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放战争时期,山东渤海区流传一句话——“开十次会,不如演一场《白毛女》”

2019-07-27罗先哲

大江南北 2019年7期
关键词:军分区喜儿白毛女

□ 罗先哲

笔者与曾饰演大春的陈戈(右)合影

歌剧《白毛女》,是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引下的一部新编大型优秀剧目,是中国现代歌剧史上的里程碑。1945年4月,在延安中央党校礼堂,《白毛女》剧组为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首场演出。当时观看演出的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也被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此后,《白毛女》在全国广大新、老解放区乃至国民党统治区上演,其影响之深远,实属罕见。

渤海区是1944年初,由清河区和冀鲁边区合并而成立的山东革命根据地重要战略区之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随着党领导的革命武装斗争的发展,这里曾经活跃着若干支军队文工团队与地方上的文工团队。其中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是渤海军区政治部耀南剧团(后改称文工团)。大型歌剧《白毛女》就是由该团率先在渤海区演出的。

1946年12月,耀南剧团开始排练歌剧《白毛女》,1947年1月在山东高苑县大邵村为渤海军区部队和当地群众作首场正式演出。据当时耀南剧团在歌剧《白毛女》中扮演王大春、后任济南军区前卫话剧团团长的87岁的陈戈老人回忆:渤海军区文工团从1947年初到1949年9月,共演出歌剧《白毛女》210余场。这个数字现在看来算不了什么,但在行军、作战异常频繁的战争年代,就不那么简单了。

1947年春,渤海军区文工团奉命来到周村,慰问参加莱芜战役的部队和驻地群众,演出的剧目是《白毛女》,当时轰动了整个周村。这次是在周村“同乐”戏院里演出的,有电灯照明,剧场音响效果也相当好。大幕一拉开,乐队奏出“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的旋律,台下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在接下来的整个演出过程中,台下鸦雀无声,许多观众流下了眼泪。在周村,渤海军区文工团连续演出7场,给观众留下了深刻而强烈的印象。

歌剧《白毛女》演出一场要4个多小时。1947年在渤海区党委驻地纪念八一建军节的晚上,结合部署土改复查工作,会议开到半夜12点,接着由渤海军区文工团演出《白毛女》。当演完最后一幕合唱“太阳出来了”的时候,举目远眺,一轮红日从东方喷薄而出。群众情绪高涨,高喊着:“为喜儿报仇!”“打倒地主黄世仁!”

1948年3月,渤海军区部队奉命配合山东兵团主力部队发起胶济路西段战役。部队即将出征那天,军区首长向部队做战斗动员,指战员们斗志昂扬、群情激愤,谁也没注意天空零零星星飘起了雪花。在这热烈的气氛里,渤海军区文工团演出了歌剧《白毛女》,为出征的将士们送行。大幕一拉开,飘洒的雪花,使舞台上简单的布景更增加了真实感,剧中“过年如过关”的悲惨情节,自然地和指战员们的血泪苦情融合在一起。当台上杨白劳因被逼债昏迷过去,地主趁机拽着他的手在卖身契上按下手印,苏醒过来的杨白劳凄惨地喊出:“老天杀人不眨眼,黄家就是鬼门关”时,台下那些平时流血不流泪的战士们,早已是一片抽泣声。待演到杨白劳被逼自杀后,黄家的狗腿子来抢喜儿,喜儿抱着尸骨未寒的杨白劳哭诉时,台下的哭声早已压过了台上的哭诉。接着台下爆发出愤怒的吼声:“打倒地主阶级!”“打倒蒋介石!”“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演到最后斗争黄世仁那场戏时,有几位在台上演“群众”的乡亲的拳头、巴掌实打实地打在“黄世仁”身上,打得他直叫喊。到了后台,演“群众”的同志直向演黄世仁的演员道歉。那位演员说:“整个会场都愤怒了,起到启发觉悟、鼓舞斗志的作用,挨几下打也高兴。”

1949年春节,渤海军区文工团在淮海前线慰问时,华野十纵有位战斗英雄曾对文工团的同志讲:“看了你们在1947年演的《白毛女》后,我怀着满腔的阶级仇恨,立下志愿一定要打倒蒋介石为喜儿报仇。在历次战斗中,我由于作战勇敢,消灭敌人多,所以被评为战斗英雄。”

1944年夏至1945年春,渤海军区第一、二、三、四军分区政治部均建立宣传队,后改称文工队。各军分区文工队继渤海军区文工团率先演出歌剧《白毛女》之后,也紧跟着演出了这个剧目。

1947年春,渤海军区第四军分区文工队在沾化县城为军分区、地委、专署机关、部队和当地群众演出歌剧《白毛女》多场。后来又到渤海纵队和沾化下洼、哈喇庄、姜家等地,先后为部队和驻地群众演出十几场。这年秋季的一天晚上,第四军分区文工队在沾化县姜家给医院伤员、驻军和当地群众演出《白毛女》时,观众有万余人,周围的树上和屋顶上都挤满了人。当戏演到杨白劳被逼债而死,喜儿被抢到黄世仁家时,许多观众呜咽哭泣。台下有一位战士,按捺不住心头的怒火,气愤地站起身来,拉动枪栓顶上了子弹,举枪就准备朝台上演黄世仁的演员开枪。幸被他身边的另一位战士手急眼快地把枪往上一托,才未酿成惨剧。另外,文工队在其他村庄演出《白毛女》时,台下也有许多战士和群众愤怒地往台上扔砖瓦石块砸黄世仁、穆仁智。当黄世仁被拉到后台“枪毙”时,台下一片欢呼声。

渤海军区第二军分区文工队,1948年春节期间,在济阳县李家场村召开的全区动员参战现场会上演出《白毛女》,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军民的广泛好评。第三军分区文工队,先后在博兴县的湾头、柳桥,广饶县的延集、大王桥,寿光县的侯镇、王高等地,为部队指战员和广大群众演出《白毛女》十几场,处处受到热烈欢迎。各军分区文工队的演出,都有力地配合了土地改革和“三查三整”等各项运动。当时有“开十次会,不如演一场《白毛女》效果大”的说法。该剧对于提高部队战士和广大群众的阶级觉悟,积极开展反霸斗争和参军参战、英勇杀敌,确实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渤海区,演出过歌剧《白毛女》的专业文工团队,还有渤海区党委文工团。据该团从事舞美工作的老同志吴鸿禧回忆,歌剧《白毛女》是1948年冬天,渤海区党委文工团在阳信县何家坊区的王大楼村(现属惠民县何坊乡)排演的。剧中的主要角色喜儿由能歌善舞的女演员王哲香扮演,杨白劳由副团长兼导演郑重扮演。

解放战争时期,在山东渤海区,除当地军政系统的文工团队竞相演出歌剧《白毛女》外,由外地远道而来的华东军政大学雪枫文工团和两广纵队文工团,也在渤海革命老区演出了此剧。1947年8月,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在赴冀鲁豫边区途中,观看了华东军政大学雪枫文工团在钦凤村外演出的《白毛女》。剧终两位首长上台接见演职人员,连声称赞他们演得好。

猜你喜欢

军分区喜儿白毛女
憨福
吕大郎还金逢骨肉
“白毛女”姐姐
白毛女(第一幕节选)
皮定均“怕失民心”
《白毛女》背后的逸闻旧事
丽江军分区造血扶贫
河北博物院上演“白毛女”
《白毛女》背后的逸闻旧事
读者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