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植物:浙江山野间的三次旅行
2019-07-26断肠人在刷牙
断肠人在刷牙
丽水,古称处州,是浙江省辖陆地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东经118° 41' -120° 26'和北纬27° 25' -28° 57'之间,地势以中山、丘陵地貌为主,由西南向东北倾斜。丽水被誉为“浙江绿谷”,境内海拔1 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573座。其中,龙泉市凤阳山黄茅尖海拔1929米,庆元县百山祖海拔1856.7米,分别为浙江省第一、第二高峰。丽水市生态环境质量位居浙江省第一,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持续位居浙江省首位。
从百山祖到黄茅尖
黄茅尖,百山祖,我们在浙江的第一和第二高峰上,寻找江南最后的春色。“五一”丽水植物之行预谋已久,群里报名人数增增减减,最终确定,一共八个人成行。2015年4月30日,收拾行李,背上背包,满怀期待,出发前往丽水站。最终,我们一车八人浩浩荡荡,有说有笑,连夜奔向江浙之巅。
进入山区后,面包车开始不断盘旋上升,空气越来越清新,气温也逐渐地降低。这一夜星汉璀璨,北斗七星高悬天顶。城市的夜空里也能看见几颗亮星,但绝对看不到亮星周边闪闪烁烁的星点,连成团连成片,似乎欲言又止,又带着一点神秘的气息。星星的背后还有星星,远在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地方。
山区的夜晚几乎没有灯光污染,只有面包车的灯光刺破夜幕,几个钟头后,司机停下了车,此行的住宿地点:麻连岱村到了。
第二天吃完早饭,坐上车子,前往龙岩村,过村后在一条小溪的路口下车,一路开始往上走,刚走几步就见到了旅途中的第一种兰花,大为惊喜。继续往上走,珍稀植物蕨叶人字果和六角莲等等渐次出现,生态极为丰富。
拍完,跨过溪沟往林子里走,一路渐渐地开始呈现一点偏向旱生的环境,半路上突然有人一声大喊:“好东西!”众人赶到,不禁纷纷膜拜水晶兰!
拍完水晶兰后,众大神意犹未尽,解剖了一下子房,确定是水晶兰无误,才齐齐上路,半路休息了一下,已经是下午一点了,匆匆给司机大哥打了个电话,让他绕路到百山祖景区的门口接我们。放心地一路走一路拍过去,见到种种少见的植物,一样都不放过。
经过茶木淤,抵达百山祖管理站,已经是下午四点左有了,天空开始飘雨,而四年前可以通往百山祖山顶的路则铁将军把门,不能人内。在这里,我们终于也见到了更少见的植物,百山祖的镇山之宝——百山祖冷杉。
休息了一会儿,开始往山下走,途中几人碰到了神奇的菌类——硬皮地星,拿棍子一戳,就跟马勃一样,碰出一股孢子。六点钟走下景区大门,司机大哥也到了,大家疲惫地回到麻连岱,洗澡的洗澡,整理植物照的整理植物照,拍昆虫的拍昆虫,一夜无话。
第二天早上,我们从麻连岱起步,一行八人开始往黄茅尖的方向爬去。黄茅尖给我们的惊喜,说实话比百山祖还要大,以至于第三天早上,我們又原路走了一遍。刚开始被我们集体崇拜的水晶兰,到了这里其实是遍地都是,直至被我们嫌弃……
