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马六甲 品析马来华人文化
2019-07-29龙湘群
龙湘群
摘 要:中马两国的交往自古以来都很密切。马六甲是马来王朝的核心,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多次以马六甲作为船队的落足点和中转站,因此该地成为华人聚集之地。作者因文化交流探访马六甲,有幸参观该地郑和文化馆、峇峇娘惹祖屋博物馆及相关华人会馆等地,得以领略撒落在此的华人文化瑰宝。
关键词:马六甲;郑和;峇峇娘惹;华人民俗
2018年9月下旬,笔者有幸参加海南省博物馆组织的赴泰国、马来西亚文化交流团前往东南亚国家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此行收獲颇丰。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探访马来西亚的马六甲市,在该地,笔者一行不但探访了郑和文化馆、峇峇娘惹祖屋博物馆,还走访了福建会馆、海南会馆等华人会馆以及三宝山等地,领略了当地华人文化的精华。
1 郑和——与马六甲密不可分的渊源人物
马六甲与中国的关系可追溯到明成祖。1402年,拜里米苏拉苏丹建立马六甲王朝,与其同时代的中国明朝称其为满剌加国,其王城即是如今的马六甲市。1403年(永乐元年),明成祖命中官尹庆访问东南亚及南亚国家。当时刚建国的拜里米苏拉为了摆脱北方暹罗(今泰国)的威胁,两度派遣使者跟随尹庆到中国朝贡,以期得到明朝的认可和保护。1405年(永乐三年),明成祖册封拜里米苏拉苏丹为马六甲(满剌加)国王,赐诰印、彩币、袭衣、黄盖,两国正式建立藩属关系。此后,马六甲王朝国王多次亲自或派遣使者到中国进贡,加强两国关系。
与此同时,明成祖还希望通过外交贸易开放政策巩固国家威望。因此,他下诏钦点郑和组建船队出使西洋,以探访中国海以外的海域。郑和的任务是携带永乐皇帝的诏书和国礼缔结邦交,宣扬明朝的国威和怀柔远扬,与各国进行政治和文化交流。史载,郑和用了短短三年的时间建立了庞大的皇家船队,该船队是此后五百年世界上少见的超级船队。永乐三年(1405),34岁的郑和率领由208艘船只组成的船队首次出海,其中62艘满载绸缎、瓷器等贵重物品,随行人员有水手、士兵、厨师、医师、翻译、工匠、占卜家、商家、宗教人员共27800多人。船队中最大的船舶叫做“宝船”,根据考证,该船为世上最大的木质船,长140米,宽60米,排水量大约4800立方米。每艘船备有足够远航的粮食,有些船只甚至像一座水上农场,可以在船上种菜和饲养家禽。从1405年到1434年间,郑和完成了七次历史性的、光荣而又艰巨的外交任务,到访了30多个国家。1406年,郑和的船队首次来到东西航海路线要枢的马六甲港,在此等待适当的季风于5月中旬启航回国。郑和在此设立官场、物质转运仓,此后,马六甲成为郑和船队必定停留的中转和后勤补给地。郑和七下西洋其中五次都选择停留在马六甲,并曾以马六甲为大本营,建立官厂和仓库作为来往马六甲海峡时补充物资和存放钱粮的地点。在此期间,马六甲国王多次到中国朝贡,郑和带来明朝的外交保护使得新兴的马六甲王朝免于暹罗的威胁享有一时的安宁得以蓬勃发展并日益强大,成为当时东南亚商业贸易重要活动中心。除了苏丹阿拉乌丁·利雅沙缺乏史书记载外,马六甲王国历任统治者都曾亲自或派遣使者到中国朝贡,直到被葡萄牙所灭。
郑和与马六甲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郑和船队在下西洋期间,积极推动各国贸易活动,以中国特有的陶瓷、铜器、纺织品等换取或采购各国特产,如香料、珍贵木材、奇珍异兽。同时,郑和带去了各种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知识,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因此,即使在几百年后的今天,马六甲仍然随处可见与郑和有关的遗迹。其中,马六甲官场遗址即郑和文化馆所在地,发现了3口古井和大量出水的明代瓷器片;还有缅怀郑和的三宝山、三宝井、保山亭和以郑和为名的街道,以及民间所保存的明朝文物等,这些都记录了郑和当年在此活动的痕迹。
