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文艺发展的源动力优化
2019-07-25金铮
金铮
【摘要】随着国家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日趋完善,形式多样的社区文艺活动呈现出繁荣之景象。但是,也需要看到城市社区文艺发展中仍存在不均衡、不协调等问题。为了全面繁荣城市社区文艺,需要进一步优化城市社区文艺发展的源动力,加强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关键词】城市社区 社区文艺 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24 【文献标识码】A
自1986年民政部首先倡导在城市基层开展以民政对象为服务主体的社区服务以来,国家、省、市、县、乡、村(社区)“六级”公共文化覆盖网络基本建成,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步入建设快车道。近年来,随着“社区艺术学院”“社区舞台”“社区艺术展”“社区广场舞”的兴起,社区文艺颇有“百花齐放”之势,但是,也需要看到城市社区文艺发展中仍存在不均衡、不协调等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有:一是社区文化建设与社区文艺活动开展尚处于“自上而下”的行政“福利”机制,社区文艺服务也往往被当作“上传下达”的行政任务;二是财政拨款、经费保障规模以及资源建设还不能较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需求;三是服务社区文艺的人才缺乏,尤其是骨干人才严重不足;四是社区文艺的群众参与积极性还有待提高。为了全面繁荣城市社区文艺,未来需要进一步调整发展思路、统筹资源供给、完善人才配备、号召全民参与,以优化城市社区文艺发展的源动力,加强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完善服务体系,提升发展效能
促进城市社区文艺建设平衡发展。近年来我国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重点,在优化公共文化建设质量、整合服务设施规模和服务群众文化权益上进行了深入探索。然而,当前国家对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划分为东部、西部、中部三种标准,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社区则发展情况良好,设施建设较为完备,经济条件处于弱势的城市社區,发展则相对缓慢。因此,要保障城市社区文艺建设平衡发展,不仅应激活东部一线城市的优势资源,更需要扶持和满足中西部城市社区文艺发展的迫切需求。
提高社区文艺服务的经费供给。近年来,地方财政对社区文艺建设经费补助标准有所提高,但并没有与硬件设施扩容速度“同步”,还面临经费审批程序多、资金使用缺乏自主权等一系列问题,导致许多社区文化活动难以顺利开展。国家、地方政府、社区要不断提高社区文艺服务的经费供给,共同承担公共文化服务义务,全面提升社区文艺发展效能。
调整城市社区文艺发展思路。推动城市社区文艺发展,不只是单纯的政府行为和民间行为,而应是政府实施社会管理,推动基层机构与人民群众自建自治。一方面,政府需要明确角色定位,指导、规范、完善社区文化建设,并调配部署文化部门、民政部门、教育部门和社区文化委员会相关任务,避免“政绩工程”“形式主义”。另一方面,社区机构和管理人员,则应依据“政府要求”和“群众要求”双导向,多方位开展符合群众实际需求的文艺活动。将“自上而下”的行政运作模式转变为政府与社区、居民之间“自下而上”动力源结合模式,以求三者之间的协调一致、稳步发展。
统筹资源供给,提高服务水平
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社区的各项文化资源,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政府和社区机构应科学规划、合理部署文化设施和经营项目,避免资源浪费、重复配置、利用率低等问题。一方面,可适度开放城市展览馆、音乐厅、文化馆、群艺馆、活动中心、文化广场等,为城市社区文艺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另一方面,可通过开展社区间合作、构建社区文艺联盟、“社区+文化机构”协同等形式,推进城市公共文化机构互联互通,实现全社会文艺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有效共享。
提升城市社区文艺资源供给能力,以满足居民文艺生活需求。一方面,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提升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组织管理建设,以不断完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在继续巩固基础文化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充分统筹地方文化资源,尤其要充分利用特色文化与民间传统艺术,并将其通过演出、讲座、展览、教育、辅导等服务渠道,直接输送给社区群众。通过开展一系列惠民文化活动,均衡、协调和整合社区文艺资源,可增强城市社区文艺服务能力。如上海市通过“六个东方系列”文化资源配送系统,将文化服务资源推入社区文化中心,保证了社区文艺活动的艺术水准,为城市文化建设打造出了全国品牌。
加强人才培养,优化服务保障
构建一支热心于社区文艺服务的专业人才队伍。当前,城市社区文艺服务的专业人才较为缺乏,文艺专干往往由街道干部兼任,并不是文艺领域的专业人才,且不少社区还存在着人员少、任务多、担子重的问题。近年来,全国各地虽然在持续加大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但是,主要倾向于社区服务站、文化站、群艺馆的建设和完善,对于社区文艺人才队伍的建设成效甚微。当前,社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为社区输送的文艺活动指导员,大多并非专职人员,没有岗位薪酬,多是文艺志愿者,且艺术指导时间平均每周仅几个小时。毋庸置疑,发展社区文艺建设,提升社区文艺品质,需要一支热心于社区文艺建设、具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队伍——这是保证社区文艺服务顺利开展、提升社区文艺活动艺术水准的基本保障。政府、社区应联合起来,选拔“有活力”“文化程度较高”“有专长”的社区业余文艺工作者,将其培养成文艺管理骨干,使其成为城市社区文艺建设的中坚力量。
遵循以业余骨干为主、文艺专家为辅的原则,充分吸收文艺专家融入社区文艺队伍。一方面,要聘请当地知名艺术家、艺术院校教师,参与、引导和组织社区居民开展文化艺术活动;另一方面,要邀请地方民间艺术家、艺术传承人,使传统文化和民间文艺传承发扬光大。只有不断加深加强社区文艺“软实力”,才能使社区文艺服务持续、稳固地发展和提高。
探索“社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社区文艺人才的需求是强烈的、持续的,因此,城市社区应重视与高等艺术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在推动“社区艺术学院”“社区艺术中心”构建的同时,还应积极吸引当地高校师生参与社区文艺服务。
坚持以人为本,号召全民参与
“以人为本”的社区文艺,即要以社区内广大居民为核心,竭力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充分激发广大社区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政府需从制度层面、文化层面为群众搭建高水平、专业性的社区文艺资源平台,推广城市社区文艺建设的先进经验,以不断推动全国城市社区文艺建设取得实效性进展。
此外,社区靠群众、群众靠发动、发动靠活动、活动靠社区。群众是社区文艺的服务对象,也是群众文艺的参与者。在优化城市社区文艺发展源动力、繁荣社区文艺进程中,不能忽视号召全民积极参与社区文艺建设的重要作用。只有坚持以群众为核心,为群众着想,文艺建设才会落地有声,城市社区文艺才能真正繁荣。
(作者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音乐学院讲师)
【注:本文系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湖南老龄化背景下新型文艺养老路径研究”(项目编号:XSP19YBZ126)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胡中立:《城市社区音乐教育研究——基于上海部分社区音乐教育活动调查》, 《上海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