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学科培养核心素养实践探索
2019-07-25杨卫华
杨卫华
【内容摘要】2017年高中学科新的历史课程标准颁布,其中提出了历史核心素养,本文讨论了新的形势下教师们应该做哪些方面,并以
“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的课堂案例为出发点分析,进行中学历史学科培养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历史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 实践探索
一、历史解释的提出
“人们公认历史是叙述之学,而且所有学科中唯一以记述为主的学科。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仅仅看到历史记述过去、再现历史的功能,而没有注意到其解释历史的功能。实际上历史是记述之学,也是解释之学”[1]课程标准中关于历史解释的概念是这样的:“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即便是对基本事实的陈述也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历史解释是强调论从史出,在历史解释的基础上涵养家国情怀,也即原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前一阶段改革,历史教学的关键点是让学生们弄懂历史概念,学生们对概念越理解,历史越能理解。教师们讲清楚各种概念,学生们学习历史是否有效的关键所在。在之前课程改革课程目标明确了课堂教学注重课堂探究,关于历史解释让课堂丰富和引起学生兴趣,如著名的高中历史老师石国鹏老师和袁腾飞老师,他们的课很受学生们喜欢。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历史课堂基本属于课程改革中反对“满堂灌”,但是他们的课堂上没有一个人睡觉的,相反学生们对历史很感兴趣。他们课堂的精彩并不在于学生的参与度,而在于他们对历史的解释比较引人入胜。但是大多数历史老师在历史课程中难以实施的就是历史解释,大多数历史老师并不能做到随着时代的变化对历史事件评价的变化。这次高中课程改革把“历史解释”作为核心素养之一引进课堂,对中学历史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教学方式都會带来相应变革和教学内容的调整。因此对我们广大一线历史教师而言是带来专业上挑战和机遇并存,怎么样从“三维”目标转转变到新的课时目标。所有的历史老师都是从头学起,逐步探索。邓京力认为的关于“历史解释”过程就是探明历史因果、阐释历史意义和客观评价的过程[2]。探明因果关系排在历史解释的首位,分析原因的方法有(1)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2)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历史解释注意历史时间分类,需要有统一的标准。历史的发展过程历史教科书常见的分类是把人类社会分成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中国历史封建社会之后把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分类成半殖民半封建社会,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三大改造完成,这段时间是新民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6年中国八大召开到今天分类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解释另外一个重点是阐释历史意义及进行历史评价。因此历史解释的过程简单的逻辑就是原因-目的-措施(过程)——结果-意义。在历史原因分析的解学中,一般是来自教科书或者教师,根据教科书或者教师提供的材料所得,学生受知识的限制是不可能自己能分析原因。因此教会学生阅读教科书后对原因能分类。而关于历史意义与原因不一样能够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学生在思考探究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关于历史的解释。
二、“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目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首先是课堂目标的制定,我们怎么样从原来“三维”目标教学转到历史核心素养目标的呢?笔者以张金山老师的人教版《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的关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为例,探讨课堂教学中怎么样落实“历史解释”。在教学思路中他关于“历史解释”目标的制定是这样表述:“理解教材对重要事件的解释,在分析史料的基础上,理性客观地提出并形成自己的历史解释(历史解释)”从这段表述看,张老师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一是理解教材对重要历史事件的解释,二是形成自己的历史解释。笔者认为这段关于“历史解释”的目标只是阐述了“历史解释”的概念,缺乏具体操作性和可测性,笔者根据张老师的教学设计认为关于“历史解释”在课堂上落实可做些调整:“通过理解教材对新中国外交方针的概念的解释,在分析史料的基础上,理性客观地提出并形成学生自己的关于新中国外交方式历史解释。通过分析史料,能够解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因果关系。
在具体教学方面,张老师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中并不是每一个概念都重点进行“历史解释”,而是对“对新中国外交方针”来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
。学生能完成历史解释,必须要对进行历史解释的知识有所了解,张老师为此提供了材料,并且针对材料设计了问题(1)“材料一是如何解读该方针政策内涵和原因?”这是培养学生理解他人怎么来解读相关概念,也从解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了关于中国外交方针的内涵。接着追问的是“还可以给出哪些补充”,这个问题的设计是让学生建构出自己关于中国外交方针的历史解释,从整个教学过程中来看,教师对学生进行了适当的引导,并且引入到更深层次的知识。
这个知识的教学的最后,张老师引导学生再次回到教材,让学生自主阅读,找出教材中哪些是对内涵的解读?哪些是原因的解读?这里要说明的是张老师采用的还是人教版教材,这是因为课程改革各省推进的时间不一样,虽然张老师这节课用核心素养思维来进行教学,但是他这里采用的还是旧版的教材,旧版教材编写还并不具备2017年新课标的要求,因此张老师在依据旧版教材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补充了不少史料,弥补旧教材不足,这也是采用旧版教材但是开始推行核心素养教学探索的教师们要特别注意的地方。而张老师采取让学生解读教材的方式,值得我们在教学中参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张金生.围绕“素养”立意的教学设计——以人教版“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8).
[3]冯一下.试述历史解释的内容要点——“历史解释与历史教学”专题研究之二[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3).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