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钩的产生背景和使用方法
2019-07-29王文
王文
摘 要:带钩是一种既实用又美观的系挂工具。它历经时代的变迁,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带钩不仅是文化交融的桥梁,也是时代审美的体现,更是时代阶级化的载体。
关键词:带钩;犀毗;束腰;系挂
带钩,顾名思义就是钩挂腰带的钩子,汉时胡人也称其为“犀毗”。唐代颜师古注解《汉书·匈奴传》中说:“犀毗,胡带钩也,亦曰鲜卑,亦谓师比,总一物也,语有轻重耳。”①这说明带钩的使用在各民族都非常普及。
带钩在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时期就已出现②,一直到清代很多文人画上还有体现。带钩的材质较为丰富,从新石器时代发现的玉石,到商周以后的金、银、铜、铁、竹、木、牙、角、翡翠、玛瑙、漆、瓷、珐琅等都是用来制作带钩的材料,这其中青铜材质的带钩数量最多。
带钩真正的流行是在战汉时期,这时已发展成了贵族、士族阶层腰间必备的实用饰物,同时也是一种财富、地位的象征③。战汉时期带钩的流行主要受儒家文化的兴起影响,但前期带钩的兴起却和胡人的装束有关。
战国以前的衣着是上体的衣与下体的裳分开。到了春秋战国之际,开始出现上衣、下裳连为一体的“深衣”④。这种服饰的变革受胡人装束的影响很大,胡人多骑射,擅奔袭,华夏族的上衣、下裳组合显然不适合这些民族的生活,类似下裳的裤子在这些地区反而比较流行⑤。这种上衣、下裤的组合形式正迎合了春秋战国之际各诸侯国之间想要奋发图强的新思想。礼崩乐坏,各国之间战争频发,便捷的衣着显然也是取得胜利的一种方式,这种胡人装束的借鉴成为了一种必然。
受礼崩乐坏的影响,各诸侯国也急需一种安抚民政的思想来解决上下等级之间的矛盾,儒家的思想正迎合了这一时期的统治需求。儒家认为尊卑有序、贵贱有别,且都是天授,只能认命。当然衣着方面也要有区分才能更好体现,所以借鉴胡人上衣、下裤的深衣装束开始在贵族、士人之间流行。在儒家来说,这就是“天授”思想的一种体现,他们认为这种深衣装束才能更好地体现出统治阶层的尊贵,这一切才更合乎“礼”⑥。
胡人装束中这种带与钩的组合形式,因使用方法非常便于战国以前华夏族的绅带束腰装束,再加上这种束腰也易于系挂佩饰显示身份,所以在战汉之际很快在上层阶层流行开来,扣系革带的带钩也随之大量出现并演变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
从带钩的现实形式看,种类、大小、形态千差万别。那么,这些带钩在实际使用中到底是如何钩挂腰带?又是采用哪些形式钩挂腰带的?笔者结合现有的文史资料和考古发现,把各类形式的带钩分成了十种形态:
第一种形态是常见的柱状、片状或者动物形的单体J形钩体;第二种形态是双体或者三体以上排列的扁圆状钩体组合;第三种是柱状单体,钩首处钩挂圆环的钩体形态;第四种是片状镂空单体,镂空处系挂佩饰的形态;第五种是柱状或片状形态单体,钩身两端都设有钩首;第六种是微型带钩,钩身短粗且扁圆,钩钮多临近钩尾边沿设置;第七种带钩形态是钩钮的设置位置临近钩尾,但形体多呈细长;第八种形态是一种复合的钩体形式,也就是在一个单体上分化出两片或两片以上,然后还能拼合成一个整体;第九种形态是钩与带都是范铸形式并连接成一个整体;第十种是一种圆环状钩挂,主要用绳系挂。这十种不同的带钩形态不仅仅代表的是时代的审美差异,也显示出了带钩的十种不同用法。
第一种形態的带钩流行于战汉之际,功能相对比较单一,用法是把钩体利用钩扣固定于皮带一端,然后钩首横向穿入皮带另一端预留的带孔中,这样就起到了连接两端的钩挂作用(图1)。
