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理查德·许尔森贝克《中国噬人》的中国叙事
2019-07-25徐冠群
徐冠群
摘要:德国达达主义创始人理查德·许尔森贝克的长篇小说《中国噬人》以多线叙事结构书写多重主题,通过边缘人物和日常细节勾勒出一幅形象的中国画图。小说以达达主义语言风格、独特的叙事视角,以及多重主题的交糅为特色,塑造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迅速崛起而又难免落后、繁华与衰败、传统与现代等多元意象交汇的中国形象。
关键词:理查德·许尔森贝克 《中国噬人》 中国叙事 中国形象
理查德·许尔森贝克( Richard HueLsenheck,1892-1974)是德罔达达主义创始人之一,他既是诗人、散文家、戏剧家,也是医生和精神分析学家。1916年春,许尔森贝克与胡戈·巴尔等人在苏黎世成立了名为“达达”的文艺活动社团,他在社团成立宣言中声称:“达达是无任何含义的、重要的虚无。我们要以虚无改变世界,我们要以虚无改变文学与绘画,我们要以虚无终结战争。”①随后,达达主义在艺术、文学、戏剧和绘画等领域迅速波及开来。在“一战”期问的歐洲,人们被悲观和失望所笼罩,思想、哲学、文学艺术中盛行怀疑主义、虚无主义和对“理性”“进步”等信念的批判。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达达主义便是典型的代表,达达主义者们愤世嫉俗,拒绝约定俗成的艺术标准,追求清醒的非理性状态,向往无意、偶然和随兴而做的境界。他们通过公开集会、示威、出版艺术及文学期刊等,表达对一战的抗议。1922年,许尔森贝克完成医学学业并成为一名医生,于1924年至1927年作为随船医生出海航行,途径中国、日本、印度等亚洲国家,在柏林多家报刊发表其旅行日记,同时师从精神病学家罗夏学习荣格分析法。随后,许尔森贝克相继出版《非洲见闻》(1928)、《飞跃到东方》(1928)和《中罔噬人》(1930),以纪实或杜撰的方式呈现自己外出航海时所见到的异域风光。小说《中国噬人》是一部达达主义杰作,一度成为德国的畅销书,其内容和风格宣扬了达达主义的信念,即崇尚虚无,反对战争,抵制虚假的秩序感和目的感,崇尚“生活并非由逻辑的和连续的事件组成,而是由令人迷惑的和杂乱无章的共生并发之物组成”。②
有丰富航海经历且兼具医生与作家双重身份的理查德·许尔森贝克,在小说《中国噬人》中以他所目睹的中国为背景,对反抗帝国主义压迫、开始崛起的中国进行了独特的书写。许尔森贝克没有沉迷于对起义、行军和战争的虚构描写,而是从边缘人物人手,即欧洲和中国的投机商、政治化的传教士、卷入武器走私的水手和逐渐沦入险境的欧洲妇女等。这些“寄生虫”般的小人物,对整个轰轰烈烈的反帝罔主义战争和大国崛起来说或许意义甚微,却同是这些重要事件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作者正是透过这些小人物的生死沉浮,细致刻画了那个时代的中罔社会。小说语言略显凌乱、跳跃,却生动形象,意味深长,表达的是作者对历史乃至人生的冷峻思考。
驶往中国的军火走私船“贝克尔市议会号”拉开了故事的序幕。走私船因破损而被迫停靠在香港,船上人员被捕,船只被扣押。一场法庭审判后,船上的德国水手埃米尔、施拉姆和船上军火作为三条线索,分别将亨斯洛夫妇、叟考特尼夫妇和张晁江将军的命运串联、交汇起来。“贝克尔市议会号”停靠香港时,正值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席卷全国,反帝反封建的号角已经吹响,民主革命一触即发;中国内部诸多势力相互制衡,内战时有爆发;香港等地对帝国主义国家实行经济封锁,在港外国商人压力重重。各方势力为谋生机或战争需要都对这船军火虎视眈眈,所有人的命运因此而交汇,无辜者遭人利用身首异处,投机者大发其财如鱼得水,将军取得战争的胜利,中国开始苏醒。
一艘走私船、一场审判串联起众多人物相互交织的生死沉浮。故事发生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对外来侵略者进行无情反击的时代,理查德·许尔森贝克既慨叹欧美人在当时的中国命途多舛,更站在世界的宏观角度在文中反复提及这一历程的历史必然性:一方面,这是欧洲人自鸦片战争以来的“自讨苦吃”③,文中的欧洲小人物在中国落难,均是被其欧美同胞而非中国人所害,不失为对帝国主义自掘坟墓的暗讽;另一方面,“中国宏大而古老,外国人就像在大象肚子上爬来爬去的虱子”(129),这个大国在迅速“崛起"( 79-80),四亿人民要对压迫他们的帝国主义奋起反抗时,谁也无力抵抗。在大国崛起的历史洪流中,被迫投入其中的每个人如大海中一叶扁舟上的蝼蚁般身不由己。
