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思想金句
2019-07-25
辉煌的历史成就,莫不源于点亮时代的思想光芒,莫不源于其背后蕴含的思想密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进入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进入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时代,进入了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新时代。站在这一新的历史方位,我们尤为深切地感受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磅礴力量和重大时代意义。
在领导全党全国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论是重要讲话、出席座谈,还是现场交流、实地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总是金句不断,以生动鲜活、言近旨远的话语勉励要求党员干部、教育引导人民群众,不仅讲到了问题的本质上,更说到了群众的心坎里;既“思想深”又“语言美”,既富有“语言魅力”又展现“人格魅力”。
新時代思想金句之所以能够广为传诵、深入人心,根本原因在于其中所蕴含的真理力量、思想力量、智慧力量、人格力量。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思想金句的内涵意蕴,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从而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历时近两载,经过多轮次、多方位的研习、收集、整理、研讨,人民论坛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及其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系统学习、全面梳理、筛选辑纳,为方便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学习、记忆、宣传,特推出“新时代思想金句”100条。截至2019年7月,“新时代的思想金句”的调查筛选主要历经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分领域认真研读并初步梳理归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国际、党建等领域整理出“金句”268条。作为传播者,我们在研习中亦深受震撼和鼓舞。第二阶段,针对党员干部、青年学生等群体进行广泛调研,针对“学习生活工作影响最深”“最能温暖人心”“最催人奋进”等方面摘选思想金句,根据其意见进行二次归纳整理。第三阶段,组织各领域权威专家、知名学者从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方法论意义等层面对“思想金句”进行研讨学习,深化了对思想金句理论价值和重大现实意义的认识。第四阶段,约请各领域权威专家、知名学者对“思想金句”的内涵、精髓、要义等进行逐条阐释并进行整理校对,最终形成了由复兴篇、改革发展篇、大国政治篇、民生篇、文化篇、全球篇六大篇章组成的“新时代思想金句”。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这一系列深刻观点,激荡着跨越百年而始终强劲的信仰力量;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一系列有力且温暖人心的话语,传递了中国共产党初心不改、使命不变的庄严承诺;
“当今世界,国际关系民主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系列对时代格局的清晰审视,彰显出为人类社会和世界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使命担当。
“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习近平新时代思想金句昭示了一个时代的宝贵精神,塑造着新时代中国的精神气质,凝聚了广大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饱满热情,引导着社会的成长进步。它不仅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的哲学,更是“文明的活的灵魂”的科学。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世界最大执政党的深谋远虑、高瞻远瞩,领悟到其实事求是的理论品格,体会到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精神伟力。
没有思想的时代,就像没有舵的船。历史的演进、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一刻也不能离开思想的指引。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9059.4万党员更是一刻也不应放弃思想的淬炼和境界的提升。
“新时代的思想金句”及其解读,旨在不断加深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的理解,助其更加精准地把握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思想精髓和核心要义,将理论学习引向深入,使其在思想中汲取精髓,在学习中受到感召,在淬炼中坚定信仰,在实践中绘就蓝图。
——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
复兴篇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012年11月29日,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
【专家解读】中共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这深刻揭示了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指明了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生死相依的血肉联系,阐明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充满自信,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2.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13年11月9日,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
【专家解读】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常务副院长燕继荣:在当前中国的语境之下,中国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在以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治国理政的方式和手段,实现国家“善治”所必需的一套规范“国家生活”的现代制度体系和行为规范。中国要长治久安,持续繁荣,实现良善治理,就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国家治理绩效有赖于国家治理能力,而国家治理能力正是国家治理体系运行产出的结果。国家治理的水平取决于两个要素:一是制度供给能力,二是制度执行能力。当前,中国国家建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制度建设来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以协同治理和民主参与构建国家认同,以法治建设构建国家秩序,以分权化制度改革激发地方和社会等各主体和要素的活力,增强国家整体创新能力。
3.中国梦既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
——2014年5月15日,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
【专家解读】
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战略与安全研究所执行所长、教授、博导刘强: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金句道破并洞穿了一个极为朴素但却最为根本的人类命题,即追求幸福生活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与梦想,中国人的梦想与世界人民的梦想是同质的。中国梦的内涵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让全体中国人过上安全、富庶、有尊严的生活。世界各国也有很多类似提法的梦想,而哪个梦想的本源内涵又不是如此?
从战略思维的视角看,这是中国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的传统国家和国际治理理念的通俗表达,是中国和平基因在国际事务上的鲜明反映,是国家利益与国际主义的有机结合,是对“中国威胁论”的有力回击。中国是大国,是世界的中国,其影响力和冲击力是全球性的。中国梦的实现,不仅使占世界人口七分之一的人民获得幸福感,还可通过“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来带动世界发展,最终使世界更多的人民获得幸福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梦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梦不仅不抵触,反而是相通共融的。因此,此语不仅是中国人和平友好处事之道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具体对外表达,也是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的郑重承诺。
4.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
——2014年6月30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专家解读】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董振华: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各种社会矛盾逐渐显露。
这些新情况,尤其是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使我们党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考验:功成名就時如何居安思危?长期执政后如何拒腐防变?如何始终保持好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我们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面临着能否顺利解决各种深层次矛盾的改革开放考验;如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我们党面临市场经济考验;在全球化、信息化浪潮冲击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动荡的国际环境对我国主权安全构成了外部环境考验。
同时,一些同志存在精神空虚,缺乏信念、缺乏斗志的“精神懈怠危险”。一些同志存在难以应对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不足危险”。一些同志存在背离了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的“脱离群众危险”。在一些领域,腐败案件易发多发,严重侵蚀着我们党的肌体,党内存在“消极腐败危险”。
“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的提出,既是对我们党面临的严峻形势与现实问题的事实判断,也是基于保持党的长期执政地位而居安思危的清醒认识,还是担负起党的历史使命进行自我革命的勇气和担当。全党要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
5.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
——2014年9月21日,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专家解读】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任洁:“人心向背”是解读这句话的关键词。人心向背就是人民群众的拥护和反对。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推动者和判定者。以人民为中心,依靠人民群众,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激发人民群众创造热情,让人民群众评判历史,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基本观点。
对于政党和政权这一特定历史阶段出现的现象,其生存延续、兴衰成败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拥护或反对。中国古语云:“得民心者得天下”“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只有真心为民、一心为民,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一切工作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作为出发点、落脚点,切实做到访贫问苦、访贤问计,方能“行得万年船”。
6.我们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坚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做。
——2014年9月28日,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专家解读】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刘泓:“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高度,部署了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民族工作战略,再次阐明我党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准则,明确了我国现阶段开展民族工作的方针、方向、道路和目标。
“坚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进一步深化了民族团结的内涵,指出在新形势下开展民族团结工作的具体路径和方法,重申了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表明民族团结已成为党中央带领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践行的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的战略机制。回望近代以来世界历史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看到多民族国家存在、巩固和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是需要形成一套能够保证民族团结互助,共同繁荣发展的机制。
“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做”,表明党中央在坚持实事求是和理论创新的前提下,再次强调了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生命线,是国家长治久安,各族人民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增进“五个认同”,共筑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
7.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2014年12月14日,在江苏调研考察期间强调
【专家解读】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这是一个正式的宣示,宣告“四个全面”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全新布局。 “四个全面”的提出,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更加完整,趋于成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整个国家要实现的近期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我们推进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一个根本动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根本保障。建设小康社会、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等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方略,已为历届中央所重视强调。
为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要特别强调都冠以“全面”二字,并强调“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之所以在这些施政方略前面加上“全面”,一方面是一种延续性,是对以往方向、路线的一脉相承,表明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没有另起炉灶,否定过去。另一方面,“全面”并非轻描淡写,可有可无。“全面”就是要覆盖面更广,不可能留有死角、达不到的地方,而且加强了力度深度广度。这两个字非常提气,给人勇气和信心,鼓舞士气。
8.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专家解读】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研究员徐珂:自信是自立自强、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撑,是与时奋进、开创未来的强大动力。“四个自信”建立在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不断取得巨大成就基础之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科学指南为指导,具有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能力實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有着坚实的物质基础、理论支撑和文化积淀,这使我们有底气和充分理由具备“四个自信”。
