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监护类型儿童孤独感比较:社会支持的影响作用*
2019-07-26甘小荣
甘小荣,赵 玉,占 斌,唐 宏
(赣南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心理系,江西 赣州 341000)
孤独感是人的归属需要的反映,是当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比预期的更小或更不满意时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它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当孤独感过于强烈,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父母不能陪伴儿童身边。除了农村留守儿童以外,城市中也存在不同监护类型的儿童,有的父母在两个城市工作,儿童由一方父母监护;有的父母即使在同一个城市工作,但面临频繁出差而将儿童交由长辈监护,也有的父母甚至将儿童留在了老家由他人监护等等。种种缘由导致出现各种不同监护类型的儿童,这种不同监护类型的小学高年级儿童孤独感具有什么特点?那么不同监护类型对小学高年级儿童孤独感是否存在差异?其孤独感现状如何?其他的社会支持途径能否对孤独感起到调节作用?本研究以农村和城市不同监护类型的小学高年级儿童为被试,研究不同监护类型小学高年级儿童的孤独感现状及特点,并引入社会支持变量,期待能为降低儿童孤独感提供现实途径以及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研究采取整群抽样法,选取了江西某地区四所小学3~6年级共34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回收有效问卷320份,问卷回收率为94.1%。其中双亲监护62名,单亲监护40名,祖辈监护169名,其他监护(上代监护、同辈监护)49名,被试分布见表1 。
表1 320名不同监护类型儿童一般情况分布
1.2研究工具
1.2.1儿童孤独量表[1-2]儿童孤独量表(Children's Loneliness Scale)用来评定儿童的孤独感与社会不满程度。该量表有24个项目,采取1~5级评分,总分越高表明儿童的孤独感与社会不满越严重。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
1.2.2社会支持量表[2-3]社会支持量表包括情感支持、工具性支持、陪伴、肯定价值和亲密感五个维度,共27个项目,问卷采取5级计分,“从不”记作1分,“几乎总是”记作5分。五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在0.74~0.80之间。
1.3统计学方法以班级为单位,通过不记名方式对被试进行上述问卷测查,统一指导语,当场回收问卷。结果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LSD多重比较和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不同监护类型儿童孤独感特点分析将儿童性别、年级作为协变量,不同的监护类型(双亲监护、单亲监护、祖辈监护、其他)作为自变量,孤独感作为因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性别×年级×监护类型交互效应不显著(F=0.68,P>0.05),监护类型主效应不显著(F=0.95,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监护类型儿童孤独感特点
2.2不同监护类型儿童社会支持特点分析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对不同监护类型儿童的社会支持特点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监护类型除影响母亲的陪伴维度(F=2.90,P=0.007)以外,在情感支持、工具性支持、价值肯定和亲密感维度等社会支持维度,不同监护类型儿童得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表3)。多重比较发现,双亲监护类型和单亲监护类型显著高于其他监护类型(P<0.05)。多重比较结果见图1。这显示,儿童可以从父母以外的其他重要人物那里得到支持,并且这种支持有利于儿童的心理成长。
图1 不同监护类型多重比较结果
表3 不同监护类型儿童社会支持特点比较
2.3儿童社会支持与儿童孤独感关系分析将儿童的社会支持得分与儿童孤独感得分进行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孤独感与情感支持、工具性支持、陪伴和肯定价值维度呈显著负相关(r=-0.296~-0.295,P<0.05),进一步以孤独感为因变量,以社会支持因子(亲密维度除外)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stepwise),结果发现对于双亲监护儿童,母亲的工具性支持和老师的肯定价值是其孤独感的有预测因素,首先进入回归方程的是母亲的工具性支持(β=-0.40),其次是老师的肯定价值(β=-0.37),对于单亲监护、祖辈监护儿童,老师的陪伴支持是其唯一有效预测因素(β为-0.31和-0.32),具体见表4。由此可见,社会支持是预测孤独感的有效因素,有效的社会支持可以缓解和调节父母不在身边对儿童造成的负面影响,对于非双亲监护的儿童,老师的陪伴支持能有效地降低儿童的孤独感,而对于双亲监护的儿童,需要得到更高的来自母亲的工具性支持以及老师的肯定价值才能缓解孤独感。
