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文艺评论理论实践的心得与思考

2019-07-24刘婧超

戏友 2019年5期
关键词:剧目文艺创作

刘婧超

文艺评论是文艺发展的风向标,是推荐和发现优秀作品的媒介,评论首当其冲需有很强的政治鉴别力,是思想宣传工作者体现脚力、眼力、脑力工作成果的阵地。评论文章体现的是作者主观视角与他自身品格,是在二度创作之后的又一次创作。文艺作品需要评论,无论戏曲、舞剧、话剧,都有其剧目背后的故事和剧目话里话外的表达。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哪个是主流文化,需要有一批笔杆子过硬的将军站出来,为人民指明方向,凝聚向心力,用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思想武装头脑。

文艺评论根据人群的不同出现几类人群,关照文学作品为主的、关照现实艺术形式为主的以及一些文学艺术爱好者的评论。每一类人群的评论有自己不同的角度,总之既能够有个人感触,也能依据专业知识分析具体艺术作品,并且还能将作品放在理论体系下对艺术规律有所提炼,这样才是全面的做法。如何入门呢?“入门须正,立志须高”,这是严羽《沧浪诗话》中的名言。要想能够在文艺评论的路上走得远、稳,最终成为一名成熟的、甚至是成名的评论家,首先是要认真、刻苦学习经典名家著作、文艺理论,为自己打好学术根底。中国文学批评史、美学史最重要的五大家:儒(孔孟)、道(老庄)、刘勰、金圣叹、王国维。从揭示宇宙和人生的本质与规律、塑造和改造人的灵魂、宏观与具体结合地总结和指导创作与鉴赏实践这三个角度看,这五大家的成就远超过西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叔本华五大家。①书本的理论学习给自己增添了中国文艺理论和美学基础理论知识,此外西方文艺理论和美学基础可以作为补充,吸取其精华拿来所用。理论之余还要多听多见,见实物见实践。我们现在处于网络发达时代,通过网络我们可以接触到解放前后几十年大量的优秀文艺作品,将所见放在历史长河的背景中思考这部作品在当时语境下的陈述方式、表现手法等。同时也要站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艺术史、美学史的高度去分析和评论作品。

所以初写评论之前,还要具备一些文学、美学、哲学等多方面的学科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从具体的作品中提炼出共通的、规律性的东西,具有理论力度。这就要求评论人员,涉及到好多专业方向,比如,要分析词曲关系涉及到专业作曲理论与语言学知识;分析音乐与语言的关系涉及到音乐学和音韵与语言学知识;分析创作与表演的关系,涉及到编剧基本知识和表演基本知识;甚至体裁与风格要涉及到文学方面的知识。所以好的评论者的知识面一定是广泛涵盖了各种学科,一定是具有全面、综合知识体系的人才能写出一篇好的评论。注重由表及里的分析,由直觉上升到理性、由单一到多角度的理解,在不断实践中培养写作文艺评论的直觉与品质,为今后的写作奠定基础。前期还需要多模写,前人的经验必学。但只是写,没有与生活亲密接触的文章照样是不深刻的。戏剧与现实人生、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我认为结合生活是解决创作观念的前提,扎根生活后会对生活更有感悟,最后再通过运用创作规律转化应用到创作作品中去。一部好的戏剧作品不仅是如镜子般反射生活原貌,而是一间人性的实验室,在特定情境中,设定的环境中,出于人性的不同,人物会在困难的抉择中做出不同的判断和选择,或散发人性的光辉,或暴露人性的丑恶。这些只有亲身经历一些事情、交往众多不同阶层的人之后,所得到对生活、对人生、对人性的感悟才不会主观和单纯,也能对所评论的作品有多层次的观点和看法。后期写作可加入一些自己的看法,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好的状态是将社会需要和个人爱好相结合;语言要经得住琢磨,还要吸引读者,有自己的格调,大胆独立。是犀利还是摆事实讲道理,都是个人追求。写评论可以去叙述情节,但不是最好的选择,可以帮助观众点拨舞台中呈现的意象意境,对普通观众也是学习的机会。通过学习能够明白地与编剧、导演、演员对话,双向互动则更有益于互相促进。这样探讨式、启发式、知识性地表达,吸引读者,久而久之形成自己的格调。在此基础上想要升华离不开扎实的基础工作,专业素质必须过硬,无论评论舞剧、喜剧、哑剧剧目,要很清楚优秀的剧目每一板一眼、一幕一动作都不是虚设。可以通过拉片子式的学习,比如学习电影,一格一格地反复看、反复倒带(盘),把每个镜头的内容、场面调度、运镜方式、景别、剪辑、声音、画面、节奏、表演、机位等都纪录下来,最后总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看优秀剧目亦然。在这个过程中专业修养在积累中提高。总之,丰富的评论角度、理论、观点必不可少;真诚的评论语言,不弄虚作假,不阿谀奉承,不过多使用深奥、绕口、不接地气的专业术语,这样才是广大群众能够接受的、乐于阅读的评论。

有些剧目的创作是对经典作品进行模仿、深度解剖可以为自己赢得经验。有些剧目创作者会跟着成功的剧目创作,从题材、体裁、形式上进行模仿,甚至内容也出现大致雷同,并且会在一时间内蜂拥而上,造成观众审美疲劳。还有些情节设置陷入老套路,比如汉藏相融,永远站在民族团结的高度上讴歌汉藏相容。其实也可以用一些接地气的手法,比如《天路》中的索朗、带孩子看病的小夫妇等为代表的藏民们和以卢天为代表的铁路建设者们通过抢口琴打闹、抢救孩子等一系列生活中发生的冲突摩擦,又通过真心的沟通和相互之间的信任逐渐化解矛盾,以此来表达汉藏一家的深厚情谊。这样反倒让观众觉得更加真实、亲切,更引人入胜。其实,有时候感动观众的一瞬间,就是从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引起的。碰撞是化解隔阂、解决冲突的开端。就如古话中:“不打不相识”,有些关系起初并不一定都是非常顺利的。那些通过专业素养对剧目背后的分析,在评论者脑中形成框架,然后将剧目放到适合的知识框架中去,触及到实质内核的东西分析出优势和不足。

评论文章对创作者来说具有指导作用,对大众来说具有引导作用,对自我来说具有表现自我的作用。创作者可以根据评论对实践意义进行指导,大众可以通过评论看懂作品的话里话外,好的评论甚至能够吸引读者也加入评论者的队伍中去,发挥大众的智慧。最重要的,评论文章一定是有自我独立意识,有自我文化价值,有作者的艺术审美、政治取向。他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带有主观色彩、有色眼镜。至于剖析创作者创作过程、创作想法,个别老师表示这只是过去传统的做法。评论知识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路到后面才会越走越宽,有所成效。将基本理论知识捏开、揉碎、贯穿,像一个编剧一样把观点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地写成一篇文章,这个文章就具备了一篇好的文艺评论作品的种种条件了。

注释:

① 周锡山《徐中玉指导文艺评论写作的具体方法和学习体会》,载自《上海艺术评论》,上海艺术研究所,2019年第四期。

猜你喜欢

剧目文艺创作
舞台剧目
1942,文艺之春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剧目十一种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一墙之隔》创作谈
优秀剧目进校园
□文艺范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