路到尽头,分为两个方向,左边是瓯江源,右边是黄茅尖,我们先去瓯江源逛了一下,然后回到停车场,往黄茅尖的方向爬去,往上急升几百米,终于到达江浙第一高峰——黄茅尖。云雾迷离,不见天日。
黄茅尖回瓯江源我们走了另外一条路,经过了一个隧道,这几天一直在下雨,难得出现了一会儿阳光普照的景象。公路向下可以俯瞰龙泉大峡谷,一路风光壮丽无双。从这边看,真有点浙江“西藏”的味道了。
晚上六点我们原路返回麻连岱,一夜无话。第三天即将结束行程,几人一起在麻连岱附近走了一下,拍了一些植物。农地里发现倒地的魔芋,长相和气味都很清奇,忍不住又拿着它大摆pose……
中午,开往龙泉的公交车开到了麻连岱,坐上公交,一路向下走,车子一路开在峡谷边,有云端飞行的感觉。抵达龙泉,依依惜别。
雁荡山花
动车晚点了,从温州南站到达雁荡山的时候已经夜里八点。雁荡山站设在海边,在海风的吹拂下,夏日的燥热散了许多。坐上公交到达响岭头,安顿好行李,匆匆走了一趟灵峰景区,灵峰夜景惟妙惟肖,可惜相机出问题,没有留下照片。
东南地区的少雨季节有两个,一个是12月至来年3月的冬季,另一个就是7月份,梅雨季节刚结束,台风季节还没开始的这一个时段。第二天早上,从响岭头开始雁山之旅,雁荡山主要的几个景区,灵峰、灵岩、大龙湫,都分布在雁荡镇至芙蓉镇的白芙线上,走上几分钟路,就到了三折瀑景区的人口,买了半票进入景区,作为乐清人,雁荡的风景已经是从小看到大,习以为常了,我这一趟的主要目的,当然是奔着野花和蝴蝶来的。
从游步道往上攀登,一路上所见山路边建群种多为各种樟科和壳斗科植物,林间习见木荷、野鸦椿、水团花、石岩枫等,林下则是翠云草之类的草本。忍着刺眼的阳光,一路走一路拍了过去。
三折瀑景区主要有溪穿越三重岩石形成的三重瀑布组成。往上急升几百米,到达上折瀑,在瀑布附近见到了一种奇特的植物,花看上去像秋海棠科,叶看上去却像凤仙花科,总之看不出明确的科属,回来翻遍了《浙江植物志》也没找出名字,再后来在查看资料的时候偶尔见到“梅花甜茶”,感兴趣随手一搜,原来却正是这种——绣球花科的蛛网萼Platycrater arguta,一种十分稀罕的植物,只零星分布于华东地区,已经呈现濒危状态。
7月份是高海拔野花们的黄金时代,而低海拔地区的野花们却正是青黄不接的空档期。阳光更加毒辣,汗水就像开了水龙头一样地奔涌而出,闷热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夏日的蝉呜声此起彼伏,在盛夏的雁荡山区久久飘荡。忍着炎热一路走一路拍,迎面不时地碰见从净名谷翻山过来的游客,爬过一个山头,道路开始往下,净名谷的群峰徐徐展现在了眼前。
在嘹望台附近,见到一株开花的浙皖粗筒苣苔,十分惊喜,终于在老家见到苦苣苔科植物开花了,老天有眼啊!
第二天起来已经接近中午了,冒着毒辣的太阳,向着三叠瀑方向走去,途中向路边的店铺打听到没有到大龙湫的公交,慢悠悠地走到雁荡山森林公同门口,索性放弃了去大龙湫的打算,继续昨天没走完的路。
这个季节花运不畅!我沿着步道一路往下走,林间依然是一片青翠,青翠得都要让人抑郁了——基本上是什么野花都没见到。
第三天我坐上下午的动车直奔常州。这两天所见景色不过是雁荡山百二奇峰中的冰山一角而已。这一趟的计划中本来还有龙湫背、百岗尖、雁湖尖、显圣门等地,因为时间缘故暂时作罢,反正我也不着急,雁荡就是家山,以后想来再来嘛!
