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沟通内在联系突出数学本质
——以《认识整百整千数》为例

2019-07-25包利华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内在联系数位个数

包利华

数概念的教学在小学大致分为四个阶段: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大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的第三阶段,与前两个阶段“2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数的认识”相比主要教学内容相同,包括数数、数的组成、读写、比较大小等,都突出了对“计数单位”的认识;所不同的是,“20以内数的认识”侧重认识计数符号,“100以内数的认识”侧重认识位值,“万以内数的认识”侧重深入理解“十进制”和“位值制”。小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本质上是数学意义的理解。刘加霞教授指出:数概念的数学意义主要是指“数”是由不同计数单位及其个数相乘再累加构成的,其背后渗透的是十进制和位值制。从百以内到万以内,随着数位的扩展,计数单位的新增,数的结构和构成是一致的,每一个数位上的数都是若干个计数单位累加的结果。例如:4241是由4个千、2个百、4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也可以写成4000+200+40+1=4241。如何在数概念教学中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意义呢?笔者设计了《认识整百整千数》这节课,通过不同计数单位的累加得到整百数、整千数,进而沟通它们的内在联系,突出数学本质。

一、目标定位深入本质

1.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更愿意思考什么问题?

我们常说,学生会的不用教,学生学了还是不会的也不用教。就这节课而言,什么是学生会的?课前,笔者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数,从中看出,经过“2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数的认识”两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对认数、数数、数的意义、读法和写法没有困难,还能用画图和文字的方式来表征。那么,学生更愿意思考什么问题?学生愿意思考的应该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也就是“跳一跳能够摘到的桃子”。这节课的主要挑战性问题有两个:一是1000是怎么得出来的?二是如何沟通不同计数单位累加得到整百整千数?

2.从数学的本质看,展开什么样的过程更有意义?

1000是怎么来的呢?从本质上看,1000的产生是基于三位数的认识,三位数能表示的最大数是999,要表示比999更大的数怎么办?只能扩展数位。怎么表示?计数器上通过拨一拨扩展到千位,千位上拨一个珠子,代表1个千,因此有了四位数。也就是说,1000应该是999+1得到的。这个过程的展开,学生经历了1000的再创造过程,体会到数位扩展的重要性,学会像数学家一样思考问题。

据此,笔者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两个点:

(1)通过画一画、拨一拨、想一想等活动,把认数与计算相结合,让学生经历1000产生的过程,理解1000的来历。

(2)通过沟通计数单位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掌握相同的数学结构,能利用相同结构顺利认识更大的数。

二、学习材料具有结构性

教学片断一:复习回顾整十数,认识整百数。

出示:

师:这是一个正方形,把它平分成10个小长方形。如果1个小长方形代表1,这个大正方形我们记做?

生:10。

师:是的,10个一是10。乘法算式是?

生:10×1=10。

(出示4张这样的正方形图)

师:现在记做?你是怎么思考的?

生:我是数的:1个十、2个十、3个十、4个十,4个十是 40。

生:我列乘法算式:10×4=40。(板书:10×4=40)

师:同学们用数和计算的方法得到了40。

出示:

师:现在我们把这个正方形再次平分,如果1个小正方形代表1,现在记做?

生:100。10个十是100。

生:一行有10个,有10行,所以是 10×10=100。

(出示4张这样的正方形图)

师:可以怎么表示?

生:400。100×4=400,4 个百是 400。(板书:100×4=400)

师:如果再增加1张呢?

生:500。100×5=500,5 个百是500。

师:还有不一样的表达吗?

生:10×10×5=500。

生:250×2=500。

生:400+100=500。

师:你知道他是怎样想的吗?

生:(指着黑板上5张正方形图)原来有4个百,又增加1个百,就是5个百。

(继续增加4张同样的正方形图)

师:你能像上面一样,用多种方法得出900吗?

生:100×9=900,9 个百就是900。

生:500+400=900。表示原来的500加上现在的400,共900。

生:300×3=900。

生:450×2=900。

生:400×2+100=900。

师:这道算式这么复杂,谁看明白了?

生:(指着图形说)这里是2个400,再加上100。

学习材料的设计要有结构性,让计算更具联系性。在回顾整十数和认识整百数时,我以正方形为学习材料,注重沟通本质的联系。100个、100个往上加得到整百数,在4张正方形图的基础上增加1张正方形图,学生得到了400+100=500。这个过程唤起了学生对计数单位“一(个)”“十”“百”之间关系的回忆,然后主动将4个百加1个百等于500类比到4个十加1个十等于50或者是4个一加1个一等于5,学生在迁移、类比中找到了“4个计数单位加1个计数单位等于5个计数单位”这个本质结构。正是沟通了内在的联系,学生容易抓住数概念的本质,也使得已有的学习经验能够迅速迁移到新知的理解当中来,在教师呈现900这个数的时候,学生就有了多样的表征方式。

三、过程展开充分到位

教学片断二:认识1000。

环节一:画一画。

师:900,好大一个数!如果再大一点你还会数吗?

(在900的基础上再10个、10个出示。学生10个、10个数到990;

在990的基础上再1个、1个出示。学生1个、1个数到999)

师:我们刚才通过100个、100个,10个、10个,1个、1个地数得到了999,如果在999的基础上再添上1是?

生:1000。

师:你们都知道是1000,那1000是怎么得出来的呢?

师:老师给你提供了这样一幅计数器的图,请你思考999+1怎么在计数器上表示呢?

