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重力模型的长三角城市经济联系研究

2019-07-25尹淼

中国市场 2019年23期
关键词:长三角

[摘 要]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协作一体化区域之一。文章基于重力模型,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2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对各城市在2010年及2016年的对外经济联系进行了测度,并从城市和区域两个层面作简要分析,为了解长三角地区的城市体系结构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长三角;重力模型;经济联系;区域结构

[DOI]10.13939/j.cnki.zgsc.2019.23.016

1 引 言

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0年国家发改委发布《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首次在国家战略层面上对长三角地区的城市群进行了范围界定和规划布局;2016年发布新版《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该规划明确提出要进一步促进该区域的网络化空间格局。因此,审视长三角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对于了解该地区的城市体系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重力模型是用来检验城市间相互作用的重要定量方法。其基本思路借鉴了物理学中的万有引力模型,认为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与城市本身的经济质量呈正比,与城市之间的距离呈反比。国内学者利用重力模型对不同尺度下的城市体系进行了研究,如顾朝林等(2008)从国家和省区层次对城市体系的层域进行了初步划分,李红锦等(2011)、劳昕等(2016)分别研究了珠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经济空间联系,许凡等(2014)则对江西省内城市的经济联系进行了测度。本文将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界定的2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重力模型量化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初步探析长三角城市群的区域结构演变。

2 模型介绍及数据处理

本文借鉴李影影(2019)等人的研究,用市辖区GDP、建成区面积及人口来衡量城市的经济质量,并根据城市的GDP占比来修正对另一个城市的引力大小。具体公式如下:

Cij=GiGi+Gj×3GiLiPi×3GjLjPjDij2

其中:Cij指城市i、j之间的经济联系,Gi/Gj、Li/Lj、Pi/Pj是城市i、j的市辖区GDP、建成区面积和人口大小,Dij指城市i、j之间的最短距离(本文取高速公路路程)。

城市i的对外联系总量为:

Ci=∑jCij

本文的数据收集范围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界定的26个城市。时间点分别为两版长三角规划发布的2010年和2016年。城市经济质量数据来源为《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1》、《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7》,城市之间的高速路程数据来源为百度地图。

3 长三角城市经济联系量化结果及分析

3.1 城市对外联系总量

对长三角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进行量化,得到每个城市的对外联系总量及排名,结果如表1所示。可见:一是上海在长三角区域网络中具有稳定的首位排名,且与其他城市拉开的差距较大。这与2016规划中为上海定位的“发挥上海龙头带动的核心作用和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相符;二是苏州、无锡、南京、杭州、宁波等城市对外联系总量大,分别对应2016规划中的苏锡常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和宁波都市圈;三是从2010年到2016年,城市排名幅度变化不大,安徽作为2016年新加入长三角区域规划的省份,其城市对外联系总量不高,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3.2 长三角区域经济联系演变

分别计算2010年与2016年长三角城市对外联系总量、城市间联系强度的均值和变异系数,对比结果见表2。可见:(1)六年间长三角城市的经济联系翻了一倍以上,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主要得益于各个城市经济总量和人数的大幅增加;(2)城市之间的差异虽然有稍许的缩小,但总体来讲差异仍非常大,特别是城市间的联系强度,其变异系数达到了3.5以上,离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仍有一定距离。

4 结论与展望

本文基于重力模型,对长三角26个城市的在2010年及2016年的对外经济联系进行了测度,并从城市、区域两个层面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长三角基本呈现以上海为龙头、苏锡常甬杭为第二梯队的区域分异层级,安徽地区的城市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区域经济联系总量大幅增加,但城市之间差异很大。本文研究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一是在城市经济质量的测度较为笼统,可进一步引入二、三产比例等指标;二是区域网络结构的探索可更深入,如引入复杂网络的一些特征指标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顾朝林,庞海峰.基于重力模型的中国城市体系空间联系与层域划分[J].地理研究,2008(1):1-12.

[2]李红锦,李胜会.基于引力模型的城市群经济空间联系研究——珠三角城市群的实证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1):19-24.

[3]劳昕,沈体雁,杨洋,等.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测度研究——基于引力模型的社会网络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6,23(7):91-98.

[4]许凡,宋殿清,田利军,等.江西省城市經济联系测度和方向——基于修正的引力模型[J].发展研究,2014(7):45-51.

[5]李影影,黄琪,曹卫东,等.经济联系视角下泛长三角网络结构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9,28(1):68-78.

[作者简介]尹淼(1994—),女,四川宜宾人,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人文地理学硕士,研究方向:经济地理与区域规划。

猜你喜欢

长三角
庆祝长三角氢健康发展研究院成立
关于开展第一届长三角统计论坛的征文通知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百年辉煌
——长三角油画作品选之四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长三角地区秸秆的综合利用路径分析
长三角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