山居岁月
2016年初,我决心实现一直以来的一个夙愿,找一座山住上一年,进行一段长时间的白然观察。最终我来到了朋友的家乡,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
如果你关注过梯田这种风景,那你可能听说过云和,它是华东最大的梯田——云和梯田的所在地。云和梯田在云和县城往南十几公里的山腰,而我住的地方还在梯田上空——云和、景宁、龙泉三县交界处,海拔970米的黄源乡。
站在黄源望去,浙南的群山磅礴排奡,云和第一高峰白鹤尖和第二高峰白鹤仙顶在叶垟岭一带交汇,撞击出一个千米多高的垭口。白鹤诸水汇集成黄源溪,向南奔流。在这个心脏地带,沿着流水的走向,散布着一系列古老的村落:叶垟、陈坞、周村、黄家畲、大垟、贵庄、盘条口……
白鹤尖和白鹤仙顶像一双翅膀,日夜守卫着黄源乡,这里是白鹤展翅的地方。
黄源乡的中心,乡政府的驻地所在,也即我所住的村子,名叫黄家畲村。村里留存着很多古老建筑,几条明清的古桥,和到处可见的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依稀可见旧日的荣光。
黄源溪穿村而过,溪边一栋老房子是朋友海东的老家,也是朋友牧野2014年上山养甲虫后的住所。3月5日我正式上山,住到了牧野虫社,虫社四周绿树环绕,蓊郁荫翳,夜夜枕着水声入眠,开门便是青山,觉着凭空多了几分诗意。沿着门外的这条溪流往村外走,不多一会儿就走到了它另一条支流的交汇处,这条支流一直不知道名字,后来在乡民口中得知,或许它的小名应该叫做坑底溪。
坑底溪只是瓯江流域千千万万条小溪流之一,它发源于白鹤仙顶,在练公坪一带汇入梧桐坑,于处基圩汇人瓯江支流,日日夜夜奔向东海。3月上旬第一次走坑底溪,往白鹤仙顶爬的时候走迷路了,上了一条人迹还算明显但荆棘密布的小路,无数的积水和暗坑,最后再也难以再往前走一步。
山区的春天来得晚,沿路绝大部分植物都没有复苏的迹象,一路看下来,开花的只有七星莲、毛瑞香,还有一小丛看不出种类的苦苣苔。當时心里想,这个地方植被一般,似乎没有继续探索的必要。四月我下了一趟山,来回各地追着花期看花,结果一不小心地,就错过了坑底溪的四月。
5月初,我和朋友去完百山祖和黄茅尖之后,回到了黄源乡,几个朋友在龙泉庆元刷完花,意犹未尽,所以我带他们随意走了一下坑底溪,没想到一走大开眼界,萧条的山野3月问早已换了一个面貌,种种意料不到的野花让人惊喜连连。从那之后,我就常常往坑底溪跑了,每去一次都能发现一点点新东西,要么是植物,要么是动物,几乎没有特别让人失望的时刻。
坑底往白鹤仙顶的路上还会经过一片小湿地,和一个小小的山间水库。所以我就乐得把这里当成我的塞尔伯恩,常常没事就去那里跑一跑,看看花草看看鸟。而在黄家畲的住所附近,其实也能观察到不计其数的东西。
6月的山野问,春天的脚步早已远去,只留下漫山的青郁。
7月的末尾,我意外地得到了一个去青海三江源地区考察植物的机会,从上海到西宁,再辗转来到玉树藏族自治州,无意中见识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八月的高原如梦似幻,到处是无边无际盛开的花海。在江南地区溜走己久的春天,跑到了青藏高原的最深处。
然而在青海的一个月里,虽然一切都美如画境,在坐车或步行的时候,我却时常牵挂起千里之外的黄源—7月过去了,8月也过去了,黄源的那一丛粗筒苣苔到底开花了没有呢?那一丛苦苣苔长在坑底溪,在半路一处小瀑布下面,3月份第一次去坑底,见到它第一面,之后我前后跑了二十多次坑底溪,都从来没有见到它开花。从叶子的形态上可以看出来,它是粗筒苣苔属的植物,那么它到底是常见的浙皖粗筒苣苔,还是云和的一个特有种——只在植物志里记载过的,极为罕见的宽萼粗筒苣苔?