出示:

(反馈交流:同时出示三种典型的表示方法)

师:仔细观察,静静地思考。你看懂了哪几种表示方法?谁能来解释?

生:第一种只是在个位加1。

生:第二种是个位加1,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划掉,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划掉,百位满十向千位进一,划掉。但是千位没有画出来。

生:第三种和第二种是一样的,但多了千位。

师:比较三种不同的表示方法,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三种方法表示的过程是一样的,但形式上不同,第三种增加了千位,更加清楚,我比较喜欢第三种表示方法。

师:是的,三个数位能表示的最大三位数是999,再添一个数不够了,所以增加一个数位,叫做千位。

环节二:拨一拨。

师:刚才我们通过画一画表示了999+1。下面我们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同桌合作,边拨边思考:1.每次进的1表示什么?2.每次进1后得到哪些算式?

(反馈交流:学生演示)

生:999+1=1000。这个1表示1个一,算式是999+1。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这个1表示1个十,算式是990+10。

师:不好意思打断一下,他说990+10谁看懂了?

生:我们看到的是990,还有1个十在他手里,还没放下去。

师:谢谢你的慢镜头,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990+10这个算式。继续。

生: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这个1表示1个百,算式是900+100。百位满十向千位进一,这个1表示1个千。

师:同学们真会思考,我们终于得到了1000。谁把它写出来?

生:写作:1000,读作:一千。

环节三:说一说。

师:认识了1000这个数,谁来介绍一下这个新的数?

生:1000是由 999+1得到的。

生 :999+1=1000,990+10=1000,900+100=1000。

生:10个百是 1000。100×10=1000。

生 :500 ×2=1000,200 ×5=1000,250×4=1000。

……

学生从999数到1000没有困难,但为什么要有1000这个数,它是怎么得来的?这对学生来说是有挑战性的问题。一方面,学生数概念扩展的经验不足;另一方面,学生习惯于思考“是什么”的问题,对于“为什么”的问题思维经验比较弱。因此,认识1000这个数,我设计了“画一画”“拨一拨”“说一说”三个环节,让学生经历1000的再创造过程。在此过程中,我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主要体现在集中反馈和问题设计上。学生画完后,我把出现的三种典型作品集中呈现,并提出问题:“仔细观察,静静地思考。你看懂了哪几种表示方法?谁能来解释?”学生的交流不拘一格,有的选择一幅作品发表想法,有的选择全部一一点评,还有的聚焦到两幅作品进行对比沟通。这样的反馈方式,再加上合理的问题设计,能有效帮助学生拓开思考的维度。最后是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课堂时间有限,但是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必须要有,静能生慧,没有独立思考,凭什么交流?数学特级教师俞正强老师说:“人类的活动都有其特定的节奏,思维活动更是如此,有时顿悟,有时冥想。节奏是时间占有的艺术。”一节课短短40分钟,笔者在“认识1000”这个环节花了20分钟。这20分钟里,学生在“画”前思考、在“拨”时思考、在“说”前又思考,通过思考、交流、再思考、再交流,最后学生在介绍1000这个数时,表达十分丰富。正是因为给予了充分的信任和足够的思考空间与时间,学生的理解才能深入,表达才能具体,最终用自己的经验创造性地解决了问题。

四、沟通计数单位内在联系

教学片断三:认识整千数。

师:认识了1000,以千位单位继续往下数,你会数吗?

生:会数,1000、2000、3000、4000……

师:4000用乘法算式怎么表示呢?

生:1000×4=4000。(板书:1000×4=4000)

师:你有没有发现这些算式非常像?一起读一读,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和联系吗?

生 :10 ×4=40,100 ×4=400,1000×4=4000。

生:我发现这些算式有规律。乘数依次增加1个零,积也依次增加1个零。

师:是的,还有不一样的表达吗?

生:我发现这些算式都有一个乘数是4,这个4就是一个“加工厂”,1个十×4=40、1个百×4=400、1个千×4=4000。

师:“加工厂”这个词真是形象!还有人说这些算式都与1×4=4有关,你觉得有道理吗?

生:有道理,我也是这样想的。

师:如果把这些算式看作一个家族,那么1×4=4你怎么理解?

生:是祖先!

生:是起源!

生:是基因!

师:再来个新成员,往下说!

生:10000×4=40000。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能把这些不同的算式沟通和联系。沟通联系是数学学习非常重要的方法,能沟通联系也说明你已经领悟了!

“沟通计数单位的内在联系,掌握相同的数学结构”是这节课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我们为什么要认识更大的计数单位?从本质上讲,任何一个数都可以通过1个、1个数出来,但是效率太低了,所以发明了更大的计数单位,10个、10个数,100个、100个数,1000个、1000个数,提高计数和计算的效率。因此,沟通不同计数单位的内在联系,能让学生的学习从“个”上升到“类”,从本质上认识它们具有相同的数学结构。10×4=40、100×4=400、1000×4=4000,这些算式都可以理解成:“1×4=4”,也就是 1个计数单位×4=4个计数单位。掌握了这样的本质结构,就能以此类推,得到更多的整百整千数。

教学研究需要讨论的两个问题是“教什么”和“怎么教”。教什么?教师只有深入数学本质,才能抓住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探寻数学的本质。怎么教?教师只有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迁移、类比、概括和归纳,方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课堂绽放更加绚丽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内在联系数位个数
怎样数出小正方体的个数
怎样数出小木块的个数
相同数位相加减
怎样数出小正方体的个数
分清数位 照“位”读写
你了解“数位”吗
认识数位
探究工商管理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以和谐理念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浅谈思想政治工作与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