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转型中,找准新的“时空维度”
——上海商业重整行装再出发
2019-07-30本刊综合
文/本刊综合
今年上半年,上海电子商务领域特别是网购领域的新技术新应用继续领跑全国。基于消费大数据分析处理的盒马、叮咚买菜等限时生鲜配送服务消费模式,天使之橙智能售货柜等智能或无人业态,大幅提升了城市商业楼宇和居住社区末端服务能力。
上海作为新零售的“试验田”和“竞技场”,这个领域的增速够可以
今年上半年,本市电子商务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长速度达到16.9%,电子商务交易额1.527万亿元。其中,网络购物交易额5894亿元,同比增长29.8%。特别是刚刚过去不久的“618线上大促”,作为目前促销时间最长、企业参与最多、品牌覆盖面最广、消费规模最大的一项全球购物盛宴,据第三方机构欧特欧监测,上海“618线上大促”期间,网络销售额达到773亿元,同比增长23.7%,在全国城市排名中位列第一。
上海是全国B2B电商发展的“重镇”,经过多年的努力,如今,上海B2B电商多极发展高地基本形成。钢铁、石油化工、有色金属、成套设备等B2B电商持续保持全国领先,交易额占全市B2B交易额比重超6成,共有27家上海企业入围2018年中国B2B行业百强,其中钢铁行业4家,数量占全国三分之二。更令人可喜的是,上海B2B电商在规模优势基础上全面创新内涵特色,提升在全国产业版图中的综合服务能级地位,不断在各专业领域形成行业高地。找钢网、上海钢联、欧冶云商等延伸贸易、物流、仓储和金融服务,打造基于大数据服务为基础的综合产业链。B2B电商细分行业多点开花、多元发展,在纺织面料、化工塑料、机电产品、维护维修等领域,链尚网、塑米、爱姆意、西域机电、震坤行等成为行业龙头企业。
智能盒子、机器人餐厅、刷脸购物、“社交电商”、“社区电商”、“无人零售电商”……上海如今已经成为新零售的“试验田”和“孵化场”。
围绕全面打响“上海购物”品牌,今年上半年,上海电子商务领域特别是网购领域的新技术新应用继续领跑全国。基于消费大数据分析处理的盒马、叮咚买菜等限时生鲜配送服务消费模式,天使之橙智能售货柜等智能或无人业态,大幅提升了城市商业楼宇和居住社区末端服务能力;达达-京东到家技术全面升级,全平台智能化、网格化、视觉化动态管理,使得调配效率翻了一倍。它的“罗盘”系统升级以后,平台运力调配效率提升100%以上。今年“618”,达达平台又升级了“达芬奇”系统,并上线“苍穹”大数据平台,为大促期间物流网络的平稳运行提供了坚实的智能技术保障;美团点评积极推进新技术在各类场景的应用,智能配送调度系统已实现支撑全球最大外卖配送网络,并与家乐福、百果园、多点、叮当快药达成合作。
“垃圾分类试点”“重振老字号”,这些实事工程、民心项目中,也活跃着上海电商行业的身影。
上半年,上海落实负面清单政策、发挥“进博会”溢出效应、狠抓减税降费政策措施的兑现、落实“扩大开放100条”……政策“组合拳”频频出手,一系列外资大项目进展顺利。
上海引进外资工作交出“稳中有增、结构优化”半年答卷
上海外资规模保持增长,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总部集聚度和能级进一步提升。上半年上海新设外资项目3247个,同比增长49.2%;合同外资228.63亿美元,同比增长6.3%;实到外资97.54亿美元,同比增长13.9%。
率先落实国家各项重大开放举措,是上半年上海“稳外资”成色十足的原动力。落实负面清单政策、发挥“进博会”溢出效应、狠抓减税降费政策措施的兑现、落实“扩大开放100条”……政策“组合拳”频频出手,一系列外资大项目进展顺利。特斯拉临港超级工厂、首家外资控股保险公司安联(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首家外资控股证券公司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等标志性项目纷纷落户。截至6月底,上海自贸试验区54项扩大开放措施累计推动落地企业数达2998个。
市、区、各相关部门紧抓招商引资不放松,形成抓外资工作合力。按照提升城市能级和增强资源配置能力的导向,市商务委列出一批重要跨国公司总部名单,分阶段赴目标公司总部拜访,已拜访20余家重要企业总部;市外国投资促进中心搭建各类平台,开足马力推动投资促进,先后组织了上海对日双向投资说明会、利物浦论坛、德国萨尔州人工智能论坛及B2B对接会、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生物医药代表团对接会、北美智能科技项目路演对接会等近百场活动,直接推动56个外资项目落地;市商务委还针对全市营业收入名列前茅的外资企业开展“百企调研”活动;各区领导和市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也纷纷带队到外资企业调研。通过调研,“上海将一如既往鼓励和支持外资发展”的强烈信号被不断释放,让外资企业信心倍增。