9月14日下午,我从景宁英川镇坐班车,一路绕山绕水绕回了黄家畲。牧野和东哥正在忙着做甲虫果冻,我和他们打过招呼后,就匆匆奔向坑底溪。走过黄家畲的石桥,走过下坑底的古村,我一点点地接近小溪流,远远地看去,乍看之下,好像一切都和走的时候差不多,等我一点点地挪近,不禁激动地差点跳起来,一点点淡红色的花朵在夹杂着水汽的山风中微微飘荡,等了半年之后,我的粗筒苣苔终于开花了。
从形态上看,它的花柱和花丝被微柔毛,所以不是少见的宽萼粗筒苣苔,而是常见的浙皖粗筒苣苔。但它生长在这么高的地方(1100米),所以方圆五公里内再也找不到另外一丛浙皖粗筒苣苔了。在坑底溪的山沟间,我似乎又一次明白小王子和玫瑰花的意义——对我而言,虽然它只是浙江山野间最普通的浙皖粗筒苣苔,和其他的浙皖粗筒苣苔并没有什么不一样。但因为我牵挂了它这么久,所以它在我心中独一无二。
我直起身子,向着白鹤仙顶的方向爬去,脚步轻快。浮云如同奔马,不知疲倦地掠过黄家畲的上空,而落日一点点地沉到西山下。
我一边爬,一边心想,云和这个地方之于我,或许也是同样的意义吧。
链接:
水晶兰
学名:Monotropa uniflora Linn.,不是兰花,也不是蕈类,属于鹿蹄草科植物。多年生,草本,腐生;茎直立,单一,不分枝,高10-30厘米,全株无叶绿素,白色,肉质,干后变黑褐色。从不进行光合作用,是靠着腐烂的植物来获得养分。被称为死亡之花。水晶兰生于山坡林下海拔1650-3200米的地方,冷凉潮湿的针、阔叶混交林间。花朵在阴暗潮湿的地区,冒出晶莹洁白的身影,有若水晶状的菸斗,微微下垂的花朵,单生于植株的顶端,在幽暗处发出诱人的白色亮光,是引人驻足欣赏的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国、俄罗斯、日本、印度、东南亚、北美等地。
百山祖冷杉
学名:Abies beshanzuensis,是松科冷杉属的一个树种,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只在浙江省庆元县百山祖发现有生存,长于海拔1700米的地区,常生于山坡林中。百山祖冷杉是中国特有的古老孑遗植物,被认为第四纪冰川期冷杉从高纬度的北方向南方迁移的结果,对研究植物区系演变和气候变迁等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蛛网萼
为野生落叶灌木,株高约1米,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在国内目前仅分布在浙江南部、江西东部以及福建北部的武夷山,散生于杂木林下或林缘、溪谷近旁地带。其叶对生,薄膜质,长椭圆形至宽披针状椭圆形,叶长12.5-17.5厘米,宽4.2-7.5厘米;伞状花序顶生,花有二型。一种位于孕性花序侧旁,着生1-2朵放射花,有一枚盾状萼瓣,又称盾儿花,萼瓣呈三角形或近圆形,半透明,黄绿色,有密集脉纹如蜘蛛网,由此得名为蛛网萼。另一型主花序为孕性花,每一花序有8-11朵,花白色,花瓣4,萼4,花展开时花径1.O至1.2厘米,花期从6月下旬至8月中旬。蛛网萼的花洁白美丽,适宜在园林、涧边等阴湿的地方栽培观赏。它是东亚特有的单种属植物,间断分布于中国和日本,对研究植物地理、植物区系有科学价值。
黄家畲
明清时期,黄家畲隶属云和县三都,旧名“丰家源”,黄源的古村落皆因银矿而生,黄家畲的历史则更为辉煌一一明代云和设立两处银官局,其一便在黄家畲。银官局是“管境内臣治事之所”,即矿使(多由朝廷派出的太监充任)征办银矿税的机构,又称“太监局”。银官局的设置,表明黄家畲的银矿开采曾有较大的规模,村落四周山头遍布的银坑洞和村口石桥边的一块“百无禁忌碑”便是明证。明代是处州银矿开采的鼎盛时期,明景秦三年,取丽水县之浮云乡、元和乡各一字而设云和县,其初衷是防范当时频繁的矿工起事。黄家畲以黄姓命名,现在却是一个刘姓的单姓村,可见历史人口变迁之剧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