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及其分析
2019-07-27郑喜瑞
郑喜瑞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分析;提升路径
行政事业单位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社会事务的监管者、政府依法行政的主体,代表党和政府履行相关职能,掌握了大量的社会公共资源,在进行资源和资金分配中,如果监督不力,极易产生舞弊和贪污腐败行为,造成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和极大浪费。反对腐败,建立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是我们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要求。加强制度建设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途径和长效机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要结合业务和流程,找出关键控制点,识别和分析存在的风险,综合运用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归口管理控制、流程控制、信息系统控制等方法,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一种落地机制。
财政部2015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5﹞24号)要求全面建立、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确保内部控制覆盖单位经济和业务活动的全范围,贯穿内部权力运行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规范单位内部各层级的全体人员。该指导意见对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贪污腐败提供了制度保障。
一、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一些单位领导重视事业发展,轻内部管理,对内部控制知识缺乏基本了解,没有认识到单位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把内部控制看成仅是财务部门的事。部分单位财务人员对内部控制缺乏专业素养,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也只是将原有的财务制度、现金管理制度、国定资产管理制度等多个制度合并,并没有完全按照内部控制要求将单位经济活动进行全面梳理后形成,导致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没有起到应有效果。
(二)管理不到位,内部控制效率不高
一是预算管理较为薄弱。预算的计划性、科学性不强,追加预算的情况很多,资金使用缺乏预见性,导致预算刚性不够,预算的约束控制力大打折扣。有些项目资金缺乏科学论证,拨付到位后,长期没有动用,造成资金闲置和资源浪费。二是财务管理较为弱化。实际工作中,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基础薄弱,会计岗位结构缺乏合理性,普遍存在一人多岗现象,职责划分模糊。多数单位会计人员仅做到核算职责,未发挥财务管理和控制作用。三是资产管理较为滞后。实施政府采购以来,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购置虽得到有效控制,但使用管理仍缺乏相关的内部控制,重购轻管现象比较普遍,长期不进行定期盘点,导致账实不符,形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三)监督不到位,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
一是尚未建立定期轮岗制度,舞弊现象时有发生。对关键岗位定期轮岗是一项很重要的控制措施,在关键岗位发生舞弊的情况,通过定期轮岗方式可以被发现和揭露。但大多行政事业单位未建立定期轮岗制度,有些人员长期工作在一个岗位,为滋生腐败和舞弊行为提供了温床。二是尚未建立必要的内部评价和外部监督机制。目前,对于行政事业单位主要的外部监督来自财政和审计部门,但大多偏重于对单位财政资金的运用是否合法、合规进行审查监督,较少对被审计单位是否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及有效执行进行实质性的检查。缺少有效的外部监督,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丧失约束机制。
二、行政事业单位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一)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营造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良好氛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了新的变化,要求更高,这就需要提高思想认识,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首先要充分认识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性,并直接参与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提供必要的人力、财力支持,保证内控控制建设的有效开展和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行政事业单位要将内部控制纳入到日常管理中来,营造有利于实施内部控制的良好氛围,让各部门管理人员都能自觉践行内部控制;行政事业单位要成立内部控制职能部门,明确职责权限,按照指导意见要求,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认真执行,使每一项业务和业务流程,从决策到执行和监督得到全方位控制。二是完善制度,细化内部控制相关措施。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建设中,应及时应对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要求,适时调整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如根据互联网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积极推进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
(二)提高内部控制效率
一是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实现预算管理是行政单位提高内部控制效率的重要手段。落实单位内部各部门预算编制责任,预算编制应做到程序规范、方法科学、内容完整、项目细化及数据准确,各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上一年度支出水平,结合下一年度工作安排,在加强部门沟通基础上编制单位预算。对于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按照规定标准予以确定;项目预算按照工作业务目标编制,做到项目立项并进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论证;在预算年度终了,认真总结,分析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确保预算科学合理。二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管理水平。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牵头部门一般设置在财务部门,加强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对单位内控制建立和有效实施至關重要;财务人员要具有专业胜任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财政部门应加强对各单位财务人员的学习培训,提高财务人员政治修养、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还要加强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对每项业务充分了解,以便更好地实现内部控制。
(三)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一是加快量化评价,完善内在监督体系。行政事业单位实现内部有效控制关键在于对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情况进行内部监督检查与自我评价。行政事业单位应结合自身特点,合理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取“以评促建”的方式解决单位现阶段存在的不重视、不健全、不平衡等诸多问题,以量化评价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实现内部控制。二是加强监督,完善外在监督体系。行政事业单位实现内部有效控制还需要加强外部监督,应通过审计部门审计、财政部门检查、第三方中介机构专项审计等多种方式,查找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确保内部控制有效推进。
参考文献:
[1]唐大鹏,于洪鉴.基于风险导向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3(6).
[2]刘永泽,唐大鹏.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13(1).
[3]王晓超.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会学习,2019(5).
[4]高翔.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2).
[5]李小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时代金融,2018(10).
(作者单位:郑州市金水区国家知识产权创意产业试点园区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