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考研究

2019-07-29赵美姝

财讯 2019年32期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

赵美姝

摘  要:随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深入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向好局面。财务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工作,与单位的发展运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有效保障单位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促进单位良性发展。本文针对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完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措施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财务会计;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不仅在企业管理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更应该引起行政事业单位的高度重视。为了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要求,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正趋于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完善和合理运用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机制,既能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发展,又能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重要性

行政事业单位具备行政管理职能,按照党和国家的规范要求,履行执法监督和社会管理服务的职责。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具有独立的系统,与盈利性的企业财务系统存在一定的差别,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有财务部门的支持和参与,进而实现利用和运转资金,在利用资金的过程中,需将资金的利用价值和效率拓展到最大化。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是对本单位经济活动进行整合、规划、调节、约束和控制等措施,提升财务管理的质量,充分合理地分配和利用资金,最终实现把资金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1)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能够保证单位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

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完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实现对单位所有经济活动的严格控制。更加合理有效的财务内控制度,会形成明显的约束力和保护力,能够有效防止单位发生浪费资金、挪用公款、盲目投资等问题,实现单位内部资产的合理分配,从而降低单位的金融风险,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更加安全完整。

(2)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能够确保单位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通过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可以有效保证单位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通过内控制度及单位自身的规章制度的约束,财务工作人员工作职能会更加合理的明确划分,相互协作配合,相互监督制约,以提高单位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形成的财务会计资料的准确性会随之提升,使单位财务会计资料更加具备价值,为单位重大决策部署提供数据支撑和参考价值,提升决策的准确性。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度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都制定了相应的改革创新措施来提升会计工作的效率和管理水平,对行政事业单位多环节的内部控制也逐渐进行了完善,进而实现了提高经营效率的目的。然而,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体制、制度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有些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形成统一有效的内部控制标准,同样也导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经营管理上也存在一些弊端,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进步与发展。

(1)行政事业单位缺少财务会计内控意识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由于缺乏内控意识在日常工作中的應用,导致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始终不能得到落实,进而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尤其是对财务会计进行内部控制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内控意识,存在工作流于形式的现象。在日常工作中,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资金不能进行科学的把控,导致内控工作得不到进一步实施。另外,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内财务领导对内控缺乏重视,认为单位自身就具备应有的规章制度而忽略了内控制度,再加上资金受到上级管理部门的约束,导致相关领导容易主观上忽视财务控制的重要性,财务内控制度自然得不到有效的发挥。

(2)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度有待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往往是通过委派外部会计师事务所来进行的,降低财务出现问题的风险。由于这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未必能够符合单位内的实际需求,外部会计师事务所也未必完全掌握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另外,一线工作人员不能够参与到制度制定当中,导致内控制度与实际业务操作难以统一,无法发挥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真正作用。另外,由于财务人员对制度不明确,容易造成权利、责任分不清的现象,进而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同时,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缺少有效的监督检查工作,虽然建立了审计部门,但其监督、防护的作用表现不足,流于形式,导致财务会计内控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3)相关工作人员各项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专职财务会计人员存在年龄偏高、缺少正规专业培训、文化程度偏低等问题,导致相关财务工作人员综合业务素质参差不齐,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难以落实。另一方面,会计从业人员缺乏规范化的训练,缺乏专业化的继续教育培养,不能对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内容有一个清晰且全面的认知,不了解工作内容,就更谈不上控制效果了。一些财务工作人员无法准确把握国家的财政法规和规章制度,导致本领恐慌,工作难以开展;一些财务工作人员主观能动性不强,实际工作与会计记录存在偏差,导致财务内控工作中财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财务内控工作的质量;还有一些财务工作人员缺乏原则性,盲目听从上级领导安排,容易发生违规违纪行为,存在较大风险。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有效措施

事业单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自身财务工作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服务水平的高低,因而有必要采取系统的方法,来提升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工作水平。

(1)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意识

当前许多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意识较为薄弱,而随着近年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不断进步发展,单位对财务会计内控工作人员重视程度的逐渐提升,要求财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对内部控制工作保持高度负责的态度。同时,上级主管部门也要对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进行有效的督促,做好模范带头作用,使得单位财务会计人员知晓内控的重要性,进而自觉提高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水平。

(2)权责明确,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事业单位需要对财务会计控制制度进行定期的更新、总结,进而推进单位内党风廉政建设,确保单位各项工作能够全面的发展。部门与部门或者部门内部需要建立起监督制度,避免一个单位、或者一个部门出现“一言堂”的情况,提高全员监督的积极性,明确分工的同时也能起到督促的作用。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任务,需要全体工作员工持之以恒的不断努力才有机会完成。进行监督建设,一方面要建设出专门化的部门,设置相关职位,促进监督的公正与规范;另一方面,要促进各部门间的制约作用,实现监督的全面化完。

(3)提升财务领导和财务工作人员在内控领域的专业素养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单位的相关领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会计法》明确单位负责人是单位会计行为的第一责任主体。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及相关领导必须对自己的责任、权力有明确的认知,确保单位工作能够科学、合理的展开。对单位相关领导及财务工作人员进行内部控制的专业培训,是提升专业素养的有效手段。同时,除了单位组织进行教育培训活动之外,还可以建立起合理有效的奖惩制度,积极鼓励和引导相关工作者提升自身能力,积极训练,进而促进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立。

四、结语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内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是提升管理水平、管理方法的重要手段,因此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将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运用到日常工作之中,成为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目前我国众多的行政事业单位中,有不少单位都开始建立了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但往往容易发生缺少内控意识、内控制度不够完善、工作人员各项能力有待提高等情况,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应当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意识、提升财务领导在内控领域的专业素养、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等,通过这些手段措施能够有效的帮助事业单位改善内部环境、并且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琼.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策略分析.现代经济信息,2019(18):299.

[2]陶理云.对提升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工作水平的分析.财经界,2014(17):187.

[3]张建伟.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18):40-41.

[4]赵鹏.对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財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9(24):230,232.

[5]郑秋东.分析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商业,2019(2):140-141.

[6]朱凌芳.加强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措施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8(35):45-46.

猜你喜欢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新形势下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发展
浅析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