“四个自信”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与标语,更不是自我盲目乐观,而是排除艰难万险、应对质疑否定,凝心聚力、继往开来的精神力量,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内在动力,也是加快中国现代化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障。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具有5000多年文明并延续至今的国家,是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最大发展中国家,也是具有8900多万中国共产党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的国家,在世界上举足轻重。中国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扬了科学社会主义旗帜,不仅对世界经济贡献率达30%以上,中国模式也对后发展国家乃至发达国家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四个自信”,不仅是我们自身所要,也是世界所需。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2017年7月26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专家解读】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教授孙蚌珠: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这是不可动摇的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500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看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的时期,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带领人民建立了新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和现实都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取得的,也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
10、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专家解读】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陈志刚: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是在继往开来中推进的。虽然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我们要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必须艰苦奋斗、接续奋斗。
11.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专家解读】
南开大学原校长龚克:“新时代”来之不易,进入“新时代”是“长期努力”的结果。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是在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的维度上定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它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和中国化的创新理论。
深刻理解“新时代”这一基线,才能更好地理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战略安排,部署的八大任务和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才能更加自觉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立足本职、扎实工作,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辉煌。
12.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专家解读】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贺新元:这句话以新的视角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宗旨与使命,以精准语言诠释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应有的精神风貌和精神状态,以对历史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强调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身上所肩负的责任。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与人民解放、民族独立和中华民族复兴分不开,与社会主义运动、共产主义事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紧密相联,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正因如此,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成功指明了现实的出路;把中国共产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效贯通了起来。
这个初心和使命,必定是新时代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胜利的根本动力。它就犹如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更好更多更持久地激发出我们党的革命精神与斗志,激发出我们党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有了这一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人就能不断地进行自我革命,自觉地塑造革命精神,把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有机统一起来,领导全国人民将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到底。
13.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专家解读】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夏建国:新时代的“四个伟大”,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整体。它们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进程之中,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伟大梦想是价值引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价值追求,同时也是伟大斗争、伟大工程和伟大事业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归宿。
伟大事业是实践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伟大梦想所追求的价值目标的具体体现,是实现伟大梦想的实践路径。此外,进行伟大斗争和建设伟大工程,都是要围绕伟大事业这个实践活动服务的。
伟大斗争是执政方略。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保持斗争精神。进行伟大斗争,为实现伟大梦想、建设伟大工程和推进伟大事业开辟道路、保驾护航。
伟大工程是组织保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夺取伟大斗争的全面胜利,都需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坚持党的领导是“四个伟大”的实质和核心。因此,必须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努力推进新的伟大工程,是统缆全局的组织保证。与此同时,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与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实践需要相联系的,也是在其中得以实现的。
14.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专家解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一级教授,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张占斌:对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重大判断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重大判断,说明党中央领导人民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已经解决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不平衡问题,主要包括经济不平衡、社会不平衡、制度不平衡等重要领域。其中经济不平衡主要包括产业不平衡、区域不平衡和动力不平衡等;不充分问题,主要包括公平不充分、安全不充分、绿色不充分等方面。其中公平不充分主要包括共享发展不充分、公平分配不充分、司法公正不充分、公共服务不充分等。
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关键在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好现代化经济体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提出中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和执政为民的责任担当。
15.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
——2017年10月25日,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
【专家解读】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黄恒学:中国共产党从当初世界上最小的政党,发展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在近百年的成长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历经风雨坎坷,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压倒一切敌人的英勇气概,带领中国人民进行土地革命、民主革命、生产革命、生活革命、社会革命、政治革命、经济革命、技术革命、文化革命和各种形式的思想革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世界各国先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进行过各式各样的社会革命和社会变革。在世界历史大革命、大变革和大发展中,总会出现与那个时代相适应的各种新思潮和新政党。但是,许多标新立异的新思想和新政党昙花一现。各种政党都只是众多社会组织中的一种政治组织形式。一个政党的社会历史寿命及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影响和贡献,是评价一个政党组织优劣的关键标准。而决定一个政党组织寿命的关键因素就是该政党所奉行的宗旨、理想、目标和使命,以及该政党所代表的社会成员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性。
千改不变其道,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决改革一切与中国人民根本利益不相符合的旧思想、旧制度,永远也不改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永远也不放弃为人民美好生活而不懈努力的奋斗目标。这样,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就能够“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
16.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2017年12月31日,发表2018年新年贺词
【专家解读】
国防大学教授、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公方彬:如果将这句话与总书记讲的“要幸福就要奋斗”“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结合起来看,不难看出其间的逻辑关系,更能认识到着力确立起来的价值观念与价值追求,“幸福”与“奋斗”构成新时代的价值坐标。“要奋斗就会有牺牲”,革命年代牺牲的可能是生命,而今天则需要牺牲一些利益,能不能在付出中享受到幸福?这当然涉及到精神境界与修养,但不超常理,内含着社会规律和人生意义与价值。作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幸福与奋斗的关系,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因为,当下中国经济社会实现巨大发展后,很多人的幸福感、道德水平并没有得到相应提升,重要原因在于没有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社会和国家的关系,没有真正弄清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价值判断中存在着两个方面的努力,一方面引导人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另一方面则是在建构新时代的价值体系或价值坐标。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提出,“学习雷锋的幸福感”,这既是倡导学雷锋精神,又不仅限于此。他在提醒和引导我们思考那些带有终极性的命题: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什么是价值和如何实现人生价值,何谓幸福和怎样获得幸福。
改革發展篇
1.要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
——2013年3月5日,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专家解读】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晓华: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持续提高并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迈进,模仿的机会越来越少,越来越依靠自主创新。因此,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必须要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引领世界科技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改革更多地是一种“帕累托改进”型的增量改革,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曾经规避的难题、固化的利益格局与一些日益凸显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藩篱。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打破固有的利益格局,势必要触动一部分人的“奶酪”,遇到更大的障碍和阻力。因此,我们必须要拿出敢于啃硬骨头的勇气、敢于涉险滩的精神,才能够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将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推进,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
——2013年6月28日,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专家解读】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刘帮成: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是战略资源,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通俗易懂是习总书记语言力量的一个重要特点,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从识才、爱才、容才和用才四个方面对人才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要求人才工作者要有“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容才的雅量、用才的胆识”,这是对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是习近平人才观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人才实践工作卓有成效开展的前提;是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新时代中国迈进世界人才强国的行动纲领。
3.我们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而是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
——2013年10月7日,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
【专家解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研究员赵昌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不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的本质是科学发展观,是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全面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思想。“不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首先,要求“更加重视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状况”,体现了以人为本。其次,要求既考核经济发展,也考核居民收入,还考核生态效益,“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体现了全面、协调的发展观。最后,要求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和生态效益等评价指标的权重,强调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也要求加大产能过剩、新增债务等评价指标的权重,强调考核“解决自身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成效”,体现了可持续发展观。
4.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专家解读】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何自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和政府作用的基本定位。它体现了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的有机统一,充分体现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这一客观规律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政府既存在越位问题也存在缺位问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我们必须不断完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给市场主体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体系,优化政府组织机构,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等,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5.国企不仅不能削弱,而且要加强。
