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化学学科中的哲学思想
2019-07-25陈亚文
陈亚文
【内容摘要】化学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文章通过实例展现具体的化学知识中存在的哲学思想,提出了应在进行化学知识教学的同时要充分利用资源对学生进行哲学教育,从而通过哲学观点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理解,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树立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观点。
【关键词】哲学思想 化学教学 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
哲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共同的、普遍的规律和原则,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同时又是观察、分析、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大分支,其研究对象就是物质。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有必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哲学思想的培养,这也符合《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的“把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作为课程目标一部分的要求。
一、量变到质变
高中化学教材中由于量变而引起质变的例子有很多。从量变到质变是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量变指的是物质的量的变化和运动的量的变化,质变是指固有属性的变化。在事物运动变化过程中,质变常常是由量变引起的,量变是质变的储备,质变是量变不断积累的结果。比如:C与O2的燃烧反应,在O2不足时产生CO,增加O2的用量会出现CO和CO2共有的情况,再增加O2的量最终全为CO2,二者的性质差别很大,CO易燃、有毒、难溶于水,CO2不燃烧、无毒、可溶于水;又如稀硫酸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H2,而浓硫酸产生SO2;再如低温时,△H<0,△S>0的反应可以自发进行,温度升高,△G变大,自发性降低,再若不断升温会使△G>0,反应不自发了。所以,在化学教学中,应重视指导学生学会从量和质两个方面分析物质的性质及从矛盾主次方面的转化认识物质的化学变化。
二、对立统一
我国古代哲学认为物质是“阴阳”组成的统一体。“阴阳”之间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比如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溶解与结晶、液化和气化、化合与分解等均是事物“阴阳”矛盾的兩个方面。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有这样的经历:大多数学生往往认为强碱性溶液中没有H+,强酸性溶液中没有OH-,学生只看到了矛盾的对立面而没有认识到两者的统一联系,水的离子积常数Kw。在教学中涉及到对立统一的内容时,既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双方的互相斗争,也要认识到双方的互相依存。失去一方,另外一方也没有存在的意义。
三、透过现象看本质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部表现。在化学学习和教学中,我们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去认识物质的变化。比如透过“墙内开花墙外香”现象,我们感受到了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着;金刚石和石墨都是C元素组成的两种单质,但金刚石硬度大且不导电,而石墨很软且导电性很好,二者的物理性质存在较大差异是因为在本质结构上C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晶体结构不同所造成的。又如在平时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往往通过物质溶解性的大小去判断该物质是否为强电解质,并没有从本质上抓住强弱电解质概念本身,只是单纯的从表面上进行分析。
四、一分为二看问题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从哲学角度讲事物就是矛盾的统一体,在化学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工业合成氨反应N2+3H22NH3是一个放热反应,高温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但却不利于平衡右移;低温有利于平衡右移,但却降低了反应速率,所以在工业生产中综合考虑反应速率和反应平衡以后选择了500℃左右的温度;又如Cl2有毒,曾在二次世界大战中作为毒性武器,但Cl2却可以用于自来水消毒;维生素C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维生素之一,具有抗坏血病的作用,但过量维生素C的摄入可引起肾结石、血尿、影响胚胎发育等;人类的生存离不开O2,但O2也可以引起金属腐蚀。当然我们在化学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要一分为二看问题以外,要选择事物的积极方面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在教学中用心观察和体会就能发现高中化学内容中有很多哲学思想的体现,除上述所列以外,再比如内因与外因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认识与实践、抽象与具体等。辩证唯物主义作为方法论对化学教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将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应用于化学教学,把蕴含于各种化学现象中的辩证关系阐述清楚,引导学生灵活应用,让学生能在获取化学知识的同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从而实现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值得每位化学教师去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唐晓琴.高中化学教学中哲学思想的体现和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26):144.
[2]程遇玲. 浅谈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7(13):8-11.
[3]刘敏华.
浅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 高中数理化, 2018(8): 59-60.
(作者单位: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