2 峇峇娘惹祖屋博物馆——见证土生华人一个时代的荣耀
峇峇娘惹(Baba-Nyonya),又称土生华人,是对15世纪移居南洋的中国人与当地土著人结合的后裔的称呼。这些土生华人的先祖多来自闽南和潮汕地区,父亲是华人,母亲是马来土著人,他们结合生下的孩子,男孩称“峇峇”(Baba),女孩称“娘惹”(Nyonya)。他们之所以会成为独立的族群,是因为他们的华人祖先与当地土著人的结合过程中,创造了自己的语言——峇峇语,峇峇语混杂使用马来语和华语的语法构造,夹杂着大量的闽南、马来、泰国甚至英语的词汇;在日常风俗习惯方面,他们遵从华人先祖留下的传统风俗,却又因为当地文化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如他们用青包取代红包,用青花瓷餐具承办丧事;在传承文化方面,他们希望继承华人文化却又因时择地地倾向于更有优势的欧洲文化,在英殖民地时代,峇峇后人多受英文教育。旧时,秉承中国“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峇峇们在外工作,他们刻苦耐劳又极富商业头脑,一般都事业有成。他们中不少人或在政府机构中任职,或从事经商,占尽优势,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这一段时间被形容是峇峇的黄金时代。而出身于中上层为官的或是家境殷实的商贾人家的娘惹们,平日足不出户,从12岁起一直到出嫁之前,每天所做的事情就只有学习烧菜和珠绣,将娘惹菜和珠绣都做成了一流。这一时期的峇峇娘惹生活安逸、富有、风光。
马六甲的荷兰街是峇峇娘惹的聚居地,街两旁尽是峇峇家族的豪华宅院,家居布置尽显华人富有人家的气派。位于荷兰街的马六甲峇峇娘惹祖屋博物馆就真实再现了当年这些土生华人在当地生活的场景。在这里陈列着以前峇峇娘惹们的生活物件,摆设着古色古香的中式高档红木家具,还有精美的娘惹服饰、娘惹瓷器、娘惹珠绣鞋和婚礼时的中式新郎长袍礼帽、新娘凤冠礼服。
祖屋的木制大门、窗户乃至屋内的楼梯均制作精美,房屋内分为大厅、中厅、内厅、天井、后院、侧院,大厅中间门栏上有“玉宇生云”木雕牌匾,左右门上以九叠篆镌刻“一团和气”和“锦秀华堂”,想必屋主的华人先祖是能断文识字且造诣颇深的文人。中厅正中设立供台供奉神位。屋内的建造、装饰更是中西合璧,屋内有一个很大的天井,既可通风采光,又符合中国人接水纳财的风俗。地上铺着华美的欧式地砖,摆设长方型的欧式餐桌。无一例外的是,所有物品极尽豪华奢侈,木质物件均有中式镂空雕花镶贝的装饰,甚至连上二楼的楼梯背面亦是如此,餐具是专门从中国定制的广彩陶瓷,这一切显得是那么光彩夺目、金碧辉煌。
而此时屋主已然听不懂华语,更不懂祖先留下来的华文词语的具体意义。
3 风水传说——荷兰街与鸡肠街的博弈
在马六甲河三叔公特产店门前有座桥跨越马六甲河,桥对面有一座建于17世纪的荷兰式红屋教堂建筑,原为教堂,后为当地政府机关所在地,直至1980年才改为马六甲博物馆,收藏着马六甲各个时期的历史遗物。该建筑屋顶上莫名地顶着一只大公鸡风向标面朝鸡场街,作为基督教堂增加了这样一件与之不相干的物种似乎显得很突兀,于是当地居民中便流传起了风水博弈的说法。