——2014年3月5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专家解读】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世界经济论坛全球议程理事会理事杨宜勇:加强国有企业建设是我们党关于发展经济“两个毫不动摇”原则的具体体现之一。我们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主动作为,因企施策,持续攻坚,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6.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
——2015年2月10日,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时的讲话
【专家解读】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传媒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郭万超:习近平总书记以深邃的战略观察、崭新的科学理念,进一步深刻阐明了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本方法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它是关乎国家发展全局的宏大工程,必须以系统观点把握它、推进它,摆脱仅从一个地方、某个领域、单项功能看问题、出思路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必须科学厘清这项宏伟工程的基本目标,只有目标明确了,才能在工作中增强主动性、把握科学性、提高创新性。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千头万绪,涉及面广,但无论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还是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的深度调整,都不是目的本身,都是为了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都是为了探索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都必须紧紧围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这个目标。
7.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2015年2月27日,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专家解读】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教授王文章: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中央陆续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等含金量极高的改革方案,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和人民主体地位的改革发展理念。为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在思想上明确,深化改革的目的和动力就是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不断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我们的各项改革举措必须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人民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越多,获得感就越强;此外,要突破各种改革的阻力,以防止各级官员在深化改革问题上的不作为和变形走样现象,保证各项改革方案落到实处;要从制度设计上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改革发展的成果,以保证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得以实现,充分展示改革方案的含金量。
8.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不能再唱“工业一柱擎天,结构单一”的“二人转”,要做好加减乘除。
——2015年3月9日,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吉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专家解读】
重庆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宁波诺丁汉大学特聘讲座教授姚树洁:近年来,东北老工业地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没有跟上沿海地区发展的步伐,传统产品无法找到合适的市场,改革着力点与改革预期方向相矛盾。通过继续投资,加大传统工业扩大产能,结果就出现了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二人转”现象:用传统工业去改变传统工业,用更大投入去刺激同质产业发展,这是典型的“加”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加法以外的事情,其实就是希望地方改革者能够看明白全国整体及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发挥本地区资金、技术及人才优势,敢于做减法、乘法和除法。对发展前景不好的产业,要敢于“减”;对发展前景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敢于投入,以产生“乘”法效应;要把产业发展与市场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变无效产能为有效产能,创造新兴产业及就业机会,这就是“除”法。
9.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2015年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专家解读】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教授、博导刘伟:形成新常态下新失衡的直接原因,看起来首先是发生在需求侧,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结构性失衡。产业结构升级动力不足和产业劳动生产率结构性失衡是投资需求不足和消费需求增长乏力的深层次原因,而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间劳动生产率结构均衡主要是供给方面的问题。遏制下行,从根本上来说需要从供给侧入手。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供给方面需要提升的空间广阔,许多方面不是需求疲软,而是供给质量、安全性、经济性等不足,人们不愿意甚至不敢购买,从而抑制了需求,甚至转移了需求(到境外抢购等)。要完善供给,需要多方面的保障,其中重要的是道德秩序上的支持。特别是在一些信息不对称领域,生产者有的信息明显超过消费者,因此在市场上消费者处于谈判劣势地位,尤其需要生产者的“诚信”。一个缺乏诚信的社会,是不可能真正形成有效的供给侧改革的。
10.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2015年12月18日至21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
【专家解读】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研究员、博导王小广:新常态就是新阶段,它的内涵包括三个重要方面,即经济增速由高速转为中高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动力由投资、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常态就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同时,结构优化升级、制度趋于完善的新阶段。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新常态发展的根本要求,先后提出和丰富了以下重大经济发展战略,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京津冀一体化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等。这些重大战略分别在不同的重要领域和方面肩负着我国新经济发展的历史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举措。
11.要深入学习领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2016年1月28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专家解读】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孙文凯:在2015年10月底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对“十三五”期间我国如何发展的科学定位,与 “六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思路一致。在科学判断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随着资本回报递减和新增劳动力逐步枯竭,创新驱动已经成为经济持续增长最主要的动力。同时,协调解决各种深层次问题、共享发展和绿色发展都是让经济更健康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历史经验证明,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进剂,是实现以上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外部保障。“十三五”已经接近尾声,回头看当时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其定位是极其精準的。在此理念指导下,我国也取得了新的巨大成就。
12.新型政商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概括起来说,我看就是“亲”、“清”两个字。
——2016年3月4日,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时的讲话
【专家解读】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导,公共行政系主任竺乾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建构一种“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对领导干部而言,所谓“亲”,就是要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特别是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情况下更要积极作为,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多关注、多谈心、多引导,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所谓“清”,就是领导干部同民营企业家的关系要清白、纯洁,不能有贪心私心,不能以权谋私,不能搞权钱交易。对民营企业家而言,所谓“亲”,就是积极主动同各级党委和政府及部门多沟通多交流,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满腔热情支持地方发展。所谓“清”,就是要洁身自好、走正道,做到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这里的“亲”和“清”,实际上指出了政商关系的两个基本层面,即伦理层面和法律制度层面。“亲”用管理学的语言来说,指的是态度问题,“清”则事关法律和制度规章问题。
13.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
——2017年3月5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专家解读】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室主任、教授谢志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大力推进社会治理的精细化,以此提高社会治理的针对性、有效性。无论是城市管理还是乡村治理,无论是物的建设还是人的管理,无论是体制设计还是具体操作,都要大力发扬工匠精神,把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方面做深做细做优。精细化治理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大趋势。精细化治理具有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精准化、治理要素细致化等一系列特征和要求。社会治理“精细化”理念的提出,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社会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作出的重要贡献。
14.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专家解读】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财务与金融系教授况伟大:首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是指每个公民都享有居住的权利。与“居者有其屋”要求公民买房解决居住问题不同,“住有所居”不再强调居民必须经买房解决居住问题,也可经租房解决居住问题,体现了居住权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范畴。其次,住房具有消费和投资双重属性。住房消费属性易化解居民的居住问题,增进社会福利;住房投资属性易引发住房投机和住房泡沫,导致银行危机和金融危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实为提升住房的消费属性、抑制住房的投资属性,不仅能解决居民的住房问题,还能防范和化解住房金融风险;不仅强调了买卖市场不能 “投机炒作”,而且强调了租赁市场需大力发展。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一定位,不仅对正确认识和理解住房消费和投资属性,而且对住房买卖市场和租赁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实现“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住房长效调控目标的根本保障。
15.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2018年5月28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专家解读】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一级教授,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张占斌:美国针对中兴通讯的芯片制裁事件反复说明,核心技术“卡脖子”、受制于人随时可能会被人反制,“打铁还需自身硬”,必须让自己的“芯”更强,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强大。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在芯片、操作系统、发动机、精明仪器等核心技术领域,下定决心,攻坚克难,把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继续巩固中国在部分高科技领域“并跑”乃至“领跑”的地位,继续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量子通信、探月工程、可燃冰开采等诸多重大科技工程和相关核心技术领域取得更大突破。
16.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
——2018年6月22日至23日,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专家解读】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研究员金民卿:在重大的历史关头,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坚强定力、哲学家的深邃眼光、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以深刻的哲学思维、宽厚的人类情怀、强烈的时代意识和鲜明的问题导向,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重大时代问题,进行深度地哲学剖析和系统地理论回答,全面揭示当今时代本质及其必然趋势、当今时代特征及其重大问题、当今世界格局及其发展走向,提出了一系列关乎世界发展和人类命运的重大理论观点,这些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科学把握和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认知性引领、战略性引领和方法论引领。
17.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先进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一个关键,经济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脱实向虚。
——2018年10月22日,在广东考察调研时指出
【专家解读】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徐祥临:这一论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功底。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体经济的重要性,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这一基本原理。市场中的一些人或利益集团,受马克思批判过的货币拜物教误导,以“金融创新”“资产价格”等时髦名词为掩护,玷污货币本质,通过吹大资产泡沫的把戏,搞货币投机。他们没有为社会创造财富作出任何实质性贡献,却攫取了大量社会财富。久而久之,在市场竞争中扎实苦干者受到愚弄,国民经济在繁荣的假象中走向虚弱,最终将酿成国家的重大危机。习近平总书记在主张发展实体经济的同时,还强调先进制造业的重要性,是因为,制造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更高效、更多样的商品和服务,既提升消费者幸福指数,也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这一经济发展思想,反映了创新理念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有机融合,指引我国企业在波谲云诡的世界市场上走正道,办正事,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18.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2018年11月1日,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