表4 孤独感回归分析
3 讨 论
本研究对不同监护类型儿童的孤独感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监护类型儿童孤独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刘宗发[4]对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研究也发现留守儿童与对照组儿童(父母在家)之间的孤独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种研究结果看上去与依恋理论当中“对象关系理论”相悖。对象关系理论[5]指出在儿童人际关系表征形成的早期阶段,儿童与父母形成的人际关系模式对今后的亲密关系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该理论还认为,离异家庭的儿童在后来的生活中很难形成亲密的人际关系,尽管可以更新和修正不良的内化表征,但是假如个体缺乏人际关系心理图式的良好记忆,那么他就不知道在亲密而持久的人际关系中人们是如何表现的。所以如果在早期没有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内部表征,儿童很难体验到安全稳定的亲密关系,因而时常感觉到孤独。但为什么本研究却没有发现双亲监护儿童与单亲、祖辈或者其他监护类型儿童孤独感之间的差异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已经过了依恋形成的关键期,并且在早期阶段形成了安全的依恋类型。3~7岁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本研究中选取的对象是3~6年级儿童,在9~12岁之间。早期与父母的互动已内化成一种稳定的人际关系表征,形成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图式,这种图式给儿童未来的人际关系模式奠定了基础。如果研究对象与父母是在依恋类型形成以后分离的,这种分离对儿童人际关系形成并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后续研究者可以将依恋类型作为中介变量,研究依恋类型对孤独感的中介作用。第二,随着工业和科技给现代社会带来的发展,传统的家庭模式已经被打破,越来越多的小孩是由父母一方或由祖父母以及外祖父母监护的[6],这种现象逐渐被大家接受,由单亲、祖辈监护的儿童也很少因此受到同学的排挤,同时国家和社会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对除双亲以外的监护类型儿童提供帮助,这些都一定程度避免了非双亲监护儿童的孤独感。第三,孤独感是人的归属需要的反应,是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比预期更小或更不满意时产生的一种负面心理感受。如果给儿童提供足够的社会支持网络,满足儿童的归属需要可以有效的降低儿童的心理孤独感。因此,本研究引入社会支持变量对儿童孤独感进行深入探讨。
对不同监护类型儿童的社会支持特点研究发现,不管哪种监护类型,儿童的社会支持主要来自父母,但支持的形式可以多样,陪伴只是其中的一种而已。对于非双亲监护儿童的父母来说,要多跟自己的小孩进行交流,平常多打电话关心儿童的生活、学习,给儿童提供情感支持,节假日的时候可以买儿童日常生活、学习当中能够用到的物品作为礼物送给他们,给他们提供各种工具性支持。对于非双亲监护儿童的老师,也应该更多的给儿童提供情感支持、陪伴和肯定价值,鼓励同学们互助友爱,在班级当中形成良好的氛围。另外,本研究还发现,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社会支持可以预测孤独感,对于双亲监护的儿童,母亲的工具性支持和老师的肯定价值能有效地预测降低孤独感,对于非双亲监护的儿童,老师的陪伴支持能有效的降低儿童的孤独感。因此,父母、老师及同学应该共同努力形成一个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父母工作越来越忙,甚至有可能无法陪伴在儿童身边,但只要给儿童提供足够的社会支持,满足儿童的归属感,就能有效缓解儿童的孤独感,父母也不必因此心怀愧疚继而引发焦虑情绪,导致与儿童之间形成不良的人际关系互动。但本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就像讨论中所述,儿童在早期阶段与父母形成的亲密人际关系互动模式是其未来人际关系形成的基础,如果早期内化表征不良,在后期提供的社会支持能否调节儿童的孤独感?未来研究者可以引入儿童早期安全感变量,探讨依恋类型、社会支持以及孤独感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