市发改委与静安区推出“全球服务商计划”,打造具有全球资源配置力和影响力的高端服务业集群;黄浦区出台“扩大开放50条”,推动更多自贸区开放政策和制度在黄浦优先复制;虹口区利用服务中介机构的资源优势,优化涉外服务生态链,授牌成立“虹口区涉外服务对接点”;闵行区颁布《“百人团队”对接“百家项目”的工作方案》,建立重点项目推进库;徐汇区建立“调研云平台”,畅通企业诉求采集、流转、派单、会商、处置、督办和反馈的全闭环……上半年,浦东新区实到外资42.21亿美元,占全市比重超过40%。徐汇、嘉定、奉贤、松江、金山、杨浦、长宁、普陀等区实到外资同比涨幅超过10%,均交出了“稳外资”工作圆满答卷。
上海利用外资水平持续稳中向好,继续成为外商投资的首选地之一。38个外资项目今年5月30日在沪集中签约,投资总金额达71.2亿美元。本次签约的外资项目,涉及德国安联保险集团、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美国摩根大通公司、日本罗森集团等知名跨国企业。
“问需于企、问计于企、问政于企”,加强服务,更是“稳外资”成色十足的续航力。
今年年初,上海制定营商环境改革2.0版方案,印发《上海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实施计划》。与去年比,今年行政审批事项承诺审批时限平均减少50%,提交材料平均减少50%,新增100项业务流程优化再造事项,新增100项高频个人事项在全市通办。
浦东新区打造“店小二”服务理念的2.0版,对重点企业设立“一对一”服务专员,提供“保姆式”服务;奉贤区对落户外资企业,提出“落地之初当保姆,发展之中当助理,成功之后当保安”;长宁区推出服务企业大讲堂,为企业提供产业政策解读和公共服务培训班,至5月底,共举办89场专题讲座;金山区建立从项目意向落户到建成投产的全生命周期跟踪平台,实时解决问题。
市商务委推进的“政企合作圆桌会议”长效机制,更是让在沪外企切身感受到了“娘家人”的务实和贴心。在2018年召开10场圆桌会的基础上,2019年上半年,市商务委按欧盟、美、日、德、法等国别专题召开了5场圆桌会,有52家外资企业的代表参加,一共提出了130个问题或建议。截至目前,近七成得到解决。据悉,下半年的5场,将围绕外资企业关心的规划环保、人力资源、生物医药、金融等领域展开。
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期,扩大开放利用外资的政策面进一步趋好,比如:2019年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已发布,关于支持浦东改革开放再出发的20条意见刚出台,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措施和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等政策也将落地。这一切,必将对本市引进外资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实到外资将保持稳定增长,上海将继续成为全球投资者首选目的地。
对于上海市民来说,社区智慧微菜场早已不是新鲜事。但你知道吗?除了让市民的“菜篮子”拎得更轻松,它还能减轻生活垃圾分类的负担。
智慧微菜场为“新时尚”作“源头减量”文章
日前,市商务委在闸北公园举办社区智慧微菜场推进活动,食行生鲜、强丰、晶粮微米铺、易小鲜等社区智慧微菜场主要建设单位承诺,为贯彻落实本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工作,鼓励市民“绿色消费”,他们将想方设法,通过引导“净菜上市”实现“源头减量”,从而让社区智慧微菜场建设这一市政府实事工程成为倡导垃圾分类“新时尚”的一支生力军。
“在我们平台销售的蔬菜目前已经基本做到精包装,也就是无烂叶、无黄叶、无泥土,市民只要简单清洗切配后就能下锅,基本上不用挑挑拣拣。”食行生鲜上海公司负责人高海峰告诉记者,不仅是蔬菜,鲜鱼也会去腮、去鳞、去内脏后再销售,减少家庭湿垃圾的数量。而每天数吨的菜叶、内脏等会直接从生产基地运往合作的牛场、鸡场、饲料企业,从源头上合理处理湿垃圾。“下一步我们还会从配送包装上入手,使用可循环利用或可降解的材质,不增加居民家中的干垃圾。”
截至目前,上海共计有2167家社区智慧微菜场,服务近120万余户家庭,并以食行生鲜、强丰、晶粮微米铺、易小鲜等品牌企业为行业标杆,推动上海“互联网+菜篮子”新模式产业健康发展。今年,上海又新建社区智慧微菜场169家,顺利完成实事项目半年度目标任务。