第二种形态的带钩主要针对的是那种比较宽的腰带而设计,现实中一个独体的带钩形式已不能达到宽体腰带的钩挂作用,古人因此设计出了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钩体并排组合在一起完成腰带的钩挂作用。使用方法和单体带钩的使用方法相同,只是在使用时把每个钩扣固定于皮带一端后,再用铆接的方法把多个钩扣组合在一起,以此加强联排之间的稳固性(图2~图5)。这种形态的带钩应该适用的都是武士人群。
第三种形态的带钩主要是钩体与环相配合并用绳索连接达到束腰的目的。这种形态的带钩的用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用绳索两端系住钩扣和环体,使用时只要把系绳的环体挂于钩首即可;另一种用法是不在腰带上穿孔,而是将皮革腰带的一端装上一个环体,然后将带钩的钩首挂在环上。这两种用法其实都是为了更好地把带钩的整体装饰展现出来。以前那种用钩首钩挂皮带一端带孔的用法会导致带孔一端的皮带遮挡一部分钩颈。采用这种系挂方法后,所有钩体自身装饰都会尽显无疑,这也是带钩脖颈处有装饰和无装饰的主要原因。这两种系挂方法虽然看上去非常美观,但也因为没有设置带孔,给调节腰带的松紧带来了不便。因此,这类形态的带钩主要适用的人群应该是士族以上的阶层,这种钩挂方式其实起到的只是一种腰间点缀的作用,实际用途已经无关紧要(图6~图8)。
第四种形态的带钩集实用、装饰和佩挂于一体,一般都会把钩体设计成镂空的半浮雕造型,再利用镂空处系挂上各种佩饰垂于腰间(图9、图10)。
第五种形态的带钩是在钩尾一端再叠加一个小带钩。这种形态的带钩主要是为了用叠加的小带钩二次钩挂另一条附加的腰带。由于带钩都是一个钩头设计,要想附加钩挂另一条腰带的话,显然另一端没有钩头也不便于固定,于是这种形态的带钩也就应运而生。这种带钩现在发现主要有两种造型形式:一种是在一个独体的带钩尾部再叠加一个小带钩构成一个组合体;还有一种是直接把钩体设计成两端都具有钩头的形式(图11~图14)。
第六种是微型带钩,钩身短粗或扁圆,钩钮多临近钩尾边沿设置。这类带钩现发现有两种用处:一是专门为殉葬陶俑所制,如2008年在陕西咸阳凤栖原发现的一座大型西汉墓葬,出土大量无臂男女裸体陶俑,其中每一个裸体男陶俑的位置都发现有一个微型带钩。后经专家推测,这些裸俑在殉葬前都是有衣着穿缚,所以也需要有带钩束腰①;二是用于腰间第二条附带的钩挂,也就是说,这种微型带钩是设置在主题腰带一端或者两端的一种钩挂附件(图15~图17)。
第七种形态的带钩也是钩钮的设置位置临近钩尾,但形体多呈细长造型,这种形态的带钩多流行于春秋晚期,单纯的作用就是钩挂腰带,也很少有纹饰装饰。战汉时期的钩扣靠近形体中间的原因是为了整体装饰效果的体现,春秋时期相对重视的是实用性,对装饰的一面还不太重视(图18)。
第八种形态是一种复合的钩体形式,也就是在一个单体上分化出两片或三片,然后还能拼合成一个整体的形态。这种带钩既有实用的功能,又有苻信的作用。实用是说一钩可以多用,也就是几个复合体合在一起的时候可以钩挂窄的腰带,分开也可以钩挂较宽的腰带,形成了类似于联排带钩的功能;苻信是说这种带钩还兼有身份证明和信物的作用,如一个持有人把一半带钩体与另一半带钩完整对合在一起的话,就证明这个人的身份或者信息是真实的,起到的是一种信物的作用(图19~图21)。
第九种形态是钩与带都是采用一种材质铸造并连接成一个整体。这种形态的带钩多流行于草原民族地区,甘肃、青海多有出土。从实物分析,这类钩、带一体的形式多用于穿着盔甲的外部束腰,同时链状结构腰带上的每个环节还可以起到钩挂或者系挂物品的作用,整体形态非常实用(图22~图24)。
第十种形态的带钩是一种圆环状钩挂造型,没有钩扣设计,两端都要用绳系挂才能起到束腰的作用,多流行于草原民族地区,甘肃、青海多见(图25、图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