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教育模式下软件工程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

2019-07-24张帆

智富时代 2019年6期
关键词:工程教育软件工程实践教学

张帆

【摘 要】伴随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创新型人才的缺乏成为了普遍共识,针对《软件工程》近年来提出的工程教育模式,国内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方法普遍还是坚持行为目标取向,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以接受学习为主,课程实践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对于应用性大学而言,本门课程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重点在于以“实践教学立体化”为中心,设计和制订教学方案,作者就以如何进行软件工程实践教学方法改革而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软件工程;实践教学;工程教育

中国制造2025,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为目标,坚持以“创新驱动、质量为先,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为前提,2019年的市场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发生了一定变化,不仅要求软件人才能够掌握实时的开发技术,也要求其具备高素质的客户沟通能力、团队协助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等。为此,根据招聘市场的需要必须对软件工程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动态调整软件工程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和内容,以培养面向市场需要的具有创新性和实用型的软件工程人才,则显得非常必要。那么国内很多以应用型为主导的本科教学过程中对于《软件工程实践》教学方法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作者以武汉东湖学院为本,通过针对计算机科学学院16级计算机应用技术1、2班的软件工程实践课程对于教学方法所需的改革进行相关探讨和研究。

一、工程教育模式下教学方法的思考

工程教育模式代表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它以项目研发到项目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软件工程实践这门课程,也就是成果导向教育,在欧美教育发达国家已形成比较完善的教学理论体系和教学实践方法的实施。我国应用型大专院校想培养适应市场和企业需要的软件工程人才,模拟企业环境下的软件工程实践课程教学方法就要有创新、有改革。为满足新的实践课程定位,需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并实现创新性软件工程实践课程教学改革。

(一)如何基于工程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课程目标修订

国内高校开展软件工程实践目标过程中,教育部对于教学目标提出一定要求,但部分应用型高校在把握这一要求时出现降低培养目标的现象,更多高校学生通过本门课程实践并未体验项目开发的完整过程,这是在于设置实践教学方法过程目标中,多数关注行为目标的目标取向。可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基础不扎实,教学资源的局限性,降低了课程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从而也就降低了课程标准。而工程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上,要从固有表现性变更为注重行为目标与表现性目标相结合的形式走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己所要达到怎样的实践结果为评价结果。通过对软件工程中选取真实客户开发项目,抓取项目需求中规划、设计、构建、测试与交付可靠软件系统的实际问题作为课程目标的设定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二)如何基于工程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课程目标的内容创新

在本校与其他国内本科高校一样,常态化的软件工程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一般为需求分析、设计、实现、发布和维护以及设计工具的使用,结合学生的编程基础,来实现软件开发周期,可是由于对于课程内容的深度要求有所降低,导致在实践教学训练时,只实现“框架為代码”,并未要求实现最终“软件产品”,这也就发现课程内容明显少于行业规范要求(如图1所示)。

针对这样的问题,就需要借助16级计算机应用技术1、2班的教学实践,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将软件工程的开发周期变更为:敏捷式和测试驱动的开发模型,重视需求的收集和分析,重视开发过程中软件体系结构的运用,面对对象设计和设计模式,特别是软件测试和重构。并且注基础教学与宽口径专业知识的对接(如图2所示)。将项目任务划分后对应迭代周期,每次迭代周期均锻炼了项目计划、软件需求、设计开发、实现能力和测试能力。当完成前一个项目任务模块后,则进入新一轮迭代计划,保证软件实践能力基础知识的完整性,同时也为各阶段配套好相应实践环节,让学生在模拟项目同时学会软件开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如何运用“瀑布模式”结合“敏捷开发”定制符合应用型创新性的特色实践课程资源的建设。

在国内应用型高校普遍对于软件工程的实践教学的课程资源选择上并无真实的用户提供项目来源。多数任课师是直接提供一些业己成功开发的经典需求文档,例如图书馆管理系统、电梯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站内消息系统等,这也导致软件开发能力培养的实施中教学大纲制定大打折扣。而借用工程教育模式下课程资源,我们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水平,围绕知识体系,选择实践性强的教材,特别是在实践教学方法上,重新自建包括课程大纲、教材与教参、项目来源与教学支持等方面,特别是实践课程资源选择上一定保证真实的项目来源,提供逼近真实的情境,能够从客户的反馈中判断自己是否掌握需求获取的能力。

二、工程教育模式下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

(一)改变课程实践教学理念的偏向,加强实践性与探巧性

国内本科院校软件开发实践教学环节受“专才”教育理念惯性影响。但软件工程教育不可能是绝对的通才或专才教育,应该视该学校学生不同阶段来选择课程实践目标模式。软件工程专业主要为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培养急需的应用型高等技术人才,并直接将人才的培养与就业相联系,注重“专业对口”教育。

(二)与时俱进,赋予实践教学课程内容编写一定的灵活性

我国《高等学校软件工程专业规范》规定要求课程内容的完整性。由于大多数高校无法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专业规范提出的要求。因此可根据工程教育导向,首先保证学生训练整个开发过程,再根据人才培养的要求,重点训练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

(三)充分开发与利用软件开发实践的课程资源

应用型高校应该注重开发校内外课外资源,武汉东湖学院也必须结合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尝试从身边获取真实的开发项目。除了在发掘身边现有资源方面,也要注重课程资源的适用性和易用性,借助学院已有网站分享课程资源信息,这些资源应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其次要求拓展资源,例如: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等,让学生具备主导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将零碎知识整合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软件工程综合实践教学教师应努力増进专业发展

国外本科软件开发实践课程的任课教师普遍关注工程教育界的最新动态,积极参与工程教育界指导文档的讨论,甚至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通过网络进行跨校合作教学,通过交流合作,达到师生相互促进的效果。因此中国高校之间软件开发实践课程的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为此,各应用型高校利用平台帮助每个学院实践课程的任课教师加强交流与合作意识,促进课程改革。

三、结束语

通过对《软件工程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我们能清楚地明确该课程更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完成整个项目流程熟练化是提升学生真实就业能力锻炼的重要途径。进行教学改革刻不容缓,教学改革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进行迭代式教学,这对老师知识点创新也是一个考验,,工程教育模式在《软件工程实践》教学中是一种新的尝试,如何有效地在实验教学中更加深入可持续性应用此开发思想将是笔者下一步探索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孙亚琴,张海荣.GIS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实践与探讨[J].测绘通报,2011(05) :91-93.

[2]焦东来,杨立君,王得玉.《GIS 软件工程》实验模式研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1(24): 32-34.

[3]蔡勇,杨海中.软件工程实验教学体系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02): 49-51+ 55.

猜你喜欢

工程教育软件工程实践教学
基于CDIO理念的计算机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法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早期发展
关于如何创新和完善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探讨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