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大豆的田间管理技术

2019-07-27辛显伟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20期
关键词:间苗田间管理中耕

辛显伟

大豆在我国的种植面积非常广,由于种植地域的不同,在田间管理上略有差异,但总的技术手段基本一致。可以说,在大豆种植过程中,田间管理工作是重要的一个环节,田间管理工作是否到位将决定着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大豆种植者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好田间管理工作。本文将从大豆田间管理技术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分析,希望给种植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大豆的苗期管理

大豆取得高产的关键,是保证在单位面积内大豆植株数量不因其它因素的影响而减少。影响植株数量的其它因素:一是苗出得不全,存在空苗、甚至断垄的现象;二是后期由于病虫害或其它自然灾害等的影响,造成植株死亡。

①确保大豆苗齐

针对空苗断垄问题,种植者要在大豆播种前后,满足豆种对肥料养分和水分的需要,为大豆出全苗提供条件。待大豆萌芽出苗后,要经常到田间查看出苗情况。一旦发现有空苗、断垄的问题,要立即进行补种或者移栽,保证大豆苗齐全。

②进行间苗和定苗

间苗的目的是使大豆苗保持合理的密度,大豆的产量虽然由植株数量决定,但苗间距过密会因植株间互相争水肥营养、影响光照透风等因素导致对产量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大豆出苗后,必须进行间苗和定苗。间苗和定苗时,要保证合理的密度,密度不能过密也不能过稀,密了会影响产量,稀了会浪费水肥和土地资源,同样得不偿失。在进行间苗作业时,主要是剔除弱苗、死苗、拥挤苗及疙瘩苗,以使苗间距处于大致合理的状态,为大豆取得高产打下基础。

2、大豆的科学追肥

大豆对肥料营养的需求比较强烈,如果田间土壤肥力低,基肥施入量不足,就必须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及植株长势情况进行科学追肥。追肥通常以氮肥为主,但追施氮肥要适量,施多了容易导致大豆植株徒长,施少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在大豆苗期、花期和粒期等各个时期都应进行追肥,以为大豆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最终实现增产的目标。具体做法如下:

①苗肥要早施

大豆的幼苗期,是正在逐渐形成根瘤的阶段,其自身并不具备固氮能力,这时候必须保证氮素营养的供给,否则会给早发壮苗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应短期提早追施苗肥,以促使幼苗根系的健康发育和叶片的生长。追施苗肥的时机要准确把握,大豆的幼苗在展开第一片复叶时就可以追施,为促进幼苗根瘤的尽快形成和健康发育,每亩需追施8~10公斤磷肥,同时配合施用4~6公斤尿素即可。

②花肥要巧施

在大豆的生长发育中,其吸收肥料营养的高峰是在它的花荚期。氮肥应在初花期适量追施,可起到防止花荚发生脱落的作用。施用方法是穴施,施肥位置是在距幼苗根部的5~7厘米处,施肥后用土覆盖。施肥量可根据土壤肥力和植株生长情况确定,通常每亩施用5~8公斤尿素即可,如果土质好、长势旺,也可以不追施氮肥。在施用基肥时,应该适量施用磷肥,如果量少不足,可在这期间补施。

③粒肥要增施

在大豆结荚鼓粒后,为使籽粒更加饱满结实,通常要喷施叶面肥,为大豆增加营养,以减少落花落荚现象。选择落日后的下午至黄昏时分在叶片上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连喷2~3次即可。如果存在脱氮问题,可增加喷施适量尿素。

3、大豆的中耕培土除草

中耕除草也是在种植大豆是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工作。我们要定期中耕,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增强土壤的营养吸收能力。除草可以防止杂草抢夺大豆生长所需的营养,将养分集中在大豆植株上。因此在夏季要着重注意,不仅可以集中营养,还能够提高田间通透性,提高产量。

①中耕培土除草有何作用

一是可以清除杂草,消除杂草与大豆争营养的威胁,给大豆一个有利的生长环境。二是可以起到疏松土壤、增强其透气性的作用。三是可以提高地温,增强蓄水保墒能力。

②中耕除草的方法

中耕锄草应在间苗后及时进行,在中耕时要根据大豆根系的生长情况来确定深度。通常,中耕深度都采取浅―深―浅的方式。在大豆的整个生育期中,至少要进行3~4次中耕,通过中耕,向大豆植株的根部培土,增高豆垄、疏松土壤、提高土壤透气性,中耕培土的同时,杂草被连根耕起并压在土壤下,使大豆田更有利于耐干旱、抗倒伏及排除洪涝。

4、大豆的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对大豆的产量和品质会产生直接威胁,大豆田间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就防治病虫害,绝对不能忽视。防治病虫害主要应做好预防工作,加大田间管理力度,控制好水分和肥料的使用时机和使用量。针对大豆的病虫害,要及时发现,了解病虫害的特点,做到对症防治,避免病情和受害面积扩大蔓延。以下是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①大豆主要病害

一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其中有为害葉部的灰斑病、斑枯病、锈病和霜霉病;有为害根部和茎部的菌核病、炭疽病和疫腐病;还有对子粒产生为害的黑点病和紫斑病。二是由细菌引起的病害,主要有有斑疹病和斑点病。三是由病毒引起的病害,主要是花叶病。四是大豆孢囊线虫病、根结线虫病。以上病害,可采用合理轮作、抗病育种、药剂拌种、消灭传染媒介等综合措施防治。

②大豆主要虫害

常见的虫害有蚜虫、草地螟、食心虫、豆秆黑潜蝇、豆秆蝇、豆荚螟和红蜘蛛等,应主要采用喷洒药剂方法防治。同时配合种子消毒、合理轮作和生物的方法进行防治。

总之,在大豆种植中,只有根据其各个生育期的不同特点,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才能取得高产。

(作者单位:161621黑龙江省克山农场)

猜你喜欢

间苗田间管理中耕
不同耕作方式对东北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无花果田间管理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间苗与掐花
浅谈如何做好大姚核桃中耕管理工作
摆动式间苗机器人锄刀优化设计与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