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6层螺旋CT静脉成像在下肢静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2019-07-30张利军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3期
关键词:螺旋造影下肢

张利军

(武威市人民医院,甘肃武威 733000)

这些年,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下肢静脉疾病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早期诊治下肢静脉疾病,成为学者们探讨的热点话题之一[1]。其中,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以及下肢静脉曲张(LEVV)等是下肢静脉疾病的常见类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目前诊断下肢静脉疾病的“金标准”,但是,此种方法具有创伤性,且费用昂贵,难以大范围推广应用。16层螺旋CT静脉成像(16-MSCTA),具有扫描速度快的特点,且Z轴的分辨率较高,后处理能力强大,安全、无创、有效[2]。该文笔者为了探讨16层螺旋CT静脉成像在下肢静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选择2016年10月—2019年3月内收治的54例患者进行研究,现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54例疑似下肢血管病变患者,33例男性,21例女性,年龄范围23~75岁,平均年龄(45.98±5.81)岁。临床上,患者以下肢浅静脉扩张、迂曲为显著表现,且伴有间歇性跛行和疼痛等表现,部分患者表现出Homans征阳性等。所有病例愿意参与研究且签署有同意书,排除不愿参与研究者,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排除精神障碍患者。

1.2 方法

该次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16-MSCTA与DSA检查。具体方法如下:(1)CT扫描方法。选择Light Speed 16层螺旋CT,取仰卧位,足先进,扫描范围起于双足尖,止于第4腰椎上缘,于肘前静脉位置,埋置19G套管针,应用高压注射器,按照4.0 mL/s的速度,注入100 mL 370 mgI/mL碘海醇。在第4腰椎上缘水平腹主动脉层面,选择感兴趣区,监测CT值,延迟10 s后再扫描,扫描1层,层厚设定1.2 mm,CT值>150Hu时,延迟4.4 s后,自动触发扫描血管动脉期,注射造影剂后,延迟150~180 s,扫描血管静脉期。其中,扫描时的参数如下:①管电压,120 Kv;②管电流,250 mAS;③层厚,3 mm;④间隔,3 mm;⑤螺距,0.938;⑥扫描时间,60~80 s。整个检查控制在10-15 min内。(2)图像后处理。重建层厚设定1.5 mm,重建间隔设定1.0 mm。将原始图像上传至工作站中,经由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其中,16-MSCTA扫描中,图像重建主要涉及最大密度投影(MIP)与多平面重组 (MPR)、容积再现(VR),部分患者需要进行仿真内镜(VE)及曲面重建(CPR)观察分析。

2 结果

2.1 16-MSCTA图像分析

该组54例疑似下肢静脉疾病患者,采取间接法MSCTV,通过检查,51例呈阳性,阳性率为94.4%(51/54)。3例表现正常,11例呈下肢DVT,5例下肢DVT且伴有浅静脉曲张,以血管腔内充盈缺损为显著特征,边缘可见高密度线样对比剂,管腔变细、变窄或者中断,深浅静脉的交通支明显增多,且侧支循环呈开放状态;17例下肢浅静脉曲张,浅静脉与侧支静脉明显增粗且迂曲,呈现出蚯蚓状;9例腹主动脉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中度狭窄与闭塞的血管存在明显的侧支循环形成,仿真内镜显示,可见血管壁斑块状高密度钙化灶;7例单纯髂静脉受压,无静脉曲张或者血栓表现;2例表现出下肢动脉脉管炎,胫前动脉血管近端显影者出现渐进性狭窄表现,远段未见显影,且无斑块形成。

2.2 16-MSCTA与DSA检查结果比较

54例患者,经检查显示,52例与DSA检查符合,符合率为96.2%(52/54),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观察分析16-MSCTA与DSA检查结果

3 讨论

如今,诊断下肢静脉疾病的方法较多,如DSA、磁共振血管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MSCTA等。其中,DSA,虽然是诊断下肢静脉疾病的“金标准”,但是其伴有创伤性,且费用高,患者容易出现不适感,增加并发症发生概率。彩色多普勒超声,难以提供直观且全面的病变信息,诊断价值不高。磁共振血管造影静脉成像,操作困难,且费用高,难以普及。基本体格检查及超声检查后,血管造影的职责在于明确解剖和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观察远端血液循环状态,分析不可预料的疾病等[3]。相比以上多种诊断方法,16-MSCTA的优势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分辨率高;(2)扫描速度快;(3)对比剂用量少,且不良反应少;(4)费用低,操作简单。Rubin等学者经研究发现,相比DSA,CTA剂量小3.9倍左右[4]。这次研究显示,16-MSCTA检测阳性率94.4%(51/54),虽然比DSA低,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关于下肢静脉的16-MSCTA检查,包括2种方法,一是直接法,二是间接法。直接法,是指经由足背静脉,注入对比剂,浓度瞬间便可达到峰值,立即完成容积扫描,图像清晰,可较好显示侧支循环,但是,直接法容易促使对比剂边流出现假象,且容易受到穿刺部位的条件限制。间接法,是指经由肘前静脉,注入对比剂,对比剂达到高峰时间内,实施扫描,该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操作方法[5]。值得注意的是,间接法可联合应用CT肺动脉造影,1998年,Loud等学者首次报道下肢DVT及肺栓塞诊断中联合应用16-MSCTA与扫描技术,无法同时评估二者的难题得到解决[6]。

下肢静脉螺旋 CT,MPR、VR、CPR、MIP 以及 VE等是常用的重建方法,可观察髂动、静脉的关系和血管周围情况。其中,VR图像,包含容积数据中的所有像素,可反映出动脉与骨骼间的三维结构,但是,无法清晰显示出下肢细小动脉与静脉。MIP,弥补了VR的不足,可清晰显示出细小动脉血管与静脉,但是,紧贴骨缘的胫前动脉远端难以清晰显示,容易漏诊、误诊。值得注意的是,足跟部骨质对足背动脉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干扰作用[7]。基于此,诊断扫描中,动脉期延迟时间的选择,十分重要,若是时间太早,扫描视野血管容易不显影,容易出现假阳性。动静脉内血栓或者瘤栓,MIP与VR图像显示不够清晰,一般可配合CPR成像检查,轴位薄层重建后,根据断面图像,辅助诊断。

综上所述,16-MSCTA诊断下肢静脉疾病,优势明显,检出率高,且具有无创、扫描速度快、操作简单、价格低等特点,便于大范围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螺旋造影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旋风“螺旋丸”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奇妙的螺旋
超声造影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