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态化理念发展产业 以产业化方式建设生态
——石阡全力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2019-07-30皮贵怀

贵茶 2019年1期
关键词:石阡茶园茶叶

文- 皮贵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绿色发展理念浸润中华大地,美丽中国蓝图在多彩贵州落地生根。

省委、省政府明确将茶产业作为我省重点打造的五张名片之一,作为我省特色农产品发展的主要方向。对正处于转型升级、脱贫攻坚、换挡加速的石阡来讲,就是要充分挖掘自身资源禀赋,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始终把茶叶产业作为全县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抓,让“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得益彰,使“绿色经济”与“生态效应”同频共振,续写“百姓富”与“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石阡篇章。

近年来,石阡秉持“以生态化理念发展产业,以产业化方式建设生态”的理念,紧扣产业发展“八要素”,践行“五步工作法”,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将茶产业打造成石阡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的康养产业。石阡先后成为“中国苔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石阡苔茶”获得贵州“三大名茶”“中国驰名商标”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20多项荣誉称号。截至2018年底,全县茶园面积从2003年的不足3万亩增加到36.47万亩,投产茶园29.72万亩,茶叶加工企业142家,已在省外城市建立专卖店及销售点68个,省内县级以上专卖店35个,网上销售点43家,年产量达2.4万吨,实现综合产值23.76亿元,产业规模位居全省前列,铜仁市第一。2014年以来,全县茶产业累计覆盖贫困户16996户67144人次,户均增收1257元。预计到2020年,石阡苔茶种植面积将达到45万亩,产值突破25亿元。

采茶归来 高建华/摄

优基地 稳规模

石阡县致力于把茶产业打造成石阡脱贫攻坚主导产业。结合石阡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昼夜温差大等自然生态条件,始终将茶产业作为帮助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持续增收的根本之策。

通过抓基地建设,推动产业上规模。按照“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模发展”的原则,以覆盖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为中心,着力构建以茶叶为主导,以果蔬药+苗木苗圃+生态养殖为重点的“1+3”农业产业发展体系,依托我县的自然、人文、区位、环境、生态特点和优势,形成“以点带面、园区示范、全面推进”的茶产业发展态势。通过统筹规划县内可利用的宜茶土地资源,以退耕还林政策为支撑,整合相关农业综合项目资金高标准推进茶园建设。探索打破区域限制集中规划产业、打破权属分割集中流转土地、打破农民自建方式集中建管、打破增收瓶颈集中利益联结的“四个集中”建设机制,既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就近务工和入股分红等方式增加家庭收入,又稳步扩大了产业整体规模,实现了农村农业人口人均1亩茶的目标。

通过抓利益联结,促进百姓增收入。采取工程建设和先建后补的方式实施,即由公司+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实行统一建设,集中管护三年,三年后茶园和茶园中套种的绿化苗木、蔬菜、中药材按照6:2:2的比例进行股份分红,其中:公司占20%、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占20%、农户占60%。三年管护成园,仍按投资公司的投入标准进行奖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占20%股份分红部分可按照“6211”利益分配机制进行再分配,即60%用于贫困户分红,20%用于村集体经济组织积累,10%用于管理层报酬,10%用于村级公益事业和对贫困农户进行盈余分红。

通过抓技能培训,开拓就业新岗位。加大新型农民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逐步形成“以培训促转移、以转移就业促增收”的扶贫新模式。着力开展茶叶种植、茶园管护、茶叶加工、销售等技能培训7300人次,基本实现了一人就业脱贫一家的目标,并通过利益联结机制带动了更多的农户(贫困户)分享产业发展红利。截止2018年底,全县涉茶人员近30万人,覆盖了全县60%以上的农业人口和70%以上的贫困人口,茶叶成为助推脱贫攻坚的长效支撑产业。

扩市场 兴质量

把茶产业打造成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是石阡县茶产业发展的重点目标。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所在,必须立足自身优势,依托石阡苔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资源禀赋,做强特色产业,促进产业兴旺。

一是注重龙头企业培育。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模式,着力扶持一批规模茶叶加工企业和专业经济合作组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实行“分片管护、分片采摘,集中收购、集中加工,统一品牌、统一出售”,实现劳动力分配的最优化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是健全质量标准体系。积极协调贵州大学宋宝安院士团队和省茶叶所支持帮助,推广应用茶园绿色防控技术等茶园先进集成技术,建立茶叶质量安全云服务平台,先行制修订了2项茶叶省级地方标准及一系列县级地方标准,让茶产业生产、加工、销售链条优化有章可依、有标可对。目前全县无公害茶园面积达21.2万亩,有机认证面积1万亩,SC企业认证18家,HACCP认证企业4家。通过了国家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有机产品示范县及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的创建带动质量安全。

三是拓展产品销售市场。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采取“高枝嫁接,借树开花”的营销策略,连续8年组织企业到北京、上海、广东、香港等地参与茶事活动,借助省内外研讨会、展销会、旅游节等大型活动,大力宣传石阡苔茶深厚的文化、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优势,提高了石阡苔茶对外知名度。同时,积极鼓励茶叶企业自主参展或多家茶企抱团出山闯市场,以大开放促进茶产业的大发展。

创品牌 保干净

石阡县立足生态优势,把茶产业打造成石阡转型发展的康养产业,着力挖掘“养老+”产业链延伸对于拉动地方的经济增长点。

一是严守产品质量安全。始终将茶叶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茶产业发展的生命线,通过源头防控健全严守基地农残机制、全程管控健全产品追溯机制、严肃把控健全行政监督机制,构建茶叶质量安全全程保障体系。推行种植环节建立农事管理记录制度、加工环节建立进货台账制度、销售环节建立规范标识制度、监管环节建立问题产品召回制度等“溯源四项制度”,形成了茶叶质量安全监管的常态化。

云水之间苔茶香 雷清/摄

二是聚力打响公共品牌。石阡独特的地理、土壤、气候等条件孕育出石阡苔茶富“钾”的品质特征,其“钾”的含量高达18000mg/kg以上,素有“石阡苔茶‘钾’天下”的美誉。为突出石阡苔茶“钾天下”这一差异化竞争优势,以绿色、有机、原生态作为定位,围绕石阡苔茶这一公共品牌,鼓励企业打造企业产品子品牌。全力抢占电子商务发展制高点,把茶叶品牌与长寿石阡整体包装,着力开发泉茶合璧的系列商品和生态产品,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者需求,茶产业外销量占销售总量的70%以上。

三是全面推进茶旅融合。以“茶旅一体、接二连三”为主攻方向,依托中国温泉之乡、中国矿泉水之乡,中国长寿之乡,西部地区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全国首批国家级营养健康产业示范基地等县域品牌优势,结合石阡独特的山、水、泉、茶、城等独特资源,有机融入石阡的夜郎文化、温泉文化、红色文化元素,将石阡打造成集聚仡佬文化、夜郎文化、生态文化为一体的苔茶文化风情园,全面营造鉴茶、泡茶、品茶、话茶的浓厚氛围,促进茶文化与茶经济互动共荣。建设一批以茶叶园区为载体,集生态、体验、养生的“慢生活”旅游精品线路,拓宽了茶旅结合致富路子。仅2018年,全县共接待游客63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58.51亿元,茶旅融合发展持续向好,实了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互动双赢。

猜你喜欢

石阡茶园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茶园飘香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周宁生态茶园
矢志拔穷根 教育润春华
——石阡县全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纪实
红六军团威震茶园渡
茶园观色
香喷喷的茶叶
石阡温泉自然的馈赠
石阡精萃 绿野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