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四课堂” 让课堂更有活力更有质量

2019-07-27阙圣东

华人时刊·校长 2019年6期
关键词:自学目标探究

阙圣东

为了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泰州市姜堰区张甸初级中学秉承先进的教育理念,探索出“五·四课堂”教学模式,让教师更有逻辑、更高效地教学,同时也能获得准确、及时的课堂反馈,培养了学生高效学习的品质,改变了师生教与学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一、“五·四课堂”的内涵

“五·四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以“预习导航、合作探究、巩固拓展、当堂检测”为四大教学模块,实现“有效课堂预习、有效合作探究、有效点拨精讲、有效巩固拓展、有效当堂检测”五有效的课堂教学要求,营造“积极、主动、紧张”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会学、善学、乐学。

二、“五·四课堂”教学模式

模块一:预习导航

【学习要求】

(1)自主学习:独立完成课堂预习题,并梳理本节课的相关知识。

(2)小组交流自主学习内容。

【合作要求】

(1)组长检查预习作业,并进行纠错。

(2)组长就上述问题负责本组讨论,并确定代表准备发言。

【具体程序】

教师展示自学提纲(目标、要求、方法、时间)或自学思考题(教材中可以找到、感知到的) ——学生高效自学 (动手、动脑) ——教师巡视、答疑(最大限度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补差)。

怎样才算是有效课堂预习呢?

首先,为师者要根据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自学目标。目标的设定至少要注意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要具体,不能抽象,以学生一看就明白为适度。二是要重基础,因为是自学,切不可人为地提高标准。三是小而少,小是指学习目标不要太大,太大就显得空洞;少是指目标不易过多,要把重心放在知识和能力上。至于情感目标是融合在教学全过程之中的,目标的达成取决于教师教学的艺术。学生知晓与否是次要的,只要授课者对此有所把握,情感也就自然渗透到其中了,所谓教育即影响也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是自学内容的设定。有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预习内容应以“问题”形式出现,即让学生能够明白预习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有了具体问题,学生的预习才会有的放矢。但只有问题还是不行的,还要有具体的“方法提示”。这既是“导学”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面,唯有经过长期辛苦的训练,才能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是问题的设计更多的要關注基础,但也要有梯度,即一定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预习中,让每个学生都能有因预习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喜悦之情。梯度,即层次性,重基础,也可适度将本节课教学重点或难点设计成简单预习题让学生尝试。首先我们要相信学生,再者这样设计也为了便于老师了解学情,知道哪些问题学生能自己解决,哪些问题学生自己解决不了。这也为下一步骤“师生互动”提供教学资源。第三是设计的问题不易过多且要灵活。过多,大部分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过于死板,学生没了兴致,效果也不会好。

四是应该有个预习检验。这需要老师们创造性的开展,但此环节不能少,因为这样做也是为更好地了解“学情”。把握不好学生学习的困感,互动必然是平淡的、苍白的。

模块二:合作探究

【学习要求】

根据交流问题自主思考,遇到问题可和他人合作学习。

【合作要求】

(1)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行组内交流。

(2)发现问题及时思考纠错,无法解决可求助其他组。

(3)组长组织讨论,归纳解题方法。

【具体程序】

教师展示讨论提纲、题目(自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独立思考、讨论、质疑(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板演改错等)——教师多元评价。

交流展示是建立在有效自学的基础上的,包括有效合作探究和有效点拨精讲,是有效预习的继续和升华,是解惑释疑,突破重难点的重要阶段,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树立学习自信的关键环节。“精讲”即教师对学生在整个预习过程中遇到的全面性困感进行精要点拨,这个精要点拨主要解决学生在预习中的困惑。接着主要是从深层次挖掘教材的生发点,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探究。整个过程是:(1)生生互动;(2)组组互动;(3)师生互动。这个过程是有序的、紧张的、高效的互动。学习小组必须准确把握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明白解决问题的要求或规则,必要时小组内部也要对问题进行分解,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互动的过程中来。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要把“导”用在刀刃上,力求解决学生学习的困感,突破难点,解放学生大脑,多种形式展示学生个性思维,把教学的层次推向更高,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都能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这个过程中要把握好几个问题:

1.关注学生独立意识、合作能力的培养;

2.在关键问题上,要注意巧妙应用启发式教学,保障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3.所有的互动都应是任务明确、方法具体、分工合理的;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坚持正面表扬和激励。

模块三:巩固拓展

【学习要求】

给一定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到时间后不会的可以在组内或组外求助。

【合作要求】

(1)完成后从组长开始交流答案,互相纠错,意见不一致的

可到其他组里寻求帮助。

(2)汇总解决上述问题的困感与得意之处,派小组代表准备发言。

【小结要求】

猜你喜欢

自学目标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
告读者
怎样培养自学的习惯
编者按:
编者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