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鲎的命运
2019-07-26美境自然
美境自然
比起以“中华”为名的“中华白海豚” “中华鲟”这些在电视节目中频频露脸的“明星物种”,中国鲎显得默默无闻。人们甚至不知道它们是海洋环境健康的重要指标,不知道它们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神奇生灵,不知道中国到底有多少鲎。历史上,闽粤一代渔民偶尔会吃鲎。可是近年来, “吃鲎”却形成了一种不健康和没有规范的市场。在我国,关于中国鲎的记载由来已久。沿海居民常见它们成双成对上岸产卵,以为它们是一生一世忠诚的伴侣,永不分离,因此中国鲎被称为“海底鸳鸯”。
北部湾的中国鲎
中国滨海湿地的生物种类约有8200种,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仅潮间带滩涂面积就有217万公顷,沿海水域是为数众多的水生生物、鸟类和两柄动物的柄息地及一些洄游鱼类的繁殖地。
北部湾滨海湿地是中国重要的滨海湿地,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这里有潮问带滩涂、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等生态系统,生活着中国鲎等众多珍稀物种……
清晨的海算不上热闹,只有滩涂上一道道醒目的“川”字型,显示着曾被造访过的痕迹。这是幼年的中国鲎爬行时用坚同的头胸甲将土黄色的滩涂表层泥沙推开,露出下层的青黑色底质,再用长长的剑尾在地上拖出的痕迹。而在这条“鲎道”的尽头,幼鲎或休憩,或爬行。
每年夏天,大如锅盔的鲎爸鲎妈会双双对对地从海里游回岸边沙滩上产卵。但是很可惜, “美境白然”开展夏季北部湾滨海湿地科考行五年以来,调查志愿者仅在2015年的调查中发现过一次疑似成年中国鲎上岸产卵。在“美境白然”开展“不吃鲎消费倡导行动”以前,北海热闹的夜市中每一两家大排档就有成年鲎出售。这种体型大到在水箱中几乎无法转身的成年鲎,一只母鲎要卖到200元以上。也就是这200元,让原本滩涂上随处可见,多得被用来堆肥的鲎,“荣升”为今天连渔民都难得一见的珍贵的餐桌“佳肴”。
鲎是在地球上存活了四亿年的活化石,但比起以“中华”为名的“中华白海豚”“中华鲟”这些在电视节目中频频露脸的“明星物种”,中国鲎显得默默无闻。人们甚至不知道它们是海洋环境健康的重要指标,不知道它们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關的神奇生灵,不知道中同到底有多少鲎。人们只知道一个事实:每天都有鲎因为人类的捕捉和环境的破坏而消失。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的濒危物种评估标准,如果一种生物在十年内总数量减少了80%,它就会被评估为“极度濒危”。短短二十年问,从“每天收一两千斤(据当地渔民讲)”到现在无法看到鲎上岸产卵,这样的剧变让我们担心中国鲎的数量减少程度甚至高于80%。然而近几十年来鲎的数量变化,种群受到的威胁等各类信息都十分缺乏,以至于在IUCN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中国鲎一栏里,仍然是“数据缺乏”。也就是说,这样一种在医学、仿生学和历史文化中留有重要印记的物种,到了21世纪还是没有人确切知道它的大致数量和增减状况。中同到底有多少鲎?我们该怎么保护鲎?或许,只有详尽可靠的种群数量调查能提供最基本、最有效的证据。我们希望通过一个长期的监测,能够为以后的研究和保护行动提供支持。
“吃鲎”
北海大冠沙一带有相当广阔的潮问带,宽达十余公里的滩涂一望无际,渔民带的越南帽远看只是一个难以辨认的反光的小点,成片的红树植物白骨壤上结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榄钱。赶海人在挖着沙虫和文蛤,渔民们正在布网捕鱼,前来体验赶海的游客更是对潮问带生物充满了好奇。似乎大家都把看似“永不枯竭”的海洋馈赠当作理所当然。
充满欲望气味的空气正在打扰在这里生活的鲎。虽然西背岭区域的滩涂上,仍有较高的幼鲎密度,但渔民布下的立式渔网(渔箔)已经成了拦在鲎面前的生死线。志愿者曾经在不到2个小时的渔网调查中,就在两张渔网里找到多达35只幼鲎,被困在无处可逃的网里。而那茫茫的滩涂上,层层叠叠的渔网迷阵,又该有多少鲎无路可逃?
历史上,闽粤一代渔民偶尔会吃鲎。可是近年来,“吃鲎”却形成了一种不健康和缺乏规范的市场:鲎的供需市场的不断扩大,加剧了鲎的野外种群数量的下降。如今,鲎的数量已经非常稀少,价格不断飙升,甚至在南方很多曾经有分布的地区都已经很难看到。
在北海的海鲜市场,各主打海鲜主题的大排档、夜宵摊市中,时常可以看到中国鲎的影子,煎炒烹炸和煮汤都被称之为“美味”。本地的市民没有根据地认为鲎可以为人的身体带来好处,外地游客也常被“北海特产,其他地方吃不到,一定要尝尝鲜”的好奇心所驱使。吃鲎之风一时盛起。
对中同鲎的不合理利用,成为了导致20多年问成鲎数量下降90%以上的重要原因之一。昔日遍布夏日滩涂的成鲎上岸产卵的盛大场面,如今已经多年不见,沙滩上甚至连一只成年鲎都看不到了。
鲎与文化
在我国,关于中国鲎的记载由来已久。宋代的 《尔雅·翼》中有“雌常负雄,虽风涛终不解,故号鱼媚。失雄则不能独活,渔者取之必得其双,故吴都赋云乘鲎鼋鼍”的记载,描述的是鲎在繁殖季节借高潮上岸产卵时,雌雄交 配的场景。明代的《三才图会》和《本草纲目》中也有关于鲎的记载。不过,古人笔下的鲎常常被捕绘成鱼。鲎融人了沿海地区的文化,出现了许多生动有趣的俗语、谚语,比如“抓鲎公,衰三冬”“抓鲎母,衰一斗仔久”,意思是只抓成对出现的成鲎中的一只,就好像拆散了他人的好姻缘,是会带来厄运的。又如“鲎脚鲎蛲”,比喻有人办事不利索、迟钝、慢吞吞,也是当地人对鲎的习性非常了解以后得出的生活用语。
在中同南方沿海居民的生活中,鲎壳还常常被制作成“鲎靴”,用来舀取东西或者炒菜。人们还有食鲎的习惯,比如以鲎为原料制作“鲎粿”等食物。
“鸳鸯鱼”的说法从何而来?
