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大林木害虫小圆胸小蠹风险分析及管理对策

2019-07-30李娟才玉石徐钰

中国森林病虫 2019年2期
关键词:小圆寄主植物适生区

李娟,才玉石,徐钰

(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辽宁 沈阳 110034)

小圆胸小蠹Euwallaceafornicatus(Eichhoff)属鞘翅目Coleoptera小蠹科Scolytidae方胸小蠹属Euwallacea,曾用名Xyleborusfornicates,也称茶材小蠹、茶枝小蠹,是一种国际性的重大林木害虫,可寄生危害的植物种类极多,在全球范围内达63科342种[1-2]。该虫主要通过虫、菌结合危害阔叶树种,可随寄主植物及其制品的调运人为远距离传播[1]。该虫为东南亚的本地种,1989年曾在我国重庆市红橘Citrusreticulata上发现过[3],虽然目前在我国还未造成大的危害,但从其在印度、美国、越南等国家造成的严重危害来看,该虫潜在的危害性极大。为此,国家林业局于2015年7月6日发布了《警惕国际重大林木害虫——小圆胸小蠹危害的警示通报》,要求各地务必高度重视,提高警惕,采取科学有效的防范措施,严防传播危害。为进一步掌握该虫在我国的危险性,笔者对小圆胸小蠹在我国的风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期为防控部门及时、全面、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控管理提供参考。

1 定性分析

1.1 国内外分布情况(P1) 小圆胸小蠹为东南亚的本地种,现已扩散至非洲、美洲、澳洲等多个大洲,主要分布在斯里兰卡、孟加拉国、柬埔寨、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泰国、越南、老挝、菲律宾、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斐济、萨摩亚、留尼汪岛、 密克罗尼西亚、澳大利亚、以色列、马达加斯加、巴拿马、美国、西班牙、中国等国家和地区[4-6]。据2014—2017年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小圆胸小蠹在我国已分布至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台湾等地的部分区域。

1.2 扩散蔓延的可能性(P2) 小圆胸小蠹不仅可以通过成虫飞翔进行自然扩散,还可随寄主植物及其制品的调运人为远距离传播。因此,小圆胸小蠹的跨地区、跨国或跨洲传播扩散主要由人为因素造成。加之其属于钻蛀性害虫,隐蔽性高,适应能力强,被截获的可能性非常小。该虫危害的多种阔叶树在我国分布广泛,如三角枫Acerbuergerianum、茶树Camelliasinensis,杨属Populus、樟属Cinnamomum、栎属Quercus[1]的树木遍及全国南北各省市,这些农林资源为小圆胸小蠹提供了丰富的寄主。小圆胸小蠹世代重叠严重,一般1 a发生2~3代,华南地区1 a发生6代,在广东中山1个世代历期约为36 d,与印度部分地区基本一致;雌虫和雄虫在寄主坑道内交配产卵,每处1~8粒,未交配的雌虫也可产卵发育成雄虫,孵化率达90%,繁殖能力强,并以成虫或幼虫、蛹在蛀道中越冬[4-5]。

参考王艳平、卢辉 等人的研究方法[7-8],将小圆胸小蠹已知具体分布地点的经纬度、气温等数据和当前的相关气候等数据导入MaxEnt模型中,建立预测模型。对所有的气候数据变量建模并进行计算,分别得到各气候数据变量因子的响应曲线,利用ArcGIS对预测结果进行重分类,结合该虫寄主分布区,将预测图的适生区划分为4个等级(不适生区、低适生区、中适生区和高适生区),最终得到小圆胸小蠹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即除目前已有的分布区外还有江西、湖南、湖北、重庆、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地的全部或部分区域。整个适生区涵盖华东、华南、华中、西南地区和台港澳地区。

1.3 潜在的危害性(P3) 小圆胸小蠹主要通过虫、菌结合危害寄主植物,是一种食菌小蠹。成虫从树表蛀入,在树木的木质部构筑蛀道、产卵,在此过程中造成机械损伤,最终形成枯枝、风折。同时,成虫钻蛀过程中,其体表携带的真菌孢子散落在蛀道内开始生长,作为幼虫的食物。危害严重时,树木内真菌数量增加,菌丝的过度生长阻塞寄主植物的维管束,影响树体水分传导,小圆胸小蠹与真菌共同危害致死树木[1,9]。该虫食性特殊,世代重叠,生活隐蔽,可随寄主植物及其制品的调运人为远距离传播,这些特点增大了其危害性。美国农业部林务局在2013年11月4日发出了针对该虫的虫情警示[10]。西班牙Axarquia油梨Perseaamericana遭受由小圆胸小蠹传播的镰刀菌威胁,该真菌也对以色列种植者造成困难,西班牙青年农民协会(Asaja)呼吁农业部禁止从这些受危害的国家进口油梨[6]。印度的 Anamallais 地区,小圆胸小蠹危害茶树非常严重[4]。福建省裕安县调查发现 80%以上的荔枝园受到小圆胸小蠹不同程度的危害,管理差的果园则受到毁灭性打击;云南省国营景洪农场被小蠹虫危害致死的橡胶树Heaveabrasiliensis达5%以上,给生产造成较大损失;广东省深圳市观澜果场黑叶荔枝早熟品种受害率达 60%~70%[5];云南省昆明市行道树三角枫和悬铃木Platanusacerifolia,近年来大枝枯死甚至全株死亡,2015年调查发现小圆胸小蠹的危害率增加了7.5%,危害指数增加了6.3[11]。目前,我国已在局部地区发现该虫,且呈大发生的趋势,一旦继续传播扩散,可能对我国园林苗木和广泛种植的阔叶树种造成严重危害。

