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有”体育课堂视角下 “体能发展”的常见问题与策略

2019-07-25祝兴军

体育教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四有体育课堂

祝兴军

摘  要:河南推行的“四有”体育课堂明确提出:发展体能是体育课程的本质功能,也是运用技能的基础,更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运动能力”的重要构成。为全面、有效发展学生体能,践行“四有”体育课堂,本文结合课堂体能练习常见问题,对增强体能练习效果提出策略。

关键词:“四有”体育课堂;体能发展;体育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06-0020-02

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基于体育课程的性质,凝练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位一体的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并明确提出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需要通过体能、运动技能、体育文化和健康教育等内容的融合和有效教学来实现。为了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与体育课堂教学之间寻求途径,在先进课程理念和具体教学行为之间搭建桥梁,河南省基础教研室在全面分析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和体育教学价值、特点的基础上,于2018年年度教研工作会上提出并实施“打造‘四有体育课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题教研与实践活动。“四有”体育课堂即体育课堂教学要有体能发展,有技能学习,有竞赛活动,有运动兴趣。2018年3月,焦作市基础教研室开始在全市中小學推行“四有”体育课堂,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本文就“四有”体育课堂学生“体能发展”提出见解,以期能够为同行体育教学发展学生体能提供帮助。

一、“四有”体育课堂对“体能发展”的定位与要求

“四有”体育课堂提出:发展体能是体育课程的本质功能,也是运用技能的基础,更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运动能力”的重要构成,发展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必须注重体能发展。

“体能发展”的定位:教师要精心设计身体练习的方法与形式,处理好练习之间的衔接与过渡,把技能学练与体能锻炼有机结合起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练习次数与时间,使学练技能的过程能够达到健身的实效。

“体能发展”的要求:教师要采取简便易行、具有实效的练习方法与形式,使学生身体得到足够的刺激,达到促进学生体能发展和掌握锻炼方法的实效。体能练习每节课根据学习内容一般安排8~10分钟。体能练习应重点发展学生力量、耐力、速度、柔韧、灵敏等基本运动能力。

二、发展学生体能常见的教学问题

1.体能练习内容单一,组织形式单调

部分教师仅追求课堂体能练习的时间,采用动作相对单一、枯燥重复性练习内容,例:20米单足跳接力3组+收腹跳15个3组,方法缺乏新奇性和趣味性,学生反感,练习效果较差。

2.课堂学练缺乏技能学习和体能锻炼有效融合

很多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一味追求生理负荷曲线,主教材课堂练习蜻蜓点水,练习次数和质量较差,而着重强调大强度高密度的体能练习,简单认为发展学生体能就是主教材学习加体能练习。例如:篮球行进间单手低手上篮,全课每人上篮练习5~6次+体能全场运球接力2组+侧身跑、侧滑步25米往返2组+俯卧撑20个2组,这种前松后紧简单叠加的教学设计一是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较低,学生发展体能效果不好;二是忽视了学生运动技能掌握需要体能实践为基础,不利于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

3.过度关注运动负荷,缺乏科学性、实效性体能练习设计

为达到高中新课标提出的体育课学生练习密度50%以上及平均心率达到140~160次/分运动负荷要求,部分教师仅关注学生运动负荷达标,一是未针对主教材学习内容设计补偿性体能练习,例如:跳远课体能练习设计蛙跳10次2组+深蹲收腹跳30次2组+原地交叉腿跳30秒2组+原地蹲起30秒2组;二是体能练习未考虑学生基本能力对动作的完成效果,例如:小学女生设计俯卧撑、俯卧支撑开合跳、俯卧支撑登山步等难以保证练习效果。

三、有效发展学生体能的策略

1.“体能发展”应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全面发展学生体能

新课标提出促进学生体能协调和全面发展,我们认为学生体能练习应重点发展力量、耐力、速度、柔韧、灵敏等基本运动能力。课堂教学准备活动中跑步或游戏环节、技能学练过程、专项体能练习或补偿性体能练习加强发展学生耐力体能;准备活动中关节活动环节发展学生柔韧体能;准备活动中反应练习和“竞赛活动”主要发展学生灵敏体能;技能学练过程和专项体能练习或补偿性体能练习重点是发展学生力量、速度、耐力体能。

2.精心设计学练过程,促进技能学习与体能发展高效融合

新课标倡导每一节体育课的练习密度不低于50%,运动强度达到140~160次/分。为保证体育课适宜的运动负荷,教师在教学中要贯彻和强化“精讲多练”“少等多动”的原则,处理好练习之间的衔接与过渡,把技能学练与体能锻炼无缝结合起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练习次数和练习时间,使学练技能的过程真正能够达到健身的实效。例1:篮球——持球交叉步突破上篮教学设计,学生分组练习时,在上篮结束后可安排在底线和边线上绕6根障碍物做一次持球交叉步突破+5次体前变向运球+3次单手肩上向上投篮练习。例2:体操——横箱分腿腾越教学设计,学生分组练习时,跳过横箱后安排学生10次立卧撑+俯卧撑跳起成蹲撑10次+深蹲收腹跳15次。这两种学练设计利用学生排队等候的时间,锻炼学生专项技能和体能,不仅能有效锻炼学生体能提高练习密度,而且还能强化学生技能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根据学生体能弱项,采用生动有趣、灵活多样的内容与方式有针对性地发展学生体能

从近几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上报数据统计来看,存在学生普遍体现耐力较差、速度不快、腰腹核心力量和上肢力量较弱的特点,因此,我们提高学生体能应该重点围绕速度、力量、耐力安排练习,练习时间每节课应达到10分钟。耐力体能可以有意安排在准备活动慢跑进行,例如:小学每节课安排400~600米,中学女生600~800米,中学男生800~1000米慢跑。速度、力量重点安排技能学习结束后的补偿性体能练习,例如:结合Keep音乐提示设计,小步跑40秒+10秒间歇+快速高抬腿40秒+10秒间歇+弓箭步分腿跳40秒+10秒间歇+深蹲起30次+10秒间歇+俯卧支撑开合跳30秒/组,共2组,组间间歇30秒。

体育课堂教学承载着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而学生体能是评价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点,也是体育与健康学科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大核心素养发展的依托和载体,因此,发展学生体能成为体育教学主要的任务之一,我们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提高体能练习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保证体能练习的运动强度和密度,从而有效促进学生体能发展和掌握锻炼方法,达到增强体能练习的效果,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胡子祥.体育课大中运动强度对高中生体适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

[3]刘俊凯.打造“四有”体育课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J].中国学校体育,2018(10):30-32.

[4]杨伯明.运动能力与体能的关系及其教学建议[J].体育教学,2019(2):13-15.

猜你喜欢

四有体育课堂
常怀仁爱之心,争做“四有”教师
小学英语“四有”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进社区 争“四有”
自我管理出“四有”孩子
体育课堂教学中口令与队伍调动规范策略
谈体育课堂创设“和谐互动”的认识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的思考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四有”书记谷文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