【专家解读】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唐钧:民营经济是我国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所创造的经济奇迹,民营企业功不可没。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经济基本上是国有企业一条腿走路,发展的速度受到限制。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民营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也一再加速,最终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今,我国民营经济创造了60%以上的GDP,提供了70%左右的出口、50%以上的税收、80%左右的就业岗位,已经是我国经济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国民营经济最初的发展主要处于产业链的下游,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已经出现了以华为为代表的全球领先的现代企业。同时,随着经济转型,民营企业在第三产业,尤其是社会服务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因此,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民营企业都可以说是有着广阔的舞台,前途无量。
19.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专家解读】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近40年来,我国以年均9.5%以上的经济增长奇迹、全方位的社会转型与深刻的制度變革,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这一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充分表明了改革开放抉择的正确性以及所采取的基本策略与路径的正确性。正是改革开放解放了我国的生产力,激发了亿万人民的自主性与创造性,进而成就了国家与民族的历史性进步;正是改革开放使我们了解外部世界的精彩,并通过吸引巨量外来资本、引入更有效率的市场经济机制、广泛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与技术,日益紧密地融入全球化进程,进而获得了异常宝贵的、巨大的历史发展机遇。改革开放是国家发展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没有改革开放,不可能有今日中国之发展成就。
20.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
——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专家解读】
中央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改革开放40多年走过了千山万水,一路探索前进,克服了无数困难和障碍。这千山万水,冲击着传统的高度集中的体制,荡涤着僵化的旧思想旧观念,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伟大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奋勇推进新时代的改革开放。千山万水已经甩在身后,现在更需要的是新起点上再出发、再奋进、再搏击,继续跋山涉水,跨越新的万水千山。跋山涉水再前进,就要全面科学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从中把握改革开放的规律,汲取继续前进的营养、动力和智慧;就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进一步明确改什么、往哪儿改;就要进一步增强整个社会的活力和动力;就要大力弘扬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
大国政治篇
1.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2012年11月17日,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专家解读】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导程萍:这一比喻形象、深刻地解释了为什么瞿秋白等无数共产党人能够铁骨铮铮,以生命捍卫和追求心中的理想,为崇高理想奋斗终身;也指出了贪污腐败产生的主观根源——一旦丧失了崇高的理想信念,精神支柱倒塌,哪怕才高八斗,也会成为没有骨气、卑躬屈膝的“软骨病”患者,在物质利益的诱惑和腐蚀下,形同烂泥。
什么是理想信念?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人生的价值观,就是人们所信仰、向往、追求的奋斗目标。它是人生目标的直接反映,是人生价值的客观表现和核心形态,是人类不断进步的强大动力。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带领全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走向幸福,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明确了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确立了使中华民族繁荣昌盛、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理想信念。
2.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
——2013年3月11日,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专家解读】军事科学院军事战略研究部国家安全战略研究室主任陈广灿:习近平主席提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是指引我军走向胜利的旗帜,是推动我军迈向世界一流的引领,是确保我军履行使命任务的准则。同时,也是总结我们党建军治军成功经验,适应国际战略形势和国家安全环境发展变化,着眼解决军队建设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而提出的,明确了加强军队建设的聚焦点和着力点,拎起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总纲,体现了习近平主席建军治军的核心思想。
听党指挥是强军之魂,决定军队建设的根本政治方向,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最直接、最本质、最鲜明的表述,是由我军的性质宗旨所决定的,是我军区别于其他一切军队的显著标志,是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能打胜仗是强军核心,反映军队根本职能和建设方向。军队始终是为打仗而存在的,坚持以能打胜仗为核心,军队建设的全部工作就能抓住要领、要害和要义,就能提起“纲”来。作风优良是根本保证,关系军队的性质、宗旨和本色。继承和弘扬优良作风,不仅能激发官兵一往无前、誓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还能赢得人民群众最广泛、最有力的支持。
3.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2014年2月28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专家解读】
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李玉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被视为推进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两者互为依存,相辅相成。一方面,改革需要法治的引领与保障。要树立法治思维,坚持重大改革必须于法有据,不能脱法违法;要坚持在法治轨道上进行改革,确保改革举措与立法规定和立法精神相一致,使改革在取得合法性、正当性的同时,拥有攻坚克难、破除旧体制机制干扰的“尚方宝剑”;另一方面,法治的完善与发展需要改革推进。要坚持在改革进程中推进法治,促进立法及时回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现立法决策和改革决策的衔接,即:对于改革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要及时上升为法律:对不适应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规,要及时修改和废止;对于实践条件还不成熟、需要先行先试的,要按照法定程序作出授权。
4.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2014年3月9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专家解读】
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张晖:“三严三实”言简意赅,内涵丰富,既是对党治国理政经验的高度概括,也是对党治党管党理念的精炼表达,更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指南。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骨干,拥有一支德才兼備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证。而培养和造就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必须从严从实长抓不懈。
“严”是手段和路径,“实”为成效和结果。严在党性上,以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建设加强干部的党性修养;严在用权上,以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净化党内的政治生态;严在自律上,以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强化干部的使命担当。实在为民服务上,坚持实事求是,科学谋划;实在作为成效上,直面问题,善做善成;实在做人干净上,清白忠诚,表里如一。五年来,我国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显著成效,广大党员自觉遵循和践行“三严三实”的行为准则,不断加强道德修养,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有效推进了党风政风的持续好转,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蓬勃生机。
5.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2014年4月15日,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的讲话
【专家解读】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军备控制与地区安全研究项目主任、教授沈丁立:根据时代发展和形势变化,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中国发展的稳定与持续,是我国国家安全的头等大事。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内外各种矛盾不断浮现,包括一些突发的甚至难以预见的问题的发生,对我们认识问题、辨识矛盾、克服困难提出了新的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首次会议上提出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总体安全强调国家安全的内外平衡,重视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并举,以人为本,实现国土安全与国民安全的共同发展,这使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使命和定位日渐精确,对中央进一步锻造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新体制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6.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2014年9月5日,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专家解读】
中國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洪雷:公正是司法工作的生命线,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工作的任务和目标就是在个案中实现和维护公正,并以此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人民群众评价司法工作合格不合格、效果好不好的标准,根本而言就是公平正义。公正司法的核心要求,就是受到侵害的权利一定会得到保护和救济,违法犯罪活动一定会受到制裁和惩罚。如果人民群众通过司法程序不能保证自己的合法权利,司法机关不能使违法犯罪活动受到应有的惩戒,那么司法就没有公信力,人民群众也就不会相信司法,从而也就不会相信党和政府。司法机关要实现公平正义,必须严格依法办案,遵循正当程序,守住法律底线,贯彻法治原则。要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坚持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洁,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有效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公开的关注和期待。
7.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2014年9月5日,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专家解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德淼:这句话是法治精神的生动体现,强调法律必须得到很好地施行。在法治的运行系统中,制定良法是起点,而法的实施毫无疑问是使法的规范、精神、价值与原则得到落实的具体过程。一部法律如果不能得到很好地实施,其生命力就会大打折扣,其权威性也会受到损害。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法律实施的重要性,他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应该是保证法律严格实施”。在当代中国,执法司法及新设的监察机关确保法律的公正实施与实现,是维护我国法律权威性的根本保障,也是使法律获得人民群众真诚拥护的重要条件。
8.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
——2015年3月6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专家解读】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教授齐卫平:众所周知,“生态”最先是用于自然环境的概念,各种要素组成的自然条件构成人们生存和生活的生态环境。政治生态概念的逐渐清晰,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有着紧密关系。“党内政治生活”“党内政治生态”成为认识全面从严治党实践成果的重要内容。环境是客观存在,党内政治生态也是看得见、闻得出、摸得到的东西。腐败是危害党的肌体的“毒瘤”,是党内政治生态重度污染的症候。哪个领域、什么单位腐败严重,这个地方的政治生态必然恶劣,恶劣的政治生态会助长腐败滋生,而严重的腐败会制造政治生态的“雾霾”。
因此,永葆我们党旺盛的生命力,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筑起党内政治生态免遭污染的防范篱笆,以强化权力监督为路径,使制度治党最终落实到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功效上。必须筑牢思想壁垒、扎紧制度篱笆、强化免疫系统,从而提高反对和抵制一切歪风邪气的能力,增强保持党内政治生态风清气正的自觉。必须将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成效纳入领导干部的执政业绩范围,积极探索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提高党内政治生态评估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9.县委书记官不大,责任不小、压力不小,要当好县委书记是不容易的。
——2015年6月30日,在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的讲话
【专家解读】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导李保强:“郡县治,天下安。”县委书记作为“七品芝麻官”,级别不算高、权力不算大,但在百姓眼里,则为兴民安邦、造福一方的“父母官”。他们负责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担当地方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维护稳定的重任。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形势的严峻挑战,作为“政治的明白人、发展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班子的带头人”,县委书记要想顺民意、得民心、聚民力、用民智,出色完成各项任务并获得突出政绩,实属不易。这句话,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基层治理工作的高度关切和重视,表达了对基层干部的理解和肯定,寄托了对基层干部的殷切希望。广大基层干部应深刻认识并切实把握其精髓,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10.发现问题就要提提领子、扯扯袖子,使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
——2016年1月12日,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专家解读】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家付:把纪律挺在前面揭示了党的建设基本规律,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党内治理和反腐败的治本之策。把纪律挺在前面,既是对管党治党责任主体的要求,也是对全体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要求。
全面从严治党关键在“严”。一方面,党不仅要制定铁的纪律,而且各级党组织要把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作为政治责任。另一方面,要用铁的纪律对党员和领导干部进行管理和约束,发现问题苗头、错误倾向要及时进行“提提领子、扯扯袖子”式的提醒;发现倾向性问题和明显的违纪现象,不能视而不见,要不怕“红红脸、出出汗”,敢于进行批评和斗争;遇到严重的违纪问题,要坚决给予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把纪律挺在前面,就是要使党员和党的干部心中有“敬畏”、行动有“戒尺”,使遵纪成为习惯和常态。
11.要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
