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

2019-07-24刘学敏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5期
关键词:低剂量螺旋病灶

何 鹏,刘学敏

(空军九八六医院医学影像科 陕西 西安 710054)

螺旋CT扫描技术是临床常用的一种影像学诊断手段,其分辨率与空间较为良好,可为主治医师观察患者病变解剖结构提供更为可靠准确的依据,可在多种疾病的诊断中应用。但也有研究[1]认为,螺旋CT扫描技术会给人体造成一定的辐射损伤,不如超声等影像学技术无创安全,不适合在临床应用。也有研究学者[2]提出不同的意见,该学者认为,应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诊断患者疾病,也具有一定疗效。本研究针对此观点,探究分析了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本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55例肺部疾病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其中男35例,女20例; 年龄在35岁至67岁,平均年龄(47.11±2.76)岁。所有患者均知情并同意此次研究同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纳入对象均经过GECT/e螺旋CT机进行常规扫描,其中主要扫描参数为:120kV,160mAs,每周的旋转时间为2s、螺距为1.5、层厚为10mm。这时,单次扫描的CT剂量CTDIW为(加权指数)为7.8mGy。之后为患者选择病灶层面进行低剂量扫描,把管电流改成20mAs,其余参数与常规剂量扫描相同,这时的CTDIW下降为1.0mGy。最后把上述两种剂量扫描方式得到的图像分别将窗位以及窗宽调整到最佳的状态,必要的时候需要进行同比例放大照相。

1.3 观察指标

两种扫描方式的扫描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数据均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辐射剂量对比

低剂量扫描的辐射剂量是67.56mGy,常规剂量扫描的辐射剂量是281.12mGy。从结果可以看出,常规剂量扫描的辐射剂量是低剂量扫描的两倍,存在显著差异(P<0.05)。

2.2 两组扫描显示的图像质量

低剂量扫描时,平均图像噪声是(9.59±1.72),腺体密度测定值是(51.09±7.06)。常规剂量扫描时,平均图像噪声是(7.91±1.68),腺体密度测定值是(50.87±7.13)。低剂量时图像噪声有所增加(P<0.05),但腺体密度测定值无差异(P>0.05)。

2.3 两组扫描诊出的病灶数量

常规扫描与低剂量扫描显示的病灶数量相同,两种扫描方案的定性诊断结果一致(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扫描诊出的病灶数量(n,%)

2.4 两组扫描的图像清晰度

两种扫描方式的扫描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扫描的图像清晰度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螺旋CT扫描技术的飞速发展最大程度上的拓展了螺旋CT在我国临床的应用范围,导致临床对于螺旋CT的依赖性不断增强,再者螺旋CT技术具有大量优势,现今已经取代了很多普通X线检查。但随着螺旋CT的推广应用,螺旋CT的缺点逐一暴露出来[3]。有研究学者[4]对比螺旋CT与常规X线,结果显示,同部位螺旋CT造成的辐射剂量远远高于普通X线。而最新的研究报告[5]明确指出:人们受X线照射的剂量每增加1mSV,则会增加一定的恶性肿瘤发病率(4.1%×10-4)。这一报告直接影响螺旋CT在临床的应用与推广。

但螺旋CT确实可以有效诊出多种疾病,研究另一种影像学方法取代螺旋CT明显是不可能的。因此,有研究学者提出,在进行螺旋CT扫描时,将常规剂量扫描转换为低剂量扫描,可有效减少辐射剂量。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低剂量扫描的病灶检出数量、图像清晰度与常规剂量扫描无明显差异。虽然低剂量扫描造成的图像噪声较大,但对临床诊断无太大影响,但可有效减少辐射剂量,提高临床应用安全性。

综上可知,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在临床应用,可有效减少辐射剂量,对扫描图像质量影响不大,不影响临床诊断,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低剂量螺旋病灶
Optimal UAV deployment in downlink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system: a two-user case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PSMA-靶向18F-DCFPyL PET/CT在肾透明细胞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病灶诊断中的作用分析
旋风“螺旋丸”
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腹部中的应用
术中超声在颅内占位病灶切除中的应用探讨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头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
低剂量辐射致癌LNT模型研究进展
奇妙的螺旋
正常和慢心率CT冠状动脉低剂量扫描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