据悉,今年市商务委将按计划全力推进市政府实事项目——新建500家社区智慧微菜场建设工作,在保质保量完成项目任务的基础上,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工作的部署和要求,配合绿化市容部门加强菜市场垃圾分类宣传指导和推进落实工作。按照《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要求,菜市场要合理规范设置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同时发挥菜市场流通主渠道宣传效用,引导经营者主动开展垃圾分类投放,落实菜市场分类分拣及驳运收运对接职责。此外,继续倡导社区智慧微菜场“绿色消费”,鼓励源头分拣分级、清洗包装、冷链配送等技术转型,推进“源头减耗”,引导“净菜上市”。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目前上海展览数量和展览面积等多项指标均居国内首位、跻身世界前列,距离2020年的规划目标只有“一步之遥”。
上海诚邀16位“国际顾问”,共谋“国际会展之都”建设大计
2019年是上海建设“国际会展之都”的关键之年,在日前举行的2019国际会展业CEO上海峰会上,16位来自国际展览业组织的领导人、知名企业家或行业专家被聘为上海“国际会展之都”建设的国际顾问。
他们的加盟,将为上海建设“国际会展之都”带来更多的国际经验,提供更广阔的国际视野,推动上海加快集聚一批国际知名展览企业,引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品牌展会,进一步释放上海会展业潜能。同时,他们也将为今年上海会展业的3件大事——全力服务保障第二届进口博览会、加快会展业地方立法进度、深化会展业改革和创新力度出谋划策。
国际会展业CEO上海峰会创始于2014年,迄今已举办六届。峰会主办方是上海市会展业协会,自2018年起,国际展览业协会(UFI)正式成为峰会的战略合作伙伴。本届峰会吸引了250余位来自海内外会展业协会、政府会展管理机构、会展业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其中境外人士占14%。
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十三五”规划》和《上海市建设国际会展之都专项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上海明确了建设“国际会展之都”的具体目标,即到2020年,上海会展业配置全球资源能力进一步提高,基本建成“国际会展之都”,“上海会展”成为国际知名的城市名片。
具体指标为:到2020年,全年展览总面积达到2000万平方米,国际展占展览总面积的比重达到80%,单次展览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上的展会项目达到50个,入选世界百强商展的展会数量超过15个;到2020年,争取进入国际展览业协会的机构数量超过35家。培育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展览业集团,主要展览展馆运营能力进一步提升,聚集一批专业化会展配套服务企业;到2020年,形成具有上海特点的城市会展保障体制,会展行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便利化措施全面增强,形成平等规范、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构建多措并举、精准高效的政策促进体系;到2020年,上海会展业直接收入超过180亿元,拉动相关行业收入达到1600亿元以上等等。
2018年,上海市举办各类展览活动1032个,展览总面积达1880万平方米,比2008年分别增长了90%和166%。上海会展经济呈现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发展趋势,经营主体健康发展,自主品牌展会不断涌现,会、商、旅、文、体加快联动,会展带动溢出效应日益凸显,为上海、长三角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高水平的展示交易平台。
截至目前,上海拥有十万家以上餐厅,“首店经济”全国领先。来自市商务委和第三方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共有835家上海首店落户,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2017年,上海首店数量为226家,同比增长3.7倍。
这些数据告诉你,为什么可以说“吃在上海,名副其实”?