——2016年1月18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专家解读】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世飞:容错纠错机制并非宽容一切错误和失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到“三个区分开来”,明辨“为公”还是“为私”,分清“无心”还是“有意”,判定“无禁”还是“严禁”,严格划分“失误、错误”与“违纪、违法”的界线。“三个区分开来”清楚地划分了容错机制的适用范围,明确了哪些错误和失误是可以纳入容错机制的,哪些错误和失误是要接受处罚的。“三个区分开来”是容错纠错理论发展的新阶段;是党建理论发展的新突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理论建设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特点;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创新,具有重大的历史、理论和实践意义。加强容错机制建构,正确把握“三个区分开来”,有利于促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落实,有助于教育、保护党员干部,对当前我国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只有正确把握好和运用好“三个区分开来”,才能让敢于担当的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争当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专心致志为党和人民干事创业、建功立业。
12.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2016年1月29日,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时强调
【专家解读】
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韩振峰: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政治意识定方向,大局意识定布局,核心意识定标杆,看齐意识定要求。只要全党自觉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紧紧围绕党中央部署的各项战略任务凝神聚力、同心同德、攻坚克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战”就一定能取得胜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成功实现。
增强“四个意识”,对于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纵观中外历史,无论是哪个政党、哪个群体,要想得到不断壮大和发展,都离不开具有一定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核心。
13.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党最根本、最重要的纪律。
——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专家解读】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教研部教授戴焰军:中国共产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是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重要法宝。政治纪律是党最根本、最重要的纪律,是维护党团结统一的根本保证。这由党作为一个先进的政治组织的基本性质所决定,也由政治纪律与其他纪律之间的内在关系所决定。政治纪律是党的组织和党员政治信仰、政治立场、政治态度的要求,是党的组织和党员政治忠诚的体现,是党的凝聚力的保证。保证全党服从中央,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最根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一个现实意义,是通过不断增强全党的政治纪律观念和意识,增强党整体上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14.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
——2017年7月1日,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
【专家解读】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刘志明:“一国两制”实践沿着正确方向走稳、走实、走远,正确认识与处理“一国”与“两制”的关系是前提。“一国”和“两制”是一体的,是成套设备。“一国”是“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要求始终准确把握“一国”和“两制”的关系,并指出,“一国”是根,根深才能叶茂;“一国”是本,本固才能枝荣。抓住了“一国”与“两制”关系问题的要害,对“一国两制”在香港具体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具有定纷止争的指导意义。在“一国”的基础上,“两制”的关系应该也完全可以做到和谐相处、相互促进。
15.打铁必须自身硬。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专家解读】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张家栋:对这句话,我们要进行辩证理解,不能机械对待。首先,“打铁”并非只能打压,是指要解决问题;软硬手段,只要适用,都是好手段。并且,“打铁”的对象也并非都是针对异己的客体,也包括“打铁人”自身政治和业务素质的提高。其次,对“硬”也要进行全面辩证理解。从国家层面来看,是指我们的硬实力和软实力都要优秀。如果说硬实力是打铁的锤子,那么软实力就是使用锤子的技能和知识。遇到挑战只知怼下去,肯定不符合这句话的本义。从党和政府层面来看,领导人和普通党员干部都要硬,都要既能准确理解时代特征、执行上级部署,还要能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发挥每个层级、每个机构的主观能动性,发挥“1+1>2”的系统性力量。从个体层面来看,政治意识和业务能力都要硬。片面理解中央指示,机械性抄袭、夸大中央意图,甚至是搞政治挂帅,拉虎皮充大旗,以掩盖自己业务能力的不足,肯定不会使自己硬起来,对党和国家的事业也更是有害无益的“高级黑”。总而言之,我们要真正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辩证地、唯物主义地对待“打铁必须自身硬”这句话,把思想融入心中而不是挂在口头,转化为工作上的动力而不是流于形式上的宣传。
16.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國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专家解读】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冯颜利:严格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要求,也是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有效办法,必须严格执行。以批评教育为基础手段,重在防微杜渐。“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是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中最基础也最有效的手段。以规范惩戒为底线保障,重在形成威慑。“四种形态”的核心是“监督”。通过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营造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的环境和制度,是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最基础的功能。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专家解读】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丁俊萍:必须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是我们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古人讲的‘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在当代中国,没有党的领导,这个是做不到的”。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方向,才能有效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及时解决重大矛盾,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正确方向指引和根本政治保证。全党全国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统一思想、统一行动、锐意改革、攻坚克难,更好地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8.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专家解读】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党建研究基地研究员刘汉峰:旗帜鲜明地讲政治是党的特点和优势,是共产党的立身之本。如何做到讲政治,是党中央高度关注并重点要求的内容。讲政治,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首要任务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就是要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强化政治责任,做到站得稳、靠得住,就是要全党找准政治站位、增强政治意识、强化政治担当。
讲政治,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就是要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与党性锻炼,在党内政治生活的“大熔炉”中锤炼、锻造党性,在“紧火煮来慢火蒸”的考验下,真正提升政治觉悟。同时,要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和政治担当,增强党员干部的忠诚度、归属感、责任心,从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形成富有朝气、生机勃勃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
19.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专家解读】
制度反腐专家,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原副院长李永忠:从腐败的“愈演愈烈”,到“取得压倒性胜利”,我国的反腐成效为国内外所公认,也为夺取反腐败斗争的彻底胜利赢得了时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建设覆盖纪检监察系统的检举举报平台”,这既有利于提升反腐法治化水平,又有利于防止“灯下黑”。未来,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既要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又要妥善处置存量“治病救人”;扎牢不能腐的笼子,既要健全法规制度,又要改革政治体制;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既要以教育促进自律,也要用制度强化他律。科学的制度反腐,既要用“加法”“乘法”来形成震慑,保持高压;也要用“减法”“除法”推进政改,消除腐败。如此,海晏河清可期,朗朗乾坤可待。
20.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专家解读】
中国社会科学政治学研究所政治理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周少来: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的旗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保证人民依法有效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力。社会主义民主不仅需要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需要完整的参与实践。实现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要求我们在治国理政时在人民内部各个方面进行广泛商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涉及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事情,要在全体人民和全社会中广泛商量,涉及一个地方和基层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要在这个地方和基层人民群众中广泛商量。
21.我们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
——2017年12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
【专家解读】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教授级高级经济师周新民: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根据自己国情选择发展道路,既是国家发展必须坚守的根本原则,又是国家必须捍卫的核心利益,还是国家必须享有的基本发展权。不“输出”中国模式再一次向世界表明主张,中国是尊重国家发展规律、追求真理的大国,中国是尊重别国核心利益、坚守原则的大国,中国是尊重别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主张平等的大国。不“输入”、不“输出”具有普遍意义,对任何一个国家都适用,同时表明中国是一个公平公正、一视同仁、言行一致的大国,不干涉别国内政、不插手别国事务、不干预别国发展。
22.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重要经验,是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建党原则。
——2017年12月25日至26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
【专家解读】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陈志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马克思主義政党的基本原则。确立党的领导核心以维护党中央权威,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的总结。要维护党中央权威,重在维护党的领袖的权威、确立党的领导核心,这是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而得出的深刻结论。党的领导核心不仅是党在组织上的领导人,而且也是党在思想和政治上的主心骨。我们党在总结革命、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提出了“确立党的领导核心”的重大问题。十八大以来,一系列领导小组和领导委员会的先后成立,对于维护党中央权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作用。历史和现实充分说明,保证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力量,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以加强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不可能顺利推进。
23.我们党必须以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
——2018年1月5日,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专家解读】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方雷:在我们这样急剧变革的转型社会,一个强大的政党有助于保持政治秩序、推动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一个强有力的政党是中国社会革命走向成功的重要政治前提,伟大的事业必须有坚强的党来领导。四十多年来,我们党始终勇立改革潮头,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革命。新时代我们党面临的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面临的考验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面临的危险具有尖锐性和严峻性。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引领社会革命,自身必须始终过硬,必须全面从严治党管党,必须拿出自我革命的勇气,敢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敢于拿自己开刀,否则我们党就会失去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24.“老虎”要露头就打,“苍蝇”乱飞也要拍。
——2018年1月11日,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
【专家解读】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吴波:无论是“老虎”还是“苍蝇”,都是党内特殊利益群体的基本构成,两者之间并没有性质的差异。当下对于干部队伍中贪腐分子作“老虎”和“苍蝇”的区分,主要基于职级的高低。副部级以上高官一般被称为“老虎”,厅局级以下则被称为“苍蝇”。打“老虎”具有标志性意义,拍“苍蝇”则更具有现实意义。无论是打“老虎”还是拍“苍蝇”,老百姓都能直接或间接、眼前或长远地享受到反腐败带来的好处。拍“苍蝇”必须与打“老虎”互动。在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下,仍有一些党员干部不收敛不收手、甚至变本加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保护伞的支撑。几乎每个“老虎”身边都有一群“苍蝇”在飞。在一定意义上,如果说打“老虎”体现为反腐败成效的宏观尺度的话,那么,拍“苍蝇”就体现为反腐败成效的直观尺度。所以,“老虎”露头就要打,“苍蝇”乱飞也要拍。
25.领导干部要忠诚干净担当,忠诚始终是第一位的。
——2019年3月1日,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专家解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谢宝富:忠诚、干净、担当是新时代对高素质干部的基本要求。忠诚是为政之魂,是前提;干净是立身之本,是底线;担当是成事之要,是关键。三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首先,忠诚是为官清廉、勇于承担、尽职尽责的动力之源。常言道:“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担当,脚下有力量。”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素质中,第一要义是忠诚,是对信仰的忠诚。其次,只有守住了干净的底线,才是真正的忠诚,才会有足够的底气去担当。最后,只有“有担当,能成事”,才能光大忠诚、干净的价值和意义。领导干部要忠诚干净担当,就要坚守理想信念,忠于党和人民,坚守清廉底线,清清白白做人,坦坦荡荡为官,关键时候冲得上,顶得住。需要指出的是,忠诚是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事业尽忠,忠诚决不等于“唯上”和“愚忠”,更非唯领导马首是瞻,将岗位职责、人民利益抛之脑后,对领导的错误言行唯诺附和。
