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健身视角下宿州市埇桥区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现状研究

2019-07-24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9期
关键词:宿州市全民体育锻炼

杨 锐

(宿州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从2016年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印发与实施,到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全民健身这个话题已被推到历史的新高度,锻炼已经慢慢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且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体育健身愈来愈受到更多群众的热爱,已成为人民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1].宿州市作为安徽省的北大门,随着近年“国家园林城市”、“省文明城市”等荣誉[2-3]的成功授予,特别是在全国文明城市的争创下,市民的整体素质有了长足的进步,社区居民在美好城市环境下的健身需求也与日俱增.因此,在全民健身的热潮下,深入了解宿州市埇桥区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的现状是十分必要的,通过研究分析其中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宿州市全民健身运动的全面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课题以埇桥区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的现状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埇桥区社区中的鸿儒世家、北苑、港丽和银河绿苑4个小区的居民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其中问卷调查法中首先根据研究的需要,查阅相关文献,并对专家征求意见,设计了《全民健身视角下埇桥区居民体育锻炼的现状》的调查问卷;在保证问卷的效度(对内容效度进行了逻辑分析与统计分析)和信度(重测,抽取100个样本,2周后再次发放问卷,经检验得出的相关系数r=0.84)的前提下,向埇桥区4个社区居民随机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991份,回收率为99.1%;其中有效问卷有983份,有效率为99.1%.

2 结果与分析

2.1 埇桥区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的参与情况

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形体与健康,也越来越愿意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4].尽管如此,在对埇桥区社区居民的调查中仍有部分居民没有参与,并对其原因做了分析.

表1 埇桥区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n=983)

表2 埇桥区社区居民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n=330)

由表1、2可知,在1000位居民中,有653位居民参加体育锻炼,占总人群的67%;而不参与的有330位,占总人群的33%.其中感觉自身健康状况良好而不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最多,其次是因为缺乏科学的指导和家务繁重无时间,其他原因的也有少部分.可见,在倡导全民健身大环境下宿州市埇桥区社区居民的锻炼、健身热情还不够高涨,新形势下与全民参与健身的良好局面还有不小的差距.

2.2 埇桥区社区居民对《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内容的了解情况

表3 社区居民对《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内容的了解情况(n=653)

从表3可以看出,对内容了解的人数有379人,占总人数的58.0%;不了解的有274人,占总人数的42.0%.在国家大力倡导体育事业的情况下,居民应该对全民健身有着足够的认识与理解,但调查结果并不乐观,不了解甚至完全不知道《计划》内容的大有人在,只有小部分居民对全民健身有着不错的理解和认识,说明全民健身观念还不够深入,锻炼意识还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政府、社区的宣传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2.3 埇桥区参加体育锻炼社区居民的基本情况

2.3.1 埇桥区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性别情况

表4 埇桥区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性别情况(n=653)

通过表4发现,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男性为261人,占总比的40.0%;女性为392人,占总比的60.0%.女性虽然多于男性,但相差悬殊不是太大,通过了解参加锻炼的居民结伴而行的居多,此人群占总比人数的大部分.

2.3.2 埇桥区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收入情况

表5 埇桥区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收入情况(n=653)

由表5可知,每月收入在1000-2000元的人群占总比的10.9%;2000-3000元的占19.6%;3000-4000元的人群占20.0%;4000元以上的占33.7%;其他的占15.8%.由数据可以看出,2000-3000元以上的锻炼人群居多,而且呈现一种随收入水平的增高锻炼人群逐渐增多的趋势,可见埇桥区社区居民的锻炼意识与需求跟收入水平有很大关系,原因可能是人的收入水平越高,生活质量意识也随之升高,对身体健康的理解也越深入,健身锻炼意识也随之加强.

2.3.3 埇桥区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职业情况

表6 埇桥区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职业情况(n=653)

通过表6可知,居民参与锻炼的最大人群中为退休人员,占总比的35.1%.学生为15.9%、工人是22.0%、个体经营户占17.0%、其他占10.0%.可见,参与体育锻炼的人群,其从事的职业较为分散,基本上每个行业都有涉及.其中退休人员占了最大的比例,原因可能一是工人的空暇时间比较少,朝九晚五的工作生活节奏已经使其身心疲惫,无精力再去参加体育锻炼;二是学生为了应对考试几乎没有时间去参与锻炼;三是个体经营户由于家庭的压力或者经营上的压力,也导致他们没有过多的闲暇时间去参与体育锻炼;最后退休人员无上述因素制约,可以自由地选择锻炼.

2.3.4 埇桥区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年龄情况

表7 埇桥区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年龄情况(n=653)

由表7可知:50岁以上的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最多,占总比的36.2%,其次是41-50岁、21-30岁以及31-40岁群体,分别为24.7%、20.0%、19.1%.通过数据能看出第一个10年到第二个10年锻炼人数的减少;第二个10年到第三个10年有所上升.从50岁往后锻炼人数急剧上升,并且占了总锻炼人数最大的比例.原因可能为21-30岁的锻炼人群主要为刚毕业大学生或是在校学生,他们没有固定的居所,也没有来自于家庭的压力,空闲锻炼时间相对多些;31-40岁是一个面临家庭与工作双重压力的人群,空余时间相对较少,体育锻炼人数也随之减少.41-50岁的人群虽然工作都已稳定,但都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的问题,一定情况上影响他们参加体育锻炼.50岁以上的锻炼群体,由于自身身体机能、抵抗力的下降,使他们开始重视自身健康,从而会更多地投入到身体锻炼.

2.4 埇桥区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

2.4.1 埇桥区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

动机是驱使人体需求的一种内在动力,居民参与体育锻炼是自身需求的一种外在表现,其主要目的在于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释放内心压力,延年益寿等[5].