卓越的全球城市往往也是国际美食之都,吃在上海,名副其实。日前,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发布的《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2018年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目前,上海拥有十万家以上餐厅,餐厅数量和密度位居全国城市第一;在拥有全国最多数量的购物中心里,餐饮占比已达30%以上,为全国最高。在上海,平均每平方公里拥有15家餐馆,其中小吃、快餐超过5家;步行在上海,每2分钟就有一家饭馆、3分钟有一家小吃快餐店,5分钟就能买到面包点心。
《报告》还显示,近年来,假日经济、会展经济、旅游经济、商务经济迅猛发展,进一步推动了餐饮经济的发展。2018年,上海在外就餐的比例达到61%,远远高于全国城市平均42%的水平,尤其是本市假日餐饮经济每年增长都在8%~10%之间。2018年春节,据协会对本市25家大中型餐企公司近300家门店的统计,营业数据32.8亿元,同比增长9.43%,其中年夜饭同比增长10.92%;2018年国庆期间,据协会对十几家知名餐饮集团的抽样汇总,国庆餐饮消费已连续几年上升接近一成。
今年首店中餐饮占比是53%,达443家。更为可喜的是,2018年,上海餐饮首店中,全国首店或大陆首店151家,更有6家亚洲首店全球首店,如双立人餐厅The Twins、意大利Terra、阿森纳足球餐吧、Stone Brewing、Agatha Coffee、托马斯和朋友亲子餐厅等等。
老字号、老品牌创新不断,跨界之路越走越宽。2018年,沪上餐饮老字号、老品牌大胆做“加法”,通过“餐饮+食品加工”“主牌+副牌”“堂吃+外卖”“餐饮+互联网””餐饮+跨界”等一系列手段,做大产业,收获创新。杏花楼集团积极开拓餐饮食品加工业市场,截至目前,餐饮食品工业化生产模式,已占餐饮收入的六成。在杏花楼“网红青团”效应的带动下,2018年,全市“千万元级”的青团销售店家同比呈现翻番;苏浙汇在原有“苏浙汇”“苏浙总会”等品牌的基础上,开发“苏浙小品”“上海总会”等副牌,并将伴手礼“苏浙巧信”布局于各店销售;红子鸡集团开出2600平方米的日料自助餐“先楽町”,涵盖日本料理自助+烧肉自助+日式蒸笼+100多种菜品自助;光明村创新“前店后工场”模式,1000平方米面积实现年收入1个亿的业绩。
书店里面可以喝咖啡、吃饭;餐饮与KTV、唱吧融合,与养生保健融合,与沐浴、按摩融合,与歌舞表演融合,与生鲜超市、便利店融合。2018年,沪上餐饮行业的跨界道路越走越欢:盒马鲜生打造“大牌小店”模式,避风塘小厨、西贝莜面村精品厨房等纷纷入驻;宝燕商城打造“餐饮+O2O生鲜超市+亲子乐园+商业地产为一体”的复合模式;市政府实事项目“早餐工程”参与企业鸿瑞兴,创出“堂吃+餐饮零售小超市”模式;小南国开展中式餐饮标准化的积极探索,原有的“中央厨房+门店模式”已全面转变为“OEM委托加工模式”;更有绍兴饭店延伸婚庆系列服务,走出店堂,走向浦江游轮,走向品牌合作,走向外烩定制。
尽管2018年上海餐饮市场的正餐板块依然呈现利润下降的态势(据协会抽样,十几家传统餐企正餐净利润同比去年下降2%,有些品牌下降在5%),但2018年,上海快餐市场的发展势头显见。2018年麦当劳内地新开门店423家,创下历史上的开店新高。2018年百胜中国新开门店819家,其中,肯德基品牌2018年新增门店566家,创下近几年来的历史最高数据。
2018年,上海餐饮市场外卖异军突起,据《2018中国餐饮年度报告》披露:上海外卖店铺全国最多,有93301家;2018年,新开外卖店铺最多,有5782家。这显示这个城市的快餐、外卖消费,正在成为餐饮消费的新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