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检测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6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9-07-30李开宇
李开宇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山东济宁 272000)
通过三项指标的监测能够初步判定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该文以2018年1月—2019年3月该院收治95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探究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白介素-6的检测价值,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选择该院收治下肢骨折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手术治疗,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共计患者47例,均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包括男性26例,女性21例,最小年龄27岁,最大年龄82岁,平均年龄(54.3±1.2)岁。观察组共计患者48例,均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包括男性27例,女性21例,最小年龄28岁,最大年龄 81岁,平均年龄(54.4±1.3)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经统计软件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分析。全体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签署同意书。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全体患者均为下肢骨折情况,接受手术治疗;(2)患者年龄范围在27~82岁之间。
排除标准:(1)排除手术禁忌患者;(2)排除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术后24、48 h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6 mL,送至检验科。将3 mL血液样本放入离心管内,加入促凝剂后放入分离机内,调整设备转速4 000转/min,分离血清后检测C反应蛋白指标。将3 mL血液样本中加入109 mmol/L枸缘酸钠抗凝剂,放入离心机内,调整设备转速4000转/min,离心15 min后测定D-二聚体指标。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白介素-6指标。
1.4 观察指标
记录各组患者术后24、48 h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D-二聚体指标、白介素-6指标,急性对比分析。
1.5 统计方法
利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该次结果进行分析,通过t值检验各组患者不同时间指标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24、48 h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白介素-6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48 h各项指标高于24 h指标数值,而观察组患者48、24 h指标数值间无明显差异。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24小时、48小时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白介素-6 差异(±s)
表1 两组患者24小时、48小时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白介素-6 差异(±s)
项目时间观察组对照组t值 P值超敏C反应蛋白(mg/L)D-二聚体(mg/L)白介素-6(mg/L)术后24 h术后48 h术后24 h术后48 h术后24 h术后48 h 27.29±1.22 38.31±1.04 0.73±0.02 0.94±0.11 3.74±0.23 5.29±0.21 15.58±1.23 14.92±1.05 0.48±0.02 0.47±0.12 2.35±0.22 2.01±0.23 14.39 21.05 9.01 10.15 9.57 24.03<0.05<0.05<0.05<0.05<0.05<0.05
3 讨论
下肢深层静脉血栓是下肢骨折患者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如未采取及时的治疗很容易引发局部组织或细胞缺血性、缺氧性坏死,严重影响下肢的恢复[1-2]。导致下肢骨折患者出现该并发症的原因有很多,从病理角度出发是由于下肢骨折会合并静脉破损或压迫,导致局部静脉回流发生障碍,加之失血过多也会导致血管内血流速度减慢,提升了血栓的形成概率;从治疗角度出发,麻醉药物会刺激凝血功能系统,使血小板产生反应性聚集,同时血管周围平滑肌受麻药作用也使得收缩能力下降,造成血流速度降低,易形成血栓。
采用静脉血管造影的方式可准确地诊断下肢深层静脉血栓问题,但该检查费用过高,而且需要静脉注射造影剂。因此,利用生理指标判断下肢深层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就更加重要[3]。其中D-二聚体属于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代谢产物,该代谢反应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当其在血液中的含量增加时,提示的是血液高凝状态,同时循环系统中也存在纤溶亢进状态[4]。超敏C反应蛋白则属于时相反应蛋白的一种,具有非特异性的特征,但该蛋白能够诱导部分单核细胞内各类因子的表达,对补体系统进行激活,造成血管内膜受创,并使凝血-纤溶系统的被打破,促进血栓的形成。白细胞介素-6则能直接激活血管内皮细胞合成血小板,同时降低凝血抑制因子的含量,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综上所述,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测定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指标可用于判定是否出现深静脉血栓,准确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