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冷刀锥切术对患者妊娠结局影响因素分析
2019-07-30胡芝仙
胡芝仙
随着近年来宫颈癌筛查的推广和群众对宫颈癌筛查相关知识的普及,很多患者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阶段被筛查出并接受治疗。但是CIN多发于育龄女性,在当前平均生育年龄逐渐提高且开放二胎的情况下,有生育需求的CIN患者在临床越来越常见。这些患者通常会选择宫颈锥切术,在治疗的同时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目前临床常用的宫颈锥切术包括: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宫颈环形电切术和激光电切术。其中宫颈冷刀锥切术是临床上常用和首选的治疗方案,治疗后对患者生育和妊娠结局影响相关研究表明CKC会增加早产、胎膜早破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与流产发生率无关[1-3],但是对于CKC导致不良结局的具体原因、如锥切范围、深度、间隔时间等国内尚无相关研究报道,在国外报道中,有研究认为与宫颈锥切体积相关[4],也有研究认为与宫颈锥切高度有关[5]。本资料选取了在本院行CKC术并行孕检、妊娠的产妇,对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间因诊断为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而在本院行CKC术,病例资料齐全,且年龄21~45岁的患者共517例进行电话随访。筛选出有近期生育计划的患者进行进一步门诊随访,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筛选出71例患者。年龄22~41岁,平均(32.5±5.1)岁。纳入标准:(1)在本院进行CKC术且在本院进行常规孕期检查,分娩或终止妊娠的产妇;(2)CKC术后检查结果提示无病灶残留,在妊娠前曾行细胞学检查或阴道镜活检提示宫颈病变已转归为炎症。排除标准:(1)因人工流产或胎儿畸形原因终止妊娠者;(2)有复发性自然流产史患者;(3)多胎妊娠、异位妊娠;(4)由CKC手术之外其他原因导致宫颈功能不全者;(5)有免疫功能或器官功能重大缺陷者;(6)有妊娠期糖尿病、子痫等妊娠期并发症患者;(7)胎儿染色体异常。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征得患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观察指标: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孕妇以下指标:①一般临床资料:产妇年龄、生育情况、辅助生育情况、CKC治疗至本次妊娠时间;②CKC手术情况:宫颈锥切高度、宫颈锥切体积;③分娩情况:分娩孕周、分娩方式;④流产、早产、胎膜早破情况;⑤围生期母婴并发症如胎儿窘迫、胎盘异常、产后出血、低出生体重儿等情况。(2)诊断标准:宫颈病变的诊断根据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结果诊断。流产、早产、胎膜早破、胎儿宫内窘迫、胎盘异常、低出生体重儿等相关诊断标准,均参照《妇产科学》(第8版)[6]有关标准。(3)CKC术情况:患者均在月经后3~7d手术,排除手术禁忌症。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麻醉消毒后进行碘染涂色判定病变区域,根据病变位置确定锥切范围。在宫颈病灶外缘0.5cm处进行切除。采用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创面并止血。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孕妇一般临床资料 纳入研究的71例患者年龄、孕次、产次、CKC治疗至本次妊娠时间、辅助生育情况如表1。CKC治疗至本次妊娠时间平均为(19.3±9.2)月,有2例患者<6个月,9例患者6~12个月,60例患者>12个月。3例辅助生育患者中2例为输卵管性不育,1例为男性原因不育。
表1 患者一般临床资料
2.2 CKC术情况 71例患者宫颈锥切高度<10mm者15例,10~20mm者39例,≥20mm者17例。锥切术前患者平均宫颈长度为(29.7±2.1)mm,术后6个月平均宫颈长度为(27.2±1.9)mm。
2.3 产妇分娩情况 根据宫切锥切高度进行分组,分别为宫颈锥切高度<10mm组、宫颈锥切高度10~20mm组和宫颈锥切高度≥20mm组。其中宫颈锥切高度≥20mm组中有7例患者进行了预防性宫颈环扎,其中4例患者存在宫颈机能不全,3例患者因心理社会因素强烈要求。三组患者的产妇分娩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的产妇分娩情况比较[n(%)]
2.4 三组患者的围生期情况比较 见表3。
表3 三组患者的围生期情况比较[n(%)]
3 讨论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随着宫颈癌筛查的推广,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被检出的数量日渐增加。而且随着患者年轻化和二胎开放,有生育需求的患者越来越多。根据《2016年 NCCN 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建议对CINⅡ级和CINⅢ级患者直接采用LEEP或CKC 治疗[7]。
既往研究认为CKC术会影响患者的受孕能力和妊娠结局。对受孕能力的影响主要原因为宫颈局部的免疫屏障被破坏,从而导致患者容易发生盆腔感染,导致输卵管性不孕;同时损伤修复过程中也有可能导致宫颈粘连和狭窄。但是近年来,也有许多研究认为宫颈锥切术不会引起继发性不孕[4]。在本资料中,CKC术后71例患者中出现了2例输卵管性不孕,但是由于研究样本较小,原始病史不清,无法判断是否是CKC术后继发性输卵性不孕。
至于CKC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认为CKC治疗过程中的损伤,可能会导致患者宫颈肌肉纤维组织断裂,子宫峡部括约肌功能降低,从而导致妊娠期发生宫颈功能不全。同时CKC也会导致子宫颈的腺体减少,导致其分泌的溶酶体类物质和免疫球蛋白A数量减少。这会导致细菌在子宫颈繁殖增加,从而诱发机体前列腺素水平升高,这可能导致子宫提前收缩,从而引发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8]。研究认为这可能与宫颈锥切高度、CKC治疗后至妊娠时间和残留宫颈长度相关[9]。本资料中由于大部分患者CKC治疗后至妊娠时间均>12个月,而且在6个月后,宫颈已基本修复至术前宫颈长度。因此本资料重点讨论了宫颈锥切高度问题,在本资料中宫颈锥切高度≥20mm的患者,早产、胎膜早破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均高于其他组,与其他研究结果相符。但是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大样本前瞻性研究。
此外,本院的常规孕妇人群剖宫产率为20%,而行CKC后的患者总剖宫产率为52%,其主要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患者及家属的社会心理因素,二是由于出现早产的概率较高。同时行预防性宫颈结扎的患者中也有3例是由社会心理因素导致的。因此,需要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并深入沟通,以减少社会心理因素导致的不必要治疗。同时对行CKC术的患者,还需要加强孕期管理,以及时发现并处理阴道炎症,减少早产等不良结局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