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建清:40年金融改革经验谈
2019-07-25
40年来,国有银行经历了企业化改革、商业化改革和股份制改革,最终实现了市场化经营。总结40年来中国金融业改革,尤其是股份制改革的宝贵经验和成果,我觉得主要有几点经验体会。
一是,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发展是硬道理,金融发展是服务实体经济、解决自身困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与有效方法。与一些储蓄率较低的国家依赖外债推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同,我国主要通过市场手段,将高储蓄转化为投资,动员内部资金支持工业化进程。中国金融业的稳定繁荣为经济改革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和保障。
二是,创新是金融改革发展的根本动力,其中制度创新更是激发金融活力的引擎。回顾中国金融业的改革,特别是国有银行改革,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并没有现成的模式、案例可以仿效。改革过程相当艰辛。难的不是产品、服务、技术和管理工具等方面的创新,真正难的是制度创新。面对当时国家财政基础比较薄弱、难以承担国有银行改革巨额成本的现状,创造性地运用国家资产负债表、央行资产负债表,利用外汇储备为国有大型银行注资,通过国有大型银行自身核销和市场化剥离相结合的方式处置巨额不良资产,并成功股改上市。
三是,市场化机制的构建贯穿于金融改革整个过程,也是打造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的必由之路。国有银行股改始终围绕重建市场化经营机制这个核心,真正的目的是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以取代旧有的政府机关式的管理模式;建立风险自担的内控机制,以真正解决风险软约束问题;确立市场导向、利润为主的经营目标,杜绝行政干预下的财政化经营行为。
四是,金融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从战略到实施需要各个环节的协同配合和精细推进。中央的决策和改革方案确定之后,能否在实践中得以落实和实现就成为改革的关键。在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证监会、汇金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机构的支持配合下,国有银行完成了不良资产剥离和责任追究、机构人员的精简与收缩、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引资、定价等艰难任务,为股改上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是,风险管理永远是金融的要义,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是金融改革的底线。金融业是经营风险的行业,本身具有天然的脆弱性,尽管金融风险与市场环境变化相关,某种意义上具有特殊性和偶然性,但过度擴张、盲目创新,忽视金融运行的基本规律,疏于风险防范才是罪魁祸首。中国国有银行40年的改革发展,成就令人瞩目,但近一半的时间在与不良资产作斗争,教训极为深刻、刻骨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