1.4 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P4) 小圆胸小蠹的寄主植物十分广泛,漆树科Anacardiaceae、 五加科Araliaceae、番荔枝科Annonaceae、槭树科Aceraceae、紫葳科Bignoniaceae、红木科Bixaceae、橄榄科Burseraceae、木麻黄科Casuarinaceae、使君子科Combretaceae、龙脑香科Dipterocarpac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壳斗科Fagaceae、大风子科Flacourtiaceae、玉蕊科Lecythidaceae、樟科Lauraceae、豆科Leguminosae、马钱科Loganiaceae、锦葵科Malv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野牡丹科Melastomataceae、楝科Meliaceae、桑科Moraceae、肉豆蔻科Myristicaceae、辣木科Moringaceae、桃金娘科Myrtaceae、山龙眼科Proteaceae、棕榈科Palmae、蔷薇科Rosaceae、茜草科Rubiaceae、芸香科Rutaceae、无患子科Sapindaceae、梧桐科Sterculiaceae、山茶科Theaceae、荨麻科Urticaceae、马鞭草科Verbenaceae等,在亚洲的寄主已有39科100余种[2-5]。主要危害三角枫、茶树、悬铃木、橡胶树、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龙眼Dimocarpuslongan、荔枝Litchichinensis、紫藤Wisteriasinensis、铁刀木Cassiasiamea、鳄梨、黄心树Perseabombycina、梣叶槭Acernegundo、鸡爪槭Japanesemaple等树种,以及合欢属Acacia、樟属、杨属、栎属、柳属Salix等属的植物。这些寄主多为重要经济林、园林观赏植物,例如茶树在我国种植面积和产量均排世界第一,茶叶产业已经成为茶叶主产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出口创汇的优势产业,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就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着重要作用。悬铃木引入我国栽培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从北至南均有栽培,树形雄伟,枝叶茂密,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有“行道树之王”之称,同时也是重要用材树种。其他许多寄主植物都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因此,小圆胸小蠹的扩散蔓延存在巨大的潜在经济影响。

1.5 危险性管理难度(P5) 小圆胸小蠹具有寄主广泛,生活隐蔽,世代重叠,繁殖力较强的明显特征,加之目前对其深入研究较少,还没有总结出特别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一旦发生,危害严重,防治困难。同时,鉴于对小圆胸小蠹的认知度较低,检疫识别也很难。小圆胸小蠹易随寄主植物及其制品作远距离传播,定殖与扩散能力强,检疫监管难度大。因此,小圆胸小蠹一旦传入某地并且定殖后,将很难根除。

2 定量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参照国内林业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指标体系[12],建立小圆胸小蠹风险性分析的综合评判指标并加以赋分,对小圆胸小蠹在我国的风险性进行定量分析(表1)。

表1 小圆胸小蠹风险分析

根据以下有害生物风险性定量分析计算公式,分别进行各项评判指标(Pi)和风险R值的计算:

P1=2.40

P3=0.4×P31+0.4×P32+0.2×P33=1.60

P4=Max(P41,P42,P43)=2.80

P5=(P51+P52+P53) /3=1.63

小圆胸小蠹在我国的风险性R值:

按照2.5≤R<3.0为特别危险,2.0≤R<2.5为高度危险,1.5≤R<2.0为中度危险,1.0≤R<1.5为低度危险的分级标准,小圆胸小蠹在我国属于高度危险林业有害生物。

3 管理对策

3.1 加强虫情监测 结合定期开展调查的方式,全面加强小圆胸小蠹虫情监测,及时准确地掌握发生危害情况。在我国小圆胸小蠹的发生地区和可能适生地区利用信息素等多种方法开展虫情监测,重点应为市区街道、公园、果园、种植园的小圆胸小蠹易寄生的林木。

3.2 加强检疫管理 为防止小圆胸小蠹在我国传播危害,须严格施行产地检疫、入境检疫、调运检疫。建议将其增补入全国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单,或已发生和经普查发现有该虫分布的省份,将其列入补充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进行管理。对调运三角枫、茶树、橡胶树、杨树、樟树、栎树等可能传带小圆胸小蠹的植物及其制品、包装物实行严格检疫,一旦发现携带,立即进行除害处理,防止人为传播扩散。

3.3 实施防除措施 采用综合防除技术,切断小圆胸小蠹的潜在蔓延势头。一是及时修剪小圆胸小蠹危害较轻的林木枝条,清除销毁危害较重的蠹害木。二是药剂处理,小圆胸小蠹成虫期可选用25%喹硫磷乳油或52.52%氯氰·毒死蜱乳油兑水对寄主进行涂干处理[4,11]。

猜你喜欢

小圆寄主植物适生区
基于物种分布模型的画稿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桫椤保护现状及影响因素*
未来气候条件下天麻适生区预测及时空变化分析
我高估了别人对我的关注度
基于MaxEnt和ArcGIS的乌檀生长适应性区划研究
腐烂茎线虫在山西省的适生区预测
不同生长阶段椰树叶片对椰心叶甲中肠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教你读水表
寄主植物对桃小食心虫主要代谢物质的影响
午睡的小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