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实施前体育与健康课程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铜仁二中为例
2019-07-25成彦开
成彦开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贵州铜仁 554300)
近几年学生体质健康一直都是体育界的一个关键词,连续几年国家教育部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开展了一系列研讨和筹备,严格管理、落实检查、实地抽测等, 无形中加强了对全国各地中小学体育课的规范管理。体育课是每个学生必经的过程,通过数据反馈第一时间了解学生体质状况,数据反应的身体状况,那么导致学生们不愿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原因又有哪些呢?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有限的体育课想要达到终身体育高度,首先应该是理论先行的。体育健康课应该包含体育核心素养培养、运动技能指导、常见运动损伤预防和治疗等多,再与运动技能有机结合,才能成为实现真正意义的体育课。《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 (国办发﹝2016﹞27 号)》中明确提出:建立大中小学体育课程衔接体系[1]。该文以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为例,对目前学校体育理论课开展的现状做了调查统计,高中每周2 次体育课, 无论从学校管理层面还是教师教学方面,更多倾向于室外课、实践课的考核和教授,该次研究对目前铜仁二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开展现状做出分类总结, 以期为今后课程调整和学科素养渗透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内容、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内容
通过对铜仁市第二中学2015—2018年在校学生进行调研,结合学校发展规划、教师课程安排等,分析铜仁二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开展现状, 针对实际情况提出对策建议, 以期为今后铜仁二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提供理论依据。
1.2 研究对象
铜仁市第二中学2015—2018年三个年级在校生进行问卷抽样调查,对体育教师进行访谈。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查阅相关论文, 并购买阅读与该研究相关的文献书籍,为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3.2 问卷调查法
该文选取了铜仁市第二中学三个年级80 个班,每个班随机发放问卷5 份,共400 份,实际回收390 份,回收率97.5%,其中有效问卷380 份,有效率为97.4%。
2 结果与分析
2.1 铜仁二中体育实践课开设现状
从表1 看出, 高中三年田径课占据了体育课绝大部分比例,随着年级的增加,田径项目教学比例逐渐减少,球类和体操项目的比例有所增加,在三年的教学中却呈现无规律增减态势。 以上分析说明高中三个年级在教学内容的衔接上是脱节的, 教师授课随意性比较大。 第一,从开课情况看出,学校对于体育课教学内容并无固定教材进行考核;第二,从科目开设情况看出,田径仍是主打项目,新型项目的涉猎较少,说明教师对待自己特长专业以外的专业持懈怠态度。
表1 铜仁二中体育课开设课程(%)
从表2 可以看出, 学生们对不同项目的定位和认识, 主要集中于学校所开设项目或者可以直观判断的项目,其他项目了解所占比例不足10%。这项调查结果说明:第一,学生们平时对于体育运动项目的了解集中于直观观察;第二,教师在平时的理论课教学中缺少对专业项目强化教育。毛振明在《对体育课程一体化改革方向的整体性思考》中提出“必须打破内容陈旧、缺乏竞赛、技能低下、学生体验不到竞争与表现乐趣的不良状态”[2],我们目前的课程状态均是以接触为主,深入或者规则渗透为辅,这便导致学生们都认识、却都无法开展比赛的现象。
2.2 铜仁二中体育健康课开设现状
从表3 看出, 学生们对于体育文化包含内容存在不同定位。从横向分析可知,学生们认为体育文化除了体育本质、安全防护、项目规则以外的内容占比例高达50%以上;调查中看出,很多学生将除技能比赛外的其他体育知识均归类为体育文化。从纵向分析看出,不同年级学生对于体育文化理解程度是不同的, 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体育健康知识体系的需求。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学生对体育文化知识的需求呈参差不齐现象,能表达清楚具体内容的所占比例不足50%。
表2 铜仁二中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的认识(%)
表3 铜仁二中学生对体育文化包含内容的定位(%)
从表4 可以看出, 我校室内体育健康课涉及内容和分布情况。 从横向分析,室内课对于安全预防、体育技能、项目规则的介绍所占比例不大,体育视频欣赏相对较多,其他内容所占比例居高;从纵向分析,随着年级的递增,安全预防和体育技能理论越来越少,其他内容学习占到了58%。 以上调查结果表明室内体育课教学同样是随意性较大, 尤其高三年级则几乎更多的是自习,这与目前教育环境密不可分,同样反映出了体育教师在体育室内课上投入的不足, 以至于学生体育理论知识结构匮乏。
表4 铜仁二中室内体育健康课开展情况(%)
2.3 铜仁二中学生自我认知和诊断情况
从表5 中可以看出,学生们对所学项目比赛规则认知程度存在一定差异。从横向分析,学生们完全了解的占40%左右,完全不知道的占20%左右,调查发现项目分布在田径、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这与学生们兴趣走向是有极大关系的, 与学校大型活动和比赛的培训也是分不开的(如近年团委组织的运动之夏系列活动,羽毛球和乒乓球社承办的比赛活动,社团内同学对比赛规则是必须完全了解的)。 从纵向分析,不同年级同学的判断也是无规律可循的。
