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道德学科中教学活动性策略研究

2019-07-27周红英

华人时刊·校长 2019年6期
关键词:垃圾袋规则细节

周红英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将“核心素养”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呼之而出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小学低段(一至二年级),设计了绘本故事栏目这样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通过讲故事,学知识,帮助孩子建构精神世界,培养多元智能。笔者以二年级下册教材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中所设计的一些绘本故事表达方式为依据,对绘本故事带给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阅讀教学活动策略进行了探究,敬请专家与同行指正。

活动策略一:小细节养成好习惯

细节设计是绘本故事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些细节的设计,往往在故事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会对学生理解绘本故事产生直接的影响。

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绘本故事中的细节进行观察,将细节放大,在细节前面加一个“为什么”,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同桌说说。《不只是为了干净》是第10课《我们不乱扔》的一个绘本故事。这里的一个细节就是早上出门时王勇带上了一个垃圾袋。一个不起眼的行为,却隐藏着一个重要线索:垃圾袋的用处是什么?这个重要线索串起了整个故事。图1是带上一个垃圾袋。图2是当同学手里有垃圾而又没有垃圾桶时,这个小小的垃圾袋就派上大用场了。图5面对离开时同学遗留下的垃圾,这个小小的垃圾袋又派上大用场了。虽然是一个小小不起眼的垃圾袋,却让王勇养成了一个好习惯:保护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

教学时我把它制作成课件,让学生看到故事中的王勇同学从早上出门到离开游玩的地方,都很注意生活中的细节,表现得非常细心。特别是他能想到别人没想到的地方,如:早上出门会提前准备垃圾袋,午餐时会提醒同学把垃圾放进垃圾袋里,最后当同学们离开时会主动收拾大家遗留下来的垃圾。随身带上垃圾袋,养成这个好习惯,不只是为了身边有个干净的环境,更是因为这是一种文明行为,是美好生活本身所具有的。自然而然地,王勇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好榜样,学生懂得了在公共场所应该怎样做才是“我们不乱扔”的正确方式,从绘本故事的细节中,感受道德与价值的内涵。

活动策略二:多思考会有新发现

绘本故事《守规则,懂礼让》是第11课《大家排好队》这一课的延伸和补充,旨在体现排队规则与礼让特殊人群的关系,即它反映了规则与道德之间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关系。

同桌2人开展一图一问,把最想要知道的问同桌,看看相互之间的认同程度。如图1男孩不想排队,拽着妈妈的手要往队伍的前面走,妈妈的一句话“人家先来的,我们要排在他们的后面”起到了重申排队规则的作用。也就是告诉学生排队时要遵守一定的规则,这规则就是:先来的在前,后来的要排在他们的后面。

图2和图3呈现的是排队过程中有一个人离开队伍去打电话的场景,当他再回到队伍里时,小男孩产生了疑惑:到底应不应该让这个打电话的人再排到队伍里来?这样算不算插队?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从学生的交流情况可以看出也是有疑惑的。有的说可以,也有的说不可以。老师要给学生一个标准,一个后续行为的准则。

图4小男孩跟着妈妈坐火车时看见身后有一位老爷爷备着很重的行李,这时妈妈主动地让老爷爷走到前面,先上车,就是告诉小男孩,排队规则碰到特殊情况要灵活处理,不能一成不变,当遇到确实有实际困难需要帮助的人群时,比如老人、病人、孕妇、怀抱小孩的人、残疾人等,我们都应该礼让他们,所以这是规则的理性与道德的感性的一种和谐结合。

接下来是小男孩的一些行为。绘本故事中的八幅图,学生通过仔细阅读每一幅图,先自己说一说,再小组里说给同学听。把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这样就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小组交流中了解到了其他同学的想法,就是一次思维碰撞的过程。

活动策略三:忆情景感悟静能生慧

有利于道德教学的情景,能够促进他们出现直觉的情绪反应,并对情景进行自动加工,个体的道德敏感性由此得以提高。

在教学第12课《我们小点儿声》绘本《声音》时,根据绘本画面配上与之相适应的音乐,静止的画面动了起来,学生感受到了不同环境中的声音,体会到不同自然情景中的声音,进而从自然到人文,领悟在人文情景中小点儿声之后所显现出的文明氛围。图1 出示“风声小了,听得见流水的声音”,配上潺潺流水声,学生惊呼:这个声音太美了!适时让学生讨论:平时怎么没有听过流水的声音?讨论结果是周围环境太吵闹了。图2 讲的是“雨声小了,听得见小鸟的声音”,配上叽叽喳喳的鸟鸣,学生几乎都在学小鸟叫。顺势引导学生编儿歌,把大自然中美妙的声音用儿歌编给大家听。给了学生一块想像的空间,它会回报你一片美丽的彩虹。有“风声小了,听得见小雨的声音”、有“雨声小了,听得见小花的声音”、有“雨声小了,听得见小树的声音”……通过虚拟情景学生获得了道德的间接体验。

图3和图4展示的是“我们声小了,听得见心灵的声音”、“在博物馆里,我们声小了,听得见文明的声音”,至此,整个绘本《声音》,以儿歌极其简单的形式为载体,通篇只有55个文字,以类比的方式,层层深入,虽然讲述的是我们为什么要小点儿声,立意是启迪学生安静倾听,用心感受,走近文明。

本课的正文以“保持生活环境的安静”为切入点,绘本则从“保持自然环境的安静”进行拓展,这样我们就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完成对“我们小点儿声”的意义的认同。风声、流水声、雨声、小鸟声、人的说话声到听得见心灵的声音和文明的声音。

活动策略四:学绘本促精神成长

对绘本教学,完全可以突破单纯的阅读、欣赏的教学方式,而致力于引导学生开展表演、想像续编、小游戏等不同的形式,并通过自己对画面、文字的理解,让静态的绘本在学生心中活起来。

纵观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中所设计的一些绘本故事,对教师来说是用之不竭的德育源泉。第10课《我们不乱扔》的《不只是为了干净》,在教学时把五幅图分为五个不同的场景,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表演,还可以编成一个课本剧连贯起来表演,可以在晨会课、班队课上表演,甚至可以作为节目参加六一汇演;第11课《大家排好队》的《守规则,懂礼让》教学时,我们可以邀请学生家长来参与其中,增加体验活动的真实效果;而且,有了家长的参与,学生对规则意识的认知程度要提高许多,生活原本就是这样的啊;第12课《我们小点儿声》的《声音》教学时运用的续编儿歌看似有点高大,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大自然中听到过的声音,想象你想和谁一起说话、一起游戏、一起思考,除了能够满足学生自己情感陪伴的需要,促进学生精神世界的成长。

结合教学实践,让学生在绘本阅读中知事明理,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实现道德教学的初衷。

猜你喜欢

垃圾袋规则细节
吸管妙妙妙
倒垃圾
极简垃圾桶
让规则不规则
不如吃茶去
关注48个生活细节
细节取胜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二则
时尚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