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暑假谁做主孩子Or家长?
2019-07-25
每年暑期,各种“渲染贩卖焦虑”的文章大行其道。日前,有一篇《月薪五万,养不起一个孩子》的文章刷遍朋友圈,引发各种热议与跟风之作。而两年前,一篇《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的文章同样刷爆朋友圈。看来明年的标题只要把“五”改成“六”就行了。有趣的是,这两篇文章引用了同一个论据,“最贵的美国NASA太空营夏令营要37800元”。孩子的暑期该怎么安排?该不该报班?该报几个班?该报学科辅导班还是才艺兴趣班?要不要尊重孩子的兴趣与意愿?孩子的暑假该谁做主,孩子,家长还是孩子家长共同做主?
▶正方:
家长的焦虑是真实存在的,这类文章不过戳中了家长的心事而已,“贩卖焦虑说”是不客观的。你是家长,当然可以给孩子一个没有课外班的暑假,但要是开学后看到孩子与上过课外班的同学有差距了,你还能淡定吗?所有人在往前走,你的孩子停下来、走得慢的结果是落后。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更好的未来呢?所以家长都充满焦虑地、铆足劲儿给孩子上各种班、刷各种技能。说到底是囚徒困境:别的孩子上课外班,你的孩子不上就吃亏了;别的孩子不上课外班,你的孩子上就有优势了,所以最优策略是上课外班,但家长都是这么想的。
▷反方:
竞争当然是客观存在的,好的初中、好的高中与好的大学都是僧多粥少、供不应求的。但是人生是长跑,上小学,相当于起跑不久,家长就纷纷让孩子处于冲刺状态,似乎不合适,通过让孩子大量投入时间学习的方法,就算一时领先,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没有谁能冲刺跑完长跑。既然是长跑,就应该有一个合适的、可持续的步调,家长应该放下焦虑,尊重孩子的兴趣与意愿,与孩子商量如何合理安排暑期时间,适度学习,劳逸结合;有经济能力的,暑期带孩子到处走走,看看世界,领略世界的多样与美好,这比一味让孩子沉溺在书本要好。
▶正方:
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兴趣与意愿,听起来很好,但有多大的可行性呢?如果孩子就是喜欢玩耍、玩游戏、看动画片,不想学习,这样的意愿家长要不要尊重?真正有自控力、能在自己的长远利益与短期快乐之间做出有效平衡的孩子是少数,绝大多数孩子还是需要家长、老师的监护、引导与管控。譬如小升初,一些好的学校还是看奥数与英文等指标,别的小孩都在学,你的小孩能不学?不学就是放弃了参赛资格。家长让自己的孩子学,才是负责任的态度。
▷反方:
家长为什么不能跟孩子约定,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可以有多少自由支配的时间?孩子适度玩耍、适量玩游戏、看动画片也没有问题。孩子成长应该是全方位的,不应畸形发展为“刷题机器”“学习机器”。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对奥数没有兴趣,牛不喝水强按头,硬要让孩子学,结果无非是让孩子更加厌恶奥数而已。当然,兴趣有时候也是可以引导、可以慢慢培养的,但还是必须以尊重孩子的意愿、认知能力与当前认知水平为前提。
▶正方:
说到底,家长是不能放任不管的。譬如奥数,孩子有兴趣学最好,如果没有兴趣家长也会晓以利害,“孩子,你想上好学校,就得学”。既想让孩子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又想让孩子成绩好、上名校,如此两全其美一般而言不太可能。对普通背景的孩子来说,不努力是不行的。
▷反方:
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能力与水平还是要有一个客观认知,有一个平和心态。大部分孩子智力差不多,将来就是一个普通人,从事一份普通职业,过度的教育投入未必有正的回报,反而可能有各种负面效应:孩子厌学、亲子关系紧张。别把自己未实现的梦想完全寄托在孩子身上。
【点评者说】无论如何,焦虑总是一种不好的心态。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有这个有那个,自己的孩子也要有;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学这个学那个,自己的小孩也要学,这种军备竞赛心态要不得。尊重孩子的兴趣与意愿,尊重孩子的认知能力与当前认知水平,松紧有度、劳逸结合,不仅是对的,也才能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