表8 埇桥区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n=653)

通过表8可得,埇桥区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增强体质、防治疾病和修身减肥,达到了63.6%.可见,在国家倡导全民健身的情况下,人民的健康意识在增强,体育逐渐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现代社会中这种老年人通过体育锻炼来排忧解闷、防治疾病、延年益寿,年轻人通过锻炼来增强体质、缓解生活压力、修身减肥,提高生活质量的观念逐渐形成.

2.4.2 埇桥区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段、频率和持续时间

表9 埇桥区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情况表(n=653)

通过调查可知,早晨和晚饭后是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时间段,分别占总比的35.0%和32.0%.上、中、下午也有部分人参与,但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年轻人体育锻炼的时间段不固定,中年人主要集中在晚饭过后,而老年人则主要集中在早上.这种局面与各年龄段居民的自身特点,生活习性保持了一致性.

表10 埇桥区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情况表(n=653)

表11 埇桥区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n=653)

由表10、11显示,锻炼频率上每周3次以上的有38.7%;1-2次的占61.3%.锻炼时间上少于30 min的有24.2%,30-60 min之间的有45.5%,60 min以上的占到总比的30.3%.根据相关研究[6]理解,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标准是,每周锻炼至少3次,每次时间不少于30 min.由数据看锻炼人群中少于3次的占大多数,说明居民的锻炼频率距离标准还有不小的差距,在统筹好锻炼时间的同时,还要合理增加锻炼的次数;从锻炼时间上看,有75.8%的居民达到了30 min以上,说明居民锻炼持续的时间还比较合理,但后续还需要更科学合理地把控.

2.4.3 埇桥区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场所

表12 埇桥区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场所(n=653)

锻炼场所是居民锻炼的前提条件和物质保障,其优劣程度对锻炼质量和效果有重要影响.但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社区居民选择锻炼的场所主要是小区场地、广场公园、自家院子.环境与体育设施较好的学校选择人数较少,收费场地人数最少.原因可能一是学校体育设施还没有完全对外开放,二是社区居民还停留在自发的初级锻炼阶段,对锻炼场所要求不高,更缺乏专业场所锻炼意识.因此,加大学校体育设施对居民的开放及大众体育场馆的免费开放程度,还需要宿州市政府做好相关协调工作.

2.4.4 埇桥区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项目

表13 埇桥区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项目(n=653)

居民对运动项目的选择主要受时间、地点、经济情况、环境以及本身的知识水平的影响[7],在对埇桥区社区居民的调查中(表13),健身操(舞)、长跑和散步的参与人群占据前三位,有近50%.健身操(舞)是近年新兴时尚锻炼项目,不受年龄、性别限制,再加上欢快、喜悦的韵律伴奏,很容易让居民产生共鸣.长跑随着宿州市新汴河景观带的落成和半程马拉松的成功举办,也越来越受到居民的青睐;散步由于运动强度好控制,场地要求低,自始至终都是各类人群的参与项目.而其他项目,由于场地设施以及锻炼人群的选择性问题所占比例较少.

2.4.5 埇桥区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形式

表14 埇桥区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形式(n=653)

在653位社区居民中,总共有293人选择与同事一起进行体育锻炼,占锻炼总人数的44.9%;选择独自一人去锻炼的有91人,约占总人数的14.0%;有186人选择与家人一起进行体育锻炼,其占锻炼总人数的28.5%;有83人选择其他方式进行体育锻炼,约占总人数的12.6%.锻炼人群中,中年人更喜欢和家人一起,这是由于中年人多半属于事业上升期,空暇时间较少,工作压力大,并且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较少.

2.5 埇桥区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消费情况

表15 埇桥区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消费情况(n=653)

不同的体育消费水平间接地体现出居民对待体育锻炼的重视.通过对埇桥区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消费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约281人会进行体育消费,占总人数的43.0%;约372人未进行体育消费,占总人数的57.0%.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或者是自己本身经济水平有限,埇桥区社区居民对“花钱去买健康”这样的消费理念并没有完全接受.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全民健身新形势下宿州市埇桥区社区居民锻炼、健身的热情还不够高涨,与全民参与健身的良好局面还有不小的差距.居民全民健身观念还不够深入,锻炼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2)宿州市埇桥区参与体育锻炼的社区居民年龄上主要是中老年人,性别差异不大,职业以退休人员居多,锻炼人数呈现按年龄、收入水平逐渐增长的趋势.

(3)宿州市埇桥区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的动机、形式比较单一,时间段主要集中在早晨和傍晚,地点大多在小区广场和公共广场等,锻炼次数较少,持续时间较合理,锻炼项目多元但较集中.

(4)宿州市埇桥区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缺乏专业人士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专业、科学锻炼的意识不强.

3.2 建 议

(1)政府在新时代下要加大全民健身的宣传力度,积极组织体育竞赛活动,开展体育锻炼的相关课程,增强居民的健身、健康意识.同时做好全民健身事业的整体规划,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增加体育锻炼的人数.

(2)根据居民的锻炼情况,合理安排锻炼基础设备的摆放,同时要加强对体育锻炼优点的宣讲,提高居民锻炼的自觉意识.

(3)合理地规划体育锻炼场所的分布,应该构建群众休闲体育锻炼场所和学校体育馆以及收费体育馆的管理机制.

(4)政府应加大社区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力度,多向社区居民普及体育锻炼的相关知识,使居民科学有效地进行体育活动.

猜你喜欢

宿州市全民体育锻炼
宿州市昆仑种业有限公司
全民·爱·阅读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安徽宿州市埇桥区园区设施农业助农增收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拼 搏
揽 月
可持续全民医保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