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接受美学理论及其在文学研究中的应用

2019-07-25梁林艳

都市生活 2019年4期
关键词:接受美学读者

梁林艳

摘 要:接受美学又称之为“接受理论”、“接受效果研究”,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德国, 80年代中期为我国理论界所接受,之后逐渐成为一种令人瞩目的文艺思潮。接受美学反对作者中心论和作品中心论,而把读者与作品的关系作为研究的主体,探讨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反映和接受,以及阅读过程对创作过程的積极干预,并研究对作品产生不同理解的社会的、历史的、个人的原因。接受美学的创始人是姚斯、伊瑟尔等人,他们提出了以读者为中心的批评模式,认为文学史就是文学的读者接受史、效果史。作为一种新的理论研究方法,接受美学有其独特的文学研究价值,同时也有其自身的理论局限。

关键词:接受美学 文学研究 读者

一、接受美学批评理论的形成及发展

接受美学理论兴起于60年代后期在70年代达到高潮,它的主要代表是德国南部康士坦茨大学的五位教授。他们是姚斯、伊瑟尔、福尔曼、普莱斯丹茨、斯德里德,被称为“康士坦茨学派”[1]。

1967年,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姚斯在康斯坦茨大学发表演讲并据此撰写了题为《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的论文,该论文被认为是接受理论的宣言性文章。文章中引入了“期待视野”这一概念,这一概念同时也是接受美学理论的主要概念之一。所谓期待视野,是指读者在阅读理解之前对于文本显现方式的相对期待。这种待具有读者本身所限定的理解结构和知识框架,包括既定的知识背景、审美经验以及阅读习惯等等,所有这些因素都将在接受活动中具象为一种潜在的惯性期待。

姚斯的接受美学理论发展包括两个阶段:上文提到的《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代表了他第一个阶段的主要理论。《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代表了其理论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该书主要运用严谨的解释学原理和他本人的渊博知识,对审美经验进行诠释,并把对文学理论的研究上升至对艺术、美学乃至整个文化社会的思考。康斯坦茨学派的另一位主要代表人物是伊瑟尔。 伊瑟尔深受英伽登的现象美学理论影响,在其发表的《文本的召唤结构》中,伊瑟尔提出了一种交流关系理论,即文本的召唤性和读者的再创造的沟通性。 这一观点的提出代表着接受美学理论的又一发展。 伊瑟尔认为, 在文学作品中存在着两个极点,即艺术极和美学极[2]。其中,艺术极指的是作者的原文本,而美学极则指的是通过读者阅读所实现的作品。

以伊瑟尔和姚斯为代表的康斯坦丁学派开创了接受美学理论的发展局面,使得该理论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 上世纪 80 年代后期, 接受美学又逐渐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这其中,还融入了上世纪60至80年代的各类哲学美学新思潮。后期,接受美学理论发展到美国,通过融合经验主义与英美传统的个人主义思想,逐渐演变为具有广泛实践性的读者反映批评理论。

二、接受美学批评理论在文学研究中的运用

(一)强调读者研究的重要性、客观性

接受美学强调,作品的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要在读者阅读中实现。一部文学作品的完成并不仅指文学作品创作的结束,而是指从作者创作到读者接受的全部过程。而从作品创作到接受者之间还存在着一系列的中介因素,如欣赏习惯、阅读密码等,读者必须动员自己的知识去破译作品的密码,从中挖掘并再造作品中的审美信息,这就体现出了文学活动中读者的重要性。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说:“读《红楼梦》时,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3]由此可见,文学创作中的读者不是被动的,相反,读者始终是推动文学创作前进的动力。因此,文学的接受活动,不仅受作品性质的制约,更受读者的制约。这一事实促使我们必须将读者研究纳入文学作品的重点研究范畴,在文学批评的过程中充分重视读者的作用。

(二)开创“接受”的文学史观

接受美学批评家姚斯提出重写文学史,从史料中寻找读者们当年对文学作品的反应,研究不同时代的读者为何对一部作品产生不同批评意见的原因,提出读者们在不同年代、不同环境下对作品的期待心理、审美情趣、文学爱好以及对作家创作等影响。摈弃之前仅注重作者、作品的片面文学史观,从作者、作品、读者三位一体的全方位角度研究文学史、重著文学史。

这一开创性的观点有助于我们树立一种全新的文学史观,即作者、作品、读者三位一体的文学史观。这样,我们在进行文本研究时就不会仅局限于作品本身,而是从社会的、大众的多个方面、从心理学的、经济学的、哲学的多个学科去全方位的解读作品。这对文学作品的研究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三)注重“第二文本”的重要性

接受美学认为文本有“第一文本”与“第二文本”之分。“第一文本”是作家、艺术家创作的艺术制品,“第二文本”则是指与读者直接发生关系的审美对象。两者的区别是:“第一文本”并没有与读者发生关系,是一种自在的“存在”,如艺术品等。而作品一旦与读者发生了关系,就成了审美对象即“第二文本”。“第二文本”主要由三种因素构成:一是第一文本的艺术品;二是作为读者欣赏对象的艺术品,即第二文本的艺术品;三是被读者对象化了的艺术品,即读者将自己的思想情感、艺术趣味与作品融为一体,最终构成的作者与读者共同创造的新的艺术品[4]。

根据上述定义可知,“第二文本”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而是一种“自为”的存在,是读者对作品感悟、阐释和解读以后的再生的艺术情感与形象。因此,在文学作品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要着重关注“第二文本”的价值,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第二文本”上,通过对“第二文本”的分析去全方位的解读文学作品的价值所在。

接受美学批评以其独特的视角提出了以读者为中心的文艺批评理论,强调了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重要性,突破性地将文学评论的关注点由作者和作品的关系转向文本和读者的关系,这一理论弥补了之前西方文艺批评在这方面的不足,为中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虽然这一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过多地看重读者的决定性因素,忽视了作家的创作活动和主导地位,及作家的艺术追求的个性和重要性。但我们相信,在接受美学理论研究者的持续努力下,这些问题终会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2][4] [德]H·R·姚斯,[美]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3] 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猜你喜欢

接受美学读者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戏剧翻译
俄国形式主义的读者意识
英伽登的“具体化”理论研究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美人鱼》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接受美学视角下Mulan的翻译研究
“《读者》光明行动”(33)
“《读者》光明行动”两周年特别公益活动(一)
“《读者》光明行动”(26)
“《读者》光明行动”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