认知年级比例完全了解一知半解完全不知道高一年级43.336.720.0高二年级40.030.030.0高三年级44.433.422.2
从表6 可以看出,选择主动锻炼的学生超过65%,说明学生们主动锻炼的健身意识好的。 经过部分访谈得知,学生们对于主动锻炼的定义局限于“田径场跑两圈、平时下课走出教室、下午放学到室外散步”等,这表明学生对体育运动目的无法准确定位, 甚至将只要不坐在座位上学习以外的活动均称为主动锻炼。 学生们长时间伏案学习, 适当的活动仅仅可以起到调动身体机能、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无法达到健身目的。 这项调查表明学生对于体育锻炼和不静止的概念是模糊的,三个年级主动锻炼人数在增加,体质测试数据显示优良率逐年降低,这是不符合常理的。 因此,明确体育锻炼的意义才能真正扭转学生们体育态度。
表6 铜仁二中学生主动参与锻炼情况(%)
3 结论
3.1 铜仁二中体育实践课呈现内容单一现象
从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铜仁二中学生无论是从课堂学习、自学还是社团参与,均对自己喜欢的项目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对于相对陌生项目,在老师的必修安排中也初步有了解。 这充分表明铜仁二中教师在体育课程安排中进行了思考和协调。
在访谈中, 我们也了解到教师教学采用跟班走模式,在高二会进行一次大调整。每个年级会有至少3 个教师执教,教师之间存在知识结构和专项不同现象,因此在教学中田径、篮球类课程较多,体操和其他项目较少。然而三年教学分配可以看出,教学内容绝大多数围绕常规田径、篮球开设,其他项目则仅作为一个学期中教学内容之一进行教学(个别教师尝试武术、健美操教学),这样不仅无法了解到不同项目特点,更无法满足从众多项目中进行选择的需求。
3.2 铜仁二中体育健康课严重缺失
在体育学科中, 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让教学和训练事半功倍。从调查中看出,绝大部分学生对于理论课的认识和需求不是很高, 原因是绝大部分学生认为体育课是运动技能课,理论课是体育特长生才需要学的。思想观念决定了学习态度, 没有成为高考项目却分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体育课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们减压的, 这样的理解同样是导致部分体育教师不愿做理论研究的原因。因此,师者不愿学,生者不得解,简单的理论知识渗透便被各种各样的情况所代替。
从学生自我诊断数据同样可以看出, 铜仁二中体育健康课程开设不足。 学生们对于项目规则了解程度判断和自我健康状况诊断等, 均存在主观意识浓厚现象,这与理论知识不足是有很大关系的。
3.3 铜仁二中三个年级课程设置存在脱节现象
从调查结果看出, 铜仁二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安排和内容上既有优点,也有缺点。铜仁二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设内容相对丰富;随着年级的增加,课堂趣味性多于专业性;不同教师对于课堂把控不同,分科后部分班级调整,学生们能够接触不同体育教师,同时增加了对不同体育教学模式的了解。
铜仁二中三个年级存在同项目教学现象, 教学中出现了不同年级同类专项教学情况, 场地器材使用分配不均衡现象,导致教学效果不好;铜仁二中三个年级存在同年级不同项目教学现象, 教学中出现了同一个年级教学内容不一样现象,导致教学同步困难;铜仁二中教师反馈中得出健康课程设置缺失现象, 健康知识渗透影响着人的健康行为和习惯, 缺失则导致对健康状况无法准确判断和定位。
4 建议
4.1 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教学内容
铜仁二中总班数80 左右,体育教师仅11 人,加上场地器材有限。统筹安排教学内容,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场地冲突和器材丢失现象。 每个年级上课内容实行确定大方向,具体分配根据授课教师协调进行,尊重大项目促进小项目开发。 铜仁二中做了初步尝试。
遵循原则:该校是田径、篮球传统项目学校,足球特色学校,强化特色发展和教学;支持多样化项目教学活动,适当开设武术、健身操等项目,开阔学生学习视野,为将来选择体育项目学习和锻炼提供条件。
4.2 教师们尝试安排理论知识渗透
调查中发现,无论教师教案还是学生了解,体育理论知识渗透是急缺的。因此,教师们在教学中尝试进行理论知识研读和渗透是十分必要的。 铜仁二中对各个学科进行了专业书籍整合和预定, 这为体育教师们理论知识学习奠定了基础, 为理论内容理解和把握创造条件。 教师们从专业书籍获得知识后进行整合再教授于学生,既满足了学生学的需求,同时满足了教师对知识结构整合的需要。
4.3 学校提供各项培训和学习的机会
调查中发现, 我国每年针对学科教学都会组织各种各样的培训,铜仁二中参与度不高。 从平时教学、训练中可以看出,传统模式仍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创新意识不足,针对多变的教学训练现状,传统模式一定程度阻碍了新课标推广。
目前由于体育教师基础学科研究不够深入、 学校对于该学科的关注不够等原因, 导致我们的体育课很多时候变成了自由活动课、放松课,这不仅对于体质健康测试的长远意义有所影响, 更是对于核心素养的深入研究提出了挑战。 学生们喜欢体育运动不喜欢体育课、校级交流的军事课或者纪律课成为聚焦点、拒绝技术性教学的安全课遍布我们的课堂,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如何根据地域环境、校园文化特点制定适合自己的体育课程才应该成为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