26.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2019年5月31日,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专家解读】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于海青:从出发点来看,“四个意识”强调的是党的建设的方向性、原则性问题,凸显作为党员的政治立场、政治原则、政治要求,为党员守好政治规矩、增强政治定力,在政治言论和政治行为上“不走岔”“不走偏”确立了基本政治规范,提供了根本政治遵循。“四个自信”的核心是解决党员干部思想、行动的“总开关”和“总阀门”问题。通过强化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筑牢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之基,補足精神之“钙”。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成为“四个意识”与“四个自信”共有的“根”和“魂”。在新时代,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关键是做到“两个维护”。
民生篇
1.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2012年11月15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
【专家解读】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岳经纶: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之初的首次讲话的核心观点。它不仅宣示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而且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人民利益至高无上的地位。总书记用“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说出了亿万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心声,道出了一位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对人民的拳拳之心,殷殷之情。中国共产党的一贯宗旨就是为人民谋幸福。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无论是经济改革还是对外开放,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不变的奋斗目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党和人民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党是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领导者、指引者,人民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中国人民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才能创造和实现自己的美好生活。
2.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的答问
【专家解读】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绿水青山是美好生态的形象表述,金山银山是物质财富的形象表述。改革开放后,一些人把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看成是互相排斥的关系,错误地认为要发展就要牺牲环境,要山清水秀就不能发展。而习近平总书记则是从更具全局性历史性的视野,看待发展和生态的辩证关系。不仅提出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价值选择,而且指明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二者的内在兼容性与相互转换性,是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一个跃升。
绿水青山具有生态价值,这种生态价值同时蕴藏着健康养生、旅游休闲、绿色产业等经济价值。更为重要的是,绿水青山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广阔空间。有了绿水青山,即使暂时没有金山银山,只要把握住了发展的战略,具备了起飞的条件,就会创造出金山银山。否则,突破了生态底线,不要说金山银山,就是基本生存也保证不了。
3.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
——2013年11月3日,在湖南湘西考察时强调
【专家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教授唐任伍: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中国数十年贫困治理的经验和教训,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方略。“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提出在2020年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扶贫、脱贫是“最后一公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是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的高度概括。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扶贫要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精神脱贫是精准扶贫的战略重点。精准扶贫不能脱离实际、拔高标准、吊高胃口,也不能虚假脱贫、降低标准、影响成色,确保目标不变、靶心不散,防止“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游走式”脱贫,做到脱真贫、真脱贫,消除贫困代际传递。
4.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2013年12月12日,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专家解读】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博导宋迎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怎样处理好城市建设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城市建设的实质是为居住生活在城市的人营造居住空间、就业空间、公共服务空间、生态环境空间等人工空间。城市建设要服从自然规律,要以不损害自然生态环境为前提。当前,一些城市建设者缺乏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以为有钱、有技术、有决心,城市建设就可以为所欲为。许多城市为此而受到诸如泥石流、滑坡、地陷、洪水、沙尘暴、海水倒灌等自然灾害的报复。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语重心长,切中时弊。我们搞城市建设,千万不要挑战大自然,而要努力让城市融入自然,适应自然,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保留、传承和发展浓郁的乡土文化,让居民有自然亲近感和乡土文化归属感。
5.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2013年12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
【专家解读】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姜迎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一重要论述抓住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就是说,能否让广大农民实现小康是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第一,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国许多农村地区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比较低,离小康的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就需要花大力气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农民实现小康的基础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农民实现小康的关键一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如期实现,而且在地域上、人群上一个都不能少,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现在,脱贫攻坚进入冲刺、决战阶段,这是实现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一环。第三,对中国共产党而言,老乡有着丰富的内涵,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老乡始终是党的重要依靠力量,推动老乡实现小康是党的政治任务和光荣使命,必須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切实关心和扶持困难农民,努力建成农民满意、高质量的小康社会。
6.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
——2015年10月16日,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
【专家解读】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王春光:这句话高度概括和凝练了全面小康的丰富内涵,让所有人都能明白小康对每个人的意义和价值。实现全面小康,最大的任务就是让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贫困人口都能实现脱贫。当前在中国农村轰轰烈烈进行的精准扶贫工作,从2014年开始,以每年减少13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的速度推进,今明两年是最后的攻坚阶段。精准扶贫不仅让所有贫困人口脱贫摘帽,而且要让所有贫困地区(村、镇、县等)摘掉贫困帽子。当然,全面小康建设不仅限于脱贫摘帽,而且还是全面推进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过程。所以,总书记所说的不能让有人掉队,就是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五位一体”建设的成果,有更好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7.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是搞运动、一阵风,要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
——2016年7月20日,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专家解读】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二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郑有贵: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脱贫攻坚战不仅要破解贫困地区历史上长久积累因素导致的内生发展能力弱的问题,还要面临进一步发展中的产业转型升级难、资源价值转变成现实经济价值难、内生发展能力提升慢等新的困难问题。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面对艰巨性、复杂性问题,如果搞运动、刮阵风,就难以实现预期目标。
要真扶贫,就不能搞形式主义,应当沉下去找准问题,做具体工作,建立共建共享机制,在促进发展中实现脱贫;要扶真贫,就要了解贫困户的真实状态,切实助其找到脱贫方法,使党的扶贫政策更好发挥作用;要真脱贫,就要尊重发展规律,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内生发展能力弱等问题,在加大扶持力度的同时不断改进扶贫方法,更好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的作用,使深度贫困地区的内生发展能力不斷增强。脱贫攻坚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重要任务,我们必须将真抓实干、持之以恒的精神贯穿到脱贫攻坚的全过程。
8.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2016年9月9日,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的讲话
【专家解读】
厦门大学教授史秋衡:党和国家高度关注民生问题,努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其中,教育就是最大的民生,教育公平则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根本利益问题。我国人民素来有重视子女教育的传统,为培养下一代不遗余力。如今,家庭对子女教育的关注可谓达到空前的高度,教育公平问题成为一个足以牵动全社会神经的话题。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期执政生涯中“常怀忧患之思,常念人民之托”,他始终坚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执政理念,扎扎实实处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教育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涵盖教育的方方面面,其中涉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多个领域,这些讲话精神蕴含了深刻的教育思想和治理理念。
9.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专家解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青连斌:民生领域补短板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系统地提出了“七有”目标,即“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针对学前儿童入园难、弱势人群的扶持和“兜底”还存在明显不足这两个当前我国民生领域的突出短板,新增“幼有所育”和“弱有所扶”两项,这就将原有的“五有”目标拓展为“七有”目标,充分反映和顺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心声和热切愿望。
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时期,都会因为各种原因存在某些特殊的弱势群体和弱势人群,比如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残疾人,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的“三留守”人口、进城务工人员,失能半失能老人、空巢老人等。对这些弱势群体和弱势人群,国家和社会各方面都应当给予充分的关爱,在制定相关政策、财政投入和其他社会资源的分配中,更应该给予适当的照顾和扶持。
10.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2018年7月5日,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
【专家解读】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魏后凯:要精心下好乡村振兴这盘大棋,就必须把握好正确方向,搞好顶层设计,做到长短结合、因村制宜、精准施策,全面推进“五个振兴”。一是扎实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如果农村缺乏产业支撑,或者面临产业凋敝,乡村振兴就将成为空中楼阁。二是扎实推进乡村人才振兴。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人是最关键、最活跃、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如果没有人才的支撑,乡村振兴只能是一句空话。三是扎实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础。如果文化衰败,不文明乱象滋生,乡村就难以获得持续繁荣。四是扎实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乡村生态振兴,就是要实现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打造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建设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让农村更像农村。五是扎实推进乡村组织振兴。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保障条件。乡村组织振兴,就是要培养造就一批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和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建立更加有效、充满活力的乡村治理新机制。这“五个振兴”既各自成篇,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11.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专家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马振清: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将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并列提出,深化了对改革目的和发展归宿的认识。能否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必将成为衡量改革发展成败得失的基本指标。
人民获得感的增进是幸福感和安全感提升的基础,获得感和安全感的增进反过来又促进着人民幸福感的提升。只有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人民从改革发展中获得实惠,人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才可能提升。正因为如此,党中央高度重视改革的普惠性,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我国的改革发展实践中,应该把三者统一起来,妥善处理好利益获得、幸福追求、安全保障之间的关系,使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发挥正向互促作用,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
12.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这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性质所决定的。
——2019年3月5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
