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的鲎
2019-07-26达也
达也
鲎是粤闽台文化的一个重要要素,与海滨文化密切关联。人们甚至会把一些天象和鲎的形象联系在一起,从而去判断天气变化。从不多的史料及文学作品里,看得出古人与鲎之间的一个很突出的关系便是食用。除了食用,自古以来国人对鲎的另一大用途便是药用。而就中国所分布的鲎的现状来看,由于它们的数量急剧减少,人们能见到机会少之又少,从这个角度来说鲎对我们也会变成一种更加陌生的动物。
和鱼、虾、蟹等海洋动物相比,鲎为人所知的程度明显低很多。
西晋时人们已经注意到鲎的存在。东晋郭璞在《山海经注》里指出:“子如麻子,南人为酱。”就可以明确看出东晋时人们已有用鲎的卵来做酱的行为。唐宋以后关于鲎的记载又增加了一些。
五代十同时期,常州文学家毛胜,白号天馋居士,曾经写过一篇《水族加恩薄》,对海鲜食品进行分析点评,他如此写鲎: “令长尾先生,惟吴越人以谓用先生治酱,华夏无敌,宜授典酱大夫、仙衣使者。”意思很明显,夸赞用鲎卵做的酱非常鲜美。
宋代很多诗人曾经写过与鲎有关的诗句。“小儿偶得官楼酒,鲎醢尊乾一醉同。”(《春晚小饮》), “鲎樽恰受三升酝,龟屋新裁二寸冠。”(《近村暮归》)——以上都是陆游所作。
“满盘山海眩芳珍,未借前筹已咽津。鲎酱子于总佳客,玉狸黄雀是乡人。”——杨万里《小饮,俎豆颇备江西淮浙之品,戏题二首》。
清代聂璜所著的《海错图》对中国沿海的300余种生物进行了文字和图画的描绘,其中所绘的鲎颇为形象。《海错图》是从博物的角度去记载鲎,这本书虽然有趣,但受时代所限,记录的生物习性真假参杂,不可全信。
从不多的史料及文学作品里,看得出古人与鲎之间的一个很突出的关系便是食用。鲎是一种地域性的海产,居住在有鲎的地区的人们非常懂得怎么利用这种生物,比如潮州人的鲎粿,比如人们用鲎卵做酱做鲜。
在金门后丰港,鲎在当地人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位置。鲎是粤闽台文化的一个重要要素,与海滨文化密切关联。人们甚至会把一些天象和鲎的形象联系在一起,从而去判断天气变化。《东瀛识略》记载有:“若山无片云,历历可睹,少顷即雨。天际现断云如半帆、或如鲎尾层矗,日鲎帆云,不久有台风起。”人们还会把鲎的壳画上彩绘图案,做成“虎头牌”,挂在门楣上驱邪迎福。古时,人们拿网弧形的鲎壳当饭瓢,当水勺,当酒樽,称鲎箕,亦称鲎瓢、鲎勺、鲎樽。
如果想更多的了解金门地区跟鲎有关的故事,台湾纪录片导演洪淳修所拍摄的《守鲎的人》和《删海经》是很值得一看的,看完后读者自然会对当地人与鲎的记忆羁绊,以及现代经济发展给人们带去的有关影响有更多的了解。
鲎在闽南语中的发音与“孝”相同,人们也会把鲎作为一种孝道的道德象征而刻在建筑物上。比如台北市龙山寺入口处左有石柱上就分别刻有一对鲎和一对章鱼。闽台居民还会通过鲎寄托对平安回归的期望。《重修台湾府志》(清)记载道: “至于挂席随云、乘风破浪,问程孤往,历岛树之迷离;击楫还归,与鲎帆而上下。”
我国古代提到鲎的著作有:《山海经》《岭表异录》《左思·吴都赋》《郭璞·江赋》《广志》《吴录·地理志》《南越志》《岭表录异》《食疗本草》《类证本草》《本草纲目》《酉阳杂俎(唐)》《清异录(宋)》《梦梁录(宋)》《武林旧事(元)》《广东新语(清)》。
在这些古籍中,提到鲎的大部分都与食用和药用有关,少部分著作(比如《南越志》)对这种奇特的动物进行了外形的刻画。
有关鲎这种神奇的动物,还有一个关于白鲎仙翁的说法颇有意思,但还需考证。
笔者曾经看到一则报道。江南一带把白色的彩虹(日晕)称为白虹,也有老人将其称为白鲎,并认为白鲎主灾,当有白鲎时,多有大旱大涝的灾害性天气,会影响稻谷的生长。这样一来,白鲎天气就紧密关系着百姓的生活,尤其是农事与蚕桑,因此江南地区历来有祭祀白鲎仙翁的习俗。
关于白鲎仙人的传说提到,明初的白鲎仙人就曾带来一种异常的天气状况。在新州之战中,紧随白虹而冉现的大雾天,使得朱元璋的军队如有神助,以少胜多,取得了重要的胜利。为了纪念这次战役,朝廷册封了当地传说中的白鲎仙人为金井龙王,并立庙予以祭祀。
由于地域性分布的缘故,我们可以说鲎对于绝大多数国人而言是非常陌生的,加之文化作品中的鲎也鲜为人知,鲎就成为了一种“陌生”的动物。如今知道它们的人,大部分可能是在餐馆里、水产市场上,就算知道了,也只是当作一种能满足猎奇心理的食材,并不太了解这种动物很可能因白己的食用而面临灭绝风险。 就中国所分布的鲎的现状来看,由于它们的数量在急剧减少,人们能见到的机会少之又少,从这个角度来说鲎对我们也会变成一种更加陌生的动物。
古人生活的歷史就像彩虹一样终究会散去,那些被记录下来的历史,给我们以一探先人生活及思想的可能。历经四亿年历史的鲎,一定承载了很多值得去探索的奥妙。只可惜纵 观如今我们身边的生物,总是不断听到即将灭绝的消息,对人们来说,这样的话听多了很麻木。所以笔者其实也不知道,如何把鲎这种“陌生”的动物所面临的处境 之危急告诉大家,也许只能更多地介绍它们,引起人们对它们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