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学习方式创新:目标·问题·路径
2019-07-26卢文忠
摘 要 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学习活动的基本目标,就是让大学生通过党组织的学习活动,不断增强思想上的本领、理论上的本领、实践上的本领。针对传统学习方式存在单一、单调、单薄的问题,需要以此作为问题导向来探索和构建充满活力、吸引力的创新学习方式。“高能模式”是根据党员学习的主要内容、构建层层通关的情景设置、分派团队协作的共同任务、开展争先创优的竞赛评比的全新学习方式,是由一系列学习活动的具体环节所构成的实践过程。
关键词 学习型党组织 大学生 学习方式 创新 “高能模式”
基金项目:课题项目:2018年度广东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实践研究——基于‘高能模式的大学生党员学习活动创新”(2018BK011)。
作者简介:卢文忠,广东警官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后,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7.208
对于大学生党员来说,加强学习,增强本领,提升综合素质,是新时代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题中之义。为了进一步推动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以及大学生党员在学习型党组织中的学习,需要我们明确学习活动的基本目标,树立学习方式的问题意识,探索学习方式的创新路径,积极尝试“高能模式”的学习方式来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学习本领和综合素质。
一、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学习活动的基本目标
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是在高校教学和管理的范畴中开展党员学习和教育实践活动的团队,其实践要求和价值内涵充分体现了党的建设与高等教育的有机统一,既要促进大学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又要促进大学生党员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学习型政党建设的要求,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学习活动的基本目标,是让大学生通过党组织的学习活动,不断增强思想上的本领、理论上的本领、实践上的本领,提高思想觉悟、提高理论水平、提高实践能力。这些目标同时也决定了学习活动的主要内容。
(一)增强思想上的本领
思想上的本领是大学生党员的学习本领和综合素质的核心内容,是开展学习活动的首要目标。增强思想上的本领,实质上就是高校通过学习型党组织的学习活动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思想意识的层面上提高大学生黨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对于大学生党员来说,就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思想意识上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在思想意识上提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伟大成就的认同感、自豪感,自觉抵制和批判各种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错误思潮,同时能够自觉地用党的纪律来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增强理论上的本领
理论上的本领是大学生党员的学习本领和综合素质的基本内容,是开展学习活动的基本目标。增强理论上的本领,实质上就是从知识文化的层面上提高大学生党员的理论知识水平。从党的建设来看,就是让大学生党员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最新理论成果,学习和了解党的理论和历史;同时,从高等教育来看,大学生党员学习和掌握自身所在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和掌握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所需要的科学知识和文化。
(三)增强实践上的本领
实践上的本领是大学生党员的学习本领和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是开展学习活动的重要目标。增强实践上的本领,实质上就是从行为表现的层面上提高大学生党员的社会实践能力,是思想上、理论上的本领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和体现。对于大学生党员来说,就是要坚持思想与行为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正确的思想信念指导下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学习和掌握面向社会、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二、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学习方式的存在问题
开展党员学习活动,提高党员学习本领,向来是高校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上的常态工作,并不断创新党员学习方式。但随着社会文化生活方式以及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的新变化,传统的学习方式存在着诸多不适应进一步实现学习目标的问题,这为我们创新学习方式提供了重要的问题导向。
(一)单一、单调、单薄的传统学习方式