【专家解读】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宇文利:党是人民的党,要念念不忘党的性质,始终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始终以民为本、为民立政,要始终牢记政合民心、政解民忧、政济民困、政为民谋的使命。为人民服务,就需要我们党和政府时时处处事事为人民着想,急人民之所急,利人民之所想。当前,我们正在爬坡过坎,当经济遇到了下行压力时,党和政府就要带头过紧日子,要处理好财政收支,统筹协调发展,做好顶层的、长远的规划,做好爬坡过坎阶段发展的准备和设计,闯关过隘,走出困境就会迎来胜利的光明。所以,总书记的这一句金句,非常形象,通俗和大众化,既贴近民意,也深入人心,言语中不仅透露出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关切与关心,也科学辨证地揭示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文化篇
1.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专家解读】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副院长张峰:经济建设工作搞不好要翻船,意识形态工作搞不好要变色。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述既讲明了经济建设在党的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也指出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核心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是由其基础作用所决定的,只有搞好经济建设,国家发展繁荣、各族人民幸福安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会有强大物质基础。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在于它的保障作用,这关乎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关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
2.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讲话
【专家解读】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网络新媒体研究室主任孟威:当今世界,互联网上多元思潮涌动,交锋激烈,国力竞争中的话语权较量和作用愈见凸显。中国在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进程中,如何纠正西方话语误读和偏见、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是做好国际传播、提升舆论影响力、树立负责任大国良好形象的重要课题。我们要遵循规律,研究用户心理需求,把握好传播“时度效”,处理好“讲道理”和“讲故事”、“自己讲”和“别人讲”、“大声讲”和“柔声讲”的关系,既阐明自己的立场和主张,又潜移默化地达到说服成效。要学会用世界语言讲中国故事,用中国语言讲世界故事,创新传播方式,多平台、多维度地塑造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3.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
——2014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专家解读】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项久雨:实现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任务,是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形成和发展的现实动力所在。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是人类社会共同价值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基于自身历史文化、奋斗任务和时代问题,对人类社会共同价值的中国反映、中国理解和中国解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是相对具体的价值观念,而共同价值则是相对抽象的价值原则。正是这种辩证关系,才使这种特殊的、具体的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蕴含、体现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凸显了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人类性,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
4.把握好網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2014年2月27日,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
【专家解读】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旭: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的主阵地,能否打赢网络舆论这一仗,关乎中国的未来走向。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在提高质量和水平的基础上,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推进网上宣传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创新,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为广大网民,特别是为青少年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
5.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
——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考察时的讲话
【专家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徐斌:习近平总书记这段话包含层层递进的三重涵义:首先,价值观对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具有引领、激励的作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前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年,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其次,青年处于心智不断成熟、思维不断完善的时期,其价值观也处于逐步养成的时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其发展至关重要。如果受到负面思潮的影响,形成了消极、错误的价值观,他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都会偏离正常轨道。最后,青年时期是价值观养成的重要时期,我们要重视引导青年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
——2014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
【专家解读】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唯一的连续性文明,五千年的连续发展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历史学家认为,中华文明具有如此长久的连续性,证明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必有一伟大而深厚的力量寓于其中。这个力量就是我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所滋养的中华民族精神,它赋予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发展历程中生生不息的主要支撑,必须努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中还有许多思想理念为当代人类解决冲突提供了有益启示,有利于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深刻体现了中华文明处理人类难题的智慧。我们今天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大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7.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
——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专家解读】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李希光:强调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主要是要求文艺创作和文化产品的生产摆脱资本和市场的控制,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应成为党对文艺工作的基本要求和价值标准。随着媒体的商业化和市场化发展,媒体自身已经变成了资本利益集团的一部分,一些资本集团通过操纵收视率、点击率、粉丝量等来引导舆论、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在价值失序、道德沦丧等问题已十分突出的今天,为人民服务、反对文艺商业化,应该成为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精英阶层的主流共识。
8.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2015年2月28日,在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的讲话
【专家解读】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孟鑫: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马克思主义是唯一的以无产阶级解放为宗旨的学说,它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重大革命,也是人类信仰史上的历史性变革。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共同的理想,是引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体现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完美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基本纲领和最高纲领的融合,既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又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保证了全党和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团结一致,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顺利发展提供了无穷动力。
9.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专家解读】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部教授、博导范玉刚:中华文明历经磨难而不衰,五千年来一脉相承,积淀了为整个民族共同认可、普遍认同的优良传统。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等思想,依然在现代中国人的社会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在大众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评判是非曲直的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表达,滋养了中华民族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为现代中国涂抹了浓厚的历史底色。这些中华历史文化中蕴含的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生成了现代中国人发自内心深处的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自信和自豪感,赋予了中国人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精神力量。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专家解读】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教授、博导徐艳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其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奠基于近代以来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革命文化之中。马克思主义作为文化全球化的突出表征,为中国革命文化的出场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对我们今天应对各种风险、各类挑战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全球影响力之中,建立在当下我们对中国文化全球化境遇的审慎把握之中,建立在中国文化在全球化格局困境的破解思路之中。我们应将文化软实力和政策软实力有机结合,产生巧实力,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焕发出更加强劲的生命力。
11.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
——2018年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专家解读】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曹亚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其命运已经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连在一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充分证明了其科学性和真理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国情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环境也产生了新变化,我们要用科学的理论去分析时代特征、把握时代主题、领会时代精神、认清时代变化;用科学的理论去分析错综复杂的社会背景,认清各种矛盾,明确我们肩负的神圣使命;用科学的理论去指导我们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提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用科学的理论来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行动,让理论变成物质力量。我们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提高我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我们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把握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
12.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
——2018年8月21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专家解读】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史安斌:不断增强“四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即“2·19”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由新华社等中央新闻单位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提出的自我要求。在“8·21”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援引了这一提法,并将“四力”的要求扩大到整个意识形态领域,锤炼和铸就更多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精兵。这一要求具体而明确,饱含了最高领导人的谆谆教诲和对广大新闻传媒从业者的殷殷期望。锤炼和铸就宣传思想工作精兵,提升脚力是基础,提升眼力是关键,提升脑力是核心,提升笔力是根本要求。
13.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2019年3月18日,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
【专家解读】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邱水平:人因德而立,德因魂而高。办好思政课,是事关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的根本问题,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着“生命线”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关键作用。
14.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2019年5月15日,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专家解读】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左凤荣: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不同文明和文化相互交流、互鉴、融合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创造文明、创新文明的历史。不同文明、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融合,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让人类文明更加丰富多彩。习近平主席强调尊重世界文明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不同文明和文化的交流,是基于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客观认识。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本国、本民族既要珍惜和维护自己的思想文化,也要承认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文化。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是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条件,也是文明传播和发展的重要规律。
