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微时代”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探索
2019-07-26李建欣冯海燕张静
李建欣 冯海燕 张静
摘要: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双微”平台,给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变革,帮助思政课教师丰富实践教学资源,解决实践教学难题。在“双微”平台,教师可以灵活开展实践教学,切实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关键词:双微;思政课;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5-0035-02
2015年7月,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互联网+”十一项重点行动计划。针对教育领域,提出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目前,高校思政课利用“互联网”开展理论教学已经不是新鲜事,但在实践教学领域的开发才刚刚开始。
一、思政课实践教学局限
2005年3月,中宣部、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政课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思政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效果”。
1.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限制。很多高校思政课教学通常采用多专业合班上课的方式,开展实践教学由于学习者人数多,因此很难进行有效安排。教师通常在教室内采用学生讨论、演讲等方式开展,辅以组织学生到展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参观学习。实际上,思政课实践教学在校外安排实践教学是十分困难的。首先,同时将多专业学生送到校外实践基地需要经费解决交通问题。如果学生多批次进行校外实践教学,需要占用半天到一天时间,教务系统课程安排则有难度。校外开展实践教学活动需要大量人力支持。展览馆等实践基地空间大,教师组织教学有较大难度,需要多名教师配合。课外实践基地的缺少导致开展校外实践受地域空间限制。因此,由于无法保证经费和教师配备,大多课外实践活动只选少数学生参加。
2.学生主动性和参与度低。思政课实践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参与实践活动,使学生贴近生活,在实践中树立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教师往往采用同一实践教学方案来面对所有学生,忽视了学生主体差异和需要。由于时间所限,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心态等方面的关注。实践教学缺乏有效沟通互动的平台。课内实践教学或校外实践教学,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师生或学生之间提问、讨论、交流有限,学习效果难以反馈。
可见,要增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构建贴近学生实际的实践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思政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借助课堂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这些传统实践教学形式,在“互联网+”时代还要与时俱进,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拓展实践教学平台,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二、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双微”平台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优势
2010年被称为“中国微博元年”,碎片化信息掀起中国社会信息传播热。截止到2018年3月,微信的全球用户数已破10亿。“双微”其本身固有的新颖、便捷、开放以及其特有的平等、自由、互动,与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吻合,使他们在思想观念、人际交往等方面发生很大变化。“学习无处不在,资源就在身边”,“互联网+”时代“双微”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平台和新方法。
1.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平台对于拓宽实践教学的内容和途径,弥补传统实践教学不足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网络时代信息大爆炸的出现,海量信息蜂拥至来。传统实践教学形式,教师可以针对某一问题开展课堂辩论、社会调研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正确引导学生。然而,由于受时间、场地和精力限制,教师很难在短时间内就所有问题展开实践。借助微信公众平台,教师可以用图文、视频等形式推送出热点、难点问题分析,给予学生正确的舆论导向;推送校内活动通知、志愿者服务等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引导学生参与校园社会实践活动,使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效果得到延伸。
2.微信小程序。2017年1月,腾讯公司发布了“微信小程序”应用。微信小程序是基于微信平台开发的应用,不需要下载安装即可使用,实现了应用“触手可及”。微信小程序使用便捷,传播性强。学生可以通过各自移动终端,以“扫一扫”、“摇一摇”等形式快速方便地获取信息。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微信小程序的便捷性,以音频、图片等资源需求较小的方式呈现在线教育资源,开发“小量”MOOC慕课,同步教师课件、图片和视频资料,使学生能根据教师讲课进度实时保存,随时随地共享优质思政课教育资源,也可以在课堂线上讨论组中随时提出疑问、发表想法;针对理想信念、道德修养、社会热点等丰富多样的问题互动解答,师生均可成为解答问题的主体,充分调动师生双方投入教学活动积极性,促进教学相长。
3.微博。微博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满足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的要求。首先,微博有利于双方和谐对话。利用微博开展教学,教师提出一个热点话题,通过发表对话题的个人看法、人生感悟和工作体会等来引导学生。学生通过微博主动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表述自己的意见。教师少了生硬的理论说教,实现了在交流中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次,微博有利于营造寓教于乐的教育氛围。微博不仅能够传递文字信息,还能够生动展现表情、感觉和情绪等动态内容,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弥补传统思政课形式严肃、表现形式单一的不足。微博具有“评论”功能,学生可即时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与教师、同学交流,很快就能形成热烈的讨论氛围,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
三、“双微”平台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工作要点
1.提升教师政治理论素养和创新能力。若使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双微”平台有效结合,思政课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首先,具备政治理论素养。思政课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有甄别信息的鉴别力。其次,学习互联网知识能力。在“互联网+”时代,思政课教师必须有意识地了解并学习网络知识,提高运用相关软硬件的能力,具备获取信息、编创信息、传输信息能力。第三,创新思维。在网络大舞台中,思政课“双微”平台要吸引学生关注,提升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影响力,教师作为平台管理者应该注重了解学生,开阔视野,才能制作出学生喜爱的内容。
2.做好“双微”平台的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做好思政课“学前准备—学习资源—协作实践—评估反馈”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在平台根据对学生综合测试结果,推荐学生定制个性化实践学习计划。学生选取合适的实践学习内容,例如参观展览、深入社区、调查研究等。教师发布实践教学大纲和任务单,使学生明确学习进度,合理规划课余时间,完成实践学习任务。学生进入实践环节可以通过团队协作和网络交流,使學生彼此协作。在评价主体上,采取由教育者、学习者、学习同伴构成的多元评价模式。以学生自评为主,要求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主动管理自己并阶段性地进行自我总结。教育者、专家、学习同伴根据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任务完成质量、小组责任履行情况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形成全面的评价结果并反馈。
3.建立“师生共建”模式。“师生共建”模式就是教师负责内容定位、审核,学生对信息材料进行编辑、整理和发布。首先,平台管理和维护就是思政课鲜活的实践教学内容。学生在收集、整理相关信息的时候受到一次次身临其境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且编辑和管理工作是让学生参与实践。其次,学生充分参与到思政课实践教学中能够提升大学生自我认同感。第三,由学生服务学生,可以使平台信息更加贴近学生,又可形成同辈间互相学习的良好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王萍.移动增强现实型学习资源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12):60-67.
[2]杨立淮,徐百成.“微博”网络生态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青年研究,2011,(11).
[3]付蓉芬.微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教师,2013,(17):5-6.
[4]乔杉.20年互联网带来的改变才刚开始[N].人民日报,2014-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