据说,鸡场街原来叫鸡肠街,是杀鸡卖鸡的市场,听名称就让人觉得是个既喧嚣又肮脏的地方,随着越来越多的华人和其他外国人进入马六甲,围绕市场建设了不少的铺面和街道。从马六甲桥头处分开建了两条平行的街道,在16世纪时被当地华人称为“荷兰街”和“鸡肠街”。据称,荷兰街是原先荷兰人占领时期,由有钱的荷兰人建造居住,荷兰人被赶走后,一些有钱的峇峇们便将建筑物购买下来,经过精心改造成为居住和做生意的场所。自古居住在荷兰街的峇峇人所做生意多为当地大型买办或垄断生意,事业成功,后代多送往欧洲留学,相比旁边鸡场街做小本生意的华人更为成功。但不知从何时起,鸡场街的生意逐渐红火起来,而荷兰街的生意日渐衰落。信奉风水之说的土生华人们便找来一位懂得堪舆的风水师,经过一番勘察,风水师得出以下结论:鸡场街因长期杀鸡造成该地鸡魂已成精,所以势头必压过了荷兰街。如果不想法解之,只会让荷兰街更加萧条。于是,位于荷兰街的头家(店主)们要风水师想办法,风水师提出了第一种方案,鸡最害怕黄鼠狼,可以专门设一间供黄鼠狼的庙,但得有一家贡献一间铺面,这个方法因无人愿意空出铺面而被舍弃。第二种方案是能成精的鸡多是吃了蜈蚣,得在高处供一个更加厉害的、专门吃蜈蚣的大公鸡,这样鸡场街的鸡精因为没有蜈蚣吃,便失去了斗志,就没什么势头了。最终这个方案得到认可,于是,在荷兰街峇峇人的努力下,在荷兰基督教堂修筑时,其顶上风向标便多了一只公鸡,鸡头专门对准鸡场街。
另一种传说是公鸡专指向荷蘭街的。说是英国人非常妒忌荷兰街峇峇人的富裕,找一风水师来看,风水师认为,荷兰街属蜈蚣地,凡是位于该地的人家都会飞黄腾达,非富即贵。因而,英国人为了克制荷兰街峇峇人家的“富”气,所以制作并安装了这只铁公鸡的风向标,以为以铁公鸡遥“啄”蜈蚣,便会令它一蹶不振。
这些传说的真实性不得而知,但是不管是英国人还是峇峇人在运用风水斗法,都说明了古代中国看风水的习俗曾在此盛行,并给荷兰街商业不景气找到一个有关“风水轮流转”的说法。
4 骑楼——抒发乡愁的建筑
走进马六甲的街道,看到街旁两边的骑楼,除了街道上铺面是英文字不同外,与逛海南海口的得胜沙路和中山路的骑楼老街给人的感觉如出一辙。
骑楼,也称为“廊房”,是欧陆建筑与东南亚地域结合的一种近代商住建筑,据说是英国殖民者首先建造的。在新加坡或马来西亚的闽南移民习惯称该类街为“五脚基”(或五脚气),实为转音之误,是指临街有骑楼的店铺住宅,因法规规定,廊宽都是五英尺。“五脚基”(或五脚气)原直译自英文“five feet base”。建筑物底层沿街面留出一定宽度的公共人行空间,上层居住,下层铺面经商。这种建筑形式既可以挡风避雨,又能遮挡炙热的阳光照射,营造了较为凉爽的舒适环境,因此在炎热多雨的东南亚十分风靡。
东南亚华人先辈背井离乡,漂洋过海下南洋,在这片土地与各民族合作,共同开天辟地、劈荆斩棘,把原本蛮荒之地建设成一个又一个繁荣的市镇,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辛勤印迹。但骨子里他们仍然想得到故乡人的认可,同时也为满足光宗耀祖的需求,于是他们在外赚钱后回乡后的第一件事情往往是不惜重金置地建房,这也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在我国侨乡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地类似的骑楼均是由从南洋返乡的华人建造的,他们在建筑家乡骑楼时同样因地制宜地融入了家乡的文化。于是,当他们再次回到南洋打拼时,见到南洋的骑楼就会联想到居住在家乡由他所建骑楼内的父母妻儿,更会激发他思乡的情怀和勤奋的动力。
5 结语
马六甲华人文化是马来西亚华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马来西亚地处四大文明的交汇点,有着多元种族、多元宗教、多元文化的优势,马来西亚华人捍卫华文教育、发扬中华文化,为丰富马来西亚的多元文化内涵做出了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苏文菁.海上看中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2]陈恒汉.从峇峇娘惹看南洋的文化碰撞与融合[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