全球篇
1.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
——2013年3月23日,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
【专家解读】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汪亭友:这是中国民间流传甚广的一句谚语,看似朴实却富含哲理。习近平主席引用这句民谚,是要用人们从生活中总结的浅顯易懂的道理形象说明中国人民对自己选择的发展道路最有发言权,是在外交场合向世界表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定走最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的决心与自信,也是对西方社会长期以来对中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指手画脚、歪曲丑化的一种回应和正告。同时,也向国际社会传递了中国对外交往的一项基本准则:中国既希望别国尊重中国人民的自主选择,又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
2.“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
——2015年3月28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的主旨演讲
【专家解读】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王明进:“一带一路”虽然是中国率先提出来的,却不是中国的独角戏,需要沿线国家的共同参与,这也正是“一带一路”倡议不同于传统的区域一体化倡议的地方。首先,它是开放的。“一带一路”建设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只有开放包容,才能保证沿线国家的共同参与。其次,它是合作的。“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依靠某一个国家或某几个国家,而是沿线众多国家的自愿参与。最后,它是共赢的。“一带一路”倡议提倡的是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地照顾到他方的利益,体现了共赢精神。“一带一路”建设的目标在于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对接、优势互补,实现互联互通。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可以说,“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是普惠共济与和平合作之路。
3.发展依然是当代中国第一要务,中国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
——2015年9月22日,出席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举行的欢迎宴会并发表演讲
【专家解读】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李拓:这句话既切中了我国发展的要害,也向世界释放了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积极信号。尽管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等结构性矛盾依然很突出,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经验表明,中国的发展与改革开放密不可分,深化改革必须扩大开放,扩大开放助推内部深化改革,改革与开放已经形成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良性互动机制。以往粗放式的发展给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同时,要提升发展的质量和发展的效果,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就需要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具有内在一致性。为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我国推出“一带一路”等合作倡议,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发展。中国的改革开放与世界的发展是一种双赢和多赢的关系,对外开放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外国人到中国来投资、兴业、学习、旅游,进一步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所以,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只会越开越大。
4.弱肉强食是丛林法则,不是国与国相处之道。
——2015年9月28日,出席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
【专家解读】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赵可金:近代以来,全球主义在欧美发达国家的主导下,走的是一条片面的全球化道路,欧美国家推动全球化的核心理念是西方文明所固有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比如强调“文明与野蛮”二元对立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追求优胜劣汰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哲学,以及把自己看作是“上帝的使者”“文明的光亮”,把其他文明看作是“黑暗的远方”的傲慢与偏见。
在此种全球主义背后的深层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主导下,当前的国际经济体制和规则是由少数发达国家主导的,人为地设置了诸多限制和障碍,使得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少数群体参与不足,没有获得平等的发展权利,成为谋求全球普遍发展的重要障碍。可见,欧美主导的全球主义过于偏重维护资本自由化的利益,忽略劳工的合法权益;过于偏重维护欧美发达国家的利益,忽略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过于偏重西方文化价值观的要求,忽略非西方价值观的尊重包容。在这些理念主导下建立起来的世界秩序,奉行弱肉强食、赢者通吃的丛林法则,是制造冲突和战争的根源之一,更是造成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的深层根源,不是国与国之间的相处之道。
5.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5年9月28日,出席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
【专家解读】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博导,金砖国家研究中心主任蓝庆新:合作共赢是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与基础。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意味着更为广阔、多样、包容的朋友圈,要以合作带动共同发展。对比而言,旧的国际关系是一种竞争主导下的合作关系,是对已有全球财富的分割和重组,势必使发达国家在竞争中占有财富分割的优势。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并不是否定竞争,而是在相互尊重、公平正义的基础上摒弃零和竞争。竞争的目的不应是角逐谁胜谁负、谁强谁弱,而应是各国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实现共赢。竞争中的摩擦分歧,应遵守公平正义的裁决程序,而不是采取单边的报复行为甚至暴力措施。在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的今天,以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共建共享为原则全方位构建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新型国际关系,是应对“逆全球化”思潮的中国主张,有助于维护贸易自由化的秩序,推动全球化的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从而为解决国际发展问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6.我们将继续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支持多边贸易体制。
——2016年9月3日,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专家解读】
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授林宏宇:可以说,杭州G20峰会标志着全球治理开始进入3.0版时代。3.0版全球治理的最大特点是西方国家的作用整体下降,新兴国家开始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全球治理的協作程度和国际受益面达到历史的最高点,新的全球治理机制呼之欲出,而G20机制正是新时期全球治理机制创新的标志,中国更是3.0版全球治理的中流砥柱。尽管当前面临巨大的阻力和压力,中国仍旧坚持全球化的正确方向,主张国际贸易自由化,反对世界经济保护主义,主张开放、联动、包容,反对封闭、孤立、排外,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深入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发展。
7.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平等相待,既把自己发展好,也帮助其他国家发展好。
——2016年9月3日,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专家解读】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博导李新烽:短短一句话,蕴含了四层意思——其一,以德服人,不卑不亢。中国始终平等对待所有主权国家,不因某个国家的大小、强弱、贫富区别对待,不卑不亢、礼尚往来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待客之道。面对中国的崛起,西方国家基于自身的发展经验得出中国必将走向“霸道”发展道路的结论。殊不知,早在2000多年前,儒家的诸位先哲就已经指出“以力假仁”这种假借“仁义”的幌子而行武力威服(以力服人)之实的“霸道”,并非国家发展的正道。其二,发展自身才是硬道理。仅胸怀履仁蹈义之志而谋求天下大同之愿是远远不够的,贪图虚名而罔顾本国发展的现实情况是不可取的。避免好高骛远、志大才疏的困境要求我们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发展自身,做好自己的事情,这样才能厚积薄发,立己达人。其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种推己及人的态度深深扎根在中国文化之中。发展自身的同时带动其他国家一同发展,这是中国一直以来坚持的做法。其四,计利当计天下利。谋求各国的共同发展,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坚信“大家都好,世界才能更美好”,从整个世界而非个别国家的利益出发想问题、办事情,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传达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烈信号。
8.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不是要动谁的奶酪,而是要努力把世界经济的蛋糕做大。
——2017年9月3日,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
【专家解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导,教务处副处长熊光清:经济全球化使得全球经济体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这种联系也使得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形成了一种互利共赢的关系。长期以来,经济全球化都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进入21世纪以后,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金砖国家获得了一定发展,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不是以牺牲发达国家的利益获得的,相反,他们的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度不断提高。以中国为例,201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0万亿元,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必须尊重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承认世界多样性的现实。只有在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才能将世界经济的蛋糕做大做好,最终形成互利共赢的局面。
9.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专家解读】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教授、博导陈定定:现有的国际秩序是二战后由美国主导塑造,其他国家参与建设,带有自由主义底色的。如今,现有国际秩序的弊端已经开始暴露。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的国际制度导致国际政治中的权力分配不平等,国际事务处理中频现“双重标准”等问题。西方国家强力推行其价值观,导致部分地区陷入乱局,也使现有的国际秩序面临更多争议。因此,非西方国家开始追求对现有全球治理体系进行完善和改革。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和塑造关系到每一个国家的安全与发展,是每一个国家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中国既认同现有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合理之处,也强调对其中不公正、缺平等的地方进行修正。中国是现有全球治理体系的受益者、贡献者、建设者,对其进行补充和完善是中国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与世界其他新兴大国一样,随着国际身份的改变,不仅要做全球治理的跟随者和参与者,更要做建设者和倡导者,要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同时,中国强调现有全球治理体系中出现的问题需各国协商共同解决,这不仅有利于世界各国共同利益的实现,也有利于国际社会的安稳与繁荣。
10.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
——2017年11月9日,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谈
【专家解读】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华人跨文化协会首席专家贾文山:首先,习近平主席是站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说这句话的。意在强调,作为新型全球领导型大国的中国与既成全球领导型大国的美国只有平等相待,互相尊重各自的核心利益,相互合作,才能够共存共荣。再者,以太平洋为例,人类面临来自全球的机遇与挑战,只有中美协同共进,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化挑战为机遇,消灭安全赤字、和平赤字和发展赤字。最后,只有深化两国在文化、教育与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互鉴,中美才能够共同进化,自我完善,使亚太地区和全球其他地区受益。总之,人类历史已将中美两国的命运与人类的未来捆绑在一起。为了维护与发展中美各自的国家利益、中美共同的利益、亚太地区的利益和全人类在二十一世纪的福祉,平等合作是中美唯一的选项。唯我独尊、单打独斗是极其愚蠢的、自虐式的、乃至自杀式的举动。
11.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2017年12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
【专家解读】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系教授邵峰:从现实的发展来看,走和平发展道路,永远不称霸,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过去取得的成就证明了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因此必须长期坚持不动摇。中国今天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是四十多年改革开放的结果,也是四十多年相对和平国际环境的结果。今后的中国发展仍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中国日益融入国际社会,中国的前途命运愈加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要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已成为中国发展的唯一出路和选择。中国不走霸权主义道路,不仅是中国对世界的承诺,也是中国从自身利益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出发作出的明智选择,是世界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
12.国际关系民主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2018年6月10日,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會第十八次会议上的讲话
【专家解读】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洪源:由技术进步引起的经济发展全球化,必然使得国际间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旧秩序走向崩溃。世界多极化引起的民主政治秩序正在酝酿和形成中,这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不可忽视、不能阻挡的历史潮流。但是,世界超级大国却逆历史潮流而动,依然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此路必然不通。世界政治和国际秩序迈向民主政治和新型国际关系是人心所向,不可阻挡。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本质是追求公平正义,各国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人口多寡,在国际社会中主权一律平等。否则,国际社会就会沦为小国师大国、大国欺小国的野蛮生长世界。中国作为一个古老而又新兴的大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同时,肩负着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和国际民主秩序的重任,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