一直以来,高校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开展的党员学习活动,努力更新学习内容,创新学习载体,翻新学习形式,力求不断为党员的整个学习过程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吸引力,但总体上仍然受限于通过传统的学习方式来开展学习活动。根据相关研究指出:“高校在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过程中,仍然使用单调落后的学习方式,因而缺乏足够吸引力。” 在一般情况下,大学生党员的学习活动局限在读文件、听报告、开座谈、写心得的传统方式上,这种传统学习方式固然是开展学习活动的必要形式,但不利于充分调动青年大学生党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有些只是形式上和程序化的学习方式。实际上,这种带有强制性、灌输性、机械性特点的学习教育方式易于造成学习过程枯燥乏味的局面,单纯依靠这种传统方式,整个学习过程不免会出现风格上单一、形式上单调、内容上单薄的问题。因此,对于这些问题,应该在坚持传统学习方式的基础上创新学习方式,以新的学习模式来对传统学习方式进行拓展、延伸和补充。
(二)充满活力、吸引力的创新学习方式
针对传统学习方式的存在问题,为我们创新学习方式提供了重要的问题导向,那就是探索和构建创造充满活力、吸引力的党员学习方式,能够让大学生党员积极参与、主动学习、自觉提高。所谓创新学习方式,就是根据学习型党组织学习活动的基本目标,以新的思路来设计一种新的具体模式并运用于大学生党员的学习活动之中。“高校党组织的创新不一定是整个系统的创新,它可以是整体工作思路的调整,也可以是党建工作中具体方法的改变。” 从提高学习效果的实际需要上说,就是把同样的学习内容置于新的学习方式之中从而使整个学习活动过程更具活力和吸引力。其中,本研究所提出的“高能模式”,就是旨在增强党员教育和学习过程的活力、吸引力而设计和运用的创新学习方式,是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一种具体创新路径。
三、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学习方式的创新路径
“高能模式”是根据学习型党组织学习活动的基本目标及存在问题所尝试和新建的一种具体学习方式。“高能”是一个网络热词,意指高超的能力、过人的才干,也意指迎难而上、闯关夺隘的能人。倘若以此作为观照,对于大学生党员而言,“高能”实际上就是具备思想上的本领、理论上的本领、实践上的本领。“高能模式”正是以此为立意来设计和运用的创新学习方式。
(一)“高能模式”学习活动的基本特点
“高能模式”是根据党员学习的主要内容、构建层层通关的情景教育、分派团队协作的共同任务、开展争先创优的竞赛评比的全新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特别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个体学习与团队学习相结合、思想教育与专业学习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风格更加时尚,形式更加新颖,内容更加丰富,充满活力和吸引力的学习过程有利于每一个大学生党员融入到学习的情景和任务之中,共同完成团队所接受的通关任务,共同面对和克服各种难题的考验,使参与者能够更好地体验到学习的趣味性、互动性、创造性、自主性、智慧性,能够更好地适应和满足青年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是在基本需要基础上的一种高级需要,主要倾向于主体提升精神自我和实现全面发展的需要,本质上就是‘自我实现需要的特殊形式和具体表现。” 正是如此,“高能模式”有助于大大地调动大学生党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
(二)“高能模式”学习活动的实践过程
“高能模式”是由一系列学习活动的具体环节所构成的实践过程。总的来说,
第一,明确目标,设置情景。这一环节由党组织(支部)负责人根据学习目标(内容)、拟定学习主题来设计整個活动的流程以及各层通关的问题,包括思想政治的问题、理论知识的问题、实践考察的问题。
第二,组建团队,下达任务。这一环节就是让党员自主成立不多于10人的团队,向其发放学习“攻略”,至此开启学习进程。
第三,层层通关,边过边学。这一环节就是参与学习的党员团队根据学习“攻略”的指引迎接每一个通关考验,每一关的问题都需要经过相应的学习才能解答,每一次的通关实际上就是对某一内容的学习,这就需要党员学生充分发挥认真思考、团队协作、实践拓展、积极进取的学习精神。但凡成功解答上一关的问题方可获得进入下一关的提示,继续解答下一关的问题,其具体流程如:“第一关:党的理论”(完成后获取提示)→“第二关:专业知识”(提示)→“第三关:外出参观”(提示)→“第四关:忠诚测试”(提示)→“第五关:座谈交流”(评比),最后根据完成通关任务的前后名次来实施活动评比,并进行学习心得体会的总结交流。其中,党组织可以通过通关数量的设置来控制学习周期,各个通关中的题目、题量、题型、提示以及通关的流程,可以根据各高校的办学特色和实际需要来进行设置,旨在彰显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特色的同时使整个学习活动更加贴近大学生党员的思想行为特点和学习生活需要。
由此可见,在整个“高能模式”的学习实践过程中,特别需要每一个党员学生都融入情景,深入研讨,展现智慧,团结互助,力争上游,共同完成通关任务,共同实现学习目标。
这样一来整个学习活动过程将充满活力和吸引力,从方法论意义上拓宽和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超越原有的教育学习场域,全方位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空间”, 在“全空间”的学习过程中,以“高能”的学习方式来培养和展现“高能”的党员学生,不断提高党员学生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实践能力。“高能模式”无疑是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学习方式创新的一种具体、有效的探索和尝试。
注释:
黄建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66.
张成龙.高校创新型党组织建设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99.
卢文忠.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层次理论研究[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
卢文忠,钟文苑.空间教育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J].高教学刊,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