理查德·许尔森贝克反对战争,但并不以夸夸其谈的大道理驯化读者,而是深入浅出,于细微处、边缘处人手,搭配其跳跃散漫的讲述方式,让人初读不知所云,其隐含的深意却引人反复细读、深思。这种深入显出的思考和表达方式与达达主义所提倡的理念不谋而合。达达主义更倾向于在具体的事物中体现自己的价值观:理查德·许尔森贝克在《中国噬人》中对人物、街道、情感描写情有独钟,对宏观的罔家荣辱、生死存亡佯装漠不关心。举足轻重的重大事件,作者常以稀松平常的笔调呈现,尽显调侃讽刺。例如将军的小妾因顾虑自己在美国朋友间的社会声望而试图阻止国家内战的爆发;中英国家之间的矛盾具体化为经济封锁、华人工会、家仆罢工等日常事务;张将军的德国军官与俄国密使从争吵到达成共识的寥寥数语问,便做出了发动内战的决定。
小说情节从海上开始,最后结束于上海,一切在这里尘埃落定。虽然只有两章篇幅,但在这两章中对中国城市(上海)、中困人的捕写远比任何其他章节都细致得多,基于现实的每一个街名、每一家饭店,故事似乎真实发生而非虚构。小说人物施拉姆在上海游荡、谋生、堕落、等待,读者跟随他的足迹穿越上海的街道,看到上海的买办过着怎样的生活,上海的媒体如何深入人民的日常生活,上海如何“太混乱,太五光十色……什么都无法预测”(201)。作者花费大量笔墨细致入微地捕写上海的繁华生活,小到中国职员胸口口袋露出的绣花手帕,大到南京路上的喧杂交通;既有赛马场和各种俱乐部,又有皇宫酒店、大华饭店的歌舞厅,还有先施百货的欧式婚纱、永安百货的楼顶花园,一切都雍容华贵、光怪陆离(201-202),再现了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这座困际化大都市。这里不仅有中国的百姓、欧洲的职员,还有欧洲的乞讨者、苏联和日本的舞女,这里车水马龙、华灯绚丽,从大酒店走出来的“先生们抽着烟,女士们穿着华丽的晚礼服。撩起裙摆……银缎鞋子……长筒袜”( 202)。
但在这繁华背后又充斥着潦倒、不公与肮脏。有些贫困到“饿昏了”(210)的波兰和苏联移民靠偷窃度日,在小酒馆买廉价的伏特加;心情不好的警察恰好碰到“在白杆前面没能迅速停下来”(213)的黄包车夫,便“抢走了他黄包车上的坐垫”(213);永安百货楼上“纨绔子弟忙着朝桌子底下的某个点吐痰”(214);剧院里“有人站在角落里,使劲拉着帷幕,往一个沙盆里又擤鼻涕又吐痰”(214);“整个世界散发着洋葱和大蒜的臭味”(221)……在小说人物施拉姆眼中,中困是一个“奇怪的民族”:“他们如此麻木、如此简单,同时又非常聪明……非常非常聪明……眼睛里闪着光。他们工作到昏倒,他们是发明家,手工业者,艺术家和科学家……但是他们又让人觉得害怕。”(214)傲慢的欧美人面对中国的崛起,他们相互警醒:“中国会振作起来……不能惹恼了这些人。”(21)
理查德·许尔森贝克根据亲身经历在《中国噬人》中描绘了东西方文化交糅、现代与传统共存的中国人物和城市形象,杜撰了惊心动魄的中国革命故事,书写中国崛起、西方殖民者自掘坟墓的历史必然。小说以达达主义語言风格、独特的叙事视角和结构,以及多重主题的交糅为特色,塑造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迅速崛起而又难免落后、繁华与衰败、质朴与肮脏等多元意象交汇的中困形象。
①[德] Richard Huelsenhec:k: Erk.rung(Vorgecragen im.CaharetVoltaire" ),in: Karl Riha, J.rgen Sch.fer ( Hrsg. ) : Dada16total: Manifeste,Aktionen,Texte,Bilder. Stuttgart: PhilippReclam jun.,1994,S.33
② [德]CW.E比格斯贝:《达达和超现实主义》,周发祥译,昆仑出版社 1989年版,第33页。
③ [德] Richard Huelsenheck: China frisst MenschenFrankfurt/M.:Ullstein Bucher-Verlag CmbH,1957,S.108.后续该书引文将随文标出出处页码,不再另注。
参考文献
[1] Huelsenheck. R.:China fri.t Mensc-hen[M]. Frankfurt/MUllstein Bu cher-Verlag GmbH,1957.
[2] Esman.A.H..Richard Huelsenheck[J].American Imago1975,32(4):359-365.
[3] Riha,K.& J.Sch.fer. Dada total: Manifeste,Aktionen,TexteBilrler[M]. Stuttgart: Philipp Reclam jun.,1994: 33.
[4] C.W.E.比格斯贝.达达和超现实主义[M].周发祥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