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配合穴位按摩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9-07-30石贞娟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3期
关键词:二聚体置换术穴位

石贞娟

(临沂费县中医医院,山东临沂 273400)

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是外科手术后常见并发症,据调查显示[1],患者外科手术后发生DVT风险约为10%~80%,轻者可影响患者肢体功能,严重者可发生肺栓塞或死亡。近年来,临床上对术后DVT形成重视程度提高,采取了机械或药物等多种预防措施,但其发生率仍在15%~30%之间。为做好术后DVT形成的预防及监控工作,该文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为研究时段,对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进行穴位按摩,并配合护理干预,分析其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到该院进行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82例患者。 纳入标准:(1)年龄 40~75 岁;(2)可接受穴位按摩;(3)初次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治疗;(4)对该次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配合。排除标准:(1)术后严重感染、血管神经并发症、皮肤坏死、髌腱断裂、假体断裂或周围骨折患者等;(2)认知功能障碍患者;(3)有深静脉血栓史患者;(4)合并重要器官器质性疾病患者;(5)依从性差,不能配合完成治疗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男性23例,女性18 例,年龄 42~75 岁,平均年龄(56.87±5.85)岁,术前平均 D-二聚体(0.20±0.09)mg/L,下肢周径差中膝下差(4.48±1.83)cm,膝上差(6.89±3.78)cm。 对照组 41例,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龄40~73岁,平均年龄(56.91±6.05)岁,术前平均 D-二聚体(0.21±0.08)mg/L,下肢周径差中膝下差(4.50±1.79)cm,膝上差(6.91±3.74)cm。两组患者上述资料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由同一组医师进行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围术期使用药物相同。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康复锻炼,术后第2 d开始进行膝关节持续被动运动,1 h/次,2 次/d,初始练习角度为 40°,随后每 d增加 5°~10°,在 2周内应达到 90°。肌力达到 4级后指导患者下床活动,进行站立训练。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并配合进行穴位按摩,具体方法如下。

1.2.1 护理干预 应用无痛病房管理模式,术前应对患者进行综合性评估,包括肢体功能状况、日常活动能力、心理状态、既往病史等,制定个体化护理干预方案。(1)镇痛护理:使用NRS疼痛评分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将其分为无痛(0 分)、轻度疼痛(1~3 分)、中度疼痛(4~6 分)、重度疼痛(7~9 分)、剧痛(10 分)几个等级,根据其疼痛等级给予个性化镇痛措施,包括疼痛认知教育、分散注意力、心理疏导、热敷或冷敷、按摩等,适当使用超前镇痛药、抗焦虑药,尽量将患者疼痛控制在3分以下,提高患者的舒适度;(2)饮食干预:遵循药食同源的理论,为患者制定个体化食谱,鼓励患者多食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物,例如西红柿、洋葱、木耳等;饮食应以高维生素、低脂、低盐为主,增加粗纤维食物、水果蔬菜;嘱咐患者戒烟戒酒,尽量多饮水,养成良好饮食习惯;(3)预防便秘:给予患者腹部按摩,促进胃肠道蠕动,鼓励患者按时排便,避免发生便秘影响下肢静脉回流,必要时可给予通便药物;(4)药物干预:给予患者活血化瘀类中药,例如七叶皂苷钠、川芎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5)健康宣教:给予患者术后DVT形成知识宣教,使其了解DVT形成的危险因素及危害,掌握识别方法及预防措施,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对肥胖、下肢静脉曲张、“三高”、高龄患者应提高警惕,作为重点干预对象;(6)其他干预:指导患者适当抬高患肢,避免膝关节过度屈曲,不利于静脉回流;鼓励患者咳嗽及深呼吸,降低胸腔内压力,促进下肢血液回流;指导患者穿减压弹力袜,给予浅静脉适当压迫;尽量避免下肢静脉穿刺,避免损伤血管内膜。

1.2.2 穴位按摩 术后6 h,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开始进行穴位按摩,所有操作均由专科护士完成,原则为“柔和、均匀、深透、有力、持久”。 (1)术后第 1 天:用手掌推、揉患者小腿腓肠肌部位以及踝关节周围,30 min/次,2次、d,早晚各 1次,以患者耐受、感觉酸胀为宜;(2)术后第 2~14 d:患者在放松状态下平卧,均匀呼吸,放平患肢,将按摩部位充分暴露,对股四头肌、膝关节周围等部位按摩,采取按揉、拿捏、一指禅推法、滚法等手法,注意询问患者感受,适当增加力度,直至局部有温热感;从双下肢足底沿小腿向心脏方向进行按摩,采用按、揉、点揉等手法,局部皮肤下陷1 cm左右为宜,并对涌泉、悬钟、阳陵泉、足三里、血海、梁丘等穴位进行按摩,每穴3~5次,每次30 min,2次/d,直至患者有酸胀感。

1.3 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D-二聚体指标 (第7d、14d)、下肢周径差(膝下差、膝上差)以及术后下肢DVT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采取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下肢DVT发生率等计数资料以及下肢周径差、D-二聚体等计量资料分别使用[n(%)] 和(±s)表示,分别采取 χ2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下肢DVT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患者发生下肢DVT15例,发生率36.59%,其中,胫前静脉 6例(14.63%),胫后静脉 5例(12.20%),腓静脉4例(9.76%)。观察组患者发生下肢DVT3例,发生率7.32%,其中,胫前静脉2例(4.88%),腓静脉1例(2.44%)。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5,P<0.05)。

2.2 下肢周径差及D-二聚体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下肢周径差(膝下差、膝上差)明显小于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下肢周径差及D-二聚体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下肢周径差及D-二聚体对比(±s)

组别下肢周径差(cm)膝下差 膝上差D-二聚体 (mg/L)术后第7天 术后第14天观察组(n=41)对照组(n=41)t值P值1.62±0.90 2.44±0.98-3.946<0.05 2.09±0.88 3.11±1.18-4.437<0.05 0.42±0.04 0.47±0.06-4.440<0.05 0.30±0.06 0.36±0.07-4.167<0.05

3 讨论

下肢DVT主要由下肢发生静脉回流障碍所致,临床表现为肢体疼痛、肿胀、浅静脉扩张等症状,且发病高峰期为术后3~5 d,多见于制动状态[2]。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在手术创伤刺激下,可能改变血小板反应性,激活凝血系统,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在术后卧床休息期间,可形成下肢DVT,引起医疗纠纷。以往有研究显示[3],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取抗凝穴位按摩可降低DVT发生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也有报道显示[4],对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方案,包括穴位按摩、艾灸、饮食调护等,可减少下肢DVT形成,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在该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了穴位按摩及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的下肢周径差(膝下差、膝上差)明显小于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种方案配合可达到更加理想的下肢DVT预防效果,与以往相关研究基本相符。中因认为,任何手术均可损伤关节皮肉筋骨,导致气血凝滞,经络不通,水湿之邪留注关节,引起关节积液、积血、肿胀等症状。对患者体表穴位施加外部作用力,可促进其周期性动态变化,并通过变换手法,可降低血管内血液表面黏度,促进血液流通及物质交换,达到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的效果。在按摩时,重点选择涌泉穴、悬钟穴、血海穴、足三里穴等,可调节气血、扶正祛邪、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及机体代谢,从而降低DVT发生率[5]。此外,配合护理干预,可根据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及时消除、控制相关危险因素,控制DVT形成风险,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对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进行穴位按摩并加强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术后下肢DVT发生,具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二聚体置换术穴位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夏季穴位养心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CA153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两种试剂D-二聚体检测值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值的相关性研究
中西医结合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5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