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的效果分析

2019-07-27冯雪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年18期
关键词:血肿手术室脑出血

冯雪玉

(漳州市中医院,福建漳州363000)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饮食习惯发生巨大变化,高血压在我国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常发生于中老年人群,若病情得不到及时医治,容易引发诸多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其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脑出血等。高血压脑出血发病较急,对患者造成致残率较高,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在临床中常采用血肿清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在患者围术期应给予其有效的护理干预。本次研究为分析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的手术室护理的效果,将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进行研究,主要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的研究选取病例的时间为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结束,将这一时间段内收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为45例。对照组(45例),女18例,男27例,患者年龄 37-83岁,平均(61.58±2.64)岁。研究组(45例),女19例,男26例,患者年龄38-81岁,平均(68.12±2.83)岁。所有参加本次研究的患者都符合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标准,均给予患者有效的血肿清除术,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后,参与研究的患者和家属已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等相关的一般资料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模式:在术前对给予患者有效的健康宣教及心理指导干预,检测患者生命体征,为其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给予其有效的饮食指导与运动康复指导。

1.2.2 研究组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有效的手术室护理,(1)术前护理干预:对术前对患者头皮进行常规护理,对手术部位进行清洗并消毒,检查所需的监护仪、吸氧装置等是否正常运行。(2)术中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在术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密切监测,保障手术室内温湿度适宜,在患者容易发生压疮的骨隆突处使用防压疮凝胶垫,同时对患者头部进行固定保护。在术中对情绪激动患者尽力安抚,必要时给予患者一定剂量的镇定剂,进而有效的避免患者引起脑压突然升高进而诱发脑疝。患者出现引流液减少或引流液为无色液体等异常反应时应及时告知手术医师,协助医生做好相关处理措施,保障手术能够顺利完成。(3)术后护理干预:患者在术后麻醉尚未完全恢复,护理人员应协助其进行平卧位姿势,将患者头部向一侧偏移,同时清理患者口腔分泌物,防止其出现窒息等状况,保障呼吸通道通畅。除此之外,在术后,护理人员也要及时的对患者的相关生命指标进行监测,重点测量患者的血压、脉搏的话情况,若发现异常要及时告知主治医生进行处理。护理人员要定期协助患者翻身并对患者下肢进行按摩,避免其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给予其适当的皮肤清洁,预防压疮的发生[2-3]。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长、手术操作时间。(2)观察两组患者的血肿量和周围水肿量。(3)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统计并比较患者上消化道出血、颅内再出血、下肢静脉血栓、脑疝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数据处理,将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血肿量、周围水肿量用±s表示,用t来实施检验;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使用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护理后的手术指标比较

通过有效的手术室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长、手术操作时间数据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 1。

2.2 两组患者血肿量、周围水肿量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血肿量、周围水肿量指标相比较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来说具有显著的优势(P<0.05)。如表 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护理后,就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研究组患者(6.66%)低于对照组(22.22%)(P<0.05),如表 3。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n)45 45手术出血量(mL)56.69±10.36 125.36±11.26 30.10 0.00住院时长(d)15.49±1.73 21.27±1.24 18.21 0.00手术操作时间(h)2.71±1.62 3.47±1.83 3.56 0.00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肿量、周围水肿量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肿量、周围水肿量比较(±s)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n)45 45血肿量(mL)10.69±2.61 18.64±2.51 14.72 0.00周围水肿量(mL)11.21±2.51 19.61±2.61 16.66 0.00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结论

在临床中,高血压脑出血是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常发生于中老年人群,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通常,临床中采用血肿清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为增强患者的治疗效果,在围术期应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保障患者的预后恢复效果[4]。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长、手术操作时间数据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肿量、周围水肿量指标相比较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来说具有显著的优势(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6%)低于对照组(22.22%)(P<0.05),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体原因为:手术室护理干预在术前对患者头皮进行常规护理,检查仪器是否正常运行。在术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密切监测,保障手术室内温湿度适宜,尽力安抚患者情绪,协助医生完成手术措施,保障手术顺利完成。在术后协助患者行平卧位姿势,清理其口腔分泌物,避免出现窒息,保障呼吸通道通畅。定期协助患者翻身并进行按摩,避免形成下肢静脉血栓,预防压疮的发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大便状况,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症状发生。有效的手术室护理可有效增强患者的护理质量,提高其护理满意度,避免发生诸多不良反应,促进患者相关病情恢复[5]。高血压脑出血的相关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任何相关的并发症都会导致患者病情的加重。在治疗中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的颅内压,减少脑出血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综上所述,在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血肿清除术的围术期护理中,给予患者有效的手术室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增强患者的护理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上消化道出血、颅内再出血、下肢静脉血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改善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在临床中应用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血肿手术室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