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膝关节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的疗效分析

2019-07-30马霄鹏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3期
关键词:氨甲环酸氨甲环酸

马霄鹏

(晋城大医院骨科二病区,山西晋城 048006)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在改善病人膝关节疼痛、屈曲挛缩、内外翻畸形和活动障碍等方面具有显著疗效,然而患者术中和术后需要大量输血,同时术中止血带运用将对其纤维凝血系统产生破坏作用,对术后伤口恢复以及有效止血等产生不利影响,为了降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失血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氨甲环酸属于纤溶抑制剂,能够对纤维蛋白溶解产生抑制作用,在降低术后出血量方面具有显著疗效[1]。该次研究自2017年1月—2019年1月将重点分析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通过运用药物氨甲环酸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院内诊治的76例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病人为回顾分析对象,利用数字法来分组,定义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包括患者38例,男性20例,女性18 例;年龄范围 58~73 岁,年龄均值(53.2±0.4)岁;BMI19.6~30.7 kg/m2,平均 BMI(24.3±0.1)kg/m2。 对照组:包括患者38例,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55~74 岁,年龄均值(53.3±0.3)岁;BMI19.4~30.9 kg/m2,平均 BMI(24.2±0.3)kg/m2。 两组研究对象上述线性资料组间比较均衡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并由我科同一组医生进行手术操作,术中均采取常规的TKA操作,术中常规腰硬联合麻醉,固定止血带后进行手术操作,行标准的膝关节前正中手术切口,以髌旁内侧为手术入路,假体安装成功之后常规放置引流管并缝合切口。观察组患者于术前10 min行氨甲环酸静脉给药,1 g+100 mL生理盐水,术毕时将1 g氨甲环酸溶解在20 mL生理盐水内,通过引流管逆行注入关节腔,夹闭引流管2 h。而对照组患者则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输注。两组患者均采取相同的围术期处理方式,包括麻醉前常规给予头孢抗生素,并于术后继续给药。于术后行低分子肝素钠的皮下注射治疗,以防止血栓形成,术后24 h可适时拔掉引流管。手术后若患者发生血红蛋白指标下降、面色苍白以及心慌等症状时,则立即输血治疗。待患者术后麻醉苏醒之后,即可开始指导其进行踝关节和肌肉等长等相关康复训练。

1.3 评估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围术期指标,包括止血带的应用时间、手术中失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总引流量、围术期总失血量、术后3 d血红蛋白指标以及术后24 h的D-二聚体指标;(2)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方法

研究中涉及数据均利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以(±s)描述,行t检验,计数资料则以[n(%)] 描述,行 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为2.63%,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的13.16%,并且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n(%)]

2.2 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的术中止血带应用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对比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总引流量、围术期总失血量以及术后24 hD-二聚体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术后3 d的血红蛋白指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各指标对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对比(±s)

组别止血带应用时间(min)手术中失血量(mL)术后24 h引流量(mL)术后总引流量(mL)围术期总失血量(mL)术后3天血红蛋白(g/L)术后24hD-二聚体(mg/L)观察组(n=38)对照组(n=38)t值P值89.76±3.27 90.46±5.26 0.642 0.071 38.06±8.71 37.95±4.62 0.751 0.059 192.03±26.59 461.57±37.85 4.917 0.000 316.27±112.37 591.49±270.26 5.627 0.000 852.63±17.95 1192.57±561.27 3.957 0.000 116.03±12.46 100.52±11.49 6.927 0.000 9.16±1.34 23.09±4.71 6.415 0.000

3讨 论

膝关节的血运丰富,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由于术中操作和置换之后,止血带拆除将对膝关节纤维蛋白溶解产生刺激性作用,导致溶血异常升高,因此患者手术后的失血量明显上升,对于此类手术患者常需要进行输血治疗来补充患者血容量。然而该治疗方案一方面增加了医疗资源的消耗,另一方面也加重了患者治疗负担以及血液感染风险。有报道指出,自体血回输可显著降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输血量,然而现阶段自体血回输依然存在着回输引流血红蛋白含量低,影响机体凝血以及回输后贫血等相关问题,因此亟待探索更为安全有效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止血治疗方案[2-4]。氨甲环酸是近年来临床中应用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的有效止血治疗药物,该药物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可显著减少患者术后显性失血量以及隐形失血量。其中显性失血量中包括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的引流量,而隐形失血量则来自患者围术期内血液进入到组织间隙和残留于膝关节腔中的血量。通过置换术后患者发生大量输血,还有助于缓解由于术中应用止血带而产生的纤溶系统失衡,并且通过应用氨甲环酸治疗,在减少患者术后失血量的同时也不会增加患者置换之后的血栓发生风险。有报道指出,氨甲环酸和安慰剂以及其他相关止血药物等治疗措施相比,在患者围术期内预防神经系统并发症、肾功能不全、再次手术、血栓以及心梗等方面均具有显著效果。

有研究指出[5],通过术前预防性的应用氨甲环酸,有助于降低大约30.00%患者的输血量,并且有助于降低创伤患者术后死亡率。现阶段临床中针对氨甲环酸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剂量、给药时间和应用方法等均已达成共识。主要给药方式有静脉给药、关节腔内注射、口服和肌肉注射等。而通过药理学研究证实,在给予氨甲环酸之后,不同给药方式的达峰时间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口服给药为2 h,静脉给药为2~15 min,肌肉注射为30 min,其中静脉用药的达峰时间显著短于口服给药和肌肉注射。有研究针对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各个时间点运用药物氨甲环酸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通过术前预防性应用,其效果好于止血带之后使用。这表明,纤溶亢进开始阶段给药效果好于纤溶达峰时间使用。该次研究中,在术前10 min通过静脉给药和术毕时局部用药治疗,研究结果提示,两组患者手术中的失血量和止血带使用时间并无明显差异,然而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引流量、总失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这表明,通过应用氨甲环酸有助于显著降低患者手术后的失血量。同时,该次研究中,针对氨甲环酸应用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手术后均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这表明,在术前静脉给药及术毕时局部用药,并不会增加患者手术后血栓的发生风险。除此之外,观察组患者手术后24 h的D-二聚体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表明通过应用氨甲环酸有助于对手术后患者机体的纤溶反应形成抑制性作用。

综上所述,对于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于术中应用氨甲环酸有助于减少患者术后出血量和引流量,并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氨甲环酸值得在此类患者治疗中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氨甲环酸氨甲环酸
氨甲环酸对初次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的疗效观察
认识一下云南白药牙膏中的『氨甲环酸』
氨甲环酸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给药方式比较
在对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期间用不同的氨甲环酸止血法对其进行止血的效果
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
氨甲环酸用于脊柱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Meta分析
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对单髁置换术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影响
局部注射联合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失血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