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正散结通膈汤对中晚期食管癌化疗患者凝血功能、体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07-25张晓炜邱书瑾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5期
关键词:食管癌体重变化

张晓炜,邱书瑾

食管癌为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我国为该病的高发地区。早期食管癌患者因未出现明显的临床表现,使50%以上的患者发现自身症状时已出现远处转移及淋巴结转移,失去最佳的治疗时机[1]。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多表现为进行性吞咽困难、血行及淋巴转移等临床症状,且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因预后较差,且无手术相关适应症,故化疗为首选治疗手段之一,化疗虽能对患者癌变进行有效抑制,从而改善其预后,但该治疗方式引发的不良反应易影响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其治疗依从性[2]。近些年研究发现,中医联合化疗可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故为进一步提高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化疗效果,降低其化疗引发的不良反应,本次研究针对西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分别予以单纯化疗及联合培正散结通膈汤治疗,旨在研究培正散结通膈汤联合化疗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西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46例)。治疗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42~78岁,平均(61.3±7.2)岁;TNM分期Ⅲ期31例,Ⅳ期19例;病理类型:腺癌14例,鳞癌36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45~75岁,平均(62.1±6.8)岁;TNM分期Ⅲ期29例,Ⅳ期17例;病理类型:腺癌12例,鳞癌34例。两组性别、年龄、TNM分期及病理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1.2.1 诊断标准 所选病例均与《食管癌规范化诊疗指南》[3]中有关中晚期食管癌的诊断标准相符。

1.2.2 纳入标准 ①经食管镜、电子胃镜、食管拉网细胞学、病理活检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中晚期食管癌;②存在胸骨后隐痛、吞咽不适、异物感及哽噎感等症状;④本次研究经西安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并予以执行;③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3 排除标准 ①生存期低于4个月者;②合并严重心、肾、肝、肺等全身性疾病者;③存在精神疾病,无法进行有效沟通、交流者;④属过敏体质或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⑤临床资料不全,治疗依从性差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本组患者仅给予单纯化疗治疗,即第1天静脉滴注紫杉醇(生产厂家:海南紫杉园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80068)150 mg/m2,第2天、第3天静脉滴注顺铂(生产厂家:广东岭南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43124)40 mg/m2,以21 d为1个周期[4]。

1.3.2 治疗组 本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培正散结通膈汤治疗,药方如下:黄芪30 g,太子参30 g,陈皮10 g,半夏9 g,全瓜蒌20 g,茯苓30 g,冬凌草40 g,急性子30 g,三棱12 g,莪术12 g,丹参30 g,半枝莲30 g,壁虎10 g,山楂30 g,旋覆花10 g(包煎),三七粉2 g(冲),代赭石20 g。取水煎至400 mL,于每次化疗第2天服用,1剂/d,2次/d,共服用6个周期[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予以常规保肝、胃黏膜及止吐等处理。

1.4 观察指标

①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②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变化情况,包括FIB(血浆纤维蛋白原)、P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TT(凝血酶时间)及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检测所用试剂盒由上海涵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检测方法严格按照试剂盒指示说明,且均为一次性使用;③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变化情况;④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LQ-C30)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包括角色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状况6个维度,每个维度满分100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好,反之越差。

1.5 疗效评定

临床疗效参照相关文献拟定,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①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病灶消失,维持≥4周;②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病灶明显减小,维持≥4周;③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或更严重,病灶大小无变化或增大。总有效率=(显效+有效)/n×100%。

1.6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录入EXCEL表格,并导入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变化比较

治疗前,两组FIB、PT、TT、APTT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IB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上升,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PT、TT、APTT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变化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变化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1

组别n FIB(g/L)PT(s )TT(s )APTT(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50 1.47±0.42 3.28±1.03*#13.68±3.62 9.08±2.76*#20.84±4.23 14.07±3.14*#32.64±6.85 21.74±5.12*#对照组 46 1.52±0.46 2.31±0.74*14.47±3.5812.57±3.17*21.65±4.35 18.12±4.23*34.72±7.04 28.64±5.69*t值 - 0.557 5.259 1.074 5.765 0.925 5.355 1.477 6.2 54 P值 - 0.579 0.000 0.286 0.000 0.358 0.000 0.146 0.0 00

