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河南省入境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2019-07-27张琪

决策探索 2019年14期
关键词:入境河南省一带

张琪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国际交流范围不断扩大,文化交流不断深入,河南的入境旅游人数不断增长。河南省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省会城市,是“一带一路”建设的节点城市。充分发挥历史文化遗产,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产品,并形成品牌,可以提升河南省入境旅游吸引力,将河南省建设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

一、“一带一路”建设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简称“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与国际共建国间的双向交流不断深入,双方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带一路”倡议是将欧亚大陆的两端,即发达的欧洲经济圈和最具活力的东亚经济圈更加紧密地联接起来,带动中亚、西亚、南亚、东南亚的发展,促进形成一体化的欧亚大市场,并辐射非洲等区域。对国内而言,“一带一路”主要包括古代丝绸之路的18个省,并涉及多个内陆节点城市。

二、河南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一)河南省旅游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定位

2015年12月,《河南省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施方案》明确了河南省在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定位,即把河南省建设成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区域互动合作的战略平台、内陆对外开放高地。同时,该方案明确提出“积极推进与沿线国家的旅游合作,将河南省建设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的目标。

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指出,在把 “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的过程中,要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遗产保护,这为“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南省入境旅游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河南省的古代丝绸之路遗址资源

河南省有着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省内的丝绸之路沿线遗留下众多的历史文物、古迹、壮丽的自然风光。不仅有“道路遗址”崤函古道、“函谷关东迁三百里”的千古雄关汉函谷关,还有“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的隋唐定鼎门、班超出使西域的最初出发地汉魏故城遗址,这些遗址在古代丝绸之路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承载了厚重的历史,他们和国内18个丝绸之路申遗点,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丝绸之路遗址一起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也在被更多的人所熟知,吸引着更多的有“丝路”情结的国际游客。

(三)河南省入境游客的变化

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是增强人们亲近感的最好方式和实现民心相通的最佳途径。受河南省文化旅游资源的吸引,入境游客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人数和地区方面。

1.入境游客量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奥运会和“一带一路”建设对河南省入境游客量的影响方面。2008年河南省入境游客104.358万人次,2013年河南省入境游客207.33万人次,2018年河南省入境游客321.73万人次,十余年间入境游客持续增长,平稳发展。其中,2008年、2009年河南省入境游客增长率分别为18.4%、20.6%,这是因为2008年在中国举办奥运会,这场国际赛事对中国、对河南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所以2008年、2009年来中国的游客急剧增长,河南省作为文化发源地,对入境游客吸引力较强,入境游客增长较快。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结束,河南省对国际游客的影响力逐渐下降,2010—2013年,河南入境游客率增长缓慢,尤其是2013年增长率处于历年末位。2015年增长率为18.1%,这是因为河南省针对“一带一路”建设,对旅游发展提出了目标,在国际上加大了河南旅游资源的推介。其中,在河南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2018年较2008年入境游客增长了217.372万人次,增长率为308.3% 。(如图1、图2所示)

2.入境游客源地的变化。港澳台地区一直是入境游的主体,韩国、日本、泰国一直是稳定的客源国市场,欧美市场则相对薄弱。2014年河南省入境旅游客源地主要排名为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日本和德国,这些细分市场占入境游游客的81.64%。2018年河南省入境旅游以港、澳、臺地区为最多,然后是周边的韩国、日本、泰国、马来西亚。尤其是台湾地区游客增长明显。这说明,地缘的优势、文化的相近仍是河南省入境游客源的主要因素,未来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仍然是河南省主要入境客源市场。

三、“一带一路”建设对区域旅游影响研究综述

我国学者多层面地进行了相关研究,尤其是“一带一路”建设对区域旅游影响研究的个案研究方面十分丰富,且研究时间较为集中。闫刚(2015)彭娅(2015)、倪建平(2015)、张栋(2015)、付业勤等(2015)、孙楠(2015)、杨继瑞等(2015)、张钰静(2015)对新疆、海南、重庆,以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江苏省南通市等地区的旅游业在“一带一路”下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针对河南省入境旅游研究方面,张绵(2017)分别从时空变化、旅游竞争态势、旅游收入等方面分析了河南省入境旅游市场。乔苗苗等(2017)分析了2001—2014年间河南省入境旅游市场的变化。赵俊远(2017)分析了河南省重点城市入境旅游的网络空间结构及节点特征。

综上所述,学者们对旅游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发展的研究较为完善,但对内陆节点城市的研究,尤其对节点城市所在区域入境旅游市场及策略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一带一路”建设作为国际旅游发展中的重要机遇点,如何抓住机遇,积极融入,发挥文化旅游资源的传播作用,对促进区域旅游的大力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四、基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河南省入境旅游发展策略

(一)深度挖掘特色旅游文化资源,形成品牌

中原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姓氏的起源地,其文化旅游资源占资源总量的63.62%,具有“古、河、拳、根、花”五大特色,可深度挖掘其独特的文化资源,如炎黄文化、根亲文化、武术文化、钧瓷文化等等,形成品牌,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特,如形成以黄河文化、姓氏文化为主的华夏文明寻根之旅、以少林武术和太极拳为主的武术之旅、以钧瓷和唐三彩为主的瓷器之旅等品牌旅游线路。凭借“豫见中国,老家河南”旅游形象,围绕河南省的黄河、古字、艺术、功夫推出具有特色的专项旅游产品。

(二)做好入境客源市场细分的宣传

1.主要客源市场的宣传。针对河南省入境主要客源的周边国家和地区,深度挖掘丝绸之路遗址资源和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姓氏的起源地,引起游客对文化的好奇和文化共鸣感。例如,焦作市在台湾的台北、台中、高雄举办了三场旅游专场推介会,组织台湾夏季旅展,全方位立体式宣传了焦作及全河南。2018年上半年焦作的台湾游客入境游的人数爆增。

2.薄弱市场的宣传。欧美国家是河南省入境游客源的薄弱市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明显,可针对他们加強练武术、制瓷器、学中医等参与性强的深度体验旅游项目的宣传。

(三)加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虽然郑州市处于全国铁路枢纽的中心位置,河南省的高速公路里程在全国排名前列,但河南省70%的旅游资源集中在农村,90%的山水自然景观集中在豫北,豫西、豫南的山地可进入性差,且辅助设施不够完善。为增加入境游客数量,河南省内景区急需加快建设休闲绿地、公共景观设施、各种游乐设施、金融服务设施、卫生设施、景区休憩设施等旅游辅助设施。

(四)加强国际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国际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河南省在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市场,实现发展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的目标过程中,必须有充足的、能够熟练进行国际交流的人才队伍,这也是目前河南省入境游发展的短板。为此,要提高旅游从业人员英语口语的交际能力,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六个旅游活动环节,以更好地为入境游游客尤其是欧美市场游客提供服务。

【本文系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南省入境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18240041029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入境河南省一带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非法入境
学《易》当像老子、孔子那样入境悟理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