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内固定术在老年下肢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研究
2019-07-30吴润福
吴润福
(高青县中医医院,山东淄博 256300)
随着人们年龄不断地增长,人体机理功能呈退化趋势,而又因老年人供血不足,易发生骨质疏松,临床上下肢骨折非常常见,下肢骨折的高危人群就是老年人。下肢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创伤性疾病,其身体机能和骨密度下降,易导致骨折。而中长骨骨折是下肢骨折发生率较高的,因该区周围软组织少,血供差,增加了骨折后治疗的难度[1]。该文将针对髓内固定术在老年下肢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病例资料收集时间为2017年9月—2018年9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72例老年下肢骨患者基础资料收集整合并纳入研究对象,参照区组随机设计原则划分本组患者为两组,参照组中,男女性别比例为9:8,最大年龄与最小年龄分别为 79岁、62岁,平均年龄(57.84±6.47)岁,骨折部位:股骨干骨折19例,胫腓骨骨折17例;研究组中,男女性别比例为10:9,最大年龄与最小年龄分别为 80 岁、61 岁,平均年龄(58.14±6.92)岁,骨折部位:股骨干骨折21例,胫腓骨骨折15例。经检验发现组间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开展统计学处理。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均给予全麻或脊髓硬膜外联合麻醉。参照组锁定加钢板治疗:结合骨折的具体病症情况,经切开复位、有限切口、微创内固定等手术治疗后,实施加压钢板锁定骨折部位展开治疗的方式[2]。术前根据受影响肢体的X线透视结果选择加压钢板。麻醉后,患者在骨折部位上缘进行纵切口治疗,然后在骨折部位上缘进行纵切口治疗。胫骨前外侧用钢板固定,钢板位置用拉力螺钉或钢板固定,切口缝合。研究组髓内固定术治疗:第一,根据术前肢体检查结果选择交锁髓内钉。麻醉后,患者还取骨折部位上缘作纵切口治疗,第二,根据非扩孔原则,在结节上缘1 CM处进行髓内钉穿刺术,之后,用C臂透视机监测骨折复位具体情况及固定骨折部位后的效果。当固定效果较佳时,髓内钉锁定钉按远端至近端顺序放置[3]。由此种方式固定后进行缝合,至此结束。
1.3 评价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指标情况,其中包含:术中出血量、术后愈合时常、住院时常。(2)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3)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十分制,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方法
组间检验运算以统计学软件包(版本:SPSS 20.0)进行辅助,对应执行t检验、χ2检验用以开展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的检验,对应以(±s)、 [n(%)] 表示,当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指标情况
研究组患者实施髓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后术中出血量、术后愈合时常、住院时常均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指标情况(±s)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指标情况(±s)
注:相比参照组,*P<0.05。
组别出血量(mL)愈合时常(d) 住院时常(d)研究组(n=36)参照组(n=36)97.24±8.05 109.52±9.68 6.89±3.14 13.28±3.76 14.21±3.23 18.29±6.35
2.2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
研究组患者实施髓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13.88%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n(%)]
2.3 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研究组36例患者,治疗前生活评分,自理能力(6.12±0.25)分,活动能力(6.28±0.58)分,社交能力(6.32±0.21)分,心理情绪(7.31±0.52)分;参照组 36 例患者,治疗前生活评分,自理能力(6.13±0.20)分,活动能力(6.13±0.56)分,社交能力(6.14±0.40)分,心理情绪(7.19±0.4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36例患者,治疗后生活评分,自理能力(8.34±0.17)分,活动能力(8.26±0.13)分,社交能力(8.16±0.32)分,心理情绪(9.57±0.25)分;参照组 36 例患者,治疗后生活评分,自理能力(7.48±0.22)分,活动能力(7.19±0.21)分,社交能力(7.35±0.49)分,心理情绪(8.20±0.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现如今,对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提出了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疗效已得到临床认可。在锁髓内钉固定的实际操作中,可保护受影响肢体的软组织、骨膜和血液供应,可以实现骨折部位两端的锁钉切除的控制,对加快骨折愈合过程和提高骨折愈合率具有较佳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且可减少手术期间的出血量[4]。此外,髓内钉有着个优点:坚固。此优点可无须外固定即可有效固定下肢骨折部位,对提高术后肢体功能锻炼率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同时,一些研究显示,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髓内锁紧钉的选择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5]。因此,在髓内固定治疗前,应根据受影响肢体的X射线透视结果选择锁定钉,可提升固定稳定性,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该次研究髓内固定术在老年下肢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后得出,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愈合时常、住院时常均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13.88%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生活评分均比参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采取髓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研究组老年人患者治愈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在治愈时间上也有优势,所以在临床有应用价值,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