2.3 两组治疗前后体重变化比较

治疗前,两组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体重较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体重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体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体重变化比较(¯±s,kg)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体重变化比较(¯±s,kg)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治疗组50 55.85±3.28 55.62±3.43 0.343 0.733对照组 46 55.50±3.61 49.95±3.51 7.476 0.000 t值- 0.498 8.000 - -P值- 0.620 0.000 - -

2.4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比较

治疗前,两组角色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状况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上升,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近些年临床调查发现,我国食管癌发病率及病死率仅次于胃癌,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6]。化疗为现临床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全身性治疗方式,临床中多采用紫杉醇、顺铂等药物,可对癌细胞的分化与增值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以此缓解患者病情继续恶化[7]。但研究发现,化疗虽能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药效持续时间短,且化疗药物对患者造成的副作用较大,以此对其治疗效果易产生严重的影响[8]。故积极找寻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的治疗方式是当前临床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比较(¯±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1。

组别n 角色功能 躯体功能 认知功能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50 68.46±8.15 80.20±6.41*# 56.18±7.46 76.94±8.56*# 72.12±8.64 86.44±9.02*#对照组 46 66.50±8.46 72.00±7.17* 58.50±8.04 62.50±7.34△ 71.00±8.14 76.50±8.74*t值1.156 5.916 1.467 8.836 0.652 5.475 P值 - 0.251 0.000 0.146 0.000 0.516 0.000-组别n 情绪功能 社会功能 总体状况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50 64.80±9.61 77.30±10.27*# 48.72±11.06 73.24±12.57*# 52.16±12.84 78.74±14.87*#对照组 46 62.00±8.46 68.50±9.43* 51.50±10.37 65.00±11.18* 54.00±13.16 69.50±13.68*t值1.510 4.366 1.268 3.320 0.693 3.160 P值-0.134 0.000 0.208 0.001 0.490 0.002-

在我国中医学中,中晚期食管癌属“噎膈”等范畴,正虚邪实为该病的主要病机,而化疗易耗气血,脾胃、气机失调,致痰聚、郁热、瘀血等[9]。故中医治疗以扶正祛邪为主。本文采用的培正散结通膈汤可显著改善患者胃肠功能,增强其免疫力,达到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散结化痰的作用[10]。药方中黄芪、太子参、莪术可提高免疫力,广泛抗菌抗氧化;陈皮、茯苓、党参具有健脾化痰、补脾和中的作用;半夏具有消痞散结、燥湿化痰的作用[11];全瓜蒌煎剂可有效杀死癌细胞;旋覆花及代赭石具有显著的降逆止呕的作用;壁虎及三七粉可消症化积、抗癌解毒[12];冬凌草、急性子、三棱、半枝莲可抗肿瘤、镇痛、抗氧化抗菌;丹参具有清心除烦、活血祛瘀的作用;山楂可降低血黏度。全方共奏,具有消噎通膈、消除肿瘤作用,适用于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治疗[13]。据王文钰[14-15]等研究表明,中药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可减少化疗药物的副毒反应,并起到改善吞咽难下、降逆止呕作用,从而有利于提高患者免疫力,稳定体重,进而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74.00%)显著高于对照组(52.17%),治疗组治疗后体重较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对照组体重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对患者化疗期间加用培正散结通膈汤治疗可使患者体重趋于稳定,并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该研究报道的结果相符。

现研究发现,食管癌患者多伴有凝血功能异常等症状,其体内癌细胞可激活凝血因子及血小板,破坏血管内皮细胞,使纤维蛋白溶解出现异常,以此增加食管癌患者发生血栓的几率[16-18]。血栓及出血为中晚期食管癌常见并发症及致死原因,且患者机体纤溶系统及凝血功能出现异常易促进癌细胞的转移浸润及发生发展[19],故尽早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凝血功能进行调节显得至关重要[20]。此次研究中所使用的半夏3-乙酰氨基-5-甲基异唑、丁基乙烯基醚等化学成分,为一种植物凝集素,具有专一的血凝活力,浓度极低时仍对人畜动物具有凝血作用,可快速发挥其凝血作用,避免其出现血栓[21]。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FI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T、TT、APT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培正散结通膈汤与化疗可显著改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凝血功能。

综上所述,培正散结通膈汤与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稳定患者体重,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食管癌体重变化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从9到3的变化
称体重
这五年的变化
你的体重超标吗
我为体重烦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食管癌术后远期大出血介入治疗1例
鸟的变化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