沿海居民常见它们成双成对上岸产卵,以为它们是一生一世忠诚的伴侣,永不分离,因此中国鲎被称为“海底鸳鸯”。
实际上“海底鸳鸯”并不是一夫一妻的忠诚伴侣。它们的配对选择可以说就是“随缘”。不要说一辈子,可能一个繁殖季里也不一定是同定伴侣呢。
中同鲎分雌、雄,雌雄差异也很有意思。雄鲎不像人类的男性一般比较强壮魁梧,而是比雌鲎体型小很多。交配的时候,雄鲎要靠雌鲎“强壮”的身体驮着它一直从海底游到高潮区的产卵地,但是交配一结束,雄鲎可能很快就抛下疲惫的雌鲎独自离去。
不仅如此,中同鲎的越洋亲戚美洲鲎还常常出现一雌多雄的交配场景:雌鲎被数只雄鲎包围着,科学家们还专门为此发明了“卫星雄性”( satellite male) 一词来形容那些在争抢配偶过程中没能够抱住雌鲎身体而挤占在四周的雄鲎们。
除了交配产卵的季节,成年中同鲎一般都生活在近海约20 - 40米深的海沟里。在高潮区沙滩上孵化的幼鲎则会在潮间带滩涂区域生活数年,通过一次次蜕壳长大,直到回到海底继续长大成年。在不同的生命时期,中同鲎的柄息地可以说涵盖滨海湿地和海洋,其中高潮区的沙滩、潮间带泥沙质滩涂、红树林、海底等环境对不同时期的它们都十分关键。
中国鲎为什么濒危?
中同鲎曾经遍布中国南方沿海地区,白浙江到海南都有数量巨大的野生中国鲎种群的分布。沿海渔民们还时常能想起,几十年前,每当夏季来临、大潮之际,成对成对的成年中国鲎就会挤满海滩交配产卵。然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鲎的命运发生了一个巨大的转折。
当时,鲎试剂刚刚引入中国,鲎试剂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市场对鲎血的巨大需求催生了对中国鲎的大量捕捞。在此之前,人们对鲎的利用仅限于沿海渔民“偶食鲎”或者用鲎壳制作水瓢、锅铲、辟邪用的虎头牌等。在取血技术还不过硬、采血规范还不成熟、鲎资源保护不受重视的情境下,大量中国鲎被捕捞,最终走向死亡。现在已不仅仅是渔民“偶食鲎”了,鲎的食用形成了一个不健康、没有规范的全民市场。这种资源的无序和过度利用,进一步导致中国鲎的野外种群数量持续下降。 这些死亡其实并不完全是因为取血,更多是人们对被取血的中国鲎“物尽其用”的处理。这些处理方式包括将鲎壳作为几丁质原料卖给工厂、将鲎的尸体用于堆肥、将鲎作为食物卖到市场……
随着时问推移,中国鲎野外种群急剧减少,鲎试剂产业也受到重创跌入谷底,许多鲎试剂厂倒闭;像几丁质和堆肥这样“浪费”的利用方式也逐渐消失。但是,由于资源变得稀缺,中国鲎在餐饮市场反『町更受欢迎,价格飙升。市场上甚至还出现了各种“坊间传闻”推销鲎的各种“食补”功能,比如“催奶通乳”“清热解毒”之类的。
根据“美境白然”科学保护团队五年多来的深入调查与研究,北部湾一带的中同鲎种群数量在近20年间下降了90%以上,近四年,鲎的数量依然每年在锐减,命运岌岌可危。曾经遍沙滩可见的鱟,如今却沦落为连渔民都难得一见的餐桌“佳肴”。中国鲎由此“濒临灭绝”。
“美境白然”已经在1600公里的广西北部湾海岸线上建立了9个底柄生物和鲎类长期监测点,13个水鸟监测点,1个猛禽监测点。每年夏天,“美境白然”会组织北部湾滨海湿地科考行,自2014年开始,已经进行了5年。2016年起与北海市的旅游、工商、海洋等部门联合开展“不吃鲎消费倡导行动”,发展不吃鲎餐厅,截至2017年底共有81家餐厅成为不吃鲎餐厅;截至2018年底对北海市的海鲜餐厅基本实现全覆盖。
目前,全世界对鲎的研究不够充分,数据不足,保护力量依然薄弱。虽然,中同鲎是广西、广东、海南、福建等省份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受到《野生动物保护法》、《广西壮族白治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规定》的保护,未经许可的捕捞、贩卖、消费等都属违法行为,但目前中国鲎并未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保护力量仍有很大不足,相关的研究也很缺乏,在IUCN的评估中为“数据不足(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