25.42%、28.81%。

三、结果分析

(一)激励机制的效果排序

根据各项激励机制的效果排序结果可计算得出,獎学金制度、德育综测加分、各项标兵优秀等称号的激励效果评分分别为3.63、2.54、2.31,说明奖学金的激励效果明显优于德育综测加分和各项优秀、标兵等称号。奖学金作为当前激励机制中更加侧重物质激励的一种,是更加考量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更直接为学生带来具体的奖励或者收益。除此之外,在学校的激励机制中,学生遵从着“经济人假设”,在激励机制下依然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这其中物质激励是更加具象的激励结果,效果更加显著。正如在经济学中,得当的经济政策辅以激励结构,能有效地带来经济绩效的提升,让一项制度发挥作用的前提是找到正确的、市场所需要的激励。

(二) 激励机制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分析

2奖学金激励制度

根据奖学金制度激励效果的制约因素排序结果,可得出付出与收益不成正比,奖学金额度没有诱惑力、评定奖学金周期长,且单独看一次成绩存在偶然性、奖学金奖励范围小,竞争压力大三项制约因素分别评分为1.78、2.14、2.08,其中“评定奖学金周期长,且单独看一次成绩存在偶然性”、“奖学金奖励范围小,竞争压力大”两项对激励效果影响较大。

在制度经济学中,激励对象真正关心的内容为激励机制下受激励的是谁,关心着收益。奖学金制度比起德育综测加分与标兵称号,有着更加量化的评定尺度,即综合成绩排名在一定范围之内都可获得奖励。结合英国心理学家弗洛姆的期望理论,当学生在内心建立有关现在的行为与将来的成绩和报偿之间的某种联系时,其效率会更高,但也同时代表着要及时给予报偿奖励的反馈,因此,奖学金以学期、学年为单位评定周期较长,反馈效率较低,制约奖学金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刺激作用。且奖学金更多侧重期末考试的成绩,而期末考试具有不确定性,此制度中的不确定性可能造成学生的实际收益与期望收益有差异,会造成学生行为选择差异,是其奖学金制度激励效果打折扣。

除此之外,奖学金制度下的奖励结果好比市场中的稀缺资源,其奖励范围与对象相对有限,这种受奖励名额的“稀缺”会加剧学生之间的竞争,竞争的激励程度与稀缺程度向匹配,竞争可以带来效率、刺激学生提升个人综合能力,但竞争压力过大会导致非理性等极端做法。

2、德育综测加分激励制度

根据德育综测加分激励效果的制约因素排序结果,可得出浪费时间,需要参加本不需要参加的活动等、加分与时间的付出不成比,单项加分额度小、德育综测加分占总排名比例不高三项制约因素分别评分为2.29、2.32、1.39,其中“加分与时间的付出不成比,单项加分额度小”与“浪费时间,需要参加本不需要参加的活动等”两项对激励效果影响较大。

这好比市场交易要考虑交易费用的概念与交易中所存在的成本。成本是一种获得收益必定要花费的代价,人们只有看到所得大于支出时才会愿意进行交易。学生想要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分”,势必要付出一定的时间或劳动或参加一系列活动,这就是获得相应激励的“成本”。学生对于激励结果的期望是收益大于付出,希望能参加更加节省时间但获得加分的活动,因而会更关注德育加分的额度是否与时间、经历的付出成正比,二者的不平衡甚至加分额度过小将会影响学生对激励机制的关注,甚至起到副作用。除此之外,上述激励成本包括一定的机会成本,即学生为获得综测加分参与活动或比赛,就必须放弃从事其他活动或学习的机会。

3、标兵称号激励制度

根据标兵称号激励效果的制约因素排序结果,可得出精神激励,缺乏物质奖励、标兵称号有限,竞争性强,且短时间不能有显著成果、评选没有统一量度,存在一定主观性三项制约因素分别评分为2.10、1.92、1.98,其中“精神激励,缺乏物质奖励”对激励效果影响稍大,但三项制约因素相对得分平均。

制度的设立是为了减低人们行为的不确定性,标兵、优秀等称号比起奖学金更侧重一种精神上的激励,其缺失统一评选量度、长评选周期才具有成果等特征加剧了此机制下激励的不确定性,学生对自己的预期成果具有不确定思维,只能做到有限理性,在标兵、优秀等称号上也会产生“思想依赖”,评优的对象优势相对集中在学习好、文体兼顾等方面,一旦学生建立了自己对此类精神激励的看法,会按照自己所认为的既定方向努力、学习与工作,因而这种激励会使学生发展单一化。

四、结论与建议

(一)結论

1、当前学生激励机制中奖学金制度因其考核更全面、奖励结果物质化,确定性更强,更加具体、为奖学金而努力的过程中产生的成本与收益相对平衡的特点,但同时也存在着周期长、奖励范围受限等问题;

2、德育综测加分对大学生全面发展有一定激励作用,但其过程中有多项机会成本纳入学生考虑范围之内,使其激励效果受到制约;

3、标兵、优秀等称号激励效果相较前两者较弱,其评定过程中尺度、结果的不确定性制约该机制发挥作用。

(二)建议

1、激励机制关注学生动态变化,缩短激励间隔。从当前奖学金、评优等结果型激励转向过程型激励;

2、关注大学生期望激励与实际激励的匹配度,使相应奖励与学生实际付出对等;

3、评比过程规范化,科学化。在评比中保持公平,严格按照统一度量衡对不同学生的同一方面进行比较、进行全方位化的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程隆云,周小君,何鹏. 非物质激励效果的问卷调查与分析[J]. 会计研究,2010,(04):57-64+96.

[2]郝辽钢,刘健西. 激励理论研究的新趋势[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5):12-17.

[3]姚春序,程刚. 新时期高校学生激励机制优化探析[J]. 浙江丝绸工学院学报,1997,(04):345-350.

[4]陈璟. 我国大学生激励机制优化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

[5]褚芝鹏. 大学生创新学分激励问题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1.

[6]胡锡凤. 高校学生激励机制研究[J]. 科技资讯,2007,(28):242.

[7]李丹. 我国高校大学生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02):222-224.

猜你喜欢

激励机制大学生
激励机制在中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新大学生之歌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